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八王之乱”,是什么让一家子如此癫狂?

西晋“八王之乱”,是什么让一家子如此癫狂?

西晋“八王之乱”的根源在于恢复封建制,导致各诸侯王成为独立王国。正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每个诸侯王都手握枪把子,野心和欲望自然一发就不可收拾。

简单地说,持续十多年的“八王之乱”,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上的大王旗不断地变化,其实重复的是同一个故事:权力就是一剂春药,让人欲罢不能,而德、能不配位,只是自取灭亡。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司马衷但凡有点能力,断不会出现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面,奈何智商停留于“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真的做不到,于是在一系列的政变中,只能沦为玩偶。

外戚杨骏想大权独揽,挤走汝南王司马亮(司马炎叔叔),以为自己从此可为所欲为,却忽视了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

有人用四个字评价贾南风:黑、凶、矬、丑,还有人说贾南风的作风极为不检点,具体如何姑且不论,总之贾南风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眼瞅着杨骏这样一个通过篡改诏书而上位的人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本该属于自己老公的权力被他人攫取,贾南风火冒金星,无时无刻不想“彼可取而代之”。

西晋“八王之乱”,是什么让一家子如此癫狂?

说干就干,贾南风伙同楚王司马玮(司马炎之子),让后者带兵入京,一内一外,轻松诛杀杨骏。然后按照晋武帝的遗命,司马亮以高民意支持率取代杨骏,和河东卫氏的太保卫瓘一同辅政,贾南风和司马玮则从哪里来又回哪里去。

没有想到贾南风的野心和欲望如此之大,可能是司马亮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再加上卫瓘的女儿昔年与贾南风竞争太子妃,两家宿有恩怨,结果贾南风再伙同司马玮,干掉司马亮和卫瓘,同时为了大权旁落至司马玮手上,贾南风又把司马玮干掉。

贾南风终于如愿以偿。如果一切仅止于此,所有的争权夺利还都可控,并没有超过宫廷政变的范畴,也就不会有后面的“八王之乱”。然而贾南风偏偏自己作死,认为太子司马遹不是自己所生,使用毒计逼司马衷废了司马遹的太子之位。

潘多拉魔盒就此打开,轰轰烈烈的“八王之乱”也就正式上演。

贾南风公然干涉储君废立之事,其野心已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举也让贾南风成为众矢之的,彻底成为孤家寡人。

第一个出场的是赵王司马伦(司马炎叔叔),其实司马伦有能力制止事态恶化下去,但他没有。在狗头军师孙秀的建议下,反而任由贾南风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最终杀了太子。

司马伦的如意算盘就是要等贾南风把事情做绝,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自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干掉贾南风,从而夺取中枢权力。

坏人总有坏人的样子,蠢人也总有蠢人的模样。而司马伦和孙秀就是这类人。一朝得势的孙秀,干了很多坏事,其中最为知名的是只因首富石崇拒绝献出自己的宠妾绿珠,便将石崇一家满门斩首。

西晋“八王之乱”,是什么让一家子如此癫狂?

有人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其实也不无道理,不过司马伦和孙秀干了一件特别蠢的事——称帝,这简直比贾南风废太子的事情更恶劣,也更加没有合法性。尽管合法性、合理性很多时候只是块遮羞布,但这块布有时候又不可或缺,不然的话就会天下大乱,人人大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同样是皇室后裔,你司马伦和我等一样的身份地位,凭什么你能称帝?既然你能称帝,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也能称帝?一时之间,华夏大地硝烟四起,各诸侯王已经纷纷行动起来。

淮南王司马允(司马炎之子)率先出手,差点就把司马伦做掉,可惜被人刺杀,“出师未捷身先死”。

接下来,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炎之子)、齐王司马冏(司马炎侄子)、河间王司马颙(司马懿侄孙),三王联合起来,一起讨伐司马伦。一样的结局,司马伦就此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

三王大捷,由于司马冏声望最高,于是由司马冏执政。同样是为了长久把持权位,司马冏立太子的时候耍了点小心眼,选择疏远宗室的幼儿为太子。

西晋“八王之乱”,是什么让一家子如此癫狂?

当中央权位已经丧失殆尽,就像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唐朝,天下人心早就乱了,队伍自然也不好带。

对于司马冏的决策,司马颖和司马颙表示不服,又一起讨伐司马冏。怎知司马颖的弟弟司马乂太厉害,司马冏本想先干掉司马乂,避免他联合自己的哥哥,反过来却被司马乂干掉。

战争依旧继续。尽管司马乂和司马颖是亲兄弟,奈何权力面前无亲情,哪怕司马乂已经释放出起码的善意,但司马颖和司马颙看中的是司马乂手中的权力,不出意外,两方又撕咬在一起。

司马颖和司马颙其实不是司马乂的对手,如果不是中途冒出一个东海王司马越(司马懿侄孙)的话,笑到最后的应该是司马乂。

在这一阶段中,司马颖脱颖而出,但司马越又表示不满。依据惯常的套路,司马越的确又把司马颖和司马颙收拾的妥妥帖帖。而“八王之乱”也就到此结束。

正如打麻将的俗话:先赢是纸,后赢是钱。司马越笑到了最后,却不是最大赢家,因为年年内斗已经让整个晋朝国力虚耗殆尽,“五胡乱华”格局已经初现端倪。

历史也就进入了下一页,那就是更乱的“五胡乱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