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写好作文?

上善若水利不争

孩子不会写作文的问题,我觉的

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大他的阅读量。

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如下:

第一,作文是什么?就是写故事嘛。写作文最重要的是什么?内容啊。

没有好的内容,你的格式再好,修辞再好,文章写出来也很空洞无味。

杜甫不是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理。

如果孩子阅读量高了,他自己讲故事的能力也会提高

当他看完一个故事,你就让他用自己的话,把大概的内容讲出来给你听。

这样,他读完了,心里就会有印像,即然他能给你讲出整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来,那他也一定能把故事的大概内容给写出来。

第二,阅读量增加了,他的词汇量一定也会相应的增长。

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什么词,用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对潜词造句的认识有所提高。

第三,阅读量的增加,也会提高他的见识。

综上所述,要想让孩子写好作文,一定要增加他的阅读量。读过的书多了,作文就不怕没有内容可写。而且阅读量大了,他能掌握的词汇量也更多。至于作文的格式,技巧什么的,那都是能够在课堂上学来的。唯独这个写作的内容,是急不来的。


喷叔说事儿

对待不会写作文的孩子,爸爸妈妈应该先做好:

基础第一步:帮助孩子梳理头绪,写出简单的作文,让孩子尽可能完成一篇作文,而不是让他半途而废。

《微习惯》这本书推荐给父母。微习惯:一个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小到不可能失败。让你积累成功的喜悦,从而更积极的做事。

有些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可以说脑袋空空,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就干瘪无趣。但爸爸妈妈应该知道,一般的小学生的作文都是记叙文,也就是“讲故事”,一件事情多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爸爸妈妈应该把这六要素强化在孩子的心理,让他至少能根据这六要素写点什么出来。爸爸妈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在大脑里形成提纲。

  1. 写人物——《我最喜欢的人》

    (1)你喜欢的人是谁?跟你是什么关系?
    (2)他/她的长相是什么样的?
    (3)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4)有那件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2. 写作品——《爱吃的水果》
    (1)它是什么样的?
    (2)它的颜色是什么?
    (3)它的味道怎样?
  3. 写风景——《秋天的校园》
    (1)这是什么时候的地方?
    (2)这是什么季节?
    (3)有哪些景物?
    (4)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5)你看到这景色有什么感受?

当孩子顺着引导回答出问题后,爸妈就可以告诉孩子:“你刚说的这些,其实可以把它转化为文字,这样就是一片完整的作文啦!”

进阶第二步:让作文更有条理、更通顺

当你的孩子能够完成一片作文时,哪怕毫不生动,至少也是一种进步。这个时候,从基础第一步到进阶第二步,考验的就是孩子的词汇量和连贯性。

颜色:白里透红、白嫩嫩、黄灿灿、绿油油、红彤彤、碧绿、瓦蓝

味道:香喷喷、甜滋滋、香甜可口、又苦又涩

其次,想让孩子写作文有连贯性,不妨给孩子提供一些联接词,比如:“首先……接着……然后……”,“有的……有的……有的……”,“有时……有时……”等等。孩子可以把这些联接词抄下来贴在书桌上,漫漫地就在考试中运用了。

高阶第三步:把重点的句子写得更有文采

只搭建好骨架,却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作为血肉,读起来也会不生动。如何引导孩子将“话”中的重点句子写得更有文采呢?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不妨采用“语句扩充法”,逐步让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话”写得更丰富些。

比如一个孩子写的一篇作文《春天来了》,其中有一句是“小草长出来了。”针对这句话,爸妈向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

1、什么颜色的小草呢?
2、它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
3、你觉得它在春天里生长高兴吗?
4、如果不用“长”,你能想到更好的词语吗?
孩子经过一番冥思苦想,终于扩充成一段完整的话:春天来了,绿油油的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好像在开心地说着:“太好啦,我想要快快长大!”

就是这样的简单的游戏,给一个普通的句子,让孩子联结起一个更有文采的句子,慢慢的孩子自然就能提升写作的能力。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下,更清晰:

有理论、有方法,希望对你家孩子有用,喜欢的话,动动手指点个赞。拜谢了!

老严学习分享会


我女儿3岁开写口述日记,今5岁,每天口述日记不少300字,单篇最多800字。我教过的孩子,基本能从“提笔就怕”到“流畅表达”。有些浅薄的经验,分享如下:

1:愿意表达是关键

个人认为,没有“教”作文,只有“引导”,首先引导孩子,愿意表达。

不少家长老师都认为,作文写的好的孩子,都是“教”出来的,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好作文点前提一定是“快乐的表达”。


我每期第一节课都是“讨厌课”,让孩子们写下“讨厌作文、讨厌家长和学校的100条理由”。这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节课,平时写300字都困难,但写讨厌的理由时,每个人都能轻松突破800字,原因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是什么样的……

孩子之所以讨厌作文,根本原因是没有“表达欲望”,是被迫“写”,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就凑字数。


我小时候,即使成绩很烂的学渣,“情书”也是能写好几页信纸的。所以,“写好”作文的前提一定是“愿意写”、“愿意表达”,其次才是“方法和技巧”。


2:让孩子“愿意表达”的n个方法


1: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那些喜欢写作的人,尤其是名家大家,他们的写作之路一定是始于热爱阅读的。

没有哪个人天生喜欢阅读,但阅读习惯可以通过后天刻意培养出来,而且越早养成越好,年龄越大越不易养成。

父母爱阅读,家庭环境是"随时可以拿起一本书“,睡前故事,亲子共读等都是很好的带动孩子阅读的方法,读多了,掌握的词汇量就多了,就能避免写作文时”词穷“、”干巴巴“这类问题。

低幼年龄段培养阅读习惯,首推亲子共读绘本,小学低年级段过度到章节故事和无图全书,与孩子共读,还能收获高质的亲子时光,又能在其中发现孩子的阅读兴趣领域。

2:和孩子传纸条写卡片

不管作文写的好不好,孩子们都能写好小纸条。纸条字数少,口语化,用来做低年级孩子的写作练习最合适。


我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开始刻意每天给她写几个纸条,她都会兴奋的让我念出纸条内容,听完再回复我一张纸条,不会写字,就画,画完再解释什么意思。纸条游戏我们母女一直玩到现在,还成了我们之间最佳、最平和的沟通方式。

慢慢的,纸条换做纸片(卡片)。在我家,写纸条卡片是固定亲子节目,我会刻意的换花样,比如这一周,是表扬主题,每天给彼些写一张卡片,表扬对方做的厉害、或者很棒的一件事。下一周是,感谢主题,再下一周是讨厌主题……


在这种”游戏“当中学习”表达”、学习“写”,引导孩子按照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结果)的方式写纸条讲故事,收效非常大。

我把这种方式引入到作文班,让孩子用写纸条的方式每天进行写作片刻练习,逐步过度到写卡片,再到有格式、有要求的写一封信,短时间内,孩子的表达能力都有明显提升,关键是,愿意写了。

3:用名家名作视角写个人故事
我严禁孩子背诵范文,也不让他们抄写好词好句,但会让孩子阅读并拆解名家名作,并用拆解的视角和框架写个人故事。
比如,朱自清《背影》,让孩子们分析,文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怎么买桔子的,你家人的背影是怎么样的?你家人给你买东西时是怎么样的?

另外,要求孩子,写出的文字,必须以“画面感”为原则。你写“我爸爸个子很高”,不合格,重写。直到写出类似“我爸爸像山一样高”具有画面感的句子才行。

绘本是我最常用的教学工具,比如著名绘本《我爸爸》,和孩子一起赏析、拆解绘本后,要求孩子把绘本中的每一句话改成自己的视角:
《我爸爸》中有一句“我爸爸吃的像马一样多”,孩子们要写下自己的爸爸吃的像什么,即使有写成“我爸爸吃的像猪一样多”,也给予鼓励认可。

愿意表达后,再引导孩子学习表达技巧,告诉他们,一个故事可以按顺序、倒叙、插叙等多种方式写。

总之,写作的能力,绝不是逼出来的,尤其对学生来说,写作首先是自然而然的能力,就是表达力。表达力人人生而有之,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法,就能写出好作文。



夜妖说

看了几位达人的回答,觉得还有些欠缺,那我就谈谈自己看法,也不是反对谁,查漏补缺吧,共勉。

我的关键词:仿写技巧,大量阅读。

第二,现在就提倡孩子读名著经典,真的不太现实,可为什么那么多达人会这样认为?站在成人角度来揣摩孩子心理有多可怕知道吗?可以给孩子看的书籍应该是童话书和绘画本之类的吧,真的需要读名著的话就选择标注拼音和注解的版本吧。

就说这些吧,我头条文章里面有具体的内容,可以看看。


农民妹子一枝花

孩子七岁开始上小学了,进入学校后的学习从识字开始逐步加深,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在学写作文之前,老师都会先教给孩子们记日记,把一天的学习生活记录下来,哪怕是只能记流水帐,为的就是锻炼孩子们懂得怎么样用所学会的字词组合起来,用语言表达思想表达生活。孩子要怎么样才能写好作文呢?


首先孩子要有丰富的词汇量,并懂得去运用这些词汇,把自己掌握的词汇组识成通俗易懂,有道理,目标明确的语言记录下来。只有拥有丰富的词汇量,才能写出文采斐然的作文来。丰富的,大量的词汇从哪里来呢?那就要平时学习时用心去记去理解,并养成看书看报的习惯。看的书多了,词汇量自然就高了。这就要求孩子在看书时要静心,也看边理解边记忆。


其次在有了丰富的词汇量后就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了,能用自己所掌握的词汇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目标才能写好一篇作文。而表达能力的好坏全靠平时自我锻炼。老师能教孩子认识字解释词义,教孩子什么地方该用什么词表达描述。但孩子平时只是死记硬背老师所教的内容,都不能自己灵活运用,也是做不到很好表达的。要想有好的表达能力,就要靠自己平时多做自我锻炼,锻炼什么呢?就是要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明瞭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平时就要多听多问多说,养成朗读课文或者小故事的习惯,每天花二十分钟来朗读各种报纸杂志或者作文小说等。


最后也是写好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课余时间多看书多读书,各种文学名著各种诗词歌赋都要看,努力养成一边看一边摘录的好习惯,把看到的书中好的词语好的句子抄写下来,消化理解的同时也加强了记忆。读的书越多,掌握的知识也就越多。词汇的累积能丰富孩子的语言,对写好作文是最为有利的。在掌握了大量的优美的词句后,利用学习生活中各种机会去多动口,动脑,动手,把自己掌握到的语言用到口头表达能力上,用到语言文字的书写上,这样就一定能写好作文了。


陈晨孕育育儿专栏

写好作文,确实不容易,家长引导地好,孩子写作文就容易些。

2、想象能力的培养。孩子的想象都是天马星空,不能落到实处,父母帮孩子把想象落到实处或者,对落到实处的想象深入探索。比如说,孩子要写一篇《我希望我的房间是**》,我的孩子随口说,我希望我的房间是一艘飞船,挺好的想法,接着孩子说,这样就可以驾驶着飞船去土木卫星二号探测,看看适不适合人类生存。我问孩子,那你在你的飞船上怎么睡觉?怎么吃饭?怎么上厕所?怎么锻炼身体?孩子就说不出来了。我又引导孩子,上次看刘洋在宇宙飞船上上课,他们在飞船上是怎么生活得?孩子想起来一些,我又找了些相关资料给孩子,孩子最后选了几个点来写《我希望我的房间是宇宙飞船》。

3、品鉴优美词句的能力。每次我看书的时候,看到优美的词句,都会大声的读出来。一年级我会领着孩子读他的语文课本,顺道也会唠叨两句,这个动作这样描写,栩栩如生啊。孩子虽然现在还不能很好地欣赏好词好句,但我们一直在路上。

4、给孩子买有价值的优秀作文选,给孩子欣赏优美作文的途径,孩子会自动的捧着看,因为,从哪里可以学会新颖的题材,风格各异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5、造句和仿写是开始写作的基础。造句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某个词。仿写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优美句子的使用。家长也可以多多练习。

6、有一些孩子可以说很多,可要下笔了依然不会,家长不妨把孩子说出来的,整理一篇作文给他,让孩子意识到,说的时候这样说,写的时候就要这样写,慢慢,就能学会把自己的语言转化为文字。

7、孩子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怎么写,家长要特别有耐心的引导,甚至指着图说出来,如果孩子愿意,笔上复述一遍也没有关系。

8、常练笔,这点最重要,刚起步的小学生,练笔可以从记日记开始,训练孩子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落笔生活。

个人一点拙见,希望能有助您孩子写作水平的提高。


努力的喜妈


要教会孩子写作文,除了教孩子会读书、会观察、会思考、会练习写,还有其他办法吗?

因此,作文从来都不是直接“教”出来的。

第一,作文看起来“很简单”,如果随意写就是把我们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记录到本子上就大功告成啦!如果是命题作文,我们也只需要围绕主题来选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就可以了!这样告诉你写作文是不是感觉真的很简单啊!

可是,在实际上是很多孩子不管是随意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无从下手,不清楚自己该要说什么!就算是记录某天中的一件事,他们也选不出倒底写什么。要么就是记流水账,作文质量惨不忍睹,笑话百出。

这时候就需要作文的所谓“方法”。通常情况下,我们是要求孩子从小处着手,只抓住生活中的有一点来写,跟这个点无关的东西都不要写进来。


第二,孩子无从下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词穷”,脑子里没有积累“足够多”的“货”,面对作文就是一片空白。就算是一个红色的心形气球放在他眼前,他也只会脱口而出“这是一个气球!”,很少有人在第一就说出“这是一个红色的心形气球”的。更不用说其它什么气球来做什么用的?为什么跟我们平常见的形状不一样呢?现在是谁把它拿到这里来的呢?你觉得它怎么样呢?等等问题的描述啦!孩子们肯定是不会主动想起来的!这时候又是需要方法的。我们得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还有勤于思考的习惯!


第三,孩子会读、会想、会说,那就让他们把自己想要说的写下来!前面的读啊、观察啊、思考啊,最终就是为了展示出来。我们把它写出来就是最直接的展示哦!

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切记流水账!

总之,要想作文好,从来都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搞定的事。它必须是看、听、说、想、写的综合实力才可以建起来的大厦,一篇文章我们是可以看出作者的方方面面就是这个原因哦!你就赶紧行动吧!行动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祝孩子学习愉快!


关注【靓丽女先生话语堂】享受免费点评作文,我们一起学好语文!


语文老师锦绣


孩子作文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假大空。所以,在教孩子写作文中,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陷入假大空。

一、学会观察

很多孩子害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其实,是缺少观察视角。当用一种观察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就会发现有很多可以写的东西。

比如说写下雨。一滴雨落在另一滴雨上,好像在互相追赶。雨水落在地上,轻轻溅起一层灰。很快,雨水淹没了地面,一股股聚在一起,沿着地势低的地方留入下水道。

把观察到的下雨过程写下来,写出细节,就不会发愁没内容可写了。

二、说心里话。

有的老师会教孩子写作文时要表现高大上的意义,比如“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四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等等,这无疑是教孩子说假大空的话。大人还搞不清楚的概念,孩子能理解多少?

作文,贵在写出真实想法。

比如,孩子没有谦让弟弟,被大人批评“为什么不让着弟弟”后很受委屈,心里想“我为什么一定要让着弟弟呢?”

如果孩子能把这个心理过程如实写出来,就是非常棒的作文。好的作文是让孩子能表达真情实感,而不是站在道德高度上让孩子说一些不符合孩子心理的假话。

三、少看作文书,多阅读经典文本。

作文是一种很个人的创造性的活动。

作文书也可以看,但是一定要选择优秀的作文书,而且要适当看。因为,很多作文的套路痕迹太重,不仅起不到帮助作用,反而会固化思维

大量阅读经典文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可以培养语感,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而且还可以激发写作的灵感和欲望。

借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此一用:熟读文本三百本,不会写作也会写。


育儿书房

想写好作文就得多读书。最基本的多读作文书,可以仿写。多读名著,有儿童通俗版本的。

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备用。

高分作文要求:

1、字数写够。一定要把字数写够,多写无妨。

2、字体要清晰。一手漂亮的字会给老师留好印象,会加分哦。如果字体潦草看不清,那就别想得分了。

3、不要离题。围绕要求写,别离题了,离题等于白写。



4、内容:

结构。首先定好文章的结构,总分,总分总,还是分总。就像盖房子一样,搭好框架。

好开头+内容+好结尾=好作文

多用修辞手法,多借用名言警句。就像房子盖好后要装饰一样。(会加分)

表达:句子要通顺,别有错别字,写完后再通读一遍,最好写真人真事。

题目:和文章内容对应,新颖。作文题目就像房子的大门,第一眼看到,又赏心悦目,肯定会加分。

多读书,多读书,多读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多读书会无师自通。


木有青枝


教孩子写好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哦。我分享一下我教孩子写作文的经历吧。

我儿子特别的调皮,两岁前都是很好动的我都怀疑他得了多动症,他不怎么看图书,我买有图书回来,他就是丢在一边不看的。但他喜欢在睡觉前听妈妈讲故事,我每天晚上都会讲一故事给他听,到了他上幼儿园,我就很少在他睡觉前讲故事了,他缠着我要听故事,我讲到一半了就拿书本给他看,说剩下的故事就在书本上,要他自己看书,他也是很好奇的想知道故事最后结果,所以就慢慢的看了,碰到不懂的字就来问我,这样,孩子就慢慢习惯看课外书了,每次去书店,都要买自己喜欢的图书回来看的津津有味呢,有时候亲戚家的小朋友来了,他就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模仿书本里面的人物表演说给小朋友听。后来小孩上了小学了,语文里面都要求有看图说话的,他也能很快的自己把内容写出来。



上了三年级候就有作文了,我问了他的语文老师,知道刚开始的孩子都不会写作文,我就去书店买了几本优秀作文回来,每天叫他读5篇作文,天天读,有时还出题目给他模仿里面的题材写,这样孩子的作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了,老师经常把他作文作为范文读出来。


现在孩子准备要升上初中了,我也不担心他作文会写不好了。现在孩子每个星期固定看课外书4本,什么中国四大名著呀,很多都看了,而且孩子现在说话,都是会引用名人名言。我也深受鼓舞也经常配孩子阅读课外书,对于自己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