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過程要注意哪些細節

戒毒过程要注意哪些细节​這篇演講的核心思想,大概可以濃縮成「我們不能一味地攻擊孤立吸毒成癮者,而是應該以愛和包容去接納他們,幫助他們重新建立與社會的聯繫」 這樣一句話。看上去是不是有點雞湯?其實這句話本身並非沒有道理,重新建立健康生活溶入正常社會是戒毒復健的一個重要步驟或者說目標。一個得到身邊人充分支持,能夠 脫離成癮圈子回到正常社會的成癮者,長期戒斷的成功率要遠比一個無依無靠、沒有工作和(不吸毒的)朋友,被家人謾罵唾棄的成癮者來得高。如果戒毒僅僅是斷 絕一個人的毒品來源,強行生理戒斷,狠狠地批評懲罰一番,如此而已,那麼只要一放出去,一有再接觸毒品的機會,一百個人估計有九十九個都要復吸。所以,單就這一點而言,作為一種反思,這篇演講傳達的信息沒有錯。想要更好地對抗成癮,我們必須注重社會復健,不能只注重生理戒斷和個人問題。然而我對這演講的贊同就僅止於此了。現實永遠比雞湯更復雜,與毒癮的鬥爭,包括社會復健這一部分,並不是片面強調「以愛和包容去接納他們」就能解決的事情。恰恰相反,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如果你沒有戒心,沒有經驗,不懂得跟成癮者打交道的技巧和原則,光是想著「我要以愛和包容去接納他們」,那你的下場只有一個,就是一直被成癮者利用和欺騙,成為他們籌集毒資、尋找吸毒場所、掩飾吸毒過程、收藏運輸毒品等行為的一個不知情的協助者,直到你猛然發覺,再也無法忍耐,從此絕交形同陌路為止。甚至如果你本身特別軟弱特別沒有戒心的話,說不定還會被拉著一起吸毒成癮,或者運毒販毒。所以任何人,無論你是在戒毒所工作, 是心理諮詢師,還是成癮者的家人朋友愛人,只要想跟成癮者打交道,想幫助和支持他們戒毒,就必須先建立非常高的警覺性和非常清晰的原則。這不是說你要控制 成癮者的一舉一動、所思所想,那並不現實。但是你要去了解他吸毒的途徑,他偽裝的方式,什麼話是謊言和掩飾,哪些朋友、哪些活動、哪些習慣可能跟吸毒有 關。在對這些有基本認識的前提下,你才能夠有所警覺,進而跟他建立清晰明確的原則和邊界。比如說,你們是家人,你讓他在戒毒期間住在家裡,你陪他,跟他談心,幫他找工作,犯癮時幫他緩解症狀,等等等等,這些是支持的方面,當然是很有用的。但另一方面,你們也需要明確地約法三章,讓他明白這一切的包容接納和支持都不是無條件的,是有前提的,比如他不能繼續接觸那些跟以往吸毒有關的人、活動、地點,生活要有規律,每天幾點前需要回家,定期要做尿檢,如果一旦復吸,如果發現帶毒回家,就要送進某某戒毒所,諸如此類。這裡面最難做的其實不是約法三章,而是怎麼執行。一來成癮者要有最基本的配合和戒毒的意願,不然人家一走了之你什麼都是白說;二來即使成癮者願意接受幫助,你也未必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做這一切;三來人與人尤其是家人之間總是會受到感性的干擾,會因為恐懼對方離開或不忍對方受苦等情緒而放棄原則,也可能因為本來的家庭地位問題讓你無法承擔一個監護人的角色;最後,即使以上一切條件 都具備,如果你要幫助的人是一個深度成癮者,那麼整個過程也依然會充滿著無數次的失敗(復吸)和中斷(失聯),其中伴隨著各種謊言,各種背叛,各種憤怒, 各種絕望,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到頭,成癮者自己也不知道。如此嚴酷的現實,就是為什麼很多成癮者最終都被家人、被朋友、被社會所拋棄,只能繼續沉淪毒海。現實就是成癮者無法控制的行為讓他們被汙名化,而不是成癮者因為被汙名化才成癮,才做出各種背叛欺騙的行為。輕飄飄地說「你所知的一切都是錯的」「戒毒不能靠懲罰和孤立,要講愛和包容」,以一個最簡單最出人意料的答案解答最艱難的問題,對普羅大眾來說完全做到了雞湯暖心、醒腦、頓悟的效果,但對切身面對毒品問題的人 來說,卻無法揭示戒毒之難的萬一。這篇演講的惡劣之處在於,它不是為了客觀介紹成癮的本質和批評戒毒的誤區而講,它只是為了推翻「你所知的一切」而講,整個論述結構都圍繞著聳人聽聞,吸引眼球的目的來設計,當然這樣對他出書賣錢確實有幫助。此人為了推翻「你所知的一切」,先把戒毒方式進行二元極端化的對立,一邊是所謂「你所知的」懲罰羞辱式戒毒,另一邊則是「你所不知,由我Hari來告訴你」的包容接納,社會融合式戒毒。然後它用了很多貌 似科學的例子來說明前者多麼錯誤,後者多麼正確。那些動物實驗的侷限性就不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