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灭了叶赫那拉部落,曾有祖训不允娶叶赫女人为妃,咸丰为什么违反祖制娶慈禧?

老人头侃史


努尔哈赤灭了叶赫部,留下祖训“爱新觉罗氏不得娶叶赫那拉氏为妃”,因为“灭建州者必为叶赫”,然而咸丰却违反祖制娶了慈禧,所以导致大清灭亡。乍一看,没毛病,细一想,这个逻辑站不住脚,如果这个祖训真存在,最先违背的也是努尔哈赤他老人家,毕竟皇太极的母亲就是叶赫那拉氏,从皇太极开始,大清皇帝身上就有叶赫那拉氏的血统。叶赫部是灭了,叶赫那拉氏却还存在,大清的皇帝也有好几个的后宫都有叶赫那拉氏的存在。而慈禧太后和裕隆太后不过是赶上了大清的衰亡而已。

叶赫部与建州女真,再进一步说就是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氏的关系很微妙,有点“相爱相杀”的意味,他们之间彼此仇恨,又世代通婚。

明朝初期,女真族分裂成为建州女真(三部)、海西女真(四部)和野人女真(三部),彼此不和,最初,海西女真势力最强大,一直看不起建州女真,叶赫部就是海西女真四部之一。有一次,爱新觉罗氏挑战叶赫那拉氏,说:“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叶赫那拉氏颇为不屑的说:“金子算什么,我们是天上太阳。”于是爱新觉罗氏发动战争,结果叶赫那拉氏获得胜利,一举成为当时最强大的部落。

这个故事不足为信,但也从侧面说明在女真族分裂的初期,建州女真的势力是很弱的,根本无法和海西女真相抗衡,这种力量的悬殊一直持续到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并且开始扩大地盘。海西女真害怕建州女真强大起来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海西四大部联合起来攻打建州女真,然而这一仗最终是努尔哈赤赢了,后来海西女真又联合了五个部落组成九部,攻打建州女真,这就是著名的九部之战(古勒山之战),同样的结果,努尔哈赤赢了。


而叶赫部首领布寨在大战中被杀,传言建州人将布寨的身体一分为二,一半归还了叶赫部,一半留在了建州女真部,于是叶赫部和建州女真之间有了不共戴天之仇,努尔哈赤被叶赫部的怒火吓到,认为“灭建州者必为叶赫”。蔡东藩则说了另一个传言,说努尔哈赤修堂子挖出一个碑,上书“灭建州者叶赫”。也因此,就有了所谓的“祖训”,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努尔哈赤和叶赫那拉·孟古哲哲生下的皇太极还不到一岁。

古勒山之战后,海西女真彻底被建州女真压制,努尔哈赤的统一女真之路越走越顺,在此期间就不得不提女真第一美女东哥(叶赫老女,布寨的女儿),东哥在两次毁婚(叶赫部的美人计)后,决定将东哥许配给努尔哈赤,但是东哥不愿意,她不肯嫁给杀父仇人,于是放出话去,谁要是向努尔哈赤开战,她就嫁给谁,倾慕者前仆后继,然后一一被努尔哈赤灭了,其中,东哥曾许配给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的叔叔布占泰,后来布占泰更是因此和努尔哈赤决裂,被努尔哈赤灭族。

经过一番折腾,最终在1615年,东哥的哥哥再也受不了妹妹的折腾,将其嫁给了喀尔喀部莽古尔岱,那年,东哥已经是33岁,所以又被称为叶赫老女,也是是因为东哥不属于人间,婚后仅一年,东哥就去世了,但努尔哈赤的怒火却依旧在继续。最终叶赫部被灭族。



但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之间却还是纠缠不清,所谓的“祖训”也没有见哪位皇帝遵守过,前面说过,努尔哈赤本人就娶了孟古哲哲,生下了皇太极。康熙帝的惠妃也是叶赫那拉氏,乾隆帝的舒妃也是叶赫那拉氏,再接下来就是为人熟知的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这两个女人在清末摄政主事,见证了大清的灭亡。

所以很多人认为是慈禧导致了大清的灭亡,一下子就和所谓的“祖训”联系起来,倘若真有祖训,努尔哈赤为何不废了孟古哲哲,为何不杀掉皇太极?康熙帝和乾隆帝又为何还要准许叶赫那拉氏的女人进宫为妃?


萧晓四姑娘


这个所谓的祖制明显是中原民间文人用自己的理解编的故事。

事情的起因大家也都知道,叶赫部被努尔哈赤打破,族长在自尽前喊出了:就算叶赫那拉是剩下一个女人,也要向爱新觉罗讨回血债!这样恐怖的诅咒。

这个故事应该是随着满清的入关也跟着传到了中原。这中原的文人一看,这是好题材啊,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根据咱们中原汉家的逻辑和思维方式,编出了爱新觉罗家不可以娶叶赫那拉家女人的组训。

这是一种想当然。用汉家的思维考虑这很合理,但是,放在关外的渔猎民族身上,这事儿就不合理。

我为什么要攻打你:就是为了抢你家的女人和财产、地盘。

打败你,抢走你家的女人,来给我家传宗接代,这是发动战争的一个主要动力。站在这个角度你再看,所谓的不娶叶赫家女人的组训是不是很滑稽?

所以说这条所谓的祖训根本就是不成立的。

少数民族都有兄弟娶寡嫂弟媳,甚至是收编父亲妻妾的习俗。为什么?生产力水平低,太穷。这是保证自己家财富不流失的一个办法。女人离开这个家,根本没法生存。带走2把铲子,牵走3只羊对这个家还是巨大的损失。没办法,只能尽量保持不分家。

以努尔哈赤那个年代的生产力,还是关外,女人,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和财富。甚至是需要发动战争去抢的,还能立下祖训不能娶?

有趣的是努尔哈赤之所以打叶赫部,就是因为叶赫那拉的女人。是叶赫部把东哥最先许配给了努尔哈赤,后来是叶赫部悔婚,东哥一路改嫁,最终也没跟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起兵,发布七大恨,第四恨就是由于明朝的偏心,让他没娶成东哥。

我们看看后期,叶赫那拉的女人堂而皇之的嫁进紫禁城,进去就封了个兰贵人。说明爱新觉罗家和叶赫那拉家没有什么芥蒂。祖上的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深。

就像这个问题说的“努尔哈赤灭了叶赫”,这就有瑕疵。应该是打败。叶赫那拉是父系的姓,肯定是男人传下来的,这说明当年努尔哈赤对叶赫家的男人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把他们收编到自己的阵营,并保留自己的姓氏。这样才能传下来慈禧。

努尔哈赤保存了叶赫那拉这一系,他也是收到了极其丰厚的回报。慈禧,为大清朝续了50年的命。而且清朝灭亡,不论是爱新觉罗家还是叶赫那拉家都没有像其他朝代那样,灭亡之后,皇族被大规模屠杀。这两家风轻云淡的完成政权交接,顺利过渡到现在。为什么?没有民愤,在当年。

面对3000年未有之变局,恰恰是叶赫那拉家的女人为爱新觉罗家稳定住了局面。国家没乱套,和平过渡,没死人。老百姓、皇族,双赢。


锐视觉何老师


民间传说不足信。

叶赫那拉氏的后妃在清史上,根本不独慈禧一人,叶赫那拉部落出来的姑娘在清宫中很多,而且她们在后宫的地位普遍来说并不低。这个家族出了不少位皇后。

努尔哈赤自己都有娶了叶赫那拉部的美人,比如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哲哲就是叶赫那拉部的首领杨吉砮之女。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之前,跟他开战不仅有叶赫拉那部,还有乌拉部。只不过叶赫部跟他耗得时间更久一点。

然后,康熙帝的惠妃纳喇氏,他的父亲索尔和,索尔和是金台石之子德尔格尔的次子。纳喇氏和纳兰氏都出自叶赫那拉氏。当时权倾朝野的纳兰明珠明珠之父是金台石之子尼雅哈。明珠与索尔和是同祖父的堂兄弟。惠妃是明珠的堂侄女。

金台石跟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哲哲是兄妹。有这么一层亲戚关系在,后辈通婚肯定是不会少的。

再然后八,说说乾小四的后宫,乾隆的舒妃也是叶赫拉那氏出来的,她是侍郎纳兰永寿的女儿。而纳兰永寿的父亲是纳兰明珠第三子揆方。这样算的话,这个姑娘是明珠的曾孙女。

道光帝和妃也姓纳喇氏,显然她的祖上也是叶赫那拉部。

咸丰帝纳慈禧也没什么。往上数几代,叶赫那拉氏的后妃就挺多的。民间传说吧,基本是怎么有意思怎么来。基本是靠谱的很少。大清后宫从现在的资料看,从努尔哈赤到清末,基本是叶赫那拉部落出来人还是很多的。并非民间传说中那样不能取叶赫那拉部落的出来女子。

咸丰帝纳慈禧进后宫,这也就是一个常规的操作。慈禧在咸丰活着的时候,她没有丽妃得宠。不过,丽妃没有生儿子,只生了一个女儿。慈禧生了同治帝。所以,后来她的地位越来越高。丽妃的命运就止步不前了。话说回来的话,慈禧在咸丰帝那里也不是最得宠的后妃,如果真有民间传说的那种祖制,那咸丰帝大概也不会特地为她越制。当然,现实也就是没有那会儿事情。民间传说不足信的。


柳氏异闻录


叶赫那拉氏曾经是一支很强大的部族,但是在明朝时期,被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打败,臣服于当时的后金。据说由于叶赫那拉氏跟爱新觉罗氏打了很多年,是世仇,于是叶赫那拉氏的族长曾经发过诅咒:哪怕叶赫家族只剩下一个女子,也必将爱新觉罗灭亡。

所以满清才有不跟叶赫那拉联姻的说法,而出身叶赫那拉的慈禧,最终将清王朝推向灭亡,于是这个说法就更为流传,所以很多人说是因为咸丰违反祖制,娶了叶赫那拉的女子,才导致最终亡国。

满清并没有不跟叶赫那拉氏联姻的说法,叶赫那拉氏是满清的大贵族,一直以来清朝也都有跟叶赫那拉氏联姻的传统,除了慈禧之外,康熙的惠妃、乾隆的舒妃、光绪的隆裕皇后也都是叶赫那拉氏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不允许娶叶赫女人为妃”的说法呢?主要还是因为慈禧太后祸害了满清,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说法。但这只是小说演义的说法,不足为信。

蔡东番的《清史演义》里头讲说努尔哈赤修堂子挖出一个碑,上头有几个字,"灭建州者叶赫",而建州就是后金政权的根基地,清朝后来果然就灭在叶赫手里头。

再说说咸丰是怎么娶的慈禧吧,咸丰当年刚上任的时候还是壮志凌云的,想要好好治理国家,也不怎么近女色,但经历过太平天国的打击之后,咸丰逐渐消沉,开始把心思用在了美色上。

咸丰先后有3位皇后,12名妃子,还不嫌够,咸丰十年的时候,他命人四处寻觅美女,带到后宫。当时慈禧17岁,外号兰姑娘,虽然她已经超龄了,但由于她是满族大贵族,所以仍有参选资格。

慈禧入宫之后被封为懿嫔,虽然她进宫晚,但由于生了个大阿哥,母凭子贵,很快就升到了懿妃,之后又封为懿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其实如果不是这个大阿哥的诞生,也就是后来的同治,慈禧也没有什么机会在后期影响中国几十年。主要是

咸丰虽然妃子很多,共有19人,但他的生育率太低了,总共只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而且次子还早早的夭折了,所以没办法,只能立这个大阿哥为太子了。

如果咸丰像康熙那样的生育能力,也来个九子夺嫡,再有个非常有能力的皇帝上位,那说不定中国还不会签订那么多的条约呢。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我们后人也只能引以为鉴了。


魏青衣


这个祖训其实是子虚乌有的,是电视剧演义的结果,真实的历史就是后人的一厢情愿而已,因为并没有文献支持这一说法,只在蔡东番的《清史演义》里有提及,但是并没有找到切实的证据。


要说违反祖制,咸丰帝也不是第一个,因为他的老祖宗康熙帝有一个妃子惠妃就是来自叶赫部,乾隆帝的舒妃也是来自于叶赫部,假如真有这个祖训的话,康熙帝,乾隆帝不会不遵守的,可见这个祖训并不存在。但为什么会有人认同这样的说法呢?

一方面在当初的东北大地叶赫部与爱新觉罗为了地盘,利益确实是世仇,但后来爱新觉罗家族征服了叶赫部,自然两部落就融合了,之后的清朝,叶赫部有很多人都做了大官,若真的一直是世仇的话,爱新觉罗家族会允许叶赫部做官掌权么?

另一方面后世之人结合清朝灭亡于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之手,俩人恰好是叶赫部,所以就有了题主所提的说法。

其实窃以为这明显是一种甩锅行为,康熙帝,乾隆帝娶了叶赫部的女人国家蒸蒸日上,咸丰帝娶了叶赫部女人国家就衰败归根结底还是帝王能力不行,朝堂衰败让女人钻了空子,恰好她们又是叶赫部,也便有了这种因果轮回的宿命论。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叶赫部曾是一支强大的部族,但是明朝时期,经过和爱新觉罗的数次战争,终于臣服于努尔哈赤。

蔡东番的《清史演义》里讲了一个故事,说努尔哈赤曾挖出一个碑,上头有几个字,“灭建州者叶赫”,还有一种说法是当年努尔哈赤灭叶赫部的时候,叶赫族长曾发出诅咒,“叶赫哪怕只剩下一个女子,也必将爱新觉罗灭亡。”所以才有了不许娶叶赫女人为妃的说法。

由于出身叶赫那拉的慈禧,曾掌握了大清王朝政权半个世纪,并最终将清王朝推向灭亡,于是这个传说就更为流传,以至于很多人说是咸丰违反祖制,娶了叶赫那拉的女子,才导致最终亡国。

但是这种说法也仅仅出现在野史或传说中。在官方并没有此项规定,清朝后宫从努尔哈赤开始就有很多叶赫部的女子,比如努尔哈赤的孝慈高皇后,康熙皇帝的

惠妃,乾隆舒妃都是叶赫那拉氏的女人。


一点点历史




这个祖制只是江湖传说,不仅咸丰娶叶赫那拉氏女就连他的祖先康熙、乾隆也娶叶赫那拉氏女为妻。



清圣祖(1654.5.4-1722.12.20)康熙的惠妃就是。惠妃(?-1732.5.1周四),满洲正黄旗人。郎中叶赫那拉.索尔和女。索尔和他孙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知道是谁了吧?聪明,就是纳兰性德(原名成德,避太子殇太子保成而改),明珠为其子。即容若(成德表字)是惠妃侄。惠妃级别很高名列第四,仅次于皇后、皇贵妃、贵妃,为“四妃”——

惠宜德荣之首,居延禧宫。生皇长子胤禔(zhi or ti),太子胤礽他哥。



清高宗(1711.8.13-1799.2.7)的舒妃为叶赫那拉氏。舒妃(一七二八六月初一-一七七七五月卅日)议政大臣纳兰永寿女。永寿父揆(kui)方为驸马,为性德的三弟,都是亲戚。生皇十子(1751.6.12-1753.7.7),未命名,未封,早夭。



咸丰娶慈禧也就无可厚非了,再说慈安、慈禧、丽妃她们关系也挺好。慈禧手段极强,能力很高,虽有误国,但灭“清朝者,叶赫那拉氏”也不符合实际,此话源自叶赫部的诅咒——叶赫哪怕只剩一个女人,也要灭爱新觉罗! 诅咒是不存在的,建州部与叶赫部确实有仇。叶赫部与建州部恩怨已久。叶赫那拉氏曾对爱新觉罗氏说:你姓金了不起啊!我还姓太阳呢!



这事跟东哥(汉意绛珠草,为后人所取)有关。东哥不是哥而是名副其实的倾国。努尔哈赤想要,东哥恨他,说谁杀清太祖她就嫁给谁,导致四国灭亡。以至于成为满洲老女。而满洲老女也并不老,而是一个热爱骗婚的叶赫部的格格,33岁嫁到喀尔喀蒙古达尔汗子莽古尔岱,34岁卒。叶赫汉意为凤阳——凤凰朝阳。因为争夺她,哈达、辉发、乌拉甚至叶赫都灭国了。叶赫在亡国前发誓:叶赫哪怕只剩一个女人,也要灭爱新觉罗!


福垊



这一找不要紧,立马从慈禧的姓上找出了问题。原来慈禧的是“叶赫那拉氏”。说道叶赫那拉氏,喜欢前清历史的人都知道,绕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叫“叶赫那拉 •布普娅玛拉”,什么?不知道?我说“叶赫老女”、“东哥”你总该知道了吧。的确这个女人长得太漂亮了。漂亮得让女真人都走不动路。然而表面上也围绕着这个女人,海西女真四部和建州女真昏天黑地地打了无数仗,死了无数人。最终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成为了满洲的皇帝。其实炒米挺佩服东哥的,努尔哈赤杀了自己的爹,虽然懦夫哥哥把自己许配给努尔哈赤,但凭什么自己要像《水浒传》里扈三娘那样,逆来顺受?不但不嫁,并且立誓“谁杀了努尔哈赤,就嫁给谁?”这才符合人性嘛!


最终没有得到“东哥”的努尔哈赤诅咒“东哥”,“无论此女聘与何人,寿命不会长久,毁国已尽,构衅已尽,死期将至矣!”三十多岁的东哥后来嫁到了喀尔喀蒙古一年后就死了。对的,就是《康熙王朝》里被噶尔丹吞并的喀尔喀;就是宝日龙梅的那个喀尔喀。到目前为止炒米没听说谁在满文老档里找到努尔哈赤不允许娶叶赫女人为妃的任何记录。如果有,我估计是皇太极给废了这条祖训,因为皇太极的母亲就是叶赫部的女人,就是叶赫那拉 •孟古。


而且叶赫部曾经作为海西女真的最大的部落,实力和人数是远远高于建州女真的。叶赫部也曾经是女真的骄傲,因为“叶赫那拉”在满语中有“太阳”的意思。曾经的叶赫那拉城到现在还存在,在四平是3A景区呢。叶赫部也曾经骄傲过好不好?叶赫部被灭后,叶赫的族人都被编进了建州女真的八旗里去了,所以有清一朝不但后宫而且入仕的叶赫氏不要太多,叶赫氏为"满清八大姓"之一。纳兰性德就是叶赫氏。

而实际上,努尔哈赤能由弱胜强,打败海西女


真联军,打败强于自己百倍的海西女真,主要源于明朝的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军事策略和一点点的愧疚。李成梁善于利用女真人自身的矛盾,挑起他们之间的内斗,削弱他们自身的实力,以消除边疆的隐患。然而,因为一次建州女真首领阿台的叛乱,误杀了协助自己的觉昌安和塔克世,出于愧疚,给予了他们后人努尔哈赤更多军事上、物质上帮助,并纵容了他的逐步壮大。所以李成梁泉下有知,知道日后他帮助的这个女真人的后代最后取代了大明,不知道要不要把大腿拍断?


然而这个谶语在努尔哈赤时代究竟有没有,估计也只有努尔哈赤知道。然而最早见于清末光绪朝恽毓鼎所著《清光绪外传》里记载的这样一条“谶语”,不过听起来更像是布扬古的“诅咒”,“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这应该就是后世很多影视作品那个“努尔哈刺祖训”的源头吧


炒米视角


民间传言,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留有遗训:“不得娶叶赫女人为妃,叶赫那拉氏不得入后宫”的祖训。但这个祖训未见于史册记载,其真实性不得而知。

之所以有这样的传言,是因为它源于一个女人和一场战争。

这个女人就是叶赫那拉部族的叶赫那拉.东哥。

(东哥画像)

东哥出生时,叶赫部的萨满(巫师)曾预言说:“此女可兴天下,亦可亡天下。”

据说东哥是女真第一美女,其容貌可和“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主角陈圆圆媲美。她面容姣好,身材曼妙,倾国倾城。尤其是她的一双眼睛,简直勾人魂魄。

这样的绝色美人,追求者当然不计其数,努尔哈赤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对东哥倾慕已久,于是重金下聘叶赫部,东哥的兄长布扬古爽快地答应了努尔哈赤的请求。

因努尔哈赤在和九部联军大战中,杀死了东哥的父亲,东哥至死不嫁努尔哈赤,还扬言:“谁能替我杀掉努尔哈赤,我就嫁给谁。”

叶赫部族也把东哥的美貌当做一种资源,先后7次许配给了各部落男子,让部落之间因争夺东哥而爆发了多次战争。

这其中就包括努尔哈赤灭叶赫的一场战争

这些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女真各部落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掠夺财产和资源。

但叶赫部往往在战争陷入绝境之时,就把东哥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许诺将东哥嫁给对方,以换取叶赫部的利益。

由于叶赫部言而无信,多次撕毁婚约,将东哥许配其它部族。明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终于忍无可忍,亲率数万铁骑,征讨叶赫部。并立下誓言“不灭叶赫,绝不收兵。”

叶赫部派出布扬古和金台石两位贝勒迎战,固守东西两城,拒绝投降。

但此时叶赫的实力,根本无法抗衡努尔哈赤。明朝也刚刚经历了“萨尔浒大战”的惨败,自顾不暇,无力为他的盟友叶赫提供支援。

努尔哈赤则兵强马壮,携大胜明朝之余勇,三军用命。他们通过挖地道的方式,悄悄潜入城内,打开了城门,一举拿下叶赫西城。金台石自杀身亡。

布扬古孤立无援,请降。努尔哈赤许诺只要打开东城门,便留其性命。

但努尔哈赤为了斩草除根,还是杀了布扬古。

布扬古死前曾高声诅咒:“亡建州女真者,必为我叶赫女人!”

此前,33岁的东哥已经在明朝的帮助下,嫁给了蒙古首领蟒古儿太。

从东哥第一次婚配开始,到她最终出嫁,前后经历20年。因此,东哥也叫“叶赫老女”。

(慈禧剧照))
那么,当满清入关后,历代帝王是否遵循了太祖的遗训,没再娶叶赫女子为妃了呢?


当然不是。

史料记载,清朝历代帝王都曾娶叶赫女人。

皇太极曾娶叶赫部女子,其第五子爱新觉罗·硕塞的生母就是叶赫那拉氏。

到了咸丰这一代,清朝皇帝不但娶了叶赫女人为妃,还册立了叶赫那拉.杏贞为皇后,即后来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

光绪年间,同样册立了叶赫那拉.静芬为皇后,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隆裕皇后。

不过,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爱新觉罗氏的江山最终确实亡在了叶赫女人慈禧的手上。

她固执专权,镇压洋务运动,诛杀变革人士,囚禁光绪皇帝;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巨额赔款。由此加剧了中国的殖民化进程。

就这样,一语成谶,满清亡在了叶赫女人手里。


张生全精彩历史


挖掘历史、说历史、回答历史并解开不解之谜是大家共同讨论的重要话题!光绪年间的一段野史制造了许多麻烦,如果真有努尔哈赤的如此祖训,为什么在“康熙朝、乾隆朝、咸丰,包括隆裕太后”等几个朝代都娶有叶赫的女人?听日尧居k古史说说一点点来龙去脉!

在明朝走向衰败后期的万历执政时期,崇祯初期对本朝内部的勾心斗角已经自命不暇加之各地的农民起义,狼烟四起,于关外的后金各个部落已经无力统治,于是出台了一个政策:

对辽东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

以夷制夷的政策即是明朝已经没有精力将关外逐渐崛起的满洲人加以有效的形成制度,使满洲人脱离了中央集权的有效控制,这就使满洲人许多部落之间互相蚕食、吞并。


以夷制夷,说穿了就是在满洲人之间制造矛盾,让他们自己互相伤害残杀,明朝的朝廷坐收渔利。

皇太极的生母即是叶赫那拉部落的公主,努尔哈赤福晋——孟古

爱新觉罗与叶赫那拉本是姻亲,可都想当主人,互不相让。爱新觉罗家族号称他们是“大地上最金贵的金子”!而叶赫那拉家族则指着太阳说我们就姓它!两个世世代代有着血统联系的两个部落,一个民族若即若离,最后还是利益战胜了亲情,虽然努尔哈赤娶了“孟古姐姐”但在一次大战中,叶赫那拉家族还是败给了爱新觉罗氏,并打的如火如荼。

孟古姐在维护努尔哈赤的利益与惦记娘家亲情中郁郁而终。

相传:叶赫部的首领“布杨古”临死前曾经对天发誓,“我叶赫那拉就算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爱新觉罗”家族!


那么查历史的空间我们看到,事情并非如此,不但努尔哈赤娶了叶赫那拉部落的女人孟古,娶叶赫那拉氏的女人做后妃的皇帝大有人在!

清圣祖仁康熙帝的“惠妃”,生辰不祥但是她死于1732年,叶赫那拉部郎中索尔和之女,初封庶妃,生康熙帝皇长子胤褆。

清高宗,乾隆皇帝的舒妃,她是侍郎叶赫那拉氏,纳兰永寿的女儿,乾隆六年入宫,乾隆十三年被册封舒妃并于乾隆十六年生下皇十子,但是早殇,舒妃四十九岁逝世。

叶赫那拉氏家族在清朝还有名人:

叶赫那拉,纳兰明珠。

叶赫那拉,纳兰性德。

不过蔡东番《清史演义》有一个桥段值得考量:在努尔哈赤挖出来一个石碑,石碑雕刻“灭建州者叶赫”,巧了!咸丰帝就娶了一位妃嫔,那就是“叶赫那拉氏”,那就是后来的西太后,掌握满清朝政几十年直至满清灭亡的慈禧太后!

可能是历史的巧合还是确有其事,慈禧太后不过是一位四品道员的女儿,小明叫叶赫那拉,兰,就是因为漂亮,入宫最初被不务正业的咸丰发现,纳入一位贵人。

由于其聪明伶俐又有手段,特别是生了个儿子,晋封为嫔,母以子贵又晋封为贵妃,咸丰驾崩,其子登基为同治皇帝,此位置仅次于皇太后慈安,所以后来被通常称为西太后。

无论满洲人如何折腾,是否努尔哈赤是否有这个祖训,叶赫那拉氏一族在满洲人里还是一个地位显赫的大姓,满清王朝最终败在了叶赫那拉氏的女人手里是不争的事实。

请关注《日尧居k古史》欢迎网友互动、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