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开国后尽杀功臣,为何没有杀掉张良以绝后患?

我家的那个玲

刘邦开国后杀进功臣?这是提问者哪只眼睛看到的? 有一种人,叫做为黑而黑,专门靠抹黑伟大人物寻找存在感。只要稍微读一点史书,就会发现汉高祖刘邦杀的其实不是功臣而是争霸天下的对手,而且这些家伙后来都是造反而被刘邦在战场上干掉的,那个韩王信(不是淮阴侯韩信)还逃入匈奴,与匈奴联军攻汉,这样的“功臣”或者叫“诸侯王”,不杀就没天理了。

其实刘邦真心想杀的一个功臣就是雍齿,最后也没下手,还不得不封雍齿为食邑两千五百户的什邡侯,这个雍齿比刘邦还长命,一直活到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最后还得了个追认的谥号叫肃侯。刘邦还想杀而没杀成的功臣就是樊哙,那是板上钉钉的吕后一党,就是因为樊哙手握重兵威慑刘姓诸侯,才有了诸吕之乱。要是刘邦杀了樊哙,吕后就作不起妖,樊哙不死,周勃和陈平也没那么容易拿下吕禄吕产。

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第一批先是封了十八个人侯爵,与后来的光武帝刘秀不同,刘邦这十八个开国侯爵,不但有封地食邑,还做着朝廷大官,不是入执枢机,就是派到同姓诸侯王那里当国相(实际上的一把手)。

我们来看一看排名也分先后的十八个开国侯:分别是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宣平侯张敖、 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鲁侯奚涓、汝阴侯夏侯婴、颍阴侯灌婴、阳陵侯傅宽、信武侯靳歙、安国侯王陵、棘浦侯柴武、清河侯王吸、广平侯薛欧、汾阴侯周昌、阳都侯丁复、曲成侯虫达(蛊逢)。

如果把这十八个诸侯年表都列出来,大家看着也烦,但是有一点请注意,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被刘邦杀害或者免职,别人不说,众所周知的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张敖灌婴,就是到了刘邦的儿子甚至孙子那里,也还当官享福呢。

十八个开国功臣,一一列举出来太麻烦,反正就是一个结论:那些功臣,汉高祖刘邦一个都没杀。至于张良陈平等人,大家都知道他们过得有多滋润甚至多腐败(陈平能一次送给陆贾一百名奴婢,五十辆马车,五百万钱),咱们就不多说了。

人们说汉高祖滥杀功臣,总是拿韩信来说事儿,但是却不知道这里面有三个大问题:第一,韩信是刘邦杀的吗?第二,韩信该不该杀?第三,韩信是刘邦的臣子吗?

第一点很好解释,韩信之死,是萧何张良陈平合谋,吕后动的手,而刘邦当时正领兵在前线打造反的陈豨呢,回来后听说老婆把韩信干掉了,还感到很韩信很可怜呢。

第二点韩信该不该杀?结论是该杀,因为陈豨造反就是韩信指使的,并且准备趁刘邦出征京城空虚而搞个后院起火,估计是准备连老朋友萧何也一起干掉的,所以萧何才能狠下心来先把他做掉了。

第三点就是韩信到底算不算刘邦的臣子,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就有些麻烦了,以为韩信虽然曾经被刘邦拜为大将,但是也曾趁火打劫逼着刘邦承认他“齐王”的既成事实,而那时候刘邦是“汉王”,两人的地位实际是一般高的,甚至和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之间的地位也不一样,毕竟那时候项羽还是“盟主”,还算刘邦名义上的领导。

后来刘邦搞掉了韩信的齐王,只让他做个淮阴侯,还放在身边做个顾问,没事喝喝酒聊聊天开开玩笑,可是没想过韩信要造反,更没想过要杀他。

其实总归算起来,加上齐王韩信,被刘邦干掉的也就是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前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除了张耳死后让儿子张敖接了班,然后刘邦把张敖降成了侯爵(部下想谋杀刘邦),其余的人数不多,咱们可以一一来盘点一下。

那个梁王彭越,原本是刘邦的盟友(不是属下),大汉一统天下,成了梁王,但是这个梁王很不听招呼,刘邦打陈豨,让他带兵支援,他就假装有病而坐山观虎斗,后来干脆想造反,被刘邦抓起来扔给了司法部门,司法部门一审讯,还真有这事儿,就按法律把他杀了。

至于淮南王英布,他原本就是项羽部将,也从没把刘邦放在眼里,后来真的造反了,两军对阵的时候,还明确告诉刘邦:“我就是想当皇帝!”

前燕王臧荼,那也是真的起兵造反了,没打过刘邦而被杀。后燕王本来是刘邦发小儿,但是陈豨造反的时候,他不帮着刘邦帮陈豨,这样的人自然任何一个皇帝都饶不了他。而且这个卢绾后来居然跑到匈奴去了,是自己病死的,跟刘邦没啥关系。

韩王信不是齐王韩信,他是个汉奸,他的封国都城被匈奴包围后,就跟匈奴勾搭上了,后来干脆起兵造反(估计是仗着有匈奴撑腰),兵败后直接逃到匈奴,还多次率军攻打汉朝,代相陈豨造反就是他撺掇的,他是在领着匈奴兵攻打汉朝的时候,被将军柴武给砍了。

长沙王吴芮老老实实地当他的长沙王,刘邦跟本就没动他,他的王国传承了四代,直到他的玄孙吴差(吴著)没有后代,长沙王才变成了汉景帝的儿子刘发。

终于把异姓王说了个遍,从上面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来,只要不造反,异性诸侯王也能安然无恙,而那些起兵造反的,实际上是有资格并有行动来跟刘邦争夺天下的,刘邦剿灭他们,实际是统一战争的延续。在他们眼里,自己并不是刘邦的臣子而是敌人和对手,当然刘邦也可以这么认为。

那么我们就可以回到问题的核心了:你说刘邦滥杀功臣,那么他杀了哪个功臣?即使有功于大汉,都起兵造反了,还不赶紧剿灭杀掉,那不成要把大汉江山拱手相让? 就是让,也不能让给做了汉奸和匈奴带路党的卢绾和韩王信呀。


半壶老酒半支烟

在刘邦众多的开国功臣中,韩信善战,萧何善筹(筹措军需),张良善谋。韩信南征北战,给刘邦打下了大片国土;萧何在后方积极筹措,给前线源源不断接济军需;张良则运筹帷幄之中,让刘邦能最终决胜千里之外。那么,刘邦在先后杀掉韩信、彭越、英布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掉张良以绝后患呢?其原因:一是张良善忍;二是张良对刘邦忠心;三是张良懂得功成身退。

张良不但善谋,而且善忍。老子说过:“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一个人如果功高自傲,往往会带来厄运,一个人特别能忍,往往一世平安。张良有多么能忍呢?说个他年轻时的故事。张良当年在下邳(今江苏睢宁)的时候,一次在一座桥上看风景,一位白发老头,慢悠悠地上得桥来,在张良身边,恰巧掉了一只鞋,老头让张良帮他把鞋子捡来。

张良非常不情愿,但他忍了,捡起鞋递给老头。谁知,张良帮老头捡了鞋后,老头又得寸进尺,要张良帮他穿上,张良本来很气愤,但他又忍了,单膝跪地,帮老翁把鞋子穿上。后来,老头给他拂晓时见面,张良如约而至,老头却次次说他晚了,让他下次再去,如此者三,张良都忍了。因为他的忍,张良最后得到了《太公兵书》。正因为有了这个物质,而且还从中受益,所以后来张良凡事谨慎谦让,从不与人争斗,忍成了他最突出的性格。

刘邦身边最忠心的人,一者萧何,二者樊哙,三者张良。此三者,无论情况有多复杂,无论情势有多危险,无论刘邦沦落到何种悲惨境地,他们都始终如一,紧紧相随,对刘邦从无二心。鸿门宴之前,刘邦与项羽为关中王而暗暗较劲,刘邦驻军灞上,项羽驻军鸿门,项羽因刘邦拒他于关外而暴跳如雷,第二天就要发兵攻打刘邦。

当时刘邦兵力不到十万,项羽所率诸侯军近四十万,项羽只要长戟一举,刘邦即刻就会死翘翘。这时却横里杀出个项伯,张良对项伯有救命之恩,为了报恩,项伯连夜给张良送信,让他赶快逃跑,以免连累被杀。而张良丝毫也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而是拉着项伯为刘邦出主意、想办法,最后使刘邦转危为安,平安度过难关。可见张良对刘邦的忠心。

第三个方面,就是张良有谦让之风,懂进退之理。刘邦夺取天下,当上皇帝后,为了分封功臣,大家争执吵闹了许久,只有张良与世无争。对于张良,刘邦视为左右手,曾说:“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然厚爱三分。刘邦曾单独召见了张良,要封他个万户侯,让他自己选择齐地三万户。

然而,张良不但不争,对于这种特殊关爱竟然还推辞不受,说自己功劳不大,封三万户不敢当,封个留侯就可以了。可见,张良不贪恋权位,不在乎利禄。正因为他知道“功遂身退的”天道,所以刘邦对他非常放心,最后才得以善终。


帝国的脸谱

结论:刘邦杀诸侯王等于是把上市公司私有化,而朱元璋杀功臣等于董事长开除公司业务能力强的员工。


刘邦什么时候杀尽功臣了?功臣列表里140多个功臣呢,有几个死的?


而刘邦起家的老班底,也就是俗称的“丰沛元从”更没有人被杀啊。


刘邦杀的并不是功臣,而是以前的合作伙伴。


别忘记项羽分封诸王的时候,除了义帝,其他诸侯王理论上都是平级的,项羽只是诸王的“班长”而已。


所以,汉初封王的异姓王和后来朝代的王不一样,如韩信、张耳、彭越、英布这些诸侯王更多是刘邦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刘邦的下属。


事实上大家完全可以把刘邦杀诸侯王的举动看作是刘邦进行统一天下过程中的一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真正标志着刘邦统一天下的其实不是他做皇帝,而是白马之盟。


白马之盟确立的“非刘不王,非功不侯”原则才真正标志着天下的统一,之后有资格做皇帝藩国的只有刘氏皇族,而其他外姓人只能做刘家的“臣子”。这个认识并不是只有刘邦一个人有,当时诸侯王们其实也很清楚认识到这一点。


刘邦游云梦,把楚王韩信软禁带到了长安,并且贬爵为淮阴侯,这事实上是把韩信从同事变成臣子,所以韩信对这种地位落差是非常受不了的,所以《史记》记载韩信的牢骚“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有一次他去樊哙家吃饭,樊哙对韩信依然很尊敬,还称呼他为王,迎接时还主动说“大王乃肯临臣”(注意,樊哙认为自己在韩信面前也是臣),而韩信回答的更有内涵“

生乃与哙等为伍!”


这并不是韩信看不起樊哙,而是感慨自己地位如今已经和樊哙一样了,其实这种感慨在今天职场上也经常出现,比如某公司上下级在另一家公司竟然成了平级的同事时,曾经的上级往往都会发出类似韩信的感叹。


由此就可以知道刘邦杀诸侯王实际并不是诛杀功臣,而是真正的诛杀同僚/异己,张良是明确的刘邦的部下,刘邦又怎么可能杀他呢?


刘邦杀诸侯王和朱元璋杀功臣是有本质区别的,绝对不是一回事。刘邦杀诸侯王类似今天把上市公司私有化,朱元璋杀功臣是类似董事长开除业务能力强的员工,两回事。


兰台

当官绝对是一门技术活。纵观历史,有人一生为官,未必能当好官;有人一生追财,到头来变得人财两空。历史上从来不缺聪明官,但看客独独佩服西汉初年的张良。

有人会问,同为汉初三杰的萧何、陈平也很厉害,但比起张良还差之一截。也有人会说,历史上还有房玄龄、张居正、曾国藩等人也很聪明,但比之张良还有距离。

张良是辅佐刘邦打天下的谋臣,在刘邦关键时候出谋决策,应该说没有张良就没有大汉王朝。鸿门宴时,张良临危不惧,才救了刘邦一命,否则刘邦早就成了项羽的刀下鬼了,历史将被改写。

闲话少说,直入正题。关于张良的能耐网上搜索很多。今天看客就谈他们聪明之处,进一步剖析他的为官之道,张良之所以没被刘邦所杀,主要有四个原因:

1.退而避之

刘邦就是一个乡间二流子起来的皇帝,就连司马迁在《史记》中也不回避刘邦的身份,说他不事农事,是一个不喜欢干农活,天天想取巧的人物。但事实证明,刘邦在这条路上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条件,还真就走通了。

刘邦是什么样的人,以张良的聪明劲,他能看不出来?所以张良最初辅佐刘邦一段时间后,又坚定离开刘邦,去辅佐韩王。历史记载张良当时并不是刘邦的人,只是当时迫不得已才跟了刘邦一段时间,后来又去辅佐韩王成。一个是张良会做人,好女不嫁二夫,好汉不做二臣。但更为重要的,张良已经洞悉了刘邦的为人,以刘邦的身份,即使当了皇帝也好不了哪去。但后来韩王成被项羽杀掉后,张良为了生计无奈又去投靠刘邦,而后帮助刘邦灭了项羽,报了家仇国仇打下天下。

刘邦登基做了皇帝后,张良就开始抱病不出来了,当时张良还没有辞官。史料记载张良时常有病,身体很弱就在家养病。说实在话,以那时的医疗条件,时常有病早死了,这其实是张良的计谋。当时刘邦得天下后,就开始诛杀那些开国功臣,张良早就算出来了。所以张良选择退而不辞的策略,最符合当时环境。以当时张良的官职,只是一个留侯,是一个虚职,没有多大权力,对刘邦构不成威胁。而这个很虚的官职,早在刘邦刚当皇帝时,张良就选了。如此看来张良是有“后眼”的人。他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句话是张良搭挡韩信被刘邦杀之前的一句话。

2.不要官职

跟随刘邦打天下的那帮人,不是凡人。比如萧何、陈平、韩信等人,都是些很厉害人物。但刘邦坐皇帝后,要除掉那些对自己威胁的人,靠的也是这些官员。当时大兴告密之风,不是韩信被告谋反,就是告刘邦亲家樊哙谋反,那些分封的异姓王,以及从项羽那投降过来的人更遭殃了,大都被告谋反罪诛杀。

张良是什么人,那是能掐会算的人。他对刘邦手下的文臣武将很了解,于是分封官职的时候,张良坚决不要,只要个江苏沛县的留侯,这只是个虚拟官职,本人还在刘邦手下当谋臣。要搁现在人会说,这张良太傻了,人家都拱着当大官,他却不要权力。其实这就是张良聪明之处。什么是官场?那是踏着别人鲜血的一条路,即使那些踩在别人肩膀上当上官的人能善终,死后也不会有好的结局。

比如陈平就是一个善于出阴谋诡计的人,从刘邦打天下到刘邦坐天下,陈平也没少给刘邦出计谋。虽说陈平本人没出什么事,也善终了,但陈平的曾孙却被杀,继承下来的侯位也被收回。这也验证了富不过三代的谚语。

再接着说张良,他不要权力,不要实职,实际上就是脱离内部斗争的核心,没人会将他当成对手,这就是张良的大聪明。

中国历来就有当官光宗耀祖之说,有的人为了当大官,拱破头往里钻,总算当了大官了,到头来却一场空。

3.不恋钱财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无外财不富”,官与财总有割舍不断的关系。但有的财本身你压不住,就会命丧财下。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见到钱财以后,眼睛就泛绿光,因财而丧命,但这也难怪,没有钱怎么享受生活呢。而反观张良这个人,居然视钱财如粪土,什么钱都不要,后来只身跑到山里修道去了,张良才叫享受生活。

话说当时灭了秦朝,天下初定,项羽自封为西楚王,开始分封天下各路诸侯,把刘邦分在比较偏僻的四川为汉王。张良就打算回去继续辅佐韩王成。临走时,刘邦为了感谢张良辅佐期间的贡献,就给了张良很金银财宝,这些钱财足以使张良三辈子花了。但张良收下后,就拿着这些钱财去贿赂项伯,让他再给项羽说说,把刘邦封地再扩大些。后来这些钱财还真起了作用,刘邦又加封汉中王。这要搁爱财人手里,早把钱收为己有了。

再说刘邦平定天下后,也按照功劳进行分封,让张良选择齐国三万户作为自己封地,张良当即拒绝,他只选择了与刘邦相遇之地沛县当个留侯。要知道侯爵大小可与富贵大小相连的。有人会说张良是个傻子,给的富贵都不要。其实张良并不傻,他深知刘邦,深知朝中大臣,那就是“吃进去多少,将来要吐出多少”的辩证法。

4.洞察人性

人性之初是善,但人性本身又有恶的一面,这一点张良深刻认识到。仔细琢磨张良这一生很超脱,但其实张良也面对人性的考验。当时刘邦喜欢戚夫人,还给刘邦生了个孩子刘如意,搁不住戚夫人枕边风吹着,刘邦就想改立太子。原配夫人吕后知道后,非常害怕,这要是废了自己儿子孝惠,往后肯定没好日子过。吕后早就知道张良的厉害,就让张良给出个主意。

张良一时犯愁了,他本来抱病在家不参与朝廷事了,更何况刘邦家事呢。而且张良始终坚持“疏不间亲”原则,那就是外人不要参与别人的家事。但作为皇帝老婆亲自找他来出主意,这也是“圣旨”,张良又不能推辞。张良深知吕后不是一个善茬,如果拒绝了,自己命就不保了。无奈之下,张良就给吕后出了个主意,让他把“商山四皓”请出来辅佐太子,这四皓是谁,都是天下有名望的八十岁老人了。后来,吕后就按照张良计谋去办。刘邦一看太子居然能把四皓请出来,再改立太子,那就违背天下人意见了。

其实细细想来,张良虽出了主意,但张良并没有直接去劝刘邦,可见张良对刘邦和吕后了解到何等程度。

后来张良居然连仅有小康生活都不要了,跑到山里修行自找苦吃了。其实现在想来,张良才叫享受生活。

如果张良再抱病在家,有时出现,有时回避,势必引起朝中大臣的猜疑。那些大臣心是黑的,看你不顺眼参上一本就够人喝上两壶的,有时甚至把小命都搭上。所以,只有远离是非了,才会清静于心,安然放下,自得其乐。钱财并不能增寿,修身养性才会颐养天年。

当官这门技术活多学学张良,既保全自己,也保全家人。财富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只羡慕别人财富,看不到别人付出,那就是要命财了。


泥腿看客

刘邦什么时候杀尽功臣了?这个问题真是有点奇怪。事实上刘邦并没有杀功臣,他除掉的是异姓王,而刘邦的那些功臣,萧何,曹参,夏侯婴,灌婴,周勃,陈平,张良,樊哙,还有当初封的一百多个列侯,一个都没有死。

那异姓王与那些列侯有什么区别呢?他们只是合作者,刘邦汉初封的七个诸侯王,分别是彭城,英布,韩信,张敖,臧荼,吴芮,韩王信,他们都是刘邦不得不封的。

那为什么刘邦要除掉他们呢,原因很简单,分封制下诸侯王,实际并不属于汉朝,他们是独立的,拥有自己的机构,军队等等治权,那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刘邦要铲除他们?

韩信,韩信收留了钟离昧,而钟离昧是项羽的部将,刘邦下令捉拿钟离昧,韩信却拒绝交出钟离昧,后来有人告韩信造反,韩信想反,但又觉得自己也没怎么的,所以有人就劝他把钟离昧交出来。

韩信就听了那个人的话,把钟离昧献出来了,韩信就被刘邦给抓了,不过没有杀死韩信,降为淮阴侯,后来韩信又想和陈豨里应外合,陈豨后来也造反了,韩信想在长安谋反,被告发,后来就被吕后与萧何设计除掉。

张敖是刘邦的女婿,他的大臣贯高等人要谋害刘邦,最后的结果,就是刘邦感于贯高等人的忠义,就没有杀死张敖,也是降为侯,还把贯高等人给放了。

至英布,彭越,韩王信,这三个都是谋反被刘邦平叛的。

还有那个吴芮,听了张良的建议,为人低调,还把自己的封地拿出一部份给了刘家子弟,所以也没有事。

总的来说,刘邦并没有杀功臣,而是诛杀了异性诸侯王,而他们被杀的主要原因是谋反了。


历史简单说

偏激的说辞,主观的臆断

首先刘邦开国后杀尽功臣这个说法是片面和不客观的,刘邦是杀了一些人,但是基本上都是造反的异姓王或心存叛逆之心的人。功臣如萧何、张良、樊哙、夏侯婴、曹参、陈平、王陵、周勃等人都没有被杀,不知道这个杀尽功臣的说法是从何而来的。


夸大其词是一般人的做法,客观判断才是智者的思维,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才是理性的判断。这个杀尽功臣的说法有很大的误导嫌疑,在我看来就是对刘邦心存偏见,不客观公正的一种说法罢了。

谋国之臣,立业之功

再说为什么不杀张良的问题,杀人是需要理由的,作为帝王的刘邦只杀可杀之人。在我看来刘邦没有任何理由杀张良,因为张良对于刘邦有百利而无一害,刘邦除非自己晕了头,否则是不会杀张良的。


张良是刘邦的智囊,刘邦平定天下的很多关键谋略皆出自张良。张良了解刘邦,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毕生的追求是什么。

不争不恋,无欲无争

张良的最大心愿就是消灭暴秦,作为韩国四代重臣之后,张良不过是个复仇者。暴秦已灭心愿已了,张良功成身退,不居功不贪利,远离权力远离是非,这样的人刘邦有什么理由去杀呢?

众人眼中的功名利禄,在张良眼中不过是将军冢。张良知道远离是非的根本方法,就是不触是非。舍得常人眼中的利益,才能求得常人看不见的安全,这就是谋圣之谋。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刘邦开国后尽杀功臣了吗?没有啊。史记汉书功臣侯表140多人,绝大部分得到善终。包括雍齿,孙赤这些有污点的将领。

刘邦刚起兵沛县,留雍齿守丰邑,雍齿叛变,刘邦攻打丰邑三次才攻下来,刘邦起义差点就被雍齿断送了。直到晚年,刘邦回乡,对丰邑人还耿耿于怀,怨他们跟着雍齿叛变。刘邦封功臣时,听张良建议封雍齿为汁方侯。

再说孙赤。刘邦项羽激战荥阳一带,孙赤此时已封惠侯,和周苛,枞公等坚守荥阳城,城破,三人被俘,周苛骂项羽被烹死,枞公被杀,孙赤却投降了,后来逃回。刘邦封功臣时,孙赤封堂阳侯。

故而史记赞刘邦:豁达大度,仁而爱人。

刘邦所杀功臣主要是异姓王。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阳夏侯陈稀,淮阴侯韩信。其中韩王信,淮南王英布,阳夏侯陈稀都起兵造反,身死国灭。梁王彭越自起兵之初,就若即若离,老想保持半独立状态,是刘邦统一大业中的一颗定时炸弹,所以吕后稍一吹风,刘邦就下定决心铲除了彭越。

至于淮阴侯韩信,刘邦真心没有杀他的想法。先是把韩信从齐王改为楚王,又从楚王降为淮阴侯,养在长安。偏偏韩信毫无警惕,整日游手好闲,发泄不满。有一次,韩信逛街路过樊哙家,就进去瞧瞧吧。听到韩信来访,樊哙大喜过望,跑出来下跪迎接,口称:大王光临,蓬壁生辉。其实韩信已经不是大王了,只是淮阴侯,樊哙是舞阳侯,两人级别一样,但是樊哙尊敬韩信,仍旧称之为大王,自降一等,行跪拜礼。闲聊后,韩信离开樊家,自嘲地说:想不到啊,俺韩信今天竟然和樊哙这样的粗人平起平坐。

樊哙何许人也?韩信这么看不起他。樊哙和刘邦是连襟,战功卓著,功臣表排名第五,鸿门宴冒死闯辕门,指责项羽。他还有两次光荣的闯门壮举。鸿门宴之前,刘邦攻克咸阳,一心要住在秦宫中好好享受享受,偏偏樊哙坚决反对,张良等人也劝阻,刘邦才闭宫封库驻军霸上。淮南王英布造反时,刘邦已经年老体衰,厌倦打仗,厌倦人生了,他派太子刘盈率军征讨,自己关紧房门,躺在炕上等死。众大臣商议:这那行,刘盈不是淮南王英布的对手啊。可谁也不敢,出头劝说刘邦,此时,又是樊哙站出来,他闯进刘邦房间,又哭又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一个等死的人弄得热血沸腾。刘邦从炕上一跃而起,豪情满怀道:老子就知道,全要靠老子,走,都跟老子去干死英布这孙子。

看不起樊哙,韩信是不度德,不量力。刘邦出征在外,韩信有点小动作,吕后和萧何就把韩信给灭了。刘邦回来后,知道韩信已死,且喜且怜之。喜什么?一个隐患被铲除了,怜什么?如此功勋,落个如此结果。

打字好累,以后有机会再说刘邦为何不杀张良。


松花江上555

所谓刘邦开国后尽杀功臣,本来就是个讹传。

汉初开国三大功臣,一般就是指韩信、张良和萧何,只有韩信被杀了。除了韩信之外,被杀的还有彭越、英布。不过,英布是在项羽时期就已经分封的诸侯,只是在楚汉之争中选择了刘邦阵营,参与了对项羽的战争。彭越则是刘邦自己封建的梁王,也在楚汉之争中立下了重要功劳。

秦国统一只维持了14年,就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打击下崩溃了。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秦国崩溃,当时社会上的共识还是秦消灭六国,统一变为郡县是不对的,各国贵族也都还在。所以,在秦朝崩溃之际,六国贵族纷纷重新建立各自的国家。有些是原来的贵族自己立国,有些是陈胜吴广派兵消灭当地的秦军,找到原来的贵族,重新立为诸侯。

从本质上说,项羽和刘邦灭秦,就是已经复国的各国诸侯在楚怀王的统一领导之下消灭秦国,重新回到秦灭六国之前的诸侯国状态。在刘邦和项羽各自率兵出发时,楚怀王说,先入关者为王,意思就是谁先入关消灭秦国,谁就可以被封为秦王。所以刘邦在入关灭秦之后,封锁函谷关,意图就是要按照事先的约定,在关中当秦王。

巨鹿之战后,项羽在派人劝降章邯的时候,给章邯的许诺也是入关灭秦之后,立章邯为秦王。不过,项羽得到刘邦已经占领关中的消息后,在函谷关遇到刘邦军队的抵抗,就毁关而入,进入关中,大肆劫掠,然后退出关中,封建诸侯,自己建都彭城,自立为西楚霸王,也就是诸侯盟主的意思。

项羽自己违约在先,违背了楚怀王的约定,没有封刘邦为秦王,而是封他为汉中王,又害怕秦国再次强大起来,于是把秦国故地一分为三,分别立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为王。这样,实际上就是把六国统一之前的秦国故地分为四个实力都比较弱小的国家。在关东地区,也同样对诸侯封地进行了调整,缩小各国封地,以防止他们强大起来,威胁到项羽的地位。

刘邦到汉中封地之后稍事整顿休息,就出兵关中,司马欣和董翳先后投降,只有章邯进行了激烈抵抗,最后困守孤城,坚持了一年多,但于事无补,刘邦迅速就基本上全部占领了原来的秦国故地,拉开了和项羽长达四年的战争。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原来就跟随刘邦起兵的一大帮功臣之外,新加入了张良和韩信等人。

汉军出关东之后,原来项羽分封的诸侯,纷纷倒戈投降了刘邦。韩信则率军先进入今天的山西境内,再到河北,再从河北南下山东和河南,沿路的诸侯有的投降,有的被消灭,投降了的诸侯继续在原来的封地为王,比如韩王信,就是投降了的诸侯,被消灭了的诸侯则由刘邦重新分封自己的功臣为王,比如卢绾就被刘邦封为燕王。而在这个过程中,韩信也请求封他为假齐王,刘邦本来不同意,在张良的暗示下,才表示同意。

彭越在秦末起义的时候就自己起兵了,后来率军加入了刘邦阵营,先被刘邦封侯,刘邦占领魏国故地之后,任命彭越为魏相,实际上就是代替刘邦监国魏国,原来的魏王只是个傀儡摆设。后来,刘邦又对诸侯封地进行了调整,原来的魏国被分拆,彭越被封为梁王。在对项羽的战争中,彭越和韩信一样,立下了汗马功劳。

英布则是被项羽封为九江王的,在原来的楚国故地境内,实际上是在项羽的统治中心彭城的南边。在韩信和刘邦围攻项羽的关键关头,刘邦派人游说英布,让他加入了汉军阵营,参与了对项羽的围攻,条件当然是在消灭项羽之后,给他扩大封地。

到消灭项羽,刘邦登基为帝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这个情况,关东各地诸侯林立,刘邦封建的自己的子孙和原来的诸侯、功臣封国犬牙交错,大体上是一个相互牵制的均衡局面。而其中相对来说,实力比较强大的主要就是韩信、彭越和英布。所以,刘邦认为他们会威胁到汉朝的安全,就先后诛杀了他们。

在诛杀韩信、英布和彭越之后,刘邦也先后废黜了原来留下的异姓王诸侯,并且确立了非刘氏不得王的分封原则,只有皇室宗亲才能获封为王,外姓即使有再大的功劳,也只能封侯,而不能封王。

所以,我们传统上说的所谓刘邦诛杀功臣,其实客观上就是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也就是那些不仅有封地,而且有军队,有实力的功臣诸侯。至于像萧何、张良这样并不掌握军队,也威胁不到汉朝的中央集权的功臣,就没有被诛杀。

实际上,这个消灭异姓诸侯王的过程持续的时间相当长,在韩信、彭越和英布被诛杀前后,燕王卢绾和韩王信都感受到了威胁,从而逃往匈奴,投降了匈奴。刘邦自己分封的宗室诸侯王有封地、有军队的情况,则一直持续到了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才最终解决,从而建立了完全的中央集权帝国。


萧武

草根出身的刘邦创业艰辛,若不是有张良的谋划,恐怕难以成事。刘邦自己也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刘邦还多次在危急时刻拯救刘邦性命,如鸿门宴上,正是张良预知危险提前疏通了项羽身边的人,千钧一发之际劝住了项羽,才让刘邦逃过一劫。

但历史上”狡兔死、走狗烹“的事例太多。每位开国功臣都有重大功劳在身,皇帝一旦站稳脚跟,就会考虑功高震主是否会威胁皇权的问题,这就需要功臣们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张良与韩信、萧何同为刘邦登上皇位的三大功臣,却是唯一得以善终的人,关键在于他深谙帝王心理,刻意选择与权力保持距离。皇帝对这样的人放心,自然也就不会苦苦相逼了。

张良一直在刘邦面前塑造自己不贪恋权力的形象。与一众想要建功立业、列土封疆的古代功臣们不同,张良不显摆自己的功劳,反而感恩遇上刘邦后,自己才实现了推翻秦国暴政为韩国报仇的心愿。在刘邦要论功行赏时,张良拒绝了高官要职,坚持要在与刘邦最初相遇的沛县当个万户侯,再次向刘邦表明自己的忠诚与安分。

张良最聪明的是,他很清楚身在权力中心就绝没有独善其身的可能。譬如说官拜宰相的萧何,为了稳固地位,就必须构建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政治堡垒。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即使哪天你想明白了要后退,别人也会合力去推着你走,每一步都是万丈深渊。所以张良一开始就自请告退,表示自己只想静静地修道成仙。

事实上,刘邦坐稳天下后,张良基本上都是托病不出的,很少参与汉室的权力斗争。直到刘邦有意改易太子,吕后亲自找到张良帮忙解除危机。汉高后二年,张良病逝,谥号文成侯。


生猛历史

张良能活命,赢在情商,而不是智商



并非武将

和韩信不一样,张良并非武将,他只是一个出谋划策的文臣,所以刘邦完全没有必要除去张良。毕竟,从出谋划策到攻城略地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中间隔着人事组织、具体定位、确实方案到最后的血肉拼搏,可惜张良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当年张良刺杀秦始皇,正因为他没有号召力组织起义,所以才雇佣了一个杀手,组成了一个“二人团”,一个单薄的组织。可见,张良对刘邦并没有实际威胁,自然也没有杀身之祸。



自律自觉

张良,没有杀身之祸,也因为他是个有内涵的人,讲文明、懂礼貌。韩信虽然也很聪明,但却十分自大,总是到处得罪人,有时甚至是领导。有一次,樊哙、周勃(侯爵)拜见韩信,此时韩信刚刚被刘邦降爵,由王爵降到侯爵。二人很客气,仍然称呼韩信“大将军”(居于众将之上),但韩信很不客气地发了句牢骚:“我现在竟然和杀猪的杀狗的屠夫(樊哙、周勃)一同进出了。”



樊哙、周勃都是耿直的武将,也清楚韩信确实才能过人,自然没有在意,可怕的是在刘邦面前,韩信也肆无忌惮。大将军韩信有一次打了胜仗,很高兴,汉王刘邦于是向他请教一些军事问题,说:“大将军,你真厉害,你觉得别的将领如何,譬如樊哙”。韩信说,“匹夫之勇,最多能带领一万”。刘邦接着问,“曹参如何呢”,韩信不假思索地说,“初出茅庐,最多三万人”。刘邦很好奇,于是想看看自己的能力如何,可是韩信笑着说,“大王事必躬亲,最多可带领十万人”。刘邦听了很不得劲,继续问韩信,“大将军,你能带多少呢?”韩信笑着说,“多多益善”。刘邦听了很不高兴,反呛韩信道:“既然你那么厉害,为什么我是汉王,你是大将军呢”。韩信这才知道收敛,知道得罪了刘邦,于是解释道:“大王是带领将领的,我韩信只是带兵的,大王自然居于卑职之上”。



所以说韩信的死,不全是因为刘邦心胸狭窄,而是他没有心计,也不懂礼数,暴露了自己的实力,让刘邦感到了一些威胁。相反,张良本身就是一个贵族,而且出谋划策也总是该说的说,不该说的没有半句废话。因为他知道,第一,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伴君如伴虎。



自知之明

很多人,没有自知之明,尤其在面对利益的时候,正如耗子给猫当三陪——挣钱不要命了,但张良不是。他实际上是汉朝的重要功臣,甚至比一些赤膊上阵的武将更关键。比如鸿门宴,正是张良的挽救,才使刘邦虎口脱险,有了后来战胜项羽的机会。可是,封官时,与许多争抢爵位的武将不同,张良的爵位却是排在后面的,他甚至还请求减少自己的封邑。这是因为他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不管你曾经功绩如何,现在自己确实不能发挥作用了,不给领导增添烦恼就是最正确的选择。刘邦虽然最后削减了他的封邑,可是也成了保全自己重要加的分项,要知道,刘邦晚年甚至想拿发小加连襟的樊哙下手,你就能明白张良的自知之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所以,张良能活命,是因为定位准确、出击及时,并不是有什么张良妙计。情商其实很简单,想别人所想,及别人所及,你就会有一个满意的人脉关系,而不用去苦思冥想什么厚黑学,去研究什么宫廷斗争、职场谋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