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皇帝是如何翦除多爾袞的勢力,成為名副其實的滿清皇帝的?

順治皇帝是如何翦除多爾袞的勢力,成為名副其實的滿清皇帝的?

順治帝即位後,由多爾袞與濟爾哈郎共同攝政,本來是濟爾哈郎是首席攝政王,但濟爾哈郎害怕捲入內鬥,重蹈他父親與哥哥的悲劇,一直是明哲保身,很少履行攝政職務。在此期間多爾袞積蓄力量,完全掌握了軍政大權,以罪名囚死豪格,打擊代善,以不履職罷免濟爾哈郎職務,以罪名剝奪爵位,成為了名義上的皇帝,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出獵的攝政王多爾袞在喀喇城逝世。

多爾袞病逝後,順治開始擺脫傀儡地位,順治八年正月十二日,福臨親政。於是多爾袞原來的親信一看形勢有所變化,有些就投到濟爾哈朗的門下。此時,原多爾袞與多鐸分別統轄的正白旗與鑲白旗已成無頭大雁,阿濟格又成了階下囚,濟爾哈朗等人認為時機已成熟,於順治八年二月上疏,指控多爾袞“顯有悖逆之心。臣等從前俱畏威吞聲,不敢出言。是以此等情形未曾人告。今謹冒死奏聞,伏願皇上速加乾斷”在濟爾哈朗等人的奏摺中,為多爾袞擬了下述主要罪名。一、順治帝即位時,諸王立下誓言,由多爾袞與濟爾哈朗聯合攝政。但多爾袞“背誓肆行,妄自尊大”,剝奪了濟爾哈朗攝政的權力,反立自己的同母兄弟為“輔政叔王”。二、多爾袞所用儀仗、音樂、侍從,與皇帝無異,所蓋王府形同皇宮,並私用皇帝御用八補黃袍、大東珠數珠及黑貂褂等殉葬。三、散佈皇太極稱帝是違背太祖本意而系奪位的流言。四、逼死肅親王豪格,迎納豪格之妃。

順治不顧一個月前曾親自為多爾袞追封過“義皇帝”的尊稱,斷然下令將多爾袞“削爵、撤廟享、罷諡號、黜宗室、籍財產人宮”。

多爾袞雖遭身後之罰,但其勢力仍在。消除其影響,收回被分散削弱的皇權,確實很費周折。福臨親政之初,為處理紛繁的日常政務,曾下令“複用諸王”於部院。其中被多爾袞嚴重打擊的鄭親王濟爾哈朗開始握有重權。但這時福臨的注意力集中於如何翦除多爾袞的親信餘黨上。閏二月他下令處死諂附多爾袞而握有實權的大學士剛林、祁充格,八月殺掉固山額真、吏部尚書譚泰,十月令阿濟格自盡,這一系列的措施沉重打擊並消除了多爾袞派的勢力。

在根本上穩定了政局之後,順治九年正月,福臨諭內三院說:“以後一應奏章悉進朕覽,不必啟和碩鄭親王。”三月又下令:“罷諸王貝勒貝子管理部務。”從而大權集於一身,他當上名副其實的滿清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