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高尘外功成处,一叶翩翩在五湖:一个政商两道游刃有余的成功者

春秋晚期,越王勾践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吴国,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而关于他“卧薪尝胆”的故事也被人们广为传颂。

而帮助越王勾践功成名的一位重要的谋士,却毅然放弃所有的功名、爵位,悄悄离开了这个国家。临走前,他给同为谋士的好友文种写了一封信,很坦诚地劝告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安乐。”以此奉劝文种也赶快离开。

文种在看到信后,只是假托有病不再上朝。可惜最后还是被范蠡言中。有人诬陷文种,说他要造反,勾践于是就赐给文种一把剑说:“你曾教过我攻伐吴国的七种办法,结果寡人只用了三种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种在你那里,你替我到先王那里试试吧。”文种于是被逼自杀。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猜出来这位谋士是谁了。没错,他就是范蠡。

迹高尘外功成处,一叶翩翩在五湖:一个政商两道游刃有余的成功者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著名谋略家。

史记中,其实对范蠡的记载并不仅于此。

离开之后的范蠡去了哪里呢?

其实范蠡离开勾践以后,就沿着海路来到了齐国,他改名换姓,叫“鸱夷子皮”,在海边暂时住了下来。他带着儿子一边耕种田地,一边利用海洋的资源,经营着副业。他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吃苦耐劳,十分勤奋。没过太长的时间,收获就非常丰富,加上他又会进行贸易,很快就积累了数十万家产,“鸱夷子皮”一下子在齐国就很有名声了。

齐国人听到鸱夷子皮致富的消息后,很是钦佩,上上下下都认为他很有才能。“齐人闻其贤,以为相”,想请他到齐国做相国。

然而范蠡却喟然长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意思是做生意做到家有千金,当官到了相国,这是普通人能够达到的极限了。长久的受这种名声所累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将积攒的家财散尽,怀其重宝,离开海边,到了陶地发展,后人称之陶朱公

迹高尘外功成处,一叶翩翩在五湖:一个政商两道游刃有余的成功者

为什么范蠡屡屡到达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人生高峰,又再而三的急流勇退?《史记》没有直接给我们答案,但其实答案蕴藏于之后讲述的一个小故事中。

范蠡(后改名为陶朱公)有三个儿子。

一次次子杀人被楚国关押起来。陶朱公认为杀人偿命是正当的,但是在闹市上被示众则太丢人,希望花钱买个有尊严的死法。于是,他拿出很多黄金,隐藏在牛车上,让三子去楚国找人办事。长子看见父亲派遣三弟去而不派自己,觉得不公平,甚至用自杀的方式表示抗议(这大儿子气性还挺大的)。当妈的一看不好,于是劝陶朱公说:救次子,人死活还不一定,先死了长子,太没必要了,就派长子去办吧。

陶朱公没有办法,只好让长子去。临行,他带了封信给楚国的庄先生,并一再嘱咐说:把黄金交给庄先生,一切听从他的吩咐,千万不要有任何参与。

迹高尘外功成处,一叶翩翩在五湖:一个政商两道游刃有余的成功者

庄先生见了陶朱公的黄金,心里说陶朱公的钱是不能真收的,但为了表达办事的诚意,先收下,事成再退还。

然后吩咐陶朱公的长子说:钱放下,你尽快回家,如果你弟弟出来,你也不要问是怎么回事。

长子看见庄先生很穷,那么大一笔钱交出去,真是很不放心。于是悄悄地留下来,并且暗暗用钱买通楚王身边的人。

庄先生在楚国影响巨大,楚王以礼相待。于是庄先生假借天象说服楚王大赦天下。

可陶大公子并不知道内情。听说要大赦,弟弟当然没事了,回头一想,这庄先生啥也没干,那么多钱白白给了他,很是不舍,于是再次去拜访庄先生。

庄先生问:怎么没有走吗?回答说:一直没有走,听说要大赦了,弟弟也安全了,现在跟庄先生辞行。

庄先生顿时知道了他的来意,感到被出卖了,十分生气,他让长子带走所有的黄金。

陶大公子十分满意。但是,还没等他走远,庄先生立刻找到楚王说:外面传言,大王大赦是为了陶朱公的公子,大王身边的很多人都拿了陶朱公的金钱。

楚王很生气,下令先杀了陶朱公的次子,转天再宣布大赦。

于是,陶大公子只好用车拉着弟弟的尸体,返回家中。

家人所见都很悲伤,只有陶朱公很洒脱。

大家知道陶朱公是怎么说?

他说:“我早就知道他一定会害了他弟弟。他不是不爱弟弟,他是有所不舍。他从小与我受苦,深知钱财来之不易。小儿子从出生开始,只见富贵,根本不知钱从哪里来,所以毫无吝惜。救次子,只需要不吝钱财,所以我派小儿子去。至于老大,舍不得金钱,最终只能如此。这是事理不必悲伤。”

看到这里,读者或能感受到太史公的重点,陶朱公对“事理”的把握,就是他对人心的理解。战争有战争的事理,政治有政治的事理,经商有经商的事理,但这些总归离不开一个关键的要素“人”,只有掌握了人心,才会进退有据,随处而成。

迹高尘外功成处,一叶翩翩在五湖:一个政商两道游刃有余的成功者

范蠡曾经这样评价自己:“居家则致干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权力与金钱,都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前者隶属于政治,后者与商业有关。任何方向的成功,都是人生的成功。但如范蠡这样,在两个方向都成功的确实难能可贵。

也正因为如此,范蠡堪称中国人推崇的“知进退、明得失”成功人生的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