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也-天津丼

一乐也-天津丼

芡,旧时也写为纤或牵,当今作献。我不是广府人,不知说得对不对。总之,是把芡粉对水,黐在食物上,炒出黏黏糊糊的一团东西来,非常之恐怖。

我一看就怕。

一生人甚么都试,吃过一次很厚的献,从此拒绝举筷。

只有炒虾仁时,弄一层薄得不能再薄的粉当化妆,才可原谅,这时虾仁就是所谓的披上玻璃芡,煞是好看。

除此之外,一切肉类都不应该打献,甚至于带子之类的海鲜,也要保持原状才好吃。

看人家教烧菜,最后总得打一献才上桌,每道菜如此,实在是教坏家庭主妇,一定要抓去打屁股才能消气。

有些餐厅的献,愈做愈厚,最后像在吃浆糊多过吃菜,最要不得。

日本人也不知道在哪里学到这个歪风,做起所谓的中华料理,总要打献,好像没有献就不正宗。

最可怕的是一种叫「天津丼」的食物。所谓「丼」,是用个大碗,装了饭,再铺一些菜肴在饭上,然后上盖的吃法。

「天津丼」白饭上的料有竹笋、鹌鹑蛋一粒、高丽菜、几片猪肉、一点豆芽、几粒青豆,还有大量的芡粉和味精,吃起来一点味道也没,满口是糊罢了。

我们到了日本,第一次在橱窗中看到这个食物的蜡样办,以为很美味,吃进口中,暗暗叫苦……这是甚么东西?

当年觉得难吃的还有不下献的猪肉炒姜丝,肉片炒菜等等。当今一想,难吃的也当成好吃,到东京的中华料理店,叫一碟猪肝炒韮菜,真过瘾,香港绝对吃不到,我甚么食物都怀旧一番,除了天津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