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真能称得上小诸葛吗?

蓬岛仙师

白崇禧,字健生,1893年出生在广西桂林县南乡山尾村的小商人家庭,中华民国时期一级上将,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参与指挥过台儿庄会战、武汉保卫战等战役。

与国民党大部分将领相比,白崇禧有胆有识,深谙兵法谋略,记忆力惊人,在国民党将领中素有“小诸葛”、“白狐狸”之称,甚至日本人也称之为“战神”,可见其有着较强的军事才能,“小诸葛”一词并非戏称。但纵观其战争经历,虽参与指挥取得过台儿庄大捷抗日战争重大胜利,但对日战争总体上胜负各半,在解放战争中被林彪击败。

1898年,白崇禧读私塾期间,成绩优异,爱打抱不平,常以心计制服那些爱欺负别人的大龄同学。1907年考入广西陆军小学,1909年投考广西省立初级师范学校,以第二名录取,入学后名列第一,被定为领班生。期间辛亥革命爆发,白崇禧与陆军小学同学多人一起加入广西北伐学生敢死队,从此开始军旅生涯。

南北议和后,各省学生军解散,白崇禧被编人南京入伍生队,半年后又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三年学习期满后被分配到卢永祥军中当兵半年,后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两年,养成了较好的军事素质。

1916年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白崇禧返回广西,被分配到广西第1师第3团见习,很快由副连长不路晋升至团长。面对军阀割据形势,白崇禧认为广西的前途不外有三:一为附合北洋军阀,一为支持赵恒惕所倡言之联省自治,一为归附广东孙中山的革命政府。权衡再三,他选择了归顺孙中山的道路。1923年至1925年,白崇禧任广西讨贼军参谋长,借助革命军的声望,与李宗仁、黄绍嬷采取分化瓦解旧桂系军阀的谋略,依靠联弱击强、再击弱的步骤,先联合沈鸿英击溃老军阀陆荣廷,最后又驱逐沈鸿英,从而控制广西。“小诸葛”的雅号即缘于此。

1924年白崇禧加入国民党,1926年桂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白崇禧出任参谋长。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追随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至1937年间,以白崇禧等人为首的新桂系军阀与蒋介石几度失和,白崇禧等人企图以新桂系取代蒋介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期间爆发蒋桂战争,但均失败。抗日战争爆发后,蒋桂之间的矛盾暂时得以平息,1937年8月2日,蒋介石电邀白崇禧去南京共商抗战大计。鉴于蒋桂之间的长期争战,白崇禧不敢贸然应允前往,后与李宗仁等老友旧部反复磋商,才于8月4日动身前往。白崇禧在南京不但未受到任何非难,而不久就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参与制定抗战计划。

白崇禧当时确定了对日军作战的六条指导原则,成为各战区作战的根据。淞沪抗战时,白崇禧以副参谋总长身份常到前线视察战况。

对于保卫首都南京,白崇禧本来认为,“南京是总理指定之首都,为总理陵寝之所在地,不忍为军事破坏,应宣布为不设防之城市,以主力退至城西部、西南部一带,一部集结于浦口,监视南京,掩护徐州,保留实力,以便机动打击敌人”。但白崇禧在军事会议上见蒋介石首先宣布防守南京,便没有说出自己的计划。

1938年3月24日,白崇禧随蒋介石到徐州、台儿庄一带视察。事毕,白崇禧留下协助李宗仁指挥。在此期间,白崇禧除协助李宗仁策划部署之外,还经常代表蒋介石到前线慰问部队,鼓舞士气。中国军民英勇奋战,与日军台儿庄交锋获捷,顿时举国欢庆,民心大振。国民党武汉行都游行人数超过10万,游行队伍用卡车载着李宗仁、白崇禧的巨幅画像为先导。

1938年11月,白崇禧兼任桂林行营主任,负责指挥国民党第三战区、第四战区、第七战区、第九战区,相继参与指挥南昌会战、桂南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但在指挥昆仑关作战时,由于未能按照命令击退日军,白崇禧被蒋介石召回重庆,专任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从此至抗战结束,专司幕僚。

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与白崇禧秉承蒋介石旨意,以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诬蔑中共抗日武装“破坏抗战”“不服从军令、政令”,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个月内全部集中到黄河以北,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白崇禧认为,“为将之道,要能带兵,要能练兵,要能用兵。开诚布公,信赏必罚,此带兵之道;技艺纯熟,指臂相使,此练兵之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此为用兵之道。此外.最要者,革命军应加强政治训练与教育。”抗战胜利后,白崇禧搜集有关军事教育材料,参考当时国民党军情,写成《现代陆军军事教育之趋势》一书。

解放战争期间,蒋介石命白崇禧在九江设立国防部指挥所,对抗大别山区的刘邓大军。 面对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和国民党军队的溃退,白崇禧也曾有过“备战求和”“求和备战”的两手准备,甚至秘送黄绍兹到香港找李济深调停他与中共的矛盾、派人到石家庄与中共领导人密谈,但其求和实质是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随着人民解放军渡江的胜利,白崇禧的计划落空,被迫率部队由武汉溃退湖南和广西,最后与蒋介石一起退保台湾。


十亩桑闲

正文:

白崇禧此人,讲军事才能在民国时代确实是出类拔萃的,属于人尖子的档次,很多人也喜欢称他为小诸葛,就是肯定他足智多谋,思维缜密,而且无论指挥作战还是练兵,都是一流人物,称其为民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这是不为过的。

但是,白崇禧的身上也存在着许多致命的弱点,一个是专横跋扈,不善于团结人,一个是狂妄自大,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一个是目光短浅,缺乏大智慧。这些弱点在日后给他带来了几次惨痛的失败。

北伐胜利以后,桂系军队发展到三十多万,地盘扩张到桂、湘、鄂三省,桂系实力发展到历史上的巅峰。但是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之后,蒋军却轻而易举就攻占武汉,数十万桂军迅速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狼狈下野,出逃海外。为何桂系败得如此快,如此惨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白崇禧专横跋扈,心胸狭隘,出于跟桂系大将俞作柏的私人恩怨,对俞作柏的表弟、有赫赫战功的李明瑞进行压制,不予晋升军长,反而任用平庸怯懦的胡宗铎、陶钧为军长,致使李怀恨在心,在蒋介石重金收买下临阵倒戈,致使桂军阵脚大乱。而白倚重的胡、陶却扔下全军临阵脱逃,使白最终吃下了自己种下的苦果。后来因为俞作柏、李明瑞急于反蒋,迅速倒台,这才有了让李、黄、白重返广西的机会,不然,可能小诸葛就成了历史的一颗流星了。

(北伐胜利后的政治局面,图中紫色部分就是桂系地盘)

新桂系重新统治广西以后,白崇禧又自以为桂军战斗力强,自视甚高,不顾实际情况,悍然出兵攻打广东抢地盘。结果桂军在广州外围被粤军打得大败,一路败退回广西,不但没抢到广东地盘,还被粤军占了梧州。之后白崇禧还不吸取教训,自以为有张发奎加盟,实力大增,又贸然决定出兵湖南,企图重占武汉。结果桂军在湖南盛夏的酷暑中饥渴交迫,痛苦煎熬,最后在衡阳之战被蒋军杀得大败,张发奎的第四军几乎折尽了老本,桂军也元气大伤,一路败回广西。攻广东攻湖南两场战役都大败,又引发白崇禧对黄绍竑的攻击,结果新桂系发生内讧,黄跑到南京投蒋。同时滇军大举入桂,新桂系时隔一年又被逼到了灭亡边缘。好在滇军战斗力很渣,被桂军奇袭击败,退出广西,而广东方面也无意与广西继续交恶,这样才让新桂系得以度过难关。经此一场挫败,白崇禧才认识到自己的实力远不如老蒋,不得不闭关自守,休养生息。

抗战时期,白崇禧身为桂林行营主任,在日军两次进犯广西老家的时候都表现得很消极。昆仑关大捷,打主力的是中央军第五军,桂军部队则都在外围打打风流仗以保存实力,结果老蒋震怒,一气之下降了白崇禧的级;桂柳会战,白崇禧又把桂军装备最好的两个师以“外线作战”的借口拉走以保存实力,结果桂林城里就剩两个装备较差的师孤军奋战,最后全军覆没。桂林失守后是中央军在柳州组织防线,拼死抵抗日军,桂军精锐依旧没有全力投入,最后柳州失守,桂柳会战中国大败,日本顺利打通大陆交通线,白崇禧也是难辞其咎。

(占领昆仑关的中国军队,从头盔可以看出是中央军部队)

到了国共内战时期,白崇禧坐镇华中,手握四十多万军队,却在徐蚌会战国军火烧眉毛时压住部下,百般阻挠其增援徐蚌战场。华中剿总四十多万大军,最后只有一个黄维兵团东援。设想如果华中剿总全力支援徐蚌战场,国军就是以一百二十万军队对共军六十万军队,力量对比会发生很大的倾斜,这场国共的大决战胜负也就难说了。但是白从派系利益出发,眼睁睁看着国军最精锐的主力兵团被全部消灭,然后逼蒋下台,以为靠着手里那几十万兵力,就可以和中共谈划江而治了。然而白完全错误估计了和对手的力量,也错误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蒋虽下台,但是军政大权和财政资源仍然牢牢掌握在他手里,李宗仁不过是个摆设。而我军此时已有四百万大军,打过长江统一中国是其坚定信念。白崇禧自己呢?真正能掌握的嫡系的桂系部队只有二十万人左右,其余的部队实际上都不会听他的。后来四野南下,华中剿总五个兵团里,宋希濂兵团自动脱离白的指挥,张轸兵团起义于金口,陈明仁兵团起义于长沙,一仗未打,白崇禧就只剩下了桂系的两个兵团了。但是白依然不能正确估计形势,还幻想依靠美援守住华南,继续和中共对抗。青树坪战斗,桂军依靠兵力优势打了一个不大的胜仗,更让白头脑发昏,在之后的衡宝会战中竟然以二十万兵力向五十多万解放军主动进攻,结果被打到崩溃,桂系赖以起家的主力第七军遭到毁灭性打击。此后广西战役,白又缺乏全盘考虑,一边幻想靠武装广西民团来阻止共军进攻,一边又企图守住雷州半岛以等待美援,一边还想把主力部队从海上撤到海南岛去。结果桂军的行动异常混乱,从南宁撤退的时候,十几万军队和家属,几百辆汽车全被堵在邕江边上,就靠一条小火轮来回运输,这时候白崇禧才想到应该预先在邕江上假设浮桥。因为桂军行动迟缓,共军硬是靠两条腿抢在桂军之前占领了钦州,把桂军全部包了饺子。广西战役之后,白崇禧已经失去了全部本钱,然而在蒋介石“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的许诺引诱之下,又一次利欲熏心,不顾李宗仁的劝说,飞往台湾,结果行政院长没当成,却成了老蒋实际上的囚徒,最后横死台湾。

(广西战役中,桂军行动迟缓,最终被全部消灭)

所以,白如果光从军事才能上看,说“小诸葛”是没问题的,但是因为这些致命弱点的存在,我们就只能说他是一个欠缺大智慧和大胸怀的军阀,最终的成就也就只能限于此了。


军武次位面

从多方面考虑了一下,也对比了一下,经过深思熟虑。排除政治因素和主观意识,单方面讲军事才华“小诸葛”白崇禧绝对,不比开国元帅当中的任何一位弱。可能我这样说,有人会不服气。




白崇禧,善谋善断,胆气超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灵活运用。常常以少胜多,有常胜将军之称。连毛主席都说他是当时中国第一智谋军阀,抗战期间,日本人被他打得,心服口服,甚至有日本人称他为“战神”。


北伐时期,白崇禧从广西打到东北,一路高歌猛进,打得北洋军阀,服服帖帖。抗日期间,台儿庄歼日军一万多人,是抗日首次大会战胜利,后又血战昆仑关,死战武汉城,期间共计消耗日军15万人,歼灭了日军精锐的中村旅团。解放战争当中,第二次四平战役中击败林彪,大别山上对战刘伯承,渡江战役后,青树坪又打败了林彪。

在军事理论上,白崇禧的“积小胜成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思想,远早于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白崇禧写的《游击战纲要》也是当时国共游击区学习的圣典。


白崇禧是绝对,对得起“小诸葛”这一称号的,这一点谁也不用否认。

如点评不到位,请条友们多多指点。


冯建光2

白崇禧在军伐混战和北伐时代就以足智多谋,精于运筹闻名,是桂系的智囊,这一点也被蒋介石所欣赏,青睐。一直想收为己用。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白崇禧李宗仁组合半生都在与蒋介石闹别扭!但是蒋、白在反共这一点上出奇的一致。白崇禧在反共上为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中央红军被迫撤离根据地时,白准确的预测出中央红军的行动路线,也看穿了蒋介石欲使“鹬蚌相争”的策略。虽然让红军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却没有赶尽杀绝,这就是红军史上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方面也是白崇禧结合各方面经验与条件,提出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战略方针。并辗转于各大战区为打击日寇献计献策,立下了一定的功勋。解放战争中白崇禧遇到了自己军事生涯最强悍的对手,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刘伯承。两个以谋略著称的名将展开了一场殊死搏弈!白让刘伯承的部队遭受了严重损失,刘在白的肚子里生存了下来。这为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后来白又遇上中共军队另一个以机智著称的名将林彪,终于机关算尽的小诸葛大势已去!纵观其一生,小诸葛绝非浪得虚名,是国军中出类拔萃的军事人才,堪称一代名将。


还算正常人

回答:

当之无愧

仅就军事能力而言,白崇禧战略眼光确实一流。

我是针对抗日战争而言,解放战争可以简单谈一下。

1937年8月7日的南京国防会议的召开,是蒋介石从七.七事变中,与白崇禧密谈抗战形势的全面分析,开战后的局面走势,我方应对策略,敌我力量对比后,蒋介石採纳白崇禧的大局构想,经与何应钦,蒋百里等人完善后,一致认为,中国以软抗强,一旦战端一开,只有动员全国力量,利用中国广大


地域辽阔,纵深无穷的有利条件,开展以空间換时间的持久作战,拖垮来势汹汹敌军。

当日军得知蒋介石第一时间到达庐山的消息后,日军知道,中日必将开始战了。

通过南京保卫战,白崇禧在武汉痛定思痛,终于与蒋介石协商后一致确定,战武汉而不守武汉,战争在长江两岸展开,史称"武汉会战"。

虽然武汉终于丢失,然而日军兵力已捉襟见肘,再也无能力组织大规模会战,敌我双方


对峙。而蒋介石以大西南为战略后方,西北为左冀,与日周旋。

解放战争中,白崇禧以桂系兵力为骨干,组成武汉行營,他前往徐州面见准备徐蚌会战的黄埔军校高官,劝其放弃以徐州为中心的会战,而以淮海广大地区机动野战,而在黄埔将官们的不屑中忿然回武汉,中共得知白离开徐州后,第二天即开始了规模空前的"淮海战略"。


良人执戟2


不可否认他的智慧,军事才能确实很厉害。有他率领的几场战争打的非常漂亮,比如台儿庄战役!以致吓得小日本都得称之为“战神”。

不论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还是白崇禧,我们现代人只是有所闻,并无所见。或许他们真的是胆识过人,聪明能干,也或许是因为某几件漂亮的事,被当时人们所赞扬,当然了,暂且不论诸葛亮,光言白崇禧,因他为抗日战争做了莫大的贡献,为保家卫国做了牺牲,所以值得我们后人来颂扬!


诗词上的中国

又是一個白崇禧,我在上編文章己經說了,白崇禧是國民黨內最好的軍事家,此人很能打仗,而白崇禧究競是長勝將軍嗎?從解放戰爭中看,白祟禧就是一個紙老虎,被我軍的長勝將軍林彪元帥從武漢開始,打的屁滾尿流,兩個軍事家在中南開始展開了較量,結裏白崇禧被林彪打的從湖北一直追到廣西,在廣西失利後,又被林彪追到廣東,最後以白崇禧失敗而告終,這就是國民黨的白崇禧號稱國軍第一軍事家的下場,與林彪比可以用虎與貓做為結:論,由此可見白崇禧與中共對的下場。白崇禧到了臺灣後,受到了蔣介石的打擊迫害,有人說白是被毛人鳳所害,還有人說白崇禧是因病而死,不管他如何死的,這對於中國人不重要,而重耍的是他替蔣介石打內戰而死,是輕如鴻毛的,他的死罪有應得,目前小報上寫白崇禧的文章很多,我對其歷史不感興趣,白崇禧的一生,參加了很多戰爭,在抗日戰爭中是有功之人,而在反共上他是一個死硬詆,功過相比,過大幹功,對此人,沒有什麽可誇的,他也不值的一誇。…。


于大通

首先诸葛亮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 我们就从这两方面来比较。

实话说,诸葛亮在军事方面是不如在政治上的实力的。三国演义在军事才能上过分夸大了诸葛亮的能力,其实在三国演义小说中诸葛亮在后期军事上也没有打过司马懿。

白崇禧在军事才能上是有他的过人之处,但是那也限于是没有遇到正真对手的人,后来在国共内战中,他就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胜利。所以这方面和诸葛亮还挺像。

政治方面 不是很了解 反正到台湾后就是被蒋介石整到了,所以感觉政治方面多半不太行。

就这样感觉,那就最多算是一个小小诸葛,不能算小诸葛。


伊小胖

白崇禧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千不该万不该随蒋介石逃台湾!还美其名为对历史负责!历来胜者为王败者寇!更何况共产党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在蒋匪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和中共对阵的整建制的国民党軍,就为数可怜了!白崇禧部队还算一个!为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和救人民于战火。毛泽东曾捎话白崇禧,只要他起义,只要他愿意,可以给予他三十万兵马的指挥权!要知道这已是他当时的一倍多了!但白却执迷不悟,和我们决一死战后,甚至不听李宗仁苦劝,一意孤行随蒋介石逃亡台湾!以至晚景凄凉。受迫害!甚至跷蹊死亡!从这一点来看,小诸葛枉有虚名,蠢蛋一个!不知正邪,不辩真伪。为虎作伥,与人民为敌到底!遗臭万年!


141557824

白在军事上的战略眼光很准:蒋百里中日之战诱日战于上海,中日之战打成持久战!五次反围剿之前准确判断了中央红军的突围路线!台儿庄!武汉会战!四平之战都有其身影!只是介入的深度不同而已!还有他提出的以空间换时间!是对持久战的极大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