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办公中场:有的遗憾退出,有的烧钱进场

2018年仅过去三分之一,共享办公行业就接连发生了四起并购案。熬过“野蛮生长”时期的洪泰创新空间、无界空间和Wedo联合创业社遗憾止步,相继退出共享办公市场。曾经位居前列的裸心社宣告本土化失败,被国际最大的共享办公企业WeWork收入囊中……有人遗憾退出,更有人蜂拥而入。

共享办公中场:有的遗憾退出,有的烧钱进场

上图:美编拍摄于伦敦金丝雀码头写字楼共享办公空间,非礼勿转。是的,他们,正兴奋的探讨着。

共享办公中场:有的遗憾退出,有的烧钱进场

上图:美编拍摄于伦敦金丝雀码头写字楼共享办公空间,非礼勿转。你留意到了吗?她把耳朵蒙起来了。共享空间其实是有些吵的。

共享办公中场:有的遗憾退出,有的烧钱进场

上图:美编拍摄于伦敦金丝雀码头写字楼共享办公空间,非礼勿转。相信,每个创业的咖都遇到过他这样的“孤独沉思”,甚至自我否定:还继续创业吗?需要这么辛苦吗?经历过,才懂这个深思的孤独。

共享办公中场:有的遗憾退出,有的烧钱进场

上图:美编拍摄于伦敦金丝雀码头写字楼共享办公空间,非礼勿转。看到她,深刻感受到创业者的孤独与拼搏!

创业逐鹿时代过去

成熟品牌开始进入

自2017年发生多起合并案后,共享办公行业再次掀起集中并购潮。

拥有优质存量房资源的传统地产公司、商办企业以及酒店等“大房东”开始跳过现有共享办公企业直接进驻,将共享办公视作未来转型的途径。甚至一些跨界玩家也看中了共享办公行业的可观红利,通过投资、分股的形式试图“分一杯羹”。

5月初,凯德集团宣布推出共享办公品牌C3,优先为自有物业客户和初创企业服务,未来还有可能对外承接项目。到了5月中旬,京东集团则宣布战略投资共享办公企业凌雄租赁亿元人民币,在共享办公设备市场上展开尝试……

共享办公中场:有的遗憾退出,有的烧钱进场

经过2015年的井喷式发展之后,我国共享办公空间的数量仍旧保持逐年增长。据VC SaaS不完全数据监测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国内共享办公空间数量已达到3958家,预计2018年将达到6000家。

在初步完成市场教育和空间布局后,更广泛的办公业态应运而生——更私密、定制的办公空间,更精细、丰富的资源服务、更开放、便利的办公生态……面对新一轮的洗牌与整合,共享办公企业在扩张规模的同时也在探索成熟的盈利模式。

“共享办公的想象空间在于打破租金的天花板,实现收入结构多样化。”艾瑞研究院副院长金乃丽认为执行精细化运营,从加法到细分客群的减法是当前共享办公企业的明智之举。

共享办公中场:有的遗憾退出,有的烧钱进场

依靠提升服务创造出空间上的增值,是目前共享办公企业谋求收入多元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根据自身产品定位和行业资源的差异,不同共享办公企业所选择的细分增值业务也有所不同。

定位为创业加速器的优客工场在为入驻企业提供办公场所的同时,还提供相关的财务法务、商学教育、广告营销、大数据、投融资、资源对接等服务。坚持“独立+联合”运营的纳什空间则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具有设计感的定制办公空间,同时提供社群交流和企业集约服务。依托媒体影响力成立的氪空间,其标榜的是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办公空间解决方案,具体有办公基础服务、多元生活服务、创投服务、企业生态服务四类。因此,氪空间收入来源除工位服务费外,有20%的收入来自包括与第三方企业合作提供的服务带来的非工位收入。

除了依托增值服务获取利润外,共享办公企业也在摸索其他的流量转换的可行渠道。与跨界企业实现流量共享就是其中之一。

例如,上周纳什空间一举拿下了红星美凯龙朝阳路商场中近3万平米的场地,计划将其改造成为混合商业、科技、传媒文化等多种元素的办公商业综合体,走出了“共享办公+家居”的流量共享新模式。世鳌国际则与拉勾网、悟空租车、斯维登、白马文创等9家公司签约,计划建立起符合客户需求的新办公生态。

客群类型多元

行业更加细分

尽管目前多数共享办公空间的重点服务对象为初创型公司,但随着客户对于共享办公模式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的提高,大型传统企业开始走入共享办公,选择将部分新增办公面积以共享办公的形式替代。

共享办公中场:有的遗憾退出,有的烧钱进场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美国,传统大公司正在逐渐开始选择在共享办公空间工作。以WeWork为例,2010年创立伊始,WeWork有80%的入驻客户为自由职业者或小型创业公司。到了2017年,这一客户群体的已经比例降至39%;100人以下的企业选择共享办公的比例从2010年时的29%提升至2017年的49%,而100人以上企业的比例从3%增长至12%。

客群类型的多元化进一步推动了共享办公行业的产品升级和细分发展。目前,纳什空间、世鳌国际等企业都逐渐推出面向大中型企业服务的独立、专属办公产品,甚至还可以提供定制设计服务。纳什空间创始人兼CEO张剑表示,“纳什空间所服务的大多为文化、传媒类企业,针对这类行业集群我们会推出定制空间设计和服务”。

在世鳌国际创始人兼CEO刘天飚看来,未来共享办公行业将会朝着细分方面发展,“共享办公行业作为共享经济的垂直细分领域,其产业底层逻辑与餐饮业类似。在市场上具有高度的包容性与多元性,既应该有高品质的米其林餐厅类,也应该有中产阶级偏爱的私房菜类,还有最符合大众需求的海底捞类。”

迈点提供数据显示,共享办公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9年我国共享办公总运营面积将到达510万平方米,到2030年,30%的办公空间将以共享办公的形式存在。

目前,结局未定,第一争夺战才刚刚开始。

美编后记:

1、认同以上提到的各种共享办公形式和趋势,尤其是大企业新增“分公司or分部”更愿意接受共享空间了,绝大部分属于“二房东现象”(不一定是自己的物业)。

2、十年前,深圳早就有类似的规模化“二房东现象”——拿下规模写字楼空间,重装后分租。这与目前时髦的共享办公异曲同工。就像苹果8和苹果4区别,升级版本的区别,而已。

3、也可以这么粗定义:早期“二房东”是共享办公空间的“1.0产品”,wework们就是共享办公空间的2.0产品。他们之间的本职区别就是“有没有或者说能不能共享配套和跨界资源整合以及上资本市场喧嚣”。

4、重点谈谈1.0的“二房东现象”。很“可怕规模”。不信去查看海岸城、天利、易思博等,业主直接出租的比例凤毛麟角!房源基本“被控制”在“二房东”手上(个别写字楼房源甚至高达8成以上被“二房东”控制)。二房东放出来的租金比业主自己放租价格低了10-30%。但,二房东要花大价钱装修,何况从业主手上租过来的成本一般都不低,所以,怎么赚钱呢?靠“偷面积、低使用率”赢得“巨大的价差”。比如100平,实际使用面积不到50平,“多吃了”20平租金,“赚得很狠”,而且还不需要配置“we work”那样的咖啡和公共空间,面积远远多“吃”了!租过来一层楼1000平,分割空间后可以租到1500平左右!!即便租金低于市场价10%,即便空置率10%,依然有甚至30%以上的高收益。狠吧?

而且,这些传统的“二房东”公司非常多,规模远超“共享办公”!

在深圳,“传统二房东”的罪与善才是真值得研究的大课题。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