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急乱投医?销售额接连下跌 娃娃哈决定押宝微商

病急乱投医?销售额接连下跌 娃娃哈决定押宝微商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饮料市场的竞争加剧和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仅靠“砸广告铺货”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因此选择微商渠道也在情理之中。但当下很多大品牌都在试水微商,且微商界良莠不齐,管控不好还会反噬品牌,大品牌进驻微商究竟是逆风翻盘还是沦为“炮灰”还值得商榷。

近年来,娃哈哈销售额接连下跌,根据《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娃哈哈2016年营收为455.92亿元,2017年业绩虽未公布,但业内分析仍徘徊在400多亿,距离此前的千亿营收目标渐行渐远。究其原因,娃哈哈品牌、产品及营销老化是根本。

作为娃哈哈的“当家花旦”,营养快线上市曾帮助娃哈哈迅速突围。2005年,营养快线的问世开拓出发酵乳这一新品类,此后风靡全国,在2013年销售额攀升至200亿元,这也为娃哈哈贡献出巨额利润。

然而受到“肉毒杆菌”等谣言影响,2014年之后,营养快线营收急转直下,宗庆后回应称,“至少损失了近四亿元”。由于品牌结构单一,这也使得娃哈哈品牌形象大打折扣,逐渐沦为三四线城市品牌。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饮品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方向,娃哈哈原来的单一战略结构已很难支撑后续发展,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困境之中,娃哈哈近几年频频跨界,业务版图还囊括至奶粉、印刷、零售、机械和奶牛养殖、房地产、无人零售等新产业。

娃哈哈于2010年推出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爱迪生”,随后在2012年开设首家娃欧商场;2013年,娃哈哈高调进入白酒行业,但以上动作并未溅起太大的水花。自2017年开始,娃哈哈则将开发中老年保健品、中医食疗产品作为下一个突破口,目前其智能化提取工厂已在筹建阶段,而最近则投身无人超市领域,与深蓝科技签订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Go无人店协议,预计投入成本为20亿元。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表示,过去,走传统模式的娃哈哈并未有接触过微商,但近几年在经历营收连续下滑后,其已经意识到要进行自我颠覆。

微商借助其庞大的人群快速走量,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不少传统品牌看中的原因之一。此外,相比传统渠道,微商渠道可以让品牌商迅速覆盖市场,迅速回款。有数据显示,从市场规模来看,2016年微商行业总体市场规模为3607.3亿元,2017年微商行业市场总体规模达6835.8亿元,增长率为89.5%,增长速度远远领先于传统电子商务等其他商业领域。

但同时朱丹蓬指出,“微商有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渠道特征,从消费端来看,这个产品不可能打造成像营养快线一样的大单品。”

现阶段的娃哈哈正是需要突破的时候。但是,突破需要年轻人来做决策。过去获得巨大成功的娃哈哈,目前处于对年轻消费群体迷茫之中,不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口味。

由此看来,娃哈哈向年轻人学习,还在痛苦之中。

病急乱投医?销售额接连下跌 娃娃哈决定押宝微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