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貸行業月報3月刊:好貸詳解信貸行業新動態!

彙集金融大數據,信貸趨勢全解析。中國最大的信貸分發和全金融服務平臺——好貸在春節數據出爐後發佈了《中國信貸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月報·2018年3月刊》。伴隨著加強金融監管和創新發展,月報綜合信貸行業在2018年開局的前兩個月的整體表現,對於今年行業趨勢進行了預判。

由於年初有春節因素,因此3月月報在1月已有的數據指標基礎上與2月的金融統計數據進行了對比和合並。著重解答了人民幣貸款繼1月放出新高後的迴歸趨勢,以及居民消費貸款的增長勢頭持續情況,這些備受關注的信貸熱門話題。

月報分為五個板塊對2月信貸市場進行了分析。

一、社融季節性回落 表外融資銳減

月報中指出,受春節放假影響,2月各項融資中,除信託貸款有所增長以外,其他各項均下降明顯。2月新增社融為1.17萬億元,和1月相比,大幅少增1.89萬億元。

中國信貸行業月報3月刊:好貸詳解信貸行業新動態!

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2月繼續維持表外轉表內趨勢,表內信貸佔比率和1月基本持平。表外業務中,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環比少增最為明顯,其次是委託貸款,信託貸款較1月微增;而與去年同期相比,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同比少增明顯,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同比多增1821億元。

二、人民幣貸款增量降幅超一半 信貸水平仍屬平穩

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僅為1.0199萬億,較之1月增量降幅超過一半,也低於去年同期。不過月報中指出,考慮到春節的因素,通常合併1月和2月數據,與往年相比較更為合理。因此,從1-2月合計新增規模來看,共新增3.7萬億元,則高於去年同期。2月人民幣貸款增量回落符合季節性變化,信貸水平仍屬平穩。

說完人民幣貸款,再具體看看月報中對於消費貸趨勢的解讀!

三、前2月居民消費貸款同比增長明顯

由於年初有春節因素,月報綜合前2個月累計值進行分析得出:住戶中長期貸款同比回落,短期貸款同比明顯增多;企業短期和中長期同比均大幅少增,票據融資規模好於去年同期,非銀貸款多增。

月報中還指出,與去年相比,住戶短期貸款有增長趨勢,體現出個人消費貸款有所放量;而代表支持實體經濟的企業中長期貸款,2月同比多增,前2月累計同比少增,主要是受到1月同比少增的拖累,是否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有所增加還需看後續表現。

四、M2-M1剪刀差由負轉正

在貨幣供應方面,M1增速受到春節影響程度大於M2,故M1增速下滑明顯。繼1月人民銀行公佈金融數據時對M2的統計口徑進行了修訂之後,2月M2增速略高於預期,M1增速低於預期,M2-M1的“剪刀差”為0.3%,前值-6.4%,由負轉正。

五、小型企業貸款需求旺盛

近幾年,小貸公司、保理、互聯網金融(網貸)、民營股份制銀行等服務於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以及融資機構相繼出現了萎縮狀況。3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發佈了《2018年第一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如下表所示。

銀行家問卷調查指數表

中國信貸行業月報3月刊:好貸詳解信貸行業新動態!

中國信貸行業月報3月刊:好貸詳解信貸行業新動態!

銀行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和銀行家宏觀經濟信息指數

中國信貸行業月報3月刊:好貸詳解信貸行業新動態!

貨幣政策感受指數

中國信貸行業月報3月刊:好貸詳解信貸行業新動態!

從圖表可以看出,在宏觀經濟熱度和信心指數穩步提升的背景下,銀行家對貨幣政策感受明顯偏冷趨緊。

貸款總體需求指數連續2個季度上漲,2018年第一季度突破70%,貸款需求不斷增長,其中非製造業較製造業需求指數更高。

而小微企業明顯具有更加強烈的貸款需求和表現,貸款需求指數分別高於中型和大型企業貸款需求指數。環比、同比分別上漲4.3和3.7個百分點,體現出小微企業貸款需求進一步增長的勢頭。

2月社融回落,表外融資銳減,人民幣貸款增量下降明顯,而居民消費貸款則保持增長,總體信貸水平仍屬平穩狀態。綜合《中國信貸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3月月報》所述內容,對於2月信貸行業的表現可作出如下五項總結:

第一,2月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但前2月合計同比少增,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還有較大增長空間。

第二,銀行貸款審批指數降至低點,與企業日益增長的貸款需求相比,審批難度有增無減,這也符合近年來維持金融市場穩定的監管要求,未來一段時間內這一趨勢還將延續。

第三,除去年初早放貸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基於各類企業旺盛的信貸需求,接下來信貸經理接待貸款申請或有所增加,篩選優質客戶將成為重點。

第四,在信貸環境趨緊的環境中,申請貸款的企業及企業主需要對融資成本可能有所提高做好心理準備,以及應對方案。

最後,伴隨著大中小微各類型企業貸款需求的攀升,雖然年初人民幣貸款增量創出新高,但需要提醒有貸款意願的企業及企業主,在信貸需求增加,貨幣政策偏冷,以及銀行貸款審批趨緊的形勢下,應提早規劃貸款申請,提高自身貸款資質,爭取獲得適合的授信額度,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分析師:呂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