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共和国十大将军之粟裕2

解战争时期

1946年7月中旬,国民党集中正规军50万人,向华东解放区的华中野战军聚集地发起进攻。粟裕、谭震林指挥华中野战军19个团3万余人奋起迎击。分两个阶段作战,历时45天,歼国民军6个旅、5个交通警察大队共5.3万人(国民党军五分之二兵力),取得了在内线歼灭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的初步经验,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

1947年1月,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先后发起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泰蒙战役、孟良崮战役等,共歼国民党7个军(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内有国民党号称"王牌军"的整编第74师。1947年5月,完成整编74师的任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率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鲁西南,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下大别山,指挥沙土集战役,歼国民党1整编师,迫使国民军从山东和大别山区抽调4个整编师来援,实现了华东战区由内线向外线、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随即挺进豫皖苏边区。

1948年5月,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在其推辞后任代司令兼代政委。1948年6月兼任豫皖苏军区司令员。

1948年6月16日,粟裕发起开封战役(又称豫东战役第一阶段),激战5昼夜,22日攻克开封,全歼守敌及部分援敌共4万余人。6月27日发起睢杞战役(又称豫东战役第二阶段),激战6天,共歼国民军5万余人。7月12日发起兖州战役,歼敌6.3万余人,使王耀武盘踞的济南陷于孤立。豫东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参战兵力达20万人,国民党军参战的兵力达25万余人。经过20天连续作战,华东野战军共歼敌9万余人,给了中原之敌以重创,为华东野战军进一步开展中原和华东战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11月6日,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该战役共投入解放军66万,地方部队40万。在战役中,粟裕指指挥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44万余人,解放军伤亡13万余人。战役过后,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1949年1月,粟裕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2月开始筹备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实际分为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4月下旬,他指挥的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杭州。5月指挥上海战役,在上海外围歼敌主力8个军。先后兼任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49年5月20日,粟裕为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8月2日,华东海军由粟裕指挥。

1949年9月中旬―10月中旬,粟裕率领第三野战军代表团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和中央军委召开的军事会议。会议中粟裕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49年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奠基典礼。毛泽东主席是第一个上前铲土的,粟裕作为第三野战军代表团团长兼首席代表,紧随朱德、贺龙之后第四个铲土。

建国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粟裕历任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是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1951年9月,粟裕从苏联回国,周恩来、朱德向他传达中共中央要他到总参工作的决定。11月12日,中央军委任命粟裕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副总参谋长,仍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员。12月12日,就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

195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通知:粟裕任总参谋长。

在总参工作期间,参与抗美援朝战争指导,提出很多重要建议,提出完整的军队建设计划,实现新中国第一代国防体系建设。

1955年9月27日,粟裕参加周恩来总理授予军衔的仪式。周恩来把授予大将军衔命令状第一个授予粟裕,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11月20日,增补粟裕为中央军委委员。

建国后期

1958年2月,粟裕参加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粟此行主要与朝方协商部署志愿军回国事宜。6月30日晚上,他主持总参谋部第四次部务会议,讨论军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有关总参工作和军队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9月19日,正式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党委第一副书记,负责院的常务工作。12月30日,国防部命令:粟裕以国防部副部长职务兼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1970年6月,粟裕率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刚果,途经法国考察了诺曼底。

1973年8月24日,粟裕出席中共十大,在再次被选为中央委员。

1975年1月13日,粟裕出席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任解放军代表团团长,被选为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他被任命为常务委员会委员。

1977年8月,粟裕出席中共十一大被选为中央委员。 1982年5月7日 应《淮海千秋》摄制组要求,他参加有关淮海战役的座谈会。被任命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中国人民共和国十大将军之粟裕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