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大戲:後宮三千都不要,卻看上其弟的老婆,此皇帝氣死親弟弟

我國曆史上從來不缺乏多情的皇帝,愛美人不要江山的更是比比皆是,清朝有幾位皇帝更是出了名的如此。其中順治帝福臨因為他最愛的女人孝獻皇后與世長辭之後,竟然動了出家當和尚的念頭,可見其痴情程度。雖然孝獻皇后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香消玉殞了,可是這短暫的一生,她在感情方面的經歷也是一段奇事了。

宮廷大戲:後宮三千都不要,卻看上其弟的老婆,此皇帝氣死親弟弟

在福臨遇到孝獻之前,福臨的後宮感情生活並不是那麼稱心如意,但是到了時候了,後宮也得有一宮之主,在群臣的督促下,他立了第一個皇后。可是兩年一過,他就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廢了這個皇后,原因就事不喜歡。之後又去了一個高官家的女兒,也沒有任何好轉,感情生活依然一團糟。

宮廷大戲:後宮三千都不要,卻看上其弟的老婆,此皇帝氣死親弟弟

可是老天爺跟他開了個大大的玩笑!

孝莊皇太后壽辰的那天,他前去祝壽。就在這天,福臨嚐到了一見鍾情的滋味。在皇太后的宮中,出現了一個對他來說猶如仙女一樣的女子,唇紅齒白,婀娜多姿,就是這一眼,他瘋狂了迷戀上了這個女子,甚至當時連她姓什麼叫什麼都不知道!

宮廷大戲:後宮三千都不要,卻看上其弟的老婆,此皇帝氣死親弟弟

一國之君要打聽一個人還不是易如反掌,何況還是出現在宮中的女子。可是不打聽還好,一打聽他的心就涼了一半。

此女子就是後來的孝獻皇后董鄂氏(後世無記載她的姓名,只有董鄂這一姓氏),可她當時的身份是福臨皇帝的妻子,與她的老公和碩襄親王剛成婚不久,當時連十八歲的年紀都沒到。

宮廷大戲:後宮三千都不要,卻看上其弟的老婆,此皇帝氣死親弟弟

得知這一消息的福臨可謂是吐了一口老血,好不容易看上眼一個,結果是自己弟弟的老婆,怎麼給我找的妃子皇后沒有像她這樣的,難不成還是故意的?不過他可沒時間想這些,自從見了董鄂氏一眼之後,可謂是久久不能忘懷,滿腦子都是想著能和她說上一句話,哪怕沒有可能,認識一下也是好的。

就是這一想法,導致了後來的狗血劇情。

只要她進宮,痴情皇帝就會想辦法去接近她。她的老公,也就是福臨的弟弟出去打仗,辦事,福臨就會把董鄂氏喊道宮裡來,讓她去美其名曰是陪著孝莊太后,實際上自己想著法子的湊到她的身邊。日子久了,傻子也知道這個皇帝的小心思,他也從一開始的認識認識,到喜歡的無法自拔,終於還是對著她表達了愛意。

宮廷大戲:後宮三千都不要,卻看上其弟的老婆,此皇帝氣死親弟弟

不知道他是如何表白的,也不知道董鄂氏當時做出了怎樣的反應。但是福臨的弟弟知道了這件事。試想想,這是多麼尷尬的場面。

而這個和碩襄親王也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人,當時和碩襄親王才十六七歲的年紀。頭腦一熱,就去找福臨對峙去了。對話的內容大概就是:“你還是不是我哥?”“連你弟弟的老婆你都動了心思?”“說出去算怎麼一回事,要被天下人恥笑嗎?”這類的話。正在氣頭上的和碩襄親王忘了一件大事,忘了他們兩的身份,不僅僅是兄弟那麼簡單,還有一重身份:一個是君,一個是臣!

宮廷大戲:後宮三千都不要,卻看上其弟的老婆,此皇帝氣死親弟弟

被一頓臭罵的福臨也發火了,一個大耳刮子就扇到了弟弟的臉上,提醒他別忘了他在和誰說話。弟弟沒轍,跑去找孝莊訴苦,孝莊也是和福臨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這事你做的不對啊,畢竟是你弟弟的老婆,你不能這樣亂來。”說完還幫福臨又找了一批妃子,想用數量取勝,讓福臨忘了董鄂氏。可是都遲了,福臨放出話來:非她不娶,擇日冊封!

宮廷大戲:後宮三千都不要,卻看上其弟的老婆,此皇帝氣死親弟弟

這件事當時鬧得極其難看,弟弟知道自己的身份是都不過皇帝的,選擇了自盡,死的時候只有十六歲。弟弟死後,福臨有了些愧疚的心理了,感覺自己確實有點過分了,可是事已至此,想挽回也來不及了。

愧疚也是短暫的,一個多月之後,正式立董鄂氏為妃,也算是抱得美人歸,為這場鬧劇劃上了一個句號。福臨對這個美人也是寵愛有加,迎娶她才一個多月,就把她升為貴妃,兩人之間的愛情也算是一段佳話。可是並沒有感動上天,在董鄂氏的孩子剛出生三個月就夭折了之後,她也得了一場大病,撒手人寰了,留下了悲痛萬分的福臨。難過的失去理智的福臨差點就捨棄了皇位,過上了剃度為僧的生活。

宮廷大戲:後宮三千都不要,卻看上其弟的老婆,此皇帝氣死親弟弟

有時候愛情來了擋也擋不住,你認為這是對是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