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都如何用作品詮釋「死亡是永恆」的?

成泰逸

死亡與愛情是藝術永恆的兩大主題,如同後者一樣,藝術家用作品來詮釋“死亡”同樣是需要兩種手段來達到藝術層面上的永恆,其一是事件的代表性,其二是藝術對事件的昇華帶給作品的審美價值。這兩個關鍵因素讓藝術品成為能夠代表人類哲學與審美的標杆。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幾幅藝術史上著名的表現“死亡”主題的美術作品:

大衛——馬拉之死

這幅畫是雅克·路易·大衛於法國大革命時期所作,馬拉是雅各賓派的領導人之一,因為革命工作而常年躲在地窖上而身染嚴重的皮膚病,每天都必須泡在特製的浴室藥水桶裡才能緩解病情,後來被反對其政見的女刺客夏洛蒂刺殺於浴室之中。油畫《馬拉之死》以經典的古典學院派構圖和簡介的光影色彩描繪了這一具有新時代變革意義的場面,使其超越了人物本身,成為了人類藝術史上代表新古典主義學派最有價值的作品之一。

籍裡柯——梅杜莎之筏

這是浪漫主義畫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畫面中講述的1816年一個真實發生過的歷史故事:法國戰艦梅杜莎號在前往殖民地的旅途中觸礁沉沒,船長和官員們乘坐救生艇逃離現場,剩下的149名船員和普通乘客只能紮起一個木筏隨波逐流,在海上飄零了半個月後,只有十人生還。這則報道引發了籍裡柯的同情與創作慾望,這幅《梅杜莎之筏》一方面用古典主義的色彩與陰影描繪了困死在木筏上的人的絕望與悽慘,一方面又用當時超前的構圖與人體動作表達了生還者在看到陸地一瞬間的希望與情緒張力,這幅畫因此被視為浪漫主義脫離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作,目前收藏於法國盧浮宮中。

莫奈——卡美伊之死

卡美伊是莫奈的妻子兼模特,雖然晚年生活豐裕,但莫奈年輕時所作的畫並不特別受歡迎,有過很長一段時間入不敷出的日子,甚至窮困到連藥店和麵包店都不願再讓他們賒賬,儘管如此卡美伊還是與莫奈不離不棄地渡過了13年婚姻時光,直到1879年卡美伊因病去世,在她離世後,莫奈寫信請求朋友幫忙,借錢贖回卡美伊為了生活當掉的一枚小金盒首飾,因為“這是我妻子能保有的唯一的紀念品,我想在她永遠離去之前,把它掛在她的脖子上。”正是這種集悲傷、哀悼、眷戀、絕望與恐懼疏離於一體的感情,令莫奈創作了以卡美伊為模特的最後一幅作品《卡美伊之死》,這幅畫徹底撕裂了學院派標準的構圖與用色參考,被認為是莫奈畫風轉型的開始。

畢加索——格爾尼卡

《格爾尼卡》是畢加索超現實主義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該畫作受西班牙政府委託創作。1937年,德國介入西班牙內戰,用轟炸機對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進行了瘋狂轟炸導致1600餘人被直接炸死,數千人受傷。這也是歐洲現代戰爭歷史上第一次針對平民的轟炸行動。畫面用黑白線條和色塊勾勒出了小鎮遭到轟炸那一夜的混亂與驚恐——人們拿著燭臺從家裡衝出來,無力地呼號著親人,人被受驚的牲畜踩死,母親抱著死去的幼子痛不欲生……這種狂亂的構圖與風格反而凸顯了戰爭的殘忍與無常,因此《格爾尼卡》是立體與超現實主義最富盛名的代表作。


在下翩竹

死亡是什麼?我以為,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延續。永恆的死亡,就是指人的肉體消亡了,但精神永遠存活,精神之光照耀著後世每一個人。

關於死亡,不但是哲學家喜歡探索的主題,藝術家對死亡也有著極大的探索興趣。他們用自己的思想詮釋了對死亡的理解和看法。

如果要說哪個藝術家對死亡探索的興趣最大,在我的印象中,是法國19世紀繪畫大師——德拉克洛瓦。他的畫是激情和奔放的代表,被稱作浪漫主義傑出代表。同時,他在畫中又很喜歡描繪死亡和戰爭場面,讓畫中佈滿了陰森、恐怖和神秘的氣息。

他的最著名代表作《自由引導人民》就是描繪戰爭場面的代表作,除過這幅作品,他還有許多作品描繪了戰爭和死亡,我們細細分析。


德拉克洛瓦《但丁與維吉爾共渡冥河》

1、《但丁與維吉爾共渡冥河》

這幅畫取材於《神曲》的一個故事,描繪了兩個大詩人但丁和維吉爾攜手乘著小船穿過冥河,也就是地域之湖的場景。他們的小船在湖中飄蕩,一個個赤身裸體的地獄幽靈撲向他們,欲把他們抓走帶進地域,象徵著他們隨時隨地承受著死亡的威脅,對他們的意志是極大考驗。

畫中主題鮮明而沉重,運用了大量冷色調,畫面暗淡,可以說把陰鬱、悲壯、神秘、恐怖的氣氛渲染得淋漓盡致。

德拉克洛瓦·《薩爾丹納帕勒之死》

2、《薩爾丹納帕勒之死》

此幅作品的創作靈感來自英國詩人拜倫的敘事長詩《薩丹納帕路斯之死》。

描繪了亞洲兩河文明的國王薩爾丹納帕勒不得人心,他所建立的王朝即將土本瓦解。他明白自己將要死亡,所以,在他死亡之前,他命令自己的衛隊,對所有妃子、僕從,以及財寶貨物等,一個不留的屠殺掉或者燒掉。

最後,他看著手下都一個一個死亡後,他沒有遺憾的自殺了。

德拉克洛瓦·《被從背後殺死的裸女》

3、《被從背後殺死的裸女》

這幅畫描繪了一個女性行走在路上,突然被人從後邊暗中殺害。在被殺害的一剎那間,女性發出了絕望的吶喊。

她身形扭曲著向後倒去,在死亡的瞬間,她想用盡力氣看清殺害自己的兇手,腦袋打算朝後回望,但她永遠無法實現這個願望了,她死了,把遺憾帶走了。

德拉克洛瓦·《希阿島的屠殺》

4、《希阿島的屠殺》

這幅作品創作於1824年,人物線條極有動感,色彩奔放而熱烈。描繪了野蠻的土耳其人侵佔了希臘希阿島,並瘋狂掠奪島上的財富,屠殺島上的原始居民的殘忍場面。

表達了德拉克洛瓦對戰爭的深惡痛絕,對帶來死亡的野蠻人的控訴,以及對勞動人民的深刻同情,是他表現人文關懷的重要代表作。

5、《納齊茲部人》

這幅作品描述了19世紀美洲大陸的納齊茲部人的兩個婦女在岸邊,其中一個婦女懷抱著一個弱小的嬰兒,嬰兒由於飢餓即將奄奄一息,讓兩個婦女一籌莫展。

19世紀,整個美洲大陸正在經歷戰爭洗禮,人們缺吃少穿,食不果腹,生存非常艱難,戰爭、疾病、災害帶來的死亡隨時威脅著人們的安全。人們只有遠離這些,才有可能活下去。

這幅作品同樣是德拉克洛瓦表達人文關懷,關愛生命的作品。


鴻鵠迎罡

在法國盧浮宮黎塞留側翼藏有法國畫家尼古拉斯·普桑創作於1637至1639年間的一幅油畫《阿卡迪亞的牧人》。

在這幅油畫裡,三男一女正在辨認墓碑上的拉丁文:“Et in Arcadia ego”。這句拉丁文的意思是“我也在阿卡迪亞”。

阿卡迪亞是希臘傳說中的幸福樂土,其中“我”指死神。這句話的寓意是什麼呢?意思是即便在樂土,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人類的青春也不過是虛無的彈指一瞬。作品傳達了一個真理:生的短暫和死的永恆。

畫面中,天色有點暗,三棵遠近不一的樹都傾向左邊,石墓線條端莊,四個人神態各異。畫面的右後方,在較暗的地方透出晚霞,這幾縷光線使整個畫面顯得特別優美,這種對幽暗的平衡,使人絲毫感覺不到死亡的可怕。

畫面在一片意大利式的寧靜風景中展開,構圖平衡,顯得單純平靜,人物沉浸在理智的沉思中,給人以崇高感。這裡只有懷古幽思的情調,而沒有懼怕死亡的恐怖。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也是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多以宗教和歷史故事為題材,富有思想深度與象徵意義,並輔以自然景色的描寫。畫作所呈現出的氣氛 含蓄而寧靜,充滿田園詩般的抒情味道。他的出現對歐洲浪漫主義風景畫產生了重大影響。(上圖為普桑自畫像)

一方面,普桑擔心因世俗的成功妨礙作為畫家的水準,另一方面,他不想離開在羅馬的家。

盛情難卻,普桑於1640年獨自來到巴黎,受到王公貴族的熱烈歡迎。正當他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普桑卻受到巴黎的畫家們的敵視。普桑苦不堪言,萬分思念遠在羅馬的妻子和孩子,歸心似箭。

這幅《阿卡迪亞的牧人們》就是那個時期的作品。有人甚至認為畫中鬱鬱不樂的世界正是普桑回巴黎後焦慮的反映。


畫家王衍成

藝術家用作品詮釋死亡是如何永恆的比較多,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下荷蘭畫家倫勃朗和美國雕塑家克里斯·庫克西。

倫勃朗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倫勃朗的畫作題材廣泛,幾乎是個全能畫家,擅長肖像畫、宗教畫等。


這幾個問題,在我們文化裡就變得小兒科。中國文化認為天地合萬物生,我們從天地而來,我們是天地之子,龍的傳人。生長壯老死都是自然,死了就又迴歸天地了。活著在真實的世界,我們就要按照宇宙自然法則,遵循天道而自然,知常而不妄,踏踏實實過日子,工作,生活。

我們任何一個人的智商就遠遠高出他們幾千年。原因就在於他們是蠻夷,基因硬件太差,理解不了高級的。好比讓一直狗,要學著說人話,不管人怎麼教狗說話,狗也完成不了這項任務一般。他們要是能搞明白這些就不會有所謂的一系列“神學”了。

下圖是倫勃朗的《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



克里斯·庫克西是美國雕塑家,作“永恆沉睡”系列雕塑試圖以永恆為主題,追求一種永不枯竭、永無休止的潛能和動勢,卻又悲觀地放棄,將永恆放在安靜的死亡和長眠中。

古埃及人認為,人睡著的時候是靈魂離開了肉體,人醒過來的時候,是因為靈魂又回來了,而人的身體,只是靈魂的一座房子。就是人死了,假如靈魂一定有一天會回來,人就能復活,就能再次醒過來。所以,古埃及法老死後,要製作木乃伊,保護這個靈魂的房子不腐壞。為了保護木乃伊不腐壞就建立金字塔。



這種思想,在我們看來是十分荒誕的。但是西方,印度,中亞西亞所有的宗教,都是基於這個思想來構建的。如果沒有靈魂不滅,那基督教還有存在的理論基礎嗎?同樣,也就不會再有天堂和地獄,也就不會再有末日審判。


崇儒



悠悠萬事,生死為大。生是死的起點,死是生的永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週而復始,輪迴無盡。生是藝術家作品表現的永恆主題,死亡亦然。

從古至今,自中而外,沒有人不懼怕死亡。因為懼怕,人人都盼望死後能有“靈魂”,能夠再生,能夠永恆。無論是西方信仰的基督上帝,還是東方的佛教道教伊斯蘭教之教義,都表達了這樣的意思。

畫家出於對宗教的理解和對人們對死亡能夠永恆的渴望的認識,在許多藝術作品中對死亡與永恆作了詮釋。

喬爾喬內《沉睡的維納斯》



古代藝術是神學和現實結合的產物。在古代大量的繪畫藝術中,都反映了死亡即為永恆的主題。從中國漢隋唐宋到西方的古希臘古羅馬,藝術的陳跡中都有通過藝術詮釋死亡即永恆的表述。

提香《聖母昇天》



在藝術家的畫筆下,死亡並非那麼可怕,而且還給人帶以無限的遐想。

倫勃朗《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

當死亡即為永恆用繪畫或其它藝術形式表現出來的時候,人們儘管似信非信,但終歸得到了精神的慰籍和鼓勵。這也是藝術的價值和魅力所在吧。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


誰憐一燈影

死亡即是永恆,這一主題是帝王將相抑或升斗小民都必須要面對的終極命定。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生死無常,無盡輪迴。

今天昏鴉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個關於愛神和死神的藝術主題吧,古往今來被畫家、雕塑家、文學家、音樂家和舞蹈家延伸出各種形式的藝術表現,這就是取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的悲劇――莎樂美。
《莎樂美和約翰》


――伯納特

被分封的希律王害死了其兄弟腓力,並且佔有娶了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為此先知施洗約翰在眾人面前公開指責到:“你娶這和婦人是不合理的”,惱羞成怒的希律王將約翰緝捕入獄。

希羅底的女兒也就是希律王的繼女被後世稱之為莎樂美的少女豔絕天下,尤擅極具魅惑的舞蹈“七層紗舞”。莎樂美對施洗約翰一見傾心,欲求一吻,被約翰義正言辭拒絕,傷心欲絕的莎樂美心生怨恨。
《莎樂美》――徐悲鴻


一日在希律王的宴會上眾人慾一睹為快欣賞莎樂美的“七層紗舞”,希律王承諾道:你可以提出任何要求,哪怕是應許你我王國的一半。莎樂美在其母希羅底的慫恿下說道:我只要你用盤子盛了約翰的頭顱給我!希律王一直因為忌憚於約翰在民眾中的聲望而不敢殺他,雖然後悔但是眾人面前已然許諾顯然是無法拒絕了,遂差人將約翰殺了將頭顱盛於盤中給了莎樂美……這個妖媚瘋狂的女子吻在了約翰冰冷的唇上,喃喃道:“你為什不看看我,只要你看到我,你就一定會愛上我……愛比死亡更神秘。”,這個原本簡單一帶而過的故事卻被藝術家們意猶未盡地想象和表現。
《舞蹈的莎樂美》――斯杜克



莎樂美一廂情願愛上約翰,當愛慾和佔有失去結果那必將是羞愧與嫉火燒起地毀滅。當愛神遇到死神;美豔和聖潔;復活與罪罰在人世間不停上演的悲劇,或許,這就莎樂美帶給藝術家在審美上的象徵意義吧。
《約翰的頭在顯靈》局部――莫羅

象徵極致誘惑的七層紗舞,不可方物的尤物,為愛而邪惡的莎樂美只要那瞬間的一吻,永恆的是死亡,也是代表永生的所謂愛情。

悲劇中的悲劇,死亡中的愛情。這個主題被王爾德以唯美方式演繹成了經典戲劇,理查·施特勞斯的歌劇、弗洛明戈舞劇、雕塑、繪畫……各種哲學釋義和藝術表現層出不窮。

《莎樂美》――克里姆特

人生只有兩大悲劇,一是得不到想要的,二是得到了――王爾德。


疾飛昏鴉

對於實際來說,死亡本身就是一種自然規律,而藝術家詮釋死亡,普遍是真接描寫或簡單的描寫,畢竟死亡二字在作家的筆下亦是很沉重的寫作過程。

另為了各種的作用亦會用幾種方法。如慷慨激昂,悲悽婉轉,淡然面對,決絕不悔,等等吧。無論怎寫,都是以代入了對死亡的認知方向,最終亦以描寫對象逝亡而終結此角色的描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