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周圍包裹的脂肪越厚、肌肉越多,就越不容易有痛風急性發作?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是痛風最典型和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它的發作是由於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及周圍組織,刺激機體從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該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階段,男女發病有顯著差別,以40歲以後的男性多見,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髮病率逐漸升高。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四季均可發病,以春秋季及季節交替時較為常見,但近些年來,夏季發病的也不在少數。接下來,我們將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進行詳細科普。

關節周圍包裹的脂肪越厚、肌肉越多,就越不容易有痛風急性發作?

1、誘發因素。85%的痛風患者有誘發因素,如飽餐飲酒、體力或腦力勞動過度、受冷受潮、過度激動、緊張、感染、局部外傷、手術或藥物等。一般情況下,高嘌呤飲食和勞累是誘發痛風的常見誘因。在臨床詢問病史時,很多患者都因食用大量海鮮、肉類、啤酒等飲食而引起痛風急性發作;有的患者則因長期加班或出差、從事體力活動、運動過度等引起全身或局部疲勞而誘發。

局部關節受冷受潮也是痛風發作的常見誘因之一,特別是影響下肢關節比如第一蹠趾關節、踝關節等。人體足部本身因受涼機會較多而溫度偏低,特別是冬春溫度較低的季節。夏天由於空調的普及,大部分患者會赤足暴露於冷氣中。而在陰雨天氣最先受潮的也是足部,這些都會增加局部關節受潮受涼的機會。當受累關節在寒冷或潮溼的刺激下,局部皮膚溫度降低,即可促進血液中的尿酸鹽溶解度降低而沉積、析出、脫落進入關節腔,進而誘發痛風。

關節周圍包裹的脂肪越厚、肌肉越多,就越不容易有痛風急性發作?

2、發病先兆。痛風急性發作時,大部分患者無前驅症狀,特別是在首次發作的痛風患者。關節炎反覆發作的患者在痛風發病之前可能會出現關節局部的不適感,如發脹、隱痛、活動不適、疲勞、乏力等前驅徵兆。病程較長的患者會因上述徵兆感知關節炎急性發作的到來,從而提前就醫或自行服用秋水仙鹼、非甾體抗炎藥等,預防和減輕痛風的急性發作症狀。

3、關節症狀。典型的痛風急性發作起病急聚,常表現為夜間或凌晨因關節疼痛進行性加重而驚醒,數小時內出現受累關節紅腫熱痛和活動功能障礙。關節疼痛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首發症狀,其疼痛劇烈難忍,如刀割或咬噬樣,24到48小時達到高峰。受累局部關節皮膚髮紅也是痛風急性發作典型的症狀,特別是發生在手、足小關節者,炎症高峰期時可出現暗紅色或紫紅色水腫型紅斑。

關節周圍包裹的脂肪越厚、肌肉越多,就越不容易有痛風急性發作?

4、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癥是痛風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血尿酸水平越高痛風發病概率越高。大部分患者痛風急性發作時可伴有血尿酸水平的增高。但是,痛風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在臨床上多數高尿酸血癥並沒有發展為痛風,而部分患者痛風急性發作時血尿酸水平甚至在正常範圍之內,痛風急性發作期間單憑血尿酸水平的高低來診斷或排除痛風是不可行的。

5、發病部位。急性單關節炎通常是痛風的首發症狀,少數可表現為多關節的遊走性發作。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一般好發於人體周圍關節,主要侵犯四肢末端小關節,首次發作多為第一蹠趾關節(佔60%~70%),同時也可以足背、踝、膝、腕、指和肘關節起病。發生於髖、肩較大關節的較少見,而發生於胸鎖、脊柱、下頜等關節部位的概率就更小了。

關節周圍包裹的脂肪越厚、肌肉越多,就越不容易有痛風急性發作?

四肢小關節因位置表淺、關節間歇小、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環慢、皮膚溫度低、組織相對缺氧、局部pH偏低,使得尿酸結晶這容易沉積而導致痛風急性發作。而軀幹及四肢近端大關節周圍均有豐厚的脂肪及肌肉包裹,關節間歇大,血液供應豐富,溫度高於四肢小關節,局部pH相對偏高,使得尿酸結晶不容易沉積,因此發生痛風的概率大大下降了。

關節周圍包裹的脂肪越厚、肌肉越多,就越不容易有痛風急性發作?

7、恢復期症狀。受累關節急性炎症緩解後,可見局部關節水腫逐漸消退,發作部位皮膚出現皺紋,且色素加深,呈暗紅色或紫紅色,受累關節在炎症消退時可出現局部皮膚的脫屑和發癢。大部分患者能在幾天內完全恢復正常,但也有十分之一左右的患者可累及關節,在疼痛消失後,尚有局部腫脹、酸楚不適或異樣感,並可持續一段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