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私募之后 发现税费要缴这么多

买私募之后 发现税费要缴这么多

买私募之后才发现税费的问题确实是我当年在投资股权以后才发现原来还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本税收制度这一说法。也专门去学习了一番,趁这次机会给大家做个科普,让大家以后做投资的时候长点心眼。

首先要搞清楚私募股权的运行分类:公司制、有限合伙制、契约制

公司制:基金运作时,是先要去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去募集资金(找股东),进行投资,基金的投资者参与基金是以股东入股的形式参与,每一个投资者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

有限合伙制:基金在运作时,先要成立一家有限合伙企业,以这个合伙企业的名义的去募集资金、去做相应的投资。而这个基金的投资人参与这只基金是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参与的,也就是每一个投资人都是这家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契约制:这个就要简单一些,基金公司不需要新成立一家合伙企业,也不需要新成立一家公司,只需要跟客户签订一个基金合同(契约),募集到资金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投资。

投资人分为个人和法人两种。基金将从被投资企业分得得股息分红、股权转让等收入分给投资人时吗,投资人需要交纳的税费类型是个人所得税,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基金对所得分配后由每一个纳税人根据自己所得单独纳税。税费一直都比较复杂,对我来说表达起来有点难,为了更加清晰的说明这个税的问题,我特地做了一个表格,大家看看。

正常来说现在股权都是有限合伙制来投资,契约股权基金属于三类股东问题,容易不通过证监会审核,就以有限合伙制举个例子

情况一:假设深圳市民A作为有限合伙人花1000万的净申购额参与到一个私募股权基金B,然后投资了C公司。

1、在第三年开始得到分红,假设这个金额除去业绩提成以后是20万,那么这个时候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万元,则应缴纳所得税额为20*20%=4万元。

所以A最后的分红收益是20-4=16万元

2、在第五年,我们参与的私募股权基金将部分的股权转让出去,A获得了300万的转让所得,那么这个时候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0万元,则应缴纳所得税额为300*20%=60万元。

所以A最后的股权转让收益是300-60=240万元,收益率为24%

情况二:假设深圳市民A作为普通合伙人花1000万的净申购额参与到一个私募股权基金B,然后投资了C公司。

1、在第三年开始得到分红,假设这个金额除去业绩提成以后是20万,那么这个时候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万元,则应缴纳所得税额为20*20%=4万元。

所以A最后的分红收益是20-4=16万元

2、在第五年,我们参与的私募股权基金将部分的股权转让出去,A获得了300万的转让所得,那么这个时候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0万元,则应按照5%-35%的超额累进税率交纳税额为应1035250。

所以A最后的股权转让收益是3000000-1035250=1964750元,收益率为19.6%

现在的股权投资一般是按照有限合伙人参与的,也就是理财师跟你说的LP,所以第二种情况出现不多,但是投资时还是要多长一个心眼。

当然做好税务规划,可以合理的让收益变多,各地方政府为了鼓励社会资本进行股权投资,会有很多的税收返还优惠。比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东莞、珠海横琴、新疆、西藏这些地方是缴纳财产转让所得的20%。

再比如在一些没有税收优惠的地方,股权转让可以按照财产转让20%的税率进行缴纳。

听朋友说有些基金小镇退税退的很厉害,除了上缴国家的部分,地方全返,比如青岛和杭州的梦想小镇

税务规划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很值得学习。我国的股权投资大概是从08年,第一批股权投资现在开始陆续退出,就要面临税收的问题,因此计算收益的时候别忘了把税给算上才是最后拿到手的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