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河南立炎黃二帝的塑像你怎麼看?

蓋中蓋9527

近年來,隨著中國實力增強,國內外對炎黃二帝的祭祀大典也非常熱衷,而且規模越來越大,特別是有些地方政府大舉祭奠炎黃二帝的大旗,吸引了全球華人的目光,隨著祭祀大典的規模越來越大,部分地區紛紛修建大型的炎黃二帝雕像,重整修墓,還沒在宣揚自己和炎黃非常親近,是炎黃故里等等,一方面增強對炎黃二帝的認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廣作用,讓炎黃子孫成為全球尊崇的民族!另一方面,區域文化的自我展現也是有利於對上古時期的追根溯源,但是希望各地要實事求是地宣揚不能言過其實!

我們所說的炎黃子孫,指的就是黃帝和炎帝,這是兩個人,傳說是兩兄弟,他們在共同打敗蚩尤以後,又發生了一場戰爭,也就是阪泉之戰,黃帝收服了炎帝,兩個部落統一,所以現在通用說法是黃帝與炎帝是華夏民族的始祖。

根據《國語·晉語》記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但其生卒年限尚不得而知,相傳是公元前兩千多年。

這裡記載的炎黃二帝誕生於姬水,姜水地區,這個地區,根據歷朝歷代的記載,大多都認為在陝西境內。據酈道元在條下引記載: 姜水 ,岐水出石橋山,東南流|……二川並逝,俱為一水,南與橫水合,自下通得岐水之目,俗謂之小橫水,亦或名之米流川。逕岐山西,又屈逕周城南,城在岐山之陽而近西,所謂居岐之陽也。非直因山致名,亦指水取稱矣。又歷周原下,北則中水鄉成周聚,故曰有周也。水北,即岐山矣。昔秦盜食穆公馬處也。岐山又東逕姜氏城南為姜水……

據此可知,大約就在陝西岐山附近。有根據明代李賢等人所撰《大明一統志》對姜氏城和姜水作了考證,在第三十四卷《鳳翔府·古蹟》中記載:“姜氏城:在寶雞縣南七里,城南有姜水。《帝王世紀》:母為有氏,有女登,為少典妃,遊華陽,感神龍首而生炎帝,即此”。也就是說確認在陝西境內無疑。

姬水是有熊氏軒轅黃帝的成長地,史籍記載黃帝以姬水成,曾長居姬水之濱,故以姬為姓。但這條河流在哪裡?是有爭議的,一般認為在河南境內。根據清順治十六年《新鄭縣誌》亦載:黃帝"生於軒轅丘,因名之。……國於有熊,故號有熊氏。長於姬水,又以姬為姓。"大體說是黃帝長在姬水。


古地名與現在地名不一樣是很常見的,鑑於對姬水的爭議,關於黃帝的歸屬也是豫陝二省居多,相爭大可不必,所以此二省立雕像也無可厚非,相反也是傳承文化的一部分。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從這件事情說明,河南政府也沒忘了他們也是我炎黃子孫,華夏兒女之一。也沒忘了根在三秦大地!

我們自稱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那麼這些詞是從哪裡來的呢?

“然神靈之育自西方來,以雍梁二州(陝西)為根本。宓犧生成紀,神農產姜水,黃帝宅橋山,是皆雍州之地。”

炎黃二帝來自“老家陝西”!

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央電視臺聯合攝製了十集大型紀錄片《中華文明》《曙光初照》中明確敘述:“華夏族的首領黃帝和他的另一位氏族兄弟炎帝的部落都是起源於中國西部的渭水流域,在華山腳下,人們終於找到了仰韶文化最初的源頭。”“仰韶文化一支搬到了西安境內,今天這個地方叫半坡,是上古時期的伊甸園”!



白壽彝主編的《中國通史·第三卷·上古時代》明確記述:“炎黃族屬集團在傳說中,炎黃部族最早發祥於渭水流域。”


徐旭生先生,生於河南省唐河縣,是我國著名古史學家、考古學家、教育家,有“中國考古界拓荒者”之稱。徐旭生關於華夏炎黃起源做過許多重要的論斷,影響至今!其史學鉅著《中國古史傳說的時代》中敘述:

“大約華夏集團從陝西、甘肅一帶的黃土原上,陸續東遷,走到現在河南、山東、河北連界大平原上,首先同土著的東夷集團相接觸。始而相爭,繼而相安,血統與文化逐漸交互錯雜”。



傅斯年名著《夷夏東西說》中論述:“三代及三代前,古族有東西二系,夏與周屬西系,夷與商屬東系。殷周間的劇烈變革“蓋民族代興之故”,是兩個民族,兩種文明之間的交替。源於陝西的華夏文明最終取代夷商文化,重振夏文化風氣,從而成為中華文明的奠基者!”

以上可看出:華夏集團“周人”通過了對“殷商”發動統一戰爭,陝西的“華夏文明”最終取代了“殷商”後,才使得我們有了一個新的名字“華夏兒女”!





作為源自陝西的炎黃子孫、華夏兒女之一的河南政府,建立雕像來紀念自己的祖先,是一件好事情,我們沒有必要來反對!

陝西!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的心靈故鄉!


大唐神都

看著名學者怎麼說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0eea16862105b930fd36c39dd9a14c5f\

天道TD

近年來各地都開始注重環保,不斷加大旅遊產業的投入。旅遊產業是個朝陽產業,當人們的物質水平到達一定水平時,這方面的需求就應運而生。如果人們主活還掙扎在生死線上,誰還去旅遊?


投入旅遊產業是一本萬利的事情。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增加了就業,提高了GDP,另一方面提高了當地的知名度,為後序當地其它產業爭取到了無形的投資人,又為當地的地方官掙夠了政績。多方獲益,何樂為不為?

為了這些原因,當地政府是大力配合旅遊產業的投資人,為了拉來遊客,無所不用其極!沒景點,沒有關係,有鋼筋水泥造出景點。沒歷史典故,自己杜纂出典故。把八竿子掃不到的歷史名人劃入當地,反正誰也不知道這人生前到過哪裡,我說到過,你也沒法否認!尤其是歷史中生平不詳的歷史名人更是無從考究,只要爭取來遊客,GDP提高了,一切都OK!



炎黃二帝是人文始祖,我先豎起雕像,看誰敢來毀掉?敢毀你就是背叛祖先,大逆不道!經營一段時間有了點名氣,就可以招來當代名人為其歌功頌德,提高在全國的影響力,套路不可謂不深。


在這個提倡和諧共進,共同發展的今天,誰還敢再出異聲?


行雲流水1437995

賣票的話就買票看,不賣票就抬頭看,還能怎麼看?

炎黃二帝生在河南,是中華民族文明始祖,不僅是河南人,其實每一個地方中國人給他們塑像崇拜都無可厚非,至少總比那些佛像強吧!

炎帝神農氏出生於河南周口歷山,“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用,以教萬人。始教耕。故號神農氏。於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又作五絃之瑟。教人日中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遂重八卦為六十四爻。”是華夏文明從狩獵走向農耕的一代偉人,在位120年,死後葬於湖南長沙。

黃帝軒轅氏,中國第一個完成各部落統一的君主,出生於河南新鄭,老家卻是河北張家口,葬在“上郡陽周橋山”據考證在今陝西境內。

所以說,只要是華夏所屬之地,紀念炎黃二帝都是沒毛病的,這是對祖先的尊重,對偉人的敬仰,比其它的那些神神叨叨毫無用處的塑像強多了!


三日軒主人

先不說炎黃二帝具體哪裡人,單從他們立像的行為來看是對我們華夏文明的認同,尊重,發揚,值得鼓勵。可以做成愛國教育基地,弘揚中華文化,凝聚名族向心力,應大加讚賞。



另在炎黃二帝來自哪裡,自古眾說紛紜,最權威說法是皇帝軒轅氏始於陝西,炎帝神農氏源於湖北。皇帝尚武,遊牧於北方,武力強盛。炎帝善農,躬耕於南方,物產豐富。


微力無邊

炎黃二帝塑像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西北部三十公里之處的黃河風景名勝區向陽山上,二帝塑像背依邙山面向黃河。整個工程佔地2816平方米,塑像整體高106米,所使用的石材為太行山真石。整個塑像工程由海內外華人華僑捐款和政府投資及招商引資共計1.8億人民幣,自1987年開始籌備於2007年建成歷時二十年,是為代表中華民族之創始、之和諧、之統一。


鄭州北部的新鄭市在上古時期稱為“有熊”,第八代軒轅皇帝在此建都。此後黃帝帶領先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根基。所以新鄭被稱為“黃帝故里”。

為了紀念黃帝功德,人們在軒轅丘上建造了軒轅廟,此後歷代都有修復。

至於炎帝故里,目前有爭議的地方有六處,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湖南株洲、湖北隨州、山西高平、河南拓城。

相傳黃帝部落與炎帝部落結盟,共同擊敗了蚩尤。將炎黃二帝雕塑在一起也是因為二帝被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精神動力。


singluar先生

文明河南辦了很多事,比如說是修建了許多基督教堂、微博侮辱民族先聖等,不知道立炎黃二帝塑像啥意思。素質不是靠立個古人就有的,而是看具體做了哪些事情。頂多就吆喊,讓更多的人去河南旅遊吧?


崇儒

沒有任何力證就說是炎黃故里,說到底就是2006年看中旅遊產業,於是隨便捏造個歷史,搞出來的假古蹟。












親爹親爹

造假,管他是不是先搶到手再說,這是河南立炎黃二帝塑像的真實意圖。

其實炎黃二帝基本上都是在陝西寶雞,陝北一帶活動,繁衍生息,西安高陵的楊官寨遺址,臨潼的姜寨遺址就是當時的都城,根本與現在的河南省沒有關係。

河南省在歷史文化方面擺的“烏龍”還少嗎?沒有什麼可奇怪的,當地人的強項是啥?你知、我知、大家知。大家心裡清楚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