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如何引起的?

林丹智慧

55岁的刘大爷是一位饮酒爱好者,达不到嗜酒如命。可是,只要家里来客人,或者是去哪里参加婚宴、聚会,刘大爷都要喝不少酒。

刘大爷年轻的时候酒量非常好,一斤白酒下去依然能劳作。可是,上了年纪之后,酒量大不如前。

最近半年,刘大爷喝完酒后经常吃不下饭,觉得恶心。有几次,饮酒后刘大爷还吐了。这在以前,刘大爷无论喝的多醉,饮酒后都不会吐。刘大爷的酒友知道了,让他赶紧检查一下肝脏,没准是肝硬化。

肝硬化,很多人并不陌生,非常的遭罪。刘大爷这下子蒙了,连续几天吃不好睡不着,连酒也不敢喝了。

饮酒对肝脏有害

酒精、甲醇、醛类,都靠肝细胞代谢

酒的主要成分“酒精(乙醇)”90%都是在肝脏代谢,酒里面还含有少量的甲醇和醛类物质,也得靠肝细胞才能代谢掉。

酒精(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是乙醇→乙醛→乙酸。当大量酒精进入体内产生的乙醛开始增多,但还来不及氧化变成乙酸。而乙醛活性很高,这时就会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乙醛-蛋白复合物,对肝脏产生直接损伤。

所以喝酒伤肝,直接对肝脏产生损害的还是乙醇氧化后的产物。

但是,饮酒的人也不必人人自危。适量饮酒,肝脏可以完成代谢酒精的任务。并且,适度饮酒可以起到活血的作用,对身体没有坏处。

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的一项科研成果显示,少量饮酒会降低老年男性和女性患冠心病风险约20%~30%。

出现5种表现,说明你不适合喝酒了

1、大酒鬼酒量变差

有些人,平时酒量很大,然而现在变得喝一点之后就感觉“醉了”,这种征兆提醒您肝脏功能下降,肝受损了,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

2、离不开酒

一些人喜欢喝酒,以前还能节制,现在每天特别馋酒,不喝就不行。说明你关于酒精的依附水平已经升级,这时候就要留意了。

3、牙齿松动

像白葡萄酒和啤酒等都腐蚀牙釉质,牙釉质损坏的主要标记是牙齿变黄和更加敏感。

4、起夜

如果你睡前喝了酒,而夜晚需求醒几回去厕所,那么,也许你已饮酒过量了。身材内有一种抗利尿激素,在夜间这类激素增多,这是我们夜间不需起夜的缘由。

饮喝酒后,酒精就会克制这类激素的排泄,相应的排泄的尿液也就增多,到此夜晚起夜次数增加。

5、面色暗沉

常常饮酒,跟随时间的推移,酒精伤害肝细胞,肝脏随后会构成疤痕组织来进行自我修复,这类疤痕组织意味着肝脏不再能够及时处置毒素和代谢废料,其中包含胆红素。黄疸是黄色废料胆红素在血液中集聚引发的。长久面色发黄、暗沉,也许是已经有了轻度的黄疸,它是提醒你有肝脏疾病的一个征象。

那么,对于饮酒爱好者来说,怎么饮酒不伤身呢?

首先,控制好量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成年人适量饮酒的限量值是: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38度的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相当于啤酒450 mL,或葡萄酒150ml,或38度的白酒50g。

其次,饮酒忌空腹。

空腹饮酒,酒精会很快的进入血液中,增加肝脏的负担。胃里如果有食物,喝进去的酒就能被很好地稀释,有效降低酒精的吸收。

可以在饮酒前吃点面包片,喝一杯酸奶。或者在饮酒的时候,吃点下酒菜,瘦肉和鱼类就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 ,喝酒后需要补充充足的水分,避免脱水。

喝水的时候可以加点解酒的食物,例如蜂蜜啊等等,但是效果不比用长寿藤葛根茶泡水好,其含有黄酮化合物,能加快酒精排出体外,防止酒精伤害肝脏。另外其富含硒,硒能保护肝脏,防止肝脏进一步受到酒的伤害,修复受损的肝脏细胞。


久伴久久久

肝硬化,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也有很多人知道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发展,在临床工作中,肝硬化的病人其实是远远多于肝癌的,原因有二:一、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比引起肝癌的原因多很多;二、乙肝很多情况下会发展为肝硬化,但肝硬化很少一部分才会导致肝癌。

肝硬化是如何引起的,我先结合最近的一个病人来讲讲肝硬化。

病人,男,49岁,因为“反复鼻涕带血半年余”就诊我科,除了鼻涕带血,其他一点不舒服都没有,病人还有糖尿病,但因为自己开酒家,自制米酒每天1-2斤,按理说,糖尿病是不能饮酒的,尤其不能饮米酒(糖分很高)。住院后查了下血常规,发现血小板低,那么,鼻涕带血的原因找到了,因为血小板低导致的,但为啥血小板低?进一步查腹部彩超见肝硬化表现。

肝硬化病人,增强CT是必不可少的。

比较一下正常肝脏的CT图像。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那好吧,继续查。

现在基本上明确了,这个患者的疾病诊断是:

1、肝硬化(失代偿期);2、乙肝小三阳并病毒携带者;3、脾大;4、脾功能亢进;5、门静脉高压;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因为病人有长期饮酒病史,目前的肝硬化有很大一部分也因饮酒所致:酒精性肝硬化。

住院前只有糖尿病(病人也没管),住院之后发现非但问题不少,而且相当严重!!

现在来讲讲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及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

早期(代偿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失代偿期)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为特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病因:

在中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要原因,乙肝居多。在欧美,酒精性肝硬化占50%-90%。

乙肝等一些有害因素导致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再生,但此时再生的肝细胞不像之前的那样排列整齐规则,而是杂乱无章,破坏了原先的肝内骨架结构,同时肝纤维组织增生包绕这些再生的肝细胞,导致假小叶形成。肝纤维化发展的同时,肝内血管非正常增殖,是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之间失去正常关系,导致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分为两个时期:代偿期(早期)、失代偿期(后期)。

代偿期:无症状或少许症状,比如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

失代偿期:

1、肝功能减退:黄疸、出血、贫血、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

2、门静脉高压:腹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可 致命)等。

关注健康,医路同行,让我们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


头号在线医生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欧美国家肝硬化首要病因是酒精中毒,我国的主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又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为多见。

通过临床调查发现乙肝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占76.68%,远高于其他病因。我国自1992年开始推行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并于2002 年将其列入儿童计划免疫,乙肝引起的肝硬化比例有逐年下降趋势。

肝硬化病因———乙肝所占的比例从2005—2009 年的81.82%下降到2010—2014 年的72.78%。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酒精性肝炎引起肝损害是肝硬化的重要致病原因。但是同时酒精性肝硬化从2005—2009年的7.95%上升到2010—2014 年的14.04%。

所以,为了避免肝硬化的发生,除了避免乙肝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减少过量饮酒。

至于遗传问题,肝硬化从目前医学的研究结果来看,是不具备遗传性的。但是肝硬化的问题却与基因有一定相关性,例如乙肝造成的肝硬化在亚洲最为常见,而北美西欧则比较少,北美、西欧则以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 简称丙肝)所致的肝硬化为主。


健康之初

肝硬化,顾名思义就是肝脏硬化。在临床医学研究中认为,肝硬化多是由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比如脂肪肝、酒精肝、遗传代谢等肝脏类疾病引起肝硬化病变。

我们生活中出现肝硬化病症,多以慢性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遗传代谢或者化学药品损伤所致。

历来中国古代都盛行酒文化,国内喝酒者甚多,尤其是现代这个高压社会,喝酒应酬不在少数,酒精性肝硬化不断上升,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化的50%以上,而中国这个数据也更高。

肝硬化临床最常见的病因主要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据统计国内有60%——80%的肝硬化患者来自于乙肝和丙肝这几类病毒性肝炎。

生活中最损伤肝脏的一种做法就是滥用药物,肝脏解毒,长期滥用药物例如异烟肼、甲基多巴、四环素、氨甲碟呤等,可产生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以及慢性活动性肝炎,进而发展为大结节性或小结节性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病,是后天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并非受基因及遗传因素的影响,所以肝硬化本身并不是基因病毒,并不会在家族中遗传,也即肝硬化不会遗传。然而,在许多容易发生肝硬化的原发疾病中,其中有一部分是遗传性疾病,即此类原发病可能会发生肝硬化会遗传。如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遗传性血色病。


抗癌健康网

肝硬化的发生是一系列病情和长期肝损害的综合体现,现代的医疗技术很难达到逆转至正常的情况。能诱发肝硬化发生的病因有很多种,我们就最常见的一些病因做一些简单的科普介绍:

1.病毒感染: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肝炎引起肝硬化最为常见,丙型肝炎次之。

2.酒精中毒:长时间和过量的酒精摄入也是引起肝硬化逐年增多的主要趋势。

3.化学药物:接触有毒的化学类物品和药品长期服用造成中毒性肝炎,最后导致肝硬化。

4.胆汁淤积:各种原因造成的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外胆管持续梗阻,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发展为肝硬化。

5.代谢障碍:如肝豆状核变性、半乳糖血症、血色病等引起的肝细胞代谢障碍,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发展为肝硬化。

6.循环障碍: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梗阻、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长期造成肝脏缺氧、淤血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发展为肝硬化。

7.免能紊乱:某些自身性免疫疾病,可作用于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发生造成坏死、变性,发展为肝硬化。

8.寄生虫感染:血吸虫感染,虫卵及其毒性产物,可引起结缔组织增生进而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

9.营养障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质、抗脂肪肝物质、维生素等。

10.原因不明:如隐源性肝硬化。


由于肝硬化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失代偿期)无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规律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和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是杜绝肝硬化发生的主要预防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