這一年,沁縣屬戰國七雄之趙國,因趙武靈王實施“胡服騎射”的軍隊改革,趙國軍隊的戰鬥力直線飆高,殺傷力爆棚,到趙惠文王時,趙國各路猛人競相登場,相有藺相如、趙勝,將有廉頗、趙奢,連一向拽拽的秦國也得刷刷的給面子,趙國一度成為諸國中的扛把子,搞的秦國很不爽,可又常常幹不過廉頗,只能拿齊國和楚國不時的撒個氣。
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找了個藉口,趙王你欠我的二兩金子咋一直不還賴?我找人組團要去撒?趙惠文王:啥?啥?你挪挪地方,我這裡信號不好。趙惠文王知道不是二兩金子這麼大的事,在前281年時,秦攻了趙的三個城池,趙扣了秦公子部當人質,與秦國簽訂交換焦、魏、牛狐的協議,後來想了想,愛咋咋!爽約了。
秦昭襄王派中更胡陽路過韓國來趙國的閼與,就是今天的沁縣,說道說道這個事,當然後邊還跟著30萬的弟兄,俺老秦家不差人,順便過來收個帳,虐個心,攻個城什麼的。胡陽這些年打的魏國是屁滾尿流,且是見一次就想打一次,和秦軍裡的老大白起一塊兒幹過一票著名的華陽之戰,也是秦軍裡忒有面的人物,秦國陣勢不小啊。
趙惠文王不淡定了:“開會”!
趙惠文王:“能不能把咱閼與給救下來,這可是俺的心頭肉”。
廉頗:“和咱離的太原,路也不好走,沒法弄啊”。
“樂乘你說”。
樂乘:“……”
和廉頗一樣,趙國的猛人今兒集體缺鈣。
打住!我去!
趙奢站出來了:“狹路相逢勇者勝”!
想必《亮劍》裡李雲龍幹他孃的一發意大利炮是從這一軲轆學來的。
趙惠王想:“還是趙奢夠意思,知道我咋想的,咱老趙家啥時候慫過”。
趙奢率5萬多弟兄出邯鄲30裡後紮營下來,琢磨著怎麼用5萬人幹這30萬人。
秦軍派出部分人馬在武安晃來晃去,連敲鼓帶喊叫的:“我們要攻打武安,趙奢你來打我嘛,快來嘛,大刀斧頭伺候著咧”。
趙奢:“打你麻痺”!
貓了28天,秦軍想:這慫貨,就配個名名,不敢和我們PK,就守著邯鄲玩去吧。俺們攻城去嘍,到沁縣去嘍。
趙奢令全軍偃旗息鼓,啥也別說,全給我悄悄的。趙軍二日一夜急行300裡到閼與城外50裡紮營。咋?驚呆了?這算啥?想當年XO%&*@,(幹仗前的牛皮照吹不誤)不知道你秦軍耨的個甚?
這檔口上,秦軍還沒把閼與給拿下來,趙軍的援軍就圍了上來,胡陽急了,咱30萬弟兄怕個甚?麻溜的開打!打完回家吃火鍋。趙奢軍隊裡有個許歷的百夫長,這夥計大概老家是沁縣閼與這嘎子的,對這一代地形門清,建議趙奢佔領北山(今沁縣冊村鎮九連山一代),北山這位置,居高臨下,驃驍的趙軍自上而下來回衝殺,梳頭一般的用5萬人把30萬人梳理在閼與城下,閼與的守軍也不時出來捅個屁股放個暗箭什麼的,直到把秦軍打得懷疑人生,打得胡陽在閼與之戰後再無史料記載。
打完這一仗後,秦昭襄王:“趙王你們不按套路出牌!不和你玩了,讓我靜一靜“。他請來了范雎為相,定下了“遠交近攻”的國策,為趙國默默的磨上了一把刀,在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後將趙國揍的稀里嘩啦,這是後話。
趙奢因閼與之戰在履歷哪一格加粗的寫了兩行,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百夫長許歷封為國尉。
閼與古戰場局部衛星圖。今烏蘇村和冊村一帶。
《史記·趙奢列傳》中對閼與之戰的記載。
《史記·趙世家》稱:惠文王“二十九年,秦、韓相攻,而圍閼與,趙使趙奢將,擊秦,大破秦軍閼與下。”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十一年,王翦、桓齮、楊端和攻鄴,取九城。王翦攻閼與、橑楊,皆併為一軍。
《漢書· 韓信傳》孟康注: “閼與邑名也 ,在上黨阝顯 (涅 )縣。”
《後漢書· 郡國志》記載: “涅 (治今山西武鄉縣西北 45裡故城鎮 ,轄今武鄉、沁、榆社 3縣地 )有閼與聚”。劉昭注“郭璞曰在涅”。
《史記· 趙世家》正義引《括地誌》作: “閼與 ,聚落 ,今名烏蘇城 (今山西沁縣西南冊村鎮烏蘇村 ) ,在潞州銅鞮縣 (治今山西沁縣西南故縣鎮 )西北二十里。
閼與之戰發生地是沁縣冊村鎮烏蘇村
閼與古城於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閼與古城遺址局部。
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第22集(騰訊版本),第17集(央視版本)中有閼與之戰的劇情。
彼時的閼與城 ,處於趙國都城邯鄲與晉陽間的大通道和戰略要衝 ,地處太行、太嶽兩大山脈間濁漳河峽谷地帶 ,地勢相對開闊而便於開展大規模軍事行動。 秦國攻打閼與 ,意在腰斬趙國的這條生命線 ,使趙國以邯鄲為中心的東南部和以晉陽為中心的西北部隔絕開來 ,首尾失顧 ,進而各個擊破。
閼與城的位置在烏蘇村村南,圪蘆河北岸臺地上,始建於東周時代,分佈面積約50萬平方米。閼與之戰的北山即為今日冊村鎮九連山,現今還有一片九連山支脈稱為萬人堖,來自於趙奢軍隊萬人駐於北山的史實。沁縣青屯、樊村二村均得名於此次戰爭,青屯應為秦屯的音譯,是秦軍阻止趙軍援軍的屯兵之地,樊村,為秦軍設置樊籬攔截趙軍戰馬的區域,二村被秦軍視為邯鄲援救閼與城的阻擊前哨。
烏蘇村東南山體稱為白馬山(也稱馬服山),白馬山下有南馬服、北馬服二村,這些名字都與馬服君趙奢有密切的關係,是這一場中國古代戰爭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案例見證。目睹東方六國八名將之一趙奢與秦國名將胡陽的縱馬揚鞭、興衰榮辱。承載沁縣三千年歷史滄海的脈絡和榮光。
沁縣是寶地
不聲不語
如內心雷霆奔湧
不卑不亢
如理想熱烈豪情
閱讀更多 晉之眼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