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教育”和“”吼孩子教育”,哪種方法好?

渭人談史

近期小豬佩琪掀起熱浪,片中豬媽媽、豬爸爸的家庭教育模式也引起大眾的思考。豬媽媽性格溫和,對孩子用的“低聲教育”,佩琪和喬治快樂的成長。但是一味“低聲”或者“高聲”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存在問題隱患的。



◆父母對孩子一味“低聲”,會讓一些孩子在對錯面前難以區分,甚至錯誤認為大人都懼怕他,生活中的“小霸王”多為家庭低聲教育導致的。家庭教育不僅對孩子的習慣、態度形成起到關鍵作用,對孩子三觀形成以及社會角色定位也起到決定作用。家庭教育要重視孩子明辨是非能力的培養,讓孩子明確社會法制規定,避免一味溫吞教育讓孩子日後誤入歧途。

◆研究也表明在家庭不和諧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性格孤僻怪異,甚至有暴力傾向。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管教力度,切不了暴力對待,這不僅達不到真正的管教目的,相反會讓孩子心生抗拒,逆反心理愈加強烈,嚴重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家庭教育一直是家長關注的問題,家長平日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孩子犯錯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打罵,這讓整個教育環節存在隱患。家長們要了解孩子的生理成長規律,既要“慈母”的關愛教育,也需要“嚴父”的生存引導。


Co姐日誌

如何教育孩子,相信每位父母都迷惘過。



有的父母認為,只要有愛,就可以把孩子養大成才,但是單純靠愛,很容易變成盲目的愛,或者過度的愛。



有的人信奉不打不成才,認為孩子必須時刻盯著,不打不罵,聽不進去。



尤其是現在各種育兒滿天飛,無數父母為教育孩子流淚,透支,抓狂。

那麼,到底該怎麼當父母,怎麼教育孩子呢?

1.重建正確的教育態度

很多父母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將自己厭惡的教育方式硬生生地折射到自己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思想守舊,頑固不化,排斥新概念,總是藉由自身過去的經驗對孩子指手畫腳。

有的父母喜歡過度焦慮,過度誇大孩子的過失,結果反而刺激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更有父母情緒喜怒無常,教育孩子容易失控,經常打罵,挖苦,打擊孩子。

也有的父母無原則溺愛,縱容,包辦孩子事物,培養巨嬰兒。

所以,每個孩子天性都不同,教育方式也沒有絕對,科學的教育態度,放下原生家庭的成見,保持平和的心態,好好說話,有原則的獎勵與批評,尊重與愛並行,是教育孩子更古不變的方法。



2.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把孩子當成孩子,尤其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一定要為孩子設限,立規矩,寧可權威,也不能放任不管。要設法去引導,幫住孩子,該如何做,如何思考,才能融入這個未知的社會,不要偏信民主,卻把父母該抓的原則,規範交由孩子去決定個選擇。

等孩子長大,要學會放手,給予孩子自由和空間,給孩子試錯和成長的機會。


Super媽媽呀

"三味"先亮明個人觀點:

"低聲教育"和"吼孩子教育"這兩種方式,對多數孩子而言,不可或缺。至於效果孰好孰壞,須看孩子當時表現



問題中"低聲教育"和"吼孩子教育"實質上是指在“說教”孩子時的兩種不同態度,即"說理溝通"與"粗暴吼罵"。

從教育心理學上講,教育孩子提倡以"鼓勵"為主,加強與孩子間心與心的溝通。而施以簡單粗暴的"打罵"手段,難獲成效,不可取。

但這僅僅是一種理論。在對孩子的教育現實中,很多實際案例證明:

“三句好話,不如一句吼罵。”

有時候,對孩子進行輕聲細語的說教,孩子也會當成"耳邊風",甚至表露出"油裡油氣"的態度。這個時候,家長或老師也該展露出應有威嚴,該罵就得罵,該吼也得吼兩聲了



昨天,學校期中考試,我去一個初二全年級"尾差生"試場監考,開考時,我走進試場,裡面比較嘈雜,我站在講臺上,一邊用手勢示意,一邊說"請大家安靜下來,開始考試啦。"大部分學生安靜了,但仍有三、四名男生在大聲說笑。我再次針對這幾位男生說"請後面幾位男生坐下來,保持試場安靜。"但多次勸說,都沒能湊效。由於這些男生來自初二年級各班的“大俠"級人物,我沒有教他們的課,我感覺這幾位男生可能在故意試探我的"個性",挑戰老師"實力”。我冷靜下來,決定下去單獨做他們的工作。我走到其中一位男生前,拍拍他的肩膀說"請你安靜下來,我們要發試卷啦。你這樣會影響其他同學考試的。"他卻回答我“你不是還沒發試卷嗎?"他這一說完,其他幾位同學馬上起鬨,大笑起來。

這時候,我氣來了,看來"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我把手中的一把試卷,"叭"的一下重重甩在課桌上,"你到底還考不考試?”我這一甩,想不到試場出奇的安靜了。整個考試過程,他們也沒再搗亂。



看來,有時"吼罵教育"比"細聲教育"更管用。

同樣,長期在家長或老師"斥罵"聲中成長的孩子,有時,換種方式,用道理同他們"輕聲細語"的交流溝通,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限於篇幅,這裡不裡不再詳談。


三味聊心屋

二胎寶媽來襲!“低聲教育”和“”吼孩子教育”這兩種方式,我都用過,確實,也是視情況而定。仔仔哭的鬧的爹媽不認的時候,如果不進行有效的溝通,場面很容易失控。

我家大寶三歲半,正是淘氣的時候,下午去接他放學,到了樓下死活不上樓,一定要別的小朋友的零食,那個小朋友護著不給,她的媽媽也著急的看著我,好像沒辦法解決。summer就哭的爹孃不認,好像在跟我說,不行,我一定要,一定要!我懷裡抱著二寶,沒太大力氣拉扯,心裡也是亂糟糟,眼看兩個孩子要撕打起來,就為了一包零食。真心不想打孩子的我,吼了他一聲:家裡沒有嗎?你沒看到媽媽在抱著弟弟嗎?summer停下了哭聲,看著我,怯生生的,不知道怎麼辦,小女孩的媽媽說別這樣,我再去給孩子買個,別兇孩子,等會哈。說著就要走。我說,不用,summer快跟媽媽回家,弟弟拉臭臭了要換尿不溼。他聽到以後擦了一把眼淚說,媽媽我們回家吧,弟弟拉臭臭了。接著我趕緊帶著倆孩子逃離了現場,臨走匆忙打了個招呼。

回到家,summer顯然還記得剛才的事情,跟我說,媽媽,你不可以兇小朋友,不是好孩子。我放下二寶,說,那媽媽該怎麼辦呢?你知道在外面你這樣媽媽很難做嗎?他碎碎念,我一把拉過他,跟他說,媽媽剛才態度不好,對不起,我們來給弟弟換尿不溼吧!他歡快的幫我拿來尿不溼,幫著給弟弟換尿不溼。

教育上沒有絕對性的對錯,如果真的做錯了,適時跟孩子溝通,不要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不要妄想一直用溫順的態度對待孩子,試圖做個慈祥的媽媽,其實,恩威並施,對孩子的成長不見得是個壞事情。你說呢?

我是 IF枕邊育兒 以上是我的育兒經驗,希望能幫助到你!


IF枕邊育兒

低聲教育和吼孩子教育兩種方法,本身而言各有利弊。如果家長總以溫和的口氣去勸說一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估計收效甚微。而家長動不動對膽小怯懦的孩子吼來吼去,負面影響會更大。

所以需要採用那種方法,視孩子本身情況而定。還是那句教育名言:因材施教。那怎麼做到因材施教呢?我個人總結如下:

1 依孩子性格、心理狀態而定

如果我們的孩子性格內向,內心怯懦膽小,做事猶猶豫豫,缺乏勇氣,或多愁善感,家長一定要採用溫和教育方法,引導孩子吐露心聲,鼓勵孩子敢作敢為,讓孩子變得自信自強。

反之,如果孩子過於頑劣,或吊兒郎當,膽大包天,無所畏懼,家長要嚴加管教,別說吼式教育,就是打式教育也未嘗不可。要讓孩子知道,有些事他不能做,有所敬畏。

2依事情性質而定

對於一些需要家長引導才會解決的問題,如早戀、學業、職業、情感等問題,我們一定要坐下來和孩子傾心而談,苦口婆心也不為過。因為如果採用吼、怒方式對待孩子,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對於一些萬萬不能做的事,如鬥毆、偷搶、等既違背道德又會受到法律制裁的事情,再怎麼粗暴、怒吼、打罵,我覺得都有情可原。因為我們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都不願看到孩子走上那條受人唾棄的不歸路。

此外,我還建議我們做家長的去繼承我們的傳統—慈母嚴父。這樣孩子既能在母親溫柔的懷抱下自由馳騁,又能在父親的嚴厲的眼睛下有所約束。

總而言之,我們還是要多以溫和富於愛心的方式去教育引導孩子,讓他在愛的溫暖下快樂成長。


在路上的好爸爸

平常,不知不覺的,不知不覺就提高了音量,帶上了情緒。逼迫孩子看著我們的臉色行事,讓他們根據我們音量的高低,來判斷事情的嚴重性。


  說話是一門藝術。我們要教育孩子如何說話,就更需要自己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個好榜樣。
  想到那段很多人都聽過的話,在此把它貼出來,希望大家和我一樣,可以記住它,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能把這一點教給他:
  急的事,慢慢的說;
  大的事,清楚的說;
  小的事,幽默的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何為低聲教育?低聲教育是與教育孩子大喊大叫相反的一種教育方式。家長或幼師常常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無策,不管你是嚷嚷不休地說服教育還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式教育,孩子全然不理你。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這時候就要考慮改用低聲教育的方式了。

X

  低聲教育——科學依據
  心理學家對錶達哪些事情該用怎樣的聲調進行了研究,發現處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聲調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評孩子,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這是因為:
  1.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
一些,也可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
  2.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聲責罵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
  3.低聲調可以趕走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時間最長的老師,大人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靜,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肯定對孩子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低聲教育——辦法措施
  1.批評孩子要降低聲調
  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聲責罵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
  2.運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詞
  對許多父母來講,控制自己不去批評孩子是很難的,因此,說話前請三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詞,效果會很好。比如“我愛你,但是你的行為我不能接受”,這種話初聽會覺得很生硬,但過一會兒,孩子很自然就會明白你的意思了。
  3.把你所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釋給他們聽
  比如帶孩子逛超市,告訴他不要亂動商品,並警告如果違反的後果將是什麼。你要從頭到尾貫徹到底,無需大聲威脅。

  4.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就事論事,不要隨意發洩對孩子的情緒,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包括爸爸媽媽的尊重,而這種尊重、信任,會使孩子產生自信,是他們前進的重要動力。每一個爸媽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但是打罵教育絕對不是最好的辦法,是的,我對這個是特別的認可

廚美食

這個問題曾經和一個從教一線多年的老教師交流過。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自己也曾經很迷茫不知所措過,也隨波逐流過,也跟隨過自己的想法,但是最終還是受到老教師的影響,逐漸的平穩下來,關注身邊孩子的生活。

如果是自家的孩子,就要低聲教育。低聲教育的目的,就是心平氣和的教育孩子,家庭內部如果爭吵不斷,怎麼能夠教育好孩子。特別是一些家庭,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本身就有很大的分歧,往往因為孩子的問題,教育還沒有展開,父母就已經開始爭吵,試問,這種情況下怎麼能教育好孩子!所以家庭教育,就是一種低聲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如果是學校教育,也就是老師教育,特別是一些年輕或者年老的教師,都是滿滿的新理念或者對孩子無可奈何的愛,低聲教育危害性大。孩子太多,孩子的脾氣又是各種各樣,就容易造成班級紀律沒有底線,一些孩子的行為習慣就難以約束,就容易養成刺頭,既耽誤孩子的成長,也影響自己的教育成績。所以學校教育就是吼孩子教育,吼孩子的過程中教育孩子懂規矩,讓其他孩子防微杜漸。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孩子多了,該吼叫兩聲就要吼叫兩聲。


妙語盒子

從教育理論來說,我只聽說過低聲和高聲的教育,沒聽說過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吼”是帶有不滿情緒的一種表現,人在特殊情況下才會使用“吼”不論家長還是教師,在正常情況都不會吼孩子的。

當然,要進行低聲教育也是有條件的,比如很多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都經歷過高聲教育的,因為父母要教育幾個孩子並不容易,於是他們要提高嗓門來教育孩子,有時對其中特別調皮的還要吼幾聲。而現在,中國社會大多少子化的家庭,孩子成了家中幾代人的珍稀寶貝,家長大多采取低聲教育的方法。

我在美國學校上課時,班級中只有十幾個學生,這裡的老師是不會吼學生的,課堂氛圍比較民主。但是我看到在國內的老師卻不一樣,尤其是一些比較有名的學校裡,一個班級有四、五十個學生,面對這麼多的孩子,老師低聲說話很難保證效果,所以除非是孩子們訓練有素,否則教師只能高聲教育。

如果有家長髮現老師吼你的孩子了,請你先冷靜的想想,是不是孩子違反了紀律,給集體帶來了麻煩,才會引起老師的不滿,請相信沒有一個老師願意訓斥孩子。所以,先在自家的孩子身上找原因,若是發現了問題,要及時幫助改正錯誤。當老師看到了孩子的進步,一定會非常喜歡他的。


遠方老師在美國

您好,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您的提問,並且希望我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對於“低聲教育”和“”吼孩子教育”並沒有單方面的好壞,所以並不建議您採取兩個中間的任何一方,而是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根據孩子情況,以及遇到的事情酌情處理,選擇適當的方式。比如,您家孩子屬於比較調皮的,偶爾需要震懾一下,那麼就可以採取吼孩子,當然這種吼並非是一味的批評,而是指處於事情的強硬程度。反之,如果孩子屬於比較內向,甚至有點自卑的性格,平時他們就比較怕爸爸媽媽,那麼就不必進行強硬方式了,而是放下自己的姿態,輕聲細語的跟他們講一些道理,這樣他們更容易接受,也更聽得進去。

另外,很多思想觀念上的教育方式都是來自於書本,甚至網絡上所謂的育兒專家,但是在這裡我們還是建議大家不要太過強硬的學如何教育孩子,而是拿知識作為參考,而自己的認知做主導方向,根據自己家孩子的情況進行正確適當的教育方式,這樣才能事半功倍,讓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這一點告訴我們,千萬不要認為育兒專家的都是正確的,也不要認為自己所做就是真正意義上為了孩子好,而是因地制宜,所以做一名聰明的媽媽很重要,也真正意義上體會到那句“世界是所有的媽媽都是不容易的,都是偉大的!”


孕媽學堂

低聲教育和吼孩子教育,哪個更好?理想中的教育當然是輕聲細語,老師能用溫柔和善的方式,輕輕鬆鬆讓孩子受到教育、改正錯誤、讓吵鬧的班級變得安靜有序,這自然是最理想的。誰也不喜歡扯著嗓子去吼,傷身又傷心,累。

但現實是,面對這麼多的孩子,低聲教育就猶如水滴入海,了無痕跡。我相信一線教師都經歷過這樣的時刻,孩子說著說著,各個發表意見,聲音能把教室的天花板貫穿。你在那裡輕聲細語,毫無用處。最後還是不得不運用“吼孩子教育”。一吼,霎時安靜。

其實,老師們都是喜歡低聲教育的。個別談話的時候,上課的時候,上自習的時候,都是低聲教育。我們要讓孩子安靜,自己自然先要做到安靜,低聲教育就是一種影響孩子的方式,讓孩子也能跟著安靜有序。

低聲教育還保護嗓子、有助於平和的心態,身心健康。現在都在講佛系,希望我們的老師都多多低聲教育,保護嗓子,愛護身體,儘量遠離吼孩子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