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我铭记一生的历史之“西晋四大名将”


让你我铭记一生的历史之“西晋四大名将”

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会接触到大量的学生。现在的学生呢,和之前20世纪末的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敢于表现,什么都敢说。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了一些不得不让我们现在正扛着整个社会的中年人正视的问题,比如学生的恋爱观、学生的消费观,学生的学习观,学生的历史观等等都有所偏差或者是不够成熟。特别是有一次学生上党课,居然有高中的学生不知道董存瑞和邱少云,不知道刘胡兰和左权,我当时心中诧异非常。我不知道这样的孩子如果对近代的历史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那么他是否会对我们的社会存在清醒的认识,他是否会对我们的未来负起应有的责任。还有一天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帖子,说的话更是让我后怕,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下面的截图。

让你我铭记一生的历史之“西晋四大名将”

在这我申明一点:我没有诋毁游戏的意思,特别是上图中所提到的游戏。我只是觉得我们很有必要,也很有责任去帮助现在的孩子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我就萌生了一种想法:我想把中国的历史通过鲜明的历史人物告诉孩子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不是现在大家熟悉的西方文明所能够表达出来的,她的厚重是历史之殇;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五千年里有无数个鲜明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或是孤傲,或是坚毅,或是威武,或是倔强的身影供后人敬仰。

承接“三国八大名将”,今天这篇文章,干豆主要是介绍一下“西晋四大名将”。

让你我铭记一生的历史之“西晋四大名将”

不同于大气磅礴的汉朝,不同于群雄并起的三国,晋朝在我们普通人的历史观中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为了给大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干豆将晋朝名将分成了“西晋名将”和“东晋名将”两个篇章。在国祚只有五十五年的西晋时期,仍然有很多人依靠自己的智谋和军事能力名流千古,比如石苞、胡奋、陈骞、 卫瓘、文鸯、马隆、王浑、王濬、杜预、羊祜等等。下面本篇将向大家展示一下其中的佼佼者,评论的标准还是对当时的功绩及对后世的影响力。

4.文鸯,又称文俶(wén chù)(238年?-291年),字次骞(cì qiān),小名阿鸯,世称文鸯。谯郡人(治今安徽亳州)。魏末晋初名将。前将军、扬州刺史文钦之子。文鸯早年于曹魏为官。正元二年(256年),随父文钦与毌丘俭在淮南起兵,讨伐执政的司马师。文钦兵败后,随父南奔吴国。诸葛诞在淮南叛魏时,吴国遣文钦父子驰援诸葛诞,由于内讧,诸葛诞手刃文钦,文鸯于是出降司马昭。西晋建立后,文鸯仍仕晋朝,任平虏护军。咸宁三年(277年),文鸯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大破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名闻天下。官至东夷校尉、假节,封关内侯。八王之乱中,被诸葛诞的外孙东安王司马繇所杀,且惨遭灭族,时年五十五岁。根据史料记载,上段提到的各位西晋名将战绩几乎都不比文鸯差,文鸯之所以能进入前四,是因为文鸯还有《三国演义》的加成。在这部影响深远的演义小说中,文鸯的形象和赵云如出一辙,只是文鸯出现在三国后期。三国中提到“猛”字,大家都会想起张飞、典韦、许褚等人,然而在三国时代的后半段,最猛的应该是文鸯。文鸯入选,当之无愧。

让你我铭记一生的历史之“西晋四大名将”

3.王濬(206年-286年1月18日),又称王浚,《宋书》作王璿(王璇),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郡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人,西晋时期名将。出身于世代二千石的官吏之家,博学多闻,美姿貌。多谋善战。初任河东从事。西晋泰始八年(272年),任广汉太守时,纳主簿李毅之议,发兵讨灭枉杀益州刺史皇甫晏的牙门张弘等,迁益州刺史。后因治边有方,少数民族多来归附,拜右卫将军,任大司农。晋武帝与羊祜密谋伐吴,祜荐其留镇益州。王濬受命藉长江上游地势之利,治水军,以屯田兵及诸郡兵合万余人,大造舟舰器仗,作攻吴准备。历经七年建成一支强大水军,在晋灭吴之战中起了重大作用。咸宁五年(279年),上书请速攻吴,促成晋武帝于十一月发兵大举攻吴。太康元年(280年)正月,自成都出发,率水陆军顺流而下。二月,越过建平(今四川巫山北),以大筏带走吴军置于江中之铁锥,以火炬熔毁其铁链,攻克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继续前进。在杜预等的支援和策应下,顺利攻占西陵、夷道、乐乡、武昌。三月,与另两路晋军同逼吴都建业(今南京)。又临机果断,率先进入建业西石头城,接受吴主孙皓投降,实现西晋统一大业。因灭吴功勋卓著,拜为辅国大将军,领步兵校尉。太康六年(285年),为抚军大将军。同年十二月(286年1月18日)去世,葬于柏谷山。谥曰武侯。唐朝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濬”。及至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王濬。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王濬亦位列其中。可见在正史中,对这位名将的认可度之高。王濬排第三,理所应当。

让你我铭记一生的历史之“西晋四大名将”

2.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也是相当于官N代,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官至司隶校尉。相传杜预本人不会骑马不会射箭,几乎可以用“手无缚鸡之力”来形容他。可就是这样一位行事低调,外表一点都不硬朗的“儒将”,却有惊世的军事才能。他的主要功绩:他率军奇袭西陵,离间东吴君臣,使东吴在大军压境之际撤换名将张政而代之于平庸将领,削弱了东吴在西陵这一重要军镇的防守力量。他支持王濬东下,乘胜夺取建业,灭东吴,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灭吴功成之后,行事低调的杜预却转而弃武修文。他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后世誉为“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他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太康五年闰十二月(285年初),杜预逝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成侯。如果不是西晋的第一位名将太过牛叉,以杜预的完美完全可以排在第一位。

让你我铭记一生的历史之“西晋四大名将”

1.羊祜(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新泰市)人。魏晋时期大臣,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曾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多次征辟,后为朝廷公车征拜。司马昭建立五等爵制,封钜平县开国子,与荀勖共掌机密。西晋成立后,司马炎怀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吴将陆抗去世后,上表奏请伐吴,遭到众臣反对。咸宁四年(278年),羊祜抱病回到洛阳,十一月病故,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追赠侍中、太傅,谥号为“成”。羊祜的牛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羊祜打仗属于高端打法,羊祜以德怀柔,支持发展生产力,深得民心;与敌对的吴国将领陆抗欣欣相惜,对敌国的人民推行信义的政策,不断蚕食吴国的国力,抓到吴国的孩子将其送还,收割了吴国的稻草以绢布偿还等等。这些战场上看不见的军事能力让羊祜“不战而屈人之兵”。2.羊祜识人辨才,杜预、王濬等后来的名将等等都是羊祜一手提拔的。特别是杜预。未获羊祜点名提拔之前,杜预只能在自己家写写字,养养花,当羊祜推荐后平步青云,并只用了两年时间在羊祜已经布置好的大环境下就一统天下。3.羊祜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位颇有影响的文学家。明代学者胡应麟《诗薮》卷二《杂编·遗逸·中·载籍》中说:“六朝以功名著,而文有其集者,杜预、刘琨世所共知外,录其僻者于左。古率文武相资,非若后世判而为二也。”首先列入的便是“太傅《羊祜集》二卷”。其作品描写了风云迭起的时代巨变,抒发了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是建安文学的遗响和回音。羊祜文学创作的显著成就在当时就赢得了盛誉。然而,羊祜的著述绝大部分已散佚无存,致使这位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长期以来被学术界忽略。羊祜的人格魅力及军事才能世所罕见,首屈一指,毫无争议!

让你我铭记一生的历史之“西晋四大名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