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都如何用作品诠释「死亡是永恒」的?

成泰逸

死亡与爱情是艺术永恒的两大主题,如同后者一样,艺术家用作品来诠释“死亡”同样是需要两种手段来达到艺术层面上的永恒,其一是事件的代表性,其二是艺术对事件的升华带给作品的审美价值。这两个关键因素让艺术品成为能够代表人类哲学与审美的标杆。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几幅艺术史上著名的表现“死亡”主题的美术作品:

大卫——马拉之死

这幅画是雅克·路易·大卫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所作,马拉是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因为革命工作而常年躲在地窖上而身染严重的皮肤病,每天都必须泡在特制的浴室药水桶里才能缓解病情,后来被反对其政见的女刺客夏洛蒂刺杀于浴室之中。油画《马拉之死》以经典的古典学院派构图和简介的光影色彩描绘了这一具有新时代变革意义的场面,使其超越了人物本身,成为了人类艺术史上代表新古典主义学派最有价值的作品之一。

籍里柯——梅杜莎之筏

这是浪漫主义画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画面中讲述的1816年一个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故事:法国战舰梅杜莎号在前往殖民地的旅途中触礁沉没,船长和官员们乘坐救生艇逃离现场,剩下的149名船员和普通乘客只能扎起一个木筏随波逐流,在海上飘零了半个月后,只有十人生还。这则报道引发了籍里柯的同情与创作欲望,这幅《梅杜莎之筏》一方面用古典主义的色彩与阴影描绘了困死在木筏上的人的绝望与凄惨,一方面又用当时超前的构图与人体动作表达了生还者在看到陆地一瞬间的希望与情绪张力,这幅画因此被视为浪漫主义脱离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目前收藏于法国卢浮宫中。

莫奈——卡美伊之死

卡美伊是莫奈的妻子兼模特,虽然晚年生活丰裕,但莫奈年轻时所作的画并不特别受欢迎,有过很长一段时间入不敷出的日子,甚至穷困到连药店和面包店都不愿再让他们赊账,尽管如此卡美伊还是与莫奈不离不弃地渡过了13年婚姻时光,直到1879年卡美伊因病去世,在她离世后,莫奈写信请求朋友帮忙,借钱赎回卡美伊为了生活当掉的一枚小金盒首饰,因为“这是我妻子能保有的唯一的纪念品,我想在她永远离去之前,把它挂在她的脖子上。”正是这种集悲伤、哀悼、眷恋、绝望与恐惧疏离于一体的感情,令莫奈创作了以卡美伊为模特的最后一幅作品《卡美伊之死》,这幅画彻底撕裂了学院派标准的构图与用色参考,被认为是莫奈画风转型的开始。

毕加索——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超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该画作受西班牙政府委托创作。1937年,德国介入西班牙内战,用轰炸机对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进行了疯狂轰炸导致1600余人被直接炸死,数千人受伤。这也是欧洲现代战争历史上第一次针对平民的轰炸行动。画面用黑白线条和色块勾勒出了小镇遭到轰炸那一夜的混乱与惊恐——人们拿着烛台从家里冲出来,无力地呼号着亲人,人被受惊的牲畜踩死,母亲抱着死去的幼子痛不欲生……这种狂乱的构图与风格反而凸显了战争的残忍与无常,因此《格尔尼卡》是立体与超现实主义最富盛名的代表作。


在下翩竹

死亡是什么?我以为,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永恒的死亡,就是指人的肉体消亡了,但精神永远存活,精神之光照耀着后世每一个人。

关于死亡,不但是哲学家喜欢探索的主题,艺术家对死亡也有着极大的探索兴趣。他们用自己的思想诠释了对死亡的理解和看法。

如果要说哪个艺术家对死亡探索的兴趣最大,在我的印象中,是法国19世纪绘画大师——德拉克洛瓦。他的画是激情和奔放的代表,被称作浪漫主义杰出代表。同时,他在画中又很喜欢描绘死亡和战争场面,让画中布满了阴森、恐怖和神秘的气息。

他的最著名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就是描绘战争场面的代表作,除过这幅作品,他还有许多作品描绘了战争和死亡,我们细细分析。


德拉克洛瓦《但丁与维吉尔共渡冥河》

1、《但丁与维吉尔共渡冥河》

这幅画取材于《神曲》的一个故事,描绘了两个大诗人但丁和维吉尔携手乘着小船穿过冥河,也就是地域之湖的场景。他们的小船在湖中飘荡,一个个赤身裸体的地狱幽灵扑向他们,欲把他们抓走带进地域,象征着他们随时随地承受着死亡的威胁,对他们的意志是极大考验。

画中主题鲜明而沉重,运用了大量冷色调,画面暗淡,可以说把阴郁、悲壮、神秘、恐怖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德拉克洛瓦·《萨尔丹纳帕勒之死》

2、《萨尔丹纳帕勒之死》

此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英国诗人拜伦的叙事长诗《萨丹纳帕路斯之死》。

描绘了亚洲两河文明的国王萨尔丹纳帕勒不得人心,他所建立的王朝即将土本瓦解。他明白自己将要死亡,所以,在他死亡之前,他命令自己的卫队,对所有妃子、仆从,以及财宝货物等,一个不留的屠杀掉或者烧掉。

最后,他看着手下都一个一个死亡后,他没有遗憾的自杀了。

德拉克洛瓦·《被从背后杀死的裸女》

3、《被从背后杀死的裸女》

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女性行走在路上,突然被人从后边暗中杀害。在被杀害的一刹那间,女性发出了绝望的呐喊。

她身形扭曲着向后倒去,在死亡的瞬间,她想用尽力气看清杀害自己的凶手,脑袋打算朝后回望,但她永远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了,她死了,把遗憾带走了。

德拉克洛瓦·《希阿岛的屠杀》

4、《希阿岛的屠杀》

这幅作品创作于1824年,人物线条极有动感,色彩奔放而热烈。描绘了野蛮的土耳其人侵占了希腊希阿岛,并疯狂掠夺岛上的财富,屠杀岛上的原始居民的残忍场面。

表达了德拉克洛瓦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对带来死亡的野蛮人的控诉,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刻同情,是他表现人文关怀的重要代表作。

5、《纳齐兹部人》

这幅作品描述了19世纪美洲大陆的纳齐兹部人的两个妇女在岸边,其中一个妇女怀抱着一个弱小的婴儿,婴儿由于饥饿即将奄奄一息,让两个妇女一筹莫展。

19世纪,整个美洲大陆正在经历战争洗礼,人们缺吃少穿,食不果腹,生存非常艰难,战争、疾病、灾害带来的死亡随时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人们只有远离这些,才有可能活下去。

这幅作品同样是德拉克洛瓦表达人文关怀,关爱生命的作品。


鸿鹄迎罡

在法国卢浮宫黎塞留侧翼藏有法国画家尼古拉斯·普桑创作于1637至1639年间的一幅油画《阿卡迪亚的牧人》。

在这幅油画里,三男一女正在辨认墓碑上的拉丁文:“Et in Arcadia ego”。这句拉丁文的意思是“我也在阿卡迪亚”。

阿卡迪亚是希腊传说中的幸福乐土,其中“我”指死神。这句话的寓意是什么呢?意思是即便在乐土,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的青春也不过是虚无的弹指一瞬。作品传达了一个真理:生的短暂和死的永恒。

画面中,天色有点暗,三棵远近不一的树都倾向左边,石墓线条端庄,四个人神态各异。画面的右后方,在较暗的地方透出晚霞,这几缕光线使整个画面显得特别优美,这种对幽暗的平衡,使人丝毫感觉不到死亡的可怕。

画面在一片意大利式的宁静风景中展开,构图平衡,显得单纯平静,人物沉浸在理智的沉思中,给人以崇高感。这里只有怀古幽思的情调,而没有惧怕死亡的恐怖。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也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多以宗教和历史故事为题材,富有思想深度与象征意义,并辅以自然景色的描写。画作所呈现出的气氛 含蓄而宁静,充满田园诗般的抒情味道。他的出现对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产生了重大影响。(上图为普桑自画像)

一方面,普桑担心因世俗的成功妨碍作为画家的水准,另一方面,他不想离开在罗马的家。

盛情难却,普桑于1640年独自来到巴黎,受到王公贵族的热烈欢迎。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普桑却受到巴黎的画家们的敌视。普桑苦不堪言,万分思念远在罗马的妻子和孩子,归心似箭。

这幅《阿卡迪亚的牧人们》就是那个时期的作品。有人甚至认为画中郁郁不乐的世界正是普桑回巴黎后焦虑的反映。


画家王衍成

艺术家用作品诠释死亡是如何永恒的比较多,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下荷兰画家伦勃朗和美国雕塑家克里斯·库克西。

伦勃朗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的画作题材广泛,几乎是个全能画家,擅长肖像画、宗教画等。


这几个问题,在我们文化里就变得小儿科。中国文化认为天地合万物生,我们从天地而来,我们是天地之子,龙的传人。生长壮老死都是自然,死了就又回归天地了。活着在真实的世界,我们就要按照宇宙自然法则,遵循天道而自然,知常而不妄,踏踏实实过日子,工作,生活。

我们任何一个人的智商就远远高出他们几千年。原因就在于他们是蛮夷,基因硬件太差,理解不了高级的。好比让一直狗,要学着说人话,不管人怎么教狗说话,狗也完成不了这项任务一般。他们要是能搞明白这些就不会有所谓的一系列“神学”了。

下图是伦勃朗的《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



克里斯·库克西是美国雕塑家,作“永恒沉睡”系列雕塑试图以永恒为主题,追求一种永不枯竭、永无休止的潜能和动势,却又悲观地放弃,将永恒放在安静的死亡和长眠中。

古埃及人认为,人睡着的时候是灵魂离开了肉体,人醒过来的时候,是因为灵魂又回来了,而人的身体,只是灵魂的一座房子。就是人死了,假如灵魂一定有一天会回来,人就能复活,就能再次醒过来。所以,古埃及法老死后,要制作木乃伊,保护这个灵魂的房子不腐坏。为了保护木乃伊不腐坏就建立金字塔。



这种思想,在我们看来是十分荒诞的。但是西方,印度,中亚西亚所有的宗教,都是基于这个思想来构建的。如果没有灵魂不灭,那基督教还有存在的理论基础吗?同样,也就不会再有天堂和地狱,也就不会再有末日审判。


崇儒



悠悠万事,生死为大。生是死的起点,死是生的永恒。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周而复始,轮回无尽。生是艺术家作品表现的永恒主题,死亡亦然。

从古至今,自中而外,没有人不惧怕死亡。因为惧怕,人人都盼望死后能有“灵魂”,能够再生,能够永恒。无论是西方信仰的基督上帝,还是东方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之教义,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画家出于对宗教的理解和对人们对死亡能够永恒的渴望的认识,在许多艺术作品中对死亡与永恒作了诠释。

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



古代艺术是神学和现实结合的产物。在古代大量的绘画艺术中,都反映了死亡即为永恒的主题。从中国汉隋唐宋到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陈迹中都有通过艺术诠释死亡即永恒的表述。

提香《圣母升天》



在艺术家的画笔下,死亡并非那么可怕,而且还给人带以无限的遐想。

伦勃朗《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

当死亡即为永恒用绘画或其它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人们尽管似信非信,但终归得到了精神的慰籍和鼓励。这也是艺术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吧。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谁怜一灯影

死亡即是永恒,这一主题是帝王将相抑或升斗小民都必须要面对的终极命定。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生死无常,无尽轮回。

今天昏鸦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个关于爱神和死神的艺术主题吧,古往今来被画家、雕塑家、文学家、音乐家和舞蹈家延伸出各种形式的艺术表现,这就是取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的悲剧――莎乐美。
《莎乐美和约翰》


――伯纳特

被分封的希律王害死了其兄弟腓力,并且占有娶了腓力的妻子希罗底,为此先知施洗约翰在众人面前公开指责到:“你娶这和妇人是不合理的”,恼羞成怒的希律王将约翰缉捕入狱。

希罗底的女儿也就是希律王的继女被后世称之为莎乐美的少女艳绝天下,尤擅极具魅惑的舞蹈“七层纱舞”。莎乐美对施洗约翰一见倾心,欲求一吻,被约翰义正言辞拒绝,伤心欲绝的莎乐美心生怨恨。
《莎乐美》――徐悲鸿


一日在希律王的宴会上众人欲一睹为快欣赏莎乐美的“七层纱舞”,希律王承诺道:你可以提出任何要求,哪怕是应许你我王国的一半。莎乐美在其母希罗底的怂恿下说道:我只要你用盘子盛了约翰的头颅给我!希律王一直因为忌惮于约翰在民众中的声望而不敢杀他,虽然后悔但是众人面前已然许诺显然是无法拒绝了,遂差人将约翰杀了将头颅盛于盘中给了莎乐美……这个妖媚疯狂的女子吻在了约翰冰冷的唇上,喃喃道:“你为什不看看我,只要你看到我,你就一定会爱上我……爱比死亡更神秘。”,这个原本简单一带而过的故事却被艺术家们意犹未尽地想象和表现。
《舞蹈的莎乐美》――斯杜克



莎乐美一厢情愿爱上约翰,当爱欲和占有失去结果那必将是羞愧与嫉火烧起地毁灭。当爱神遇到死神;美艳和圣洁;复活与罪罚在人世间不停上演的悲剧,或许,这就莎乐美带给艺术家在审美上的象征意义吧。
《约翰的头在显灵》局部――莫罗

象征极致诱惑的七层纱舞,不可方物的尤物,为爱而邪恶的莎乐美只要那瞬间的一吻,永恒的是死亡,也是代表永生的所谓爱情。

悲剧中的悲剧,死亡中的爱情。这个主题被王尔德以唯美方式演绎成了经典戏剧,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弗洛明戈舞剧、雕塑、绘画……各种哲学释义和艺术表现层出不穷。

《莎乐美》――克里姆特

人生只有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想要的,二是得到了――王尔德。


疾飞昏鸦

对于实际来说,死亡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规律,而艺术家诠释死亡,普遍是真接描写或简单的描写,毕竟死亡二字在作家的笔下亦是很沉重的写作过程。

另为了各种的作用亦会用几种方法。如慷慨激昂,悲凄婉转,淡然面对,决绝不悔,等等吧。无论怎写,都是以代入了对死亡的认知方向,最终亦以描写对象逝亡而终结此角色的描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