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寫好作文?

上善若水利不爭

孩子不會寫作文的問題,我覺的

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加大他的閱讀量。

為什麼這樣說?原因如下:

第一,作文是什麼?就是寫故事嘛。寫作文最重要的是什麼?內容啊。

沒有好的內容,你的格式再好,修辭再好,文章寫出來也很空洞無味。

杜甫不是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理。

如果孩子閱讀量高了,他自己講故事的能力也會提高

當他看完一個故事,你就讓他用自己的話,把大概的內容講出來給你聽。

這樣,他讀完了,心裡就會有印像,即然他能給你講出整個故事的大概內容來,那他也一定能把故事的大概內容給寫出來。

第二,閱讀量增加了,他的詞彙量一定也會相應的增長。

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什麼詞,用在什麼地方,有什麼作用,這些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他。讓他在不知不覺中,對潛詞造句的認識有所提高。

第三,閱讀量的增加,也會提高他的見識。

綜上所述,要想讓孩子寫好作文,一定要增加他的閱讀量。讀過的書多了,作文就不怕沒有內容可寫。而且閱讀量大了,他能掌握的詞彙量也更多。至於作文的格式,技巧什麼的,那都是能夠在課堂上學來的。唯獨這個寫作的內容,是急不來的。


噴叔說事兒

對待不會寫作文的孩子,爸爸媽媽應該先做好:

基礎第一步:幫助孩子梳理頭緒,寫出簡單的作文,讓孩子儘可能完成一篇作文,而不是讓他半途而廢。

《微習慣》這本書推薦給父母。微習慣:一個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小到不可能失敗。讓你積累成功的喜悅,從而更積極的做事。

有些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應該寫什麼?可以說腦袋空空,寫出來的文字自然就乾癟無趣。但爸爸媽媽應該知道,一般的小學生的作文都是記敘文,也就是“講故事”,一件事情多的發生,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爸爸媽媽應該把這六要素強化在孩子的心理,讓他至少能根據這六要素寫點什麼出來。爸爸媽媽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在大腦裡形成提綱。

  1. 寫人物——《我最喜歡的人》

    (1)你喜歡的人是誰?跟你是什麼關係?
    (2)他/她的長相是什麼樣的?
    (3)你為什麼喜歡他/她?
    (4)有那件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2. 寫作品——《愛吃的水果》
    (1)它是什麼樣的?
    (2)它的顏色是什麼?
    (3)它的味道怎樣?
  3. 寫風景——《秋天的校園》
    (1)這是什麼時候的地方?
    (2)這是什麼季節?
    (3)有哪些景物?
    (4)景物發生了什麼變化?
    (5)你看到這景色有什麼感受?

當孩子順著引導回答出問題後,爸媽就可以告訴孩子:“你剛說的這些,其實可以把它轉化為文字,這樣就是一片完整的作文啦!”

進階第二步:讓作文更有條理、更通順

當你的孩子能夠完成一片作文時,哪怕毫不生動,至少也是一種進步。這個時候,從基礎第一步到進階第二步,考驗的就是孩子的詞彙量和連貫性。

顏色:白裡透紅、白嫩嫩、黃燦燦、綠油油、紅彤彤、碧綠、瓦藍

味道:香噴噴、甜滋滋、香甜可口、又苦又澀

其次,想讓孩子寫作文有連貫性,不妨給孩子提供一些聯接詞,比如:“首先……接著……然後……”,“有的……有的……有的……”,“有時……有時……”等等。孩子可以把這些聯接詞抄下來貼在書桌上,漫漫地就在考試中運用了。

高階第三步:把重點的句子寫得更有文采

只搭建好骨架,卻沒有豐富的語言材料作為血肉,讀起來也會不生動。如何引導孩子將“話”中的重點句子寫得更有文采呢?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不妨採用“語句擴充法”,逐步讓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話”寫得更豐富些。

比如一個孩子寫的一篇作文《春天來了》,其中有一句是“小草長出來了。”針對這句話,爸媽向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

1、什麼顏色的小草呢?
2、它是從哪裡生長出來的?
3、你覺得它在春天裡生長高興嗎?
4、如果不用“長”,你能想到更好的詞語嗎?
孩子經過一番冥思苦想,終於擴充成一段完整的話:春天來了,綠油油的小草從泥土裡鑽出來了,好像在開心地說著:“太好啦,我想要快快長大!”

就是這樣的簡單的遊戲,給一個普通的句子,讓孩子聯結起一個更有文采的句子,慢慢的孩子自然就能提升寫作的能力。

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下,更清晰:

有理論、有方法,希望對你家孩子有用,喜歡的話,動動手指點個贊。拜謝了!

老嚴學習分享會


我女兒3歲開寫口述日記,今5歲,每天口述日記不少300字,單篇最多800字。我教過的孩子,基本能從“提筆就怕”到“流暢表達”。有些淺薄的經驗,分享如下:

1:願意表達是關鍵

個人認為,沒有“教”作文,只有“引導”,首先引導孩子,願意表達。

不少家長老師都認為,作文寫的好的孩子,都是“教”出來的,我認為這是一個誤區。好作文點前提一定是“快樂的表達”。


我每期第一節課都是“討厭課”,讓孩子們寫下“討厭作文、討厭家長和學校的100條理由”。這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節課,平時寫300字都困難,但寫討厭的理由時,每個人都能輕鬆突破800字,原因是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經過是什麼樣的……

孩子之所以討厭作文,根本原因是沒有“表達慾望”,是被迫“寫”,不知道寫什麼,也不知道怎麼寫,就湊字數。


我小時候,即使成績很爛的學渣,“情書”也是能寫好幾頁信紙的。所以,“寫好”作文的前提一定是“願意寫”、“願意表達”,其次才是“方法和技巧”。


2:讓孩子“願意表達”的n個方法


1:幫助孩子愛上閱讀
那些喜歡寫作的人,尤其是名家大家,他們的寫作之路一定是始於熱愛閱讀的。

沒有哪個人天生喜歡閱讀,但閱讀習慣可以通過後天刻意培養出來,而且越早養成越好,年齡越大越不易養成。

父母愛閱讀,家庭環境是"隨時可以拿起一本書“,睡前故事,親子共讀等都是很好的帶動孩子閱讀的方法,讀多了,掌握的詞彙量就多了,就能避免寫作文時”詞窮“、”乾巴巴“這類問題。

低幼年齡段培養閱讀習慣,首推親子共讀繪本,小學低年級段過度到章節故事和無圖全書,與孩子共讀,還能收穫高質的親子時光,又能在其中發現孩子的閱讀興趣領域。

2:和孩子傳紙條寫卡片

不管作文寫的好不好,孩子們都能寫好小紙條。紙條字數少,口語化,用來做低年級孩子的寫作練習最合適。


我孩子上幼兒園時,我就開始刻意每天給她寫幾個紙條,她都會興奮的讓我念出紙條內容,聽完再回復我一張紙條,不會寫字,就畫,畫完再解釋什麼意思。紙條遊戲我們母女一直玩到現在,還成了我們之間最佳、最平和的溝通方式。

慢慢的,紙條換做紙片(卡片)。在我家,寫紙條卡片是固定親子節目,我會刻意的換花樣,比如這一週,是表揚主題,每天給彼些寫一張卡片,表揚對方做的厲害、或者很棒的一件事。下一週是,感謝主題,再下一週是討厭主題……


在這種”遊戲“當中學習”表達”、學習“寫”,引導孩子按照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過程、結果)的方式寫紙條講故事,收效非常大。

我把這種方式引入到作文班,讓孩子用寫紙條的方式每天進行寫作片刻練習,逐步過度到寫卡片,再到有格式、有要求的寫一封信,短時間內,孩子的表達能力都有明顯提升,關鍵是,願意寫了。

3:用名家名作視角寫個人故事
我嚴禁孩子背誦範文,也不讓他們抄寫好詞好句,但會讓孩子閱讀並拆解名家名作,並用拆解的視角和框架寫個人故事。
比如,朱自清《背影》,讓孩子們分析,文中的父親是什麼樣的?怎麼買桔子的,你家人的背影是怎麼樣的?你家人給你買東西時是怎麼樣的?

另外,要求孩子,寫出的文字,必須以“畫面感”為原則。你寫“我爸爸個子很高”,不合格,重寫。直到寫出類似“我爸爸像山一樣高”具有畫面感的句子才行。

繪本是我最常用的教學工具,比如著名繪本《我爸爸》,和孩子一起賞析、拆解繪本後,要求孩子把繪本中的每一句話改成自己的視角:
《我爸爸》中有一句“我爸爸吃的像馬一樣多”,孩子們要寫下自己的爸爸吃的像什麼,即使有寫成“我爸爸吃的像豬一樣多”,也給予鼓勵認可。

願意表達後,再引導孩子學習表達技巧,告訴他們,一個故事可以按順序、倒敘、插敘等多種方式寫。

總之,寫作的能力,絕不是逼出來的,尤其對學生來說,寫作首先是自然而然的能力,就是表達力。表達力人人生而有之,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表達方法,就能寫出好作文。



夜妖說

看了幾位達人的回答,覺得還有些欠缺,那我就談談自己看法,也不是反對誰,查漏補缺吧,共勉。

我的關鍵詞:仿寫技巧,大量閱讀。

第二,現在就提倡孩子讀名著經典,真的不太現實,可為什麼那麼多達人會這樣認為?站在成人角度來揣摩孩子心理有多可怕知道嗎?可以給孩子看的書籍應該是童話書和繪畫本之類的吧,真的需要讀名著的話就選擇標註拼音和註解的版本吧。

就說這些吧,我頭條文章裡面有具體的內容,可以看看。


農民妹子一枝花

孩子七歲開始上小學了,進入學校後的學習從識字開始逐步加深,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寫作文。在學寫作文之前,老師都會先教給孩子們記日記,把一天的學習生活記錄下來,哪怕是隻能記流水帳,為的就是鍛鍊孩子們懂得怎麼樣用所學會的字詞組合起來,用語言表達思想表達生活。孩子要怎麼樣才能寫好作文呢?


首先孩子要有豐富的詞彙量,並懂得去運用這些詞彙,把自己掌握的詞彙組識成通俗易懂,有道理,目標明確的語言記錄下來。只有擁有豐富的詞彙量,才能寫出文采斐然的作文來。豐富的,大量的詞彙從哪裡來呢?那就要平時學習時用心去記去理解,並養成看書看報的習慣。看的書多了,詞彙量自然就高了。這就要求孩子在看書時要靜心,也看邊理解邊記憶。


其次在有了豐富的詞彙量後就要有很好的表達能力了,能用自己所掌握的詞彙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目標才能寫好一篇作文。而表達能力的好壞全靠平時自我鍛鍊。老師能教孩子認識字解釋詞義,教孩子什麼地方該用什麼詞表達描述。但孩子平時只是死記硬背老師所教的內容,都不能自己靈活運用,也是做不到很好表達的。要想有好的表達能力,就要靠自己平時多做自我鍛鍊,鍛鍊什麼呢?就是要鍛鍊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能夠用簡單明瞭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鍛鍊口頭表達能力平時就要多聽多問多說,養成朗讀課文或者小故事的習慣,每天花二十分鐘來朗讀各種報紙雜誌或者作文小說等。


最後也是寫好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課餘時間多看書多讀書,各種文學名著各種詩詞歌賦都要看,努力養成一邊看一邊摘錄的好習慣,把看到的書中好的詞語好的句子抄寫下來,消化理解的同時也加強了記憶。讀的書越多,掌握的知識也就越多。詞彙的累積能豐富孩子的語言,對寫好作文是最為有利的。在掌握了大量的優美的詞句後,利用學習生活中各種機會去多動口,動腦,動手,把自己掌握到的語言用到口頭表達能力上,用到語言文字的書寫上,這樣就一定能寫好作文了。


陳晨孕育育兒專欄

寫好作文,確實不容易,家長引導地好,孩子寫作文就容易些。

2、想象能力的培養。孩子的想象都是天馬星空,不能落到實處,父母幫孩子把想象落到實處或者,對落到實處的想象深入探索。比如說,孩子要寫一篇《我希望我的房間是**》,我的孩子隨口說,我希望我的房間是一艘飛船,挺好的想法,接著孩子說,這樣就可以駕駛著飛船去土木衛星二號探測,看看適不適合人類生存。我問孩子,那你在你的飛船上怎麼睡覺?怎麼吃飯?怎麼上廁所?怎麼鍛鍊身體?孩子就說不出來了。我又引導孩子,上次看劉洋在宇宙飛船上上課,他們在飛船上是怎麼生活得?孩子想起來一些,我又找了些相關資料給孩子,孩子最後選了幾個點來寫《我希望我的房間是宇宙飛船》。

3、品鑑優美詞句的能力。每次我看書的時候,看到優美的詞句,都會大聲的讀出來。一年級我會領著孩子讀他的語文課本,順道也會嘮叨兩句,這個動作這樣描寫,栩栩如生啊。孩子雖然現在還不能很好地欣賞好詞好句,但我們一直在路上。

4、給孩子買有價值的優秀作文選,給孩子欣賞優美作文的途徑,孩子會自動的捧著看,因為,從哪裡可以學會新穎的題材,風格各異的作文開頭和結尾。

5、造句和仿寫是開始寫作的基礎。造句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某個詞。仿寫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優美句子的使用。家長也可以多多練習。

6、有一些孩子可以說很多,可要下筆了依然不會,家長不妨把孩子說出來的,整理一篇作文給他,讓孩子意識到,說的時候這樣說,寫的時候就要這樣寫,慢慢,就能學會把自己的語言轉化為文字。

7、孩子剛開始寫作文的時候,真的不知道怎麼寫,家長要特別有耐心的引導,甚至指著圖說出來,如果孩子願意,筆上覆述一遍也沒有關係。

8、常練筆,這點最重要,剛起步的小學生,練筆可以從記日記開始,訓練孩子觀察生活,感悟生活,落筆生活。

個人一點拙見,希望能有助您孩子寫作水平的提高。


努力的喜媽


要教會孩子寫作文,除了教孩子會讀書、會觀察、會思考、會練習寫,還有其他辦法嗎?

因此,作文從來都不是直接“教”出來的。

第一,作文看起來“很簡單”,如果隨意寫就是把我們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記錄到本子上就大功告成啦!如果是命題作文,我們也只需要圍繞主題來選取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感”就可以了!這樣告訴你寫作文是不是感覺真的很簡單啊!

可是,在實際上是很多孩子不管是隨意作文還是命題作文都無從下手,不清楚自己該要說什麼!就算是記錄某天中的一件事,他們也選不出倒底寫什麼。要麼就是記流水賬,作文質量慘不忍睹,笑話百出。

這時候就需要作文的所謂“方法”。通常情況下,我們是要求孩子從小處著手,只抓住生活中的有一點來寫,跟這個點無關的東西都不要寫進來。


第二,孩子無從下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詞窮”,腦子裡沒有積累“足夠多”的“貨”,面對作文就是一片空白。就算是一個紅色的心形氣球放在他眼前,他也只會脫口而出“這是一個氣球!”,很少有人在第一就說出“這是一個紅色的心形氣球”的。更不用說其它什麼氣球來做什麼用的?為什麼跟我們平常見的形狀不一樣呢?現在是誰把它拿到這裡來的呢?你覺得它怎麼樣呢?等等問題的描述啦!孩子們肯定是不會主動想起來的!這時候又是需要方法的。我們得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仔細觀察生活的習慣,還有勤于思考的習慣!


第三,孩子會讀、會想、會說,那就讓他們把自己想要說的寫下來!前面的讀啊、觀察啊、思考啊,最終就是為了展示出來。我們把它寫出來就是最直接的展示哦!

在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切記流水賬!

總之,要想作文好,從來都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搞定的事。它必須是看、聽、說、想、寫的綜合實力才可以建起來的大廈,一篇文章我們是可以看出作者的方方面面就是這個原因哦!你就趕緊行動吧!行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祝孩子學習愉快!


關注【靚麗女先生話語堂】享受免費點評作文,我們一起學好語文!


語文老師錦繡


孩子作文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假大空。所以,在教孩子寫作文中,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陷入假大空。

一、學會觀察

很多孩子害怕寫作文,不知道寫什麼,其實,是缺少觀察視角。當用一種觀察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就會發現有很多可以寫的東西。

比如說寫下雨。一滴雨落在另一滴雨上,好像在互相追趕。雨水落在地上,輕輕濺起一層灰。很快,雨水淹沒了地面,一股股聚在一起,沿著地勢低的地方留入下水道。

把觀察到的下雨過程寫下來,寫出細節,就不會發愁沒內容可寫了。

二、說心裡話。

有的老師會教孩子寫作文時要表現高大上的意義,比如“為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為四化建設而努力學習”等等,這無疑是教孩子說假大空的話。大人還搞不清楚的概念,孩子能理解多少?

作文,貴在寫出真實想法。

比如,孩子沒有謙讓弟弟,被大人批評“為什麼不讓著弟弟”後很受委屈,心裡想“我為什麼一定要讓著弟弟呢?”

如果孩子能把這個心理過程如實寫出來,就是非常棒的作文。好的作文是讓孩子能表達真情實感,而不是站在道德高度上讓孩子說一些不符合孩子心理的假話。

三、少看作文書,多閱讀經典文本。

作文是一種很個人的創造性的活動。

作文書也可以看,但是一定要選擇優秀的作文書,而且要適當看。因為,很多作文的套路痕跡太重,不僅起不到幫助作用,反而會固化思維

大量閱讀經典文本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可以培養語感,增加閱讀量,擴大知識面,而且還可以激發寫作的靈感和慾望。

借用“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在此一用:熟讀文本三百本,不會寫作也會寫。


育兒書房

想寫好作文就得多讀書。最基本的多讀作文書,可以仿寫。多讀名著,有兒童通俗版本的。

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好詞,好句備用。

高分作文要求:

1、字數寫夠。一定要把字數寫夠,多寫無妨。

2、字體要清晰。一手漂亮的字會給老師留好印象,會加分哦。如果字體潦草看不清,那就別想得分了。

3、不要離題。圍繞要求寫,別離題了,離題等於白寫。



4、內容:

結構。首先定好文章的結構,總分,總分總,還是分總。就像蓋房子一樣,搭好框架。

好開頭+內容+好結尾=好作文

多用修辭手法,多借用名言警句。就像房子蓋好後要裝飾一樣。(會加分)

表達:句子要通順,別有錯別字,寫完後再通讀一遍,最好寫真人真事。

題目:和文章內容對應,新穎。作文題目就像房子的大門,第一眼看到,又賞心悅目,肯定會加分。

多讀書,多讀書,多讀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多讀書會無師自通。


木有青枝


教孩子寫好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哦。我分享一下我教孩子寫作文的經歷吧。

我兒子特別的調皮,兩歲前都是很好動的我都懷疑他得了多動症,他不怎麼看圖書,我買有圖書回來,他就是丟在一邊不看的。但他喜歡在睡覺前聽媽媽講故事,我每天晚上都會講一故事給他聽,到了他上幼兒園,我就很少在他睡覺前講故事了,他纏著我要聽故事,我講到一半了就拿書本給他看,說剩下的故事就在書本上,要他自己看書,他也是很好奇的想知道故事最後結果,所以就慢慢的看了,碰到不懂的字就來問我,這樣,孩子就慢慢習慣看課外書了,每次去書店,都要買自己喜歡的圖書回來看的津津有味呢,有時候親戚家的小朋友來了,他就像一個小大人一樣模仿書本里面的人物表演說給小朋友聽。後來小孩上了小學了,語文裡面都要求有看圖說話的,他也能很快的自己把內容寫出來。



上了三年級候就有作文了,我問了他的語文老師,知道剛開始的孩子都不會寫作文,我就去書店買了幾本優秀作文回來,每天叫他讀5篇作文,天天讀,有時還出題目給他模仿裡面的題材寫,這樣孩子的作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了,老師經常把他作文作為範文讀出來。


現在孩子準備要升上初中了,我也不擔心他作文會寫不好了。現在孩子每個星期固定看課外書4本,什麼中國四大名著呀,很多都看了,而且孩子現在說話,都是會引用名人名言。我也深受鼓舞也經常配孩子閱讀課外書,對於自己的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