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繁榮的書畫展覽儼然成為了市場的災難

作為積極弘揚中國書畫藝術的我,近來突然感到藝術品市場的生命比聲譽更重要。市場真的完了那是多少人的災難。市場一旦有了問題大家必須努力去糾正去解決。不能漠視不管。就像一個人得了重病,就得給他抓緊醫治,不然命不保夕。

貌似繁榮的書畫展覽儼然成為了市場的災難

現在我還是想就全國鋪天蓋地的展覽這個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作為一個書畫藝術品市場,展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展覽對活躍書畫市場丶促進市場發展大有好處,但是,展覽又是一把“雙刃劍,”因為畫家在地方搞展覽很少為學術交流,而是為出售和推廣作品。所以,接待和承辦、主辦展覽,必須要看展覽畫家是什麼檔次,什麼水平,展覽的目的和性質,對市場和投資購畫者是否有意義,有價值。現在市場上的展覽正缺乏這些最重要的元素。受利益的驅動,展覽魚龍混雜,沒有正確的選擇性,缺少了對整個市場的考慮。不考慮市場效益和投資人投資意義。幾年來,展覽達成千上萬個次,參展的書法家丶畫家沒有多少人值得去投資與收藏,展覽是活躍繁榮了書畫市場,但是書畫藝術市場最需要的是健康,這些低檔次的展覽越多,對市場傷害就越大。展覽成為了市場的“單刃飛刀,”割肉放血,毫無憐憫之心。

做為搞書畫投資,有一個道理需要大家明白,今天我講出來讓某些人明白,明白了就會不再伸出禍害市場的手。

書畫市場與商品市場是個截然相反的兩個經營方式。比如服裝批發市場,外地人來進貨,是把貨拉走,把錢留下;而書畫家搞展覽是把你的錢掏走,把書畫作品留下。如果給市場留的是優秀的丶有藝術成就的藝術家作品,那留的是藝術財富,是對書畫市場和藝術品投資大有好處,規避了投資人投資風險,並且促進市場良好健康的持續發展。但是,現在的這樣的展覽太少了。搞了上千場展覽,絕大部分是傷害市場的展覽,這麼多展覽也沒有推出幾個優秀的丶能在藝術方面成氣候的藝術家。來搞展覽的書畫家水平不行,作品肯定就沒有投資收藏的價值。但是書畫熱和書畫人的投資經驗的缺乏以及無知,使他們迷失了正確的投資方向,一個個毫無投資價值的展品成了搶手貨。幾年來,一個一個的畫家在全國各地辦展,留下一卷一卷的“美麗的廢紙,”帶走投資人一捆一捆的錢。貌似繁榮的書畫領域廢畫在不斷增多,資金卻急劇減少,風險不斷加劇,其實這就是市場風險形成的真正原因,頻繁的濫展熱售亂薦,使書畫市場大量資金被人拿走,而留下的卻是沒有多大投資價值的東西,一次次,一次次,這些重金買來的畫作如殘豬廢犬走不出去,在自娛自樂一陣之後,成為破磚爛石,把一些地方圍成了一個無囗可出的“死水潭,”而那些受到傷害的投資人和畫廊,就像死水潭中缺氧的魚。

貌似繁榮的書畫展覽儼然成為了市場的災難

有些人老以為每幅作品價值十萬二十萬,滿畫廊的畫價值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幾千萬?但在其他地方三分之一的價格也無人問津。書畫作品的價值不是黃金白銀,全國全世界都是一個統一的價格,而書畫作品的價格是人為做起來丶炒起來的,說句真話,就連畫家本人也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到底價值幾何。

我也相信現在市場上將來也會有諸如齊白石丶徐悲鴻丶謝無量等這樣的書畫家,但是,大多數資金沒有投正方向,很多人幾十萬幾百萬的投向,最終將會變為廢紙的作品,當這些廢畫越堆越多越積越高的時候,來一個大滑坡,那將是“死傷慘重。”不知會多少人用廢紙擦眼淚!

貌似繁榮的書畫展覽儼然成為了市場的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