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好文學第一步,往往是領會詩歌意境,好的童謠受益一生

孩子愛好文學第一步,往往是領會詩歌意境,好的童謠受益一生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很多媽媽發現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遇到問題思路不靈活,無法用語言清晰表達,情急之下還會鬧情緒或沉默寡言。等到孩子上學後,學習成績裡文科學的比較困難,甚至一個簡單的造句與短句都說不出來,這樣下去更別說在語文中佔一半分數的日記或作文了。

不少的孩子從小就沒有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把時間都用在看動畫片和玩手機上,少了文字的閱讀與畫面的理解,孩子不懂得怎麼用語言表達,更缺少了豐富的聯想與思考。因此,養成孩子從小讀書、讀好書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愛好文學第一步,往往是領會詩歌意境,好的童謠受益一生

媽媽要引導學齡前後的孩子走進書的海洋,應該選擇能夠引起孩子興趣,適合現階段兒童讀的書籍。偶然一次機會,去參加六歲兒子學校的活動,正巧學前班的老師剛拿進教室一些新到的書,好多孩子圍著爭先閱讀,最令孩子們喜歡的是一套名為《童謠》的詩歌。

孩子愛好文學第一步,往往是領會詩歌意境,好的童謠受益一生

五六歲的孩子就喜歡詩歌我很好奇,打開一看也被吸引住了,書中內容看似簡單卻很有趣,詩句短而精湛讀著朗朗入口,圖文色彩生動有趣,栩栩如生的畫面能帶著讀者進入每一個不同的故事意境,確實令人愛不釋手。

那日,兒子突然問我:“貓和狗狗是不是做夢也在一起玩呢?”我奇怪他怎麼會有如此的想法,兒子卻一本正經的說,《童謠》那本書中說狗狗和貓咪一起睡覺時,會做同樣的夢。想不到孩子因而學會了思考與聯想,我毫不猶豫給他準備了一套《童謠》。

孩子愛好文學第一步,往往是領會詩歌意境,好的童謠受益一生

從那時起,兒子每次回到家總是纏著我一起讀《童謠》,他最喜歡裡面的各種圖畫,圖畫中的小動物以及大海、藍天等帶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沒翻一頁都會驚歎一句:“哇,好漂亮。”接著我會和兒子一起讀圖畫旁的幾行詩句,叫兒子給我講講其中的內涵。簡單的兩三句詩歌,兒子卻能興奮的參照著圖畫,講述他認為的熱鬧故事,展開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去詮釋,屬於孩子們的童謠。

孩子愛好文學第一步,往往是領會詩歌意境,好的童謠受益一生

《童謠》幽默靈動、詩詞簡單富含深意,不僅可以開啟孩子好奇心、幽默心、同情心以及上進心,而且幫助孩子愛上詩歌的韻律、愛上文學豐富內涵,開闊視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家長要在忙碌之餘,放下手機陪孩子看一會書,講一段故事,如果孩子有文學天賦,應該從小薰陶勿耽誤了年華與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