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爲什麼感覺名氣比王耀武還大?

關心婷

張靈甫是黃埔四期畢業生,而王耀武是黃埔三期生,他算是張靈甫的學長,當然拋開這個身份不提,日後的王耀武更是成為了張靈甫的老上級,這二人成為了同一個編制下的軍人,而這個部隊的番號叫做七十四軍,也就是日後整編的七十四師。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國民黨51師、57師、58師組成了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首任軍長為俞濟時,這便是七十四軍的前身。此時的王耀武擔任的是51師師長,而他的學弟張靈甫則是51師305團上校團長,做為上下級的關係,他們二人共同血戰於淞滬。在這之後,王耀武便成為了七十四軍的軍長,這位山東漢子帶領的七十四軍逐漸成為抗日的主力軍,率領部隊四處參戰,被譽為“抗日鐵軍”,國民黨更是授予七十四軍“飛虎旗”,使得七十四軍名聲大震。



而張靈甫從團長到日後的師長靠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戰功,其每戰往往親自率部衝鋒,多次負傷,尤其在萬家嶺大捷中率領敢死隊奇襲張古山使得張靈甫一時名揚天下,並且被編入了戲曲,成為了舉國皆知的人物。從這裡來比較王耀武和張靈甫我們不難發現,王耀武雖然身居高位但卻少了一份英雄色彩,這位高級指揮官雖然在運籌帷幄但卻更像一個操盤手,而榮耀便更多的圍繞在了衝鋒陷陣的張靈甫身邊,這是張靈甫名聲大的第一個原因。



之後在解放戰爭時期,王耀武已經成為了一省大員,而張靈甫卻擔任了整編七十四師的師長,充當起了蔣介石內戰的先鋒,此時的張靈甫已經成為了蔣氏愛將。問題的關鍵來了,張靈甫先是攻克兩淮,後又攻佔漣水,一時被老蔣無比寵愛,授予青天白日勳章,而之後殞命孟良崮,面對五倍的華東野戰軍,更是堅守四天,最後報效了老蔣,頗具傳奇色彩。



而王耀武就不同了,在張靈甫斃命後,華東野戰軍於1948年9月發動了濟南戰役,解放軍官兵更是提出了一句頗為押韻的口號“打到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結果出人所料,濟南城破,王耀武被俘虜,在電臺中並且發表了講話,說:“國軍不要在給老蔣賣命啦”,蔣介石氣的大罵無恥。

所以我認為,王耀武的名聲不是沒有張靈甫大,只是國人向來喜歡孤膽英雄,而張靈甫身上具有這種英雄色彩,並且寧死也選擇了愚忠,而相比於他的老上級王耀武,他還是頗識實務的,算是一位明白人。


風流倜儻張四少

74軍曾經被日本人稱為支那第一恐怖軍,是無數日本士兵中的夢魘,在畏懼的同時,產生的是欽佩的感情,在抗日戰爭期間74軍轉戰大半個中國,粉碎了日本人進取中國的野心,而王耀武就是在抗日戰爭期間,74軍最輝煌時刻的軍長,是他帶領著74軍走向了抗日的榮耀。


而張靈甫從王耀武的手下的團長做起,在王耀武從第51師的師長升任為第74軍的軍長時,張靈甫接任了第51師的師長,成為了王耀武的左膀右臂,為抗日戰爭同樣立下了巨大的功勞。

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內戰爆發,王耀武因為巨大的功勞被升任為了掌控全局的第二集團總司令,當時作為副軍長的張靈甫則接任了王耀武第74軍軍長的位置,並在不久之後因為第74軍裝備的升級,以及編制的改變,被蔣介石改編成了第74師,人數沒有改變,裝備反而先進了許多,他成為了第74師的師長。


王耀武是帶著74軍走向輝煌巔峰的人,而張靈甫是帶著第74師走向毀滅深淵的人。

如果要說對整個國家的貢獻,我覺得王耀武的功勞絕對超過於張靈甫,因為我始終覺得只有在抗日戰爭中做出大貢獻的人才稱得上是英雄,而張靈甫與王耀武相比,在抗日戰爭中雖然功勳卓越但是卻全然比不上當時作為軍長的王耀武。


第74軍在早前就已經成立,只不過軍長另有其人,在剛開始的那段時間裡74軍並沒有後來的那樣光芒奪目,74軍這把寒光閃爍的利劍,是在王耀武接任之後才開始綻放出它令人膽戰心驚的光芒的,因為王耀武強大無比的作戰功績,他深受時人的好評,甚至有人這樣評論王耀武,“寧碰閻王,不碰老王”說的就是日軍在面對王耀武時候的心情。


張靈甫曾經因為殺妻案被關進了監獄,是因為王耀武的惜才,才請求蔣介石把他放出來加入自己的部隊的,這也從側面上說明了張靈甫軍事才能的過人。

他在進入王耀武的部隊之後,每次作戰都身先士卒,專門帶領著手下的士兵挑硬戰打,而且每次戰績都還不錯,由此一路高升最後變成了王耀武的副手,可以說王耀武第74軍的威名有一小半是張靈甫打下來的,由此可見,張靈甫在抗日戰爭中所做出的貢獻也不低。


但是如果從整體來看,王耀武在抗日戰爭中所做出的貢獻,遠遠大於張靈甫,王耀武是一個統帥全局的大將,正因為是在他英明的領導下整個74軍才能在戰爭中大放異芒。

而張靈甫切只是王耀武手下的一個戰績輝煌的急先鋒將軍,他之所以能打下這麼多巨大的功勞,與王耀武的指揮有著必要的聯繫,從後來內戰中張靈甫的失敗就可以看到一般。



張靈甫打仗太過於急切,不能縱觀全局,所以最終才會導致當時國民黨最強大的軍隊74師被解放軍全殲,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張靈甫的能力和功勞絕對是比不上王耀武的。

接下來我們來說一下為什麼張靈甫的名氣比王耀武的名氣大,那是因為相比於王耀武來說,張靈甫的身上有有著更大的英雄色彩,張靈甫每次作戰身先士卒,每每以戲劇性的結局攻下了敵軍的陣頭,這樣的形象更符合我們心目中對英雄的想象,而像王耀武這樣在身後掌控大局的統帥來說,英雄的角色在很多時候就不適合他了。


而且張靈甫在內戰的時候因為他不畏死的精神也令很多人表示認可,為其的折戟、為其對主的忠心也許很多人對他大增好感。

而王耀武卻在內戰中向解放軍投降了,甚至還為此發出電報讓所有人不要再為蔣介石效力,因此受到了不少人的詬病。

但是這能說明什麼,能說明王耀武這個人品性不好嗎?

我覺得不是的,這恰恰能說明王耀武這個人識時務,明事理,試問王耀武將軍在抗日戰爭中可曾向日本人低過頭?在國難家仇之下正是人人誓死效力的時候,這個時候王耀武為整個家國獻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甚至把自己的生命都投注了進去,參與了這場血氣噴發的家國大賭。

而內戰爆發,面對的敵人就會大不一樣了,當面對的是自己的血脈同胞時,王耀武將軍所做出的低頭我反而覺得沒有那麼可恥,如果王耀武將軍被日本人俘虜他必定是寧死都不屈從的一個人。

但是被解放軍俘虜之後為了不讓流血的擴大化,為了不讓同胞自相殘殺,王耀武這個時候向整個國民黨所發出的投降宣告我覺得是他在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是完全可以做出理解的。

所以如果讓我從這兩位將軍中挑選一位最值得我敬佩的人,那我會選擇王耀武將軍,因為他在面對整個國家的敵人時,他可以是悍不畏死的,但是在面對同胞流血的時候他也可以是能委曲求全的。從很多方面來說,他都是一個無限接近於完美的人,他更符合我心中英雄的人選,但是對於民眾來說,王耀武內戰後面的行為就不被很多人接受了,所以王耀武的名氣在很多時候往往都不如他曾經的老部將、一個誓死效忠蔣介石的張靈甫,人們更喜歡戰死沙場的英雄,而不是一個識大體的英雄。


孤客生

張靈甫是蔣介石的學生、愛將。

抗日戰爭時期也算是有戰功的人,積極參與對日作戰、屢立戰功。

後來因功一路高升,解放戰爭時期被蔣介石授予中將軍銜,統帥老蔣的嫡系部隊—整編74師,那可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中的老大,一個整編師3萬多人,全美械裝備。

張靈甫名氣大還因為一件事,就是他親自槍殺了自己的老婆。

1933年,年僅30歲的張靈甫就當上了第一師獨立旅第1團上校團長。此時,張靈甫所在部隊在四川與紅四方面軍交戰,經部隊朋友介紹,張靈甫與吳海蘭相識。1933年冬,兩人在四川廣元拜堂成親。—年後,女兒張清芳出世。1936年,張靈甫槍殺了結婚三載的第二任妻子吳海蘭。東窗事發後,張靈甫遭到了婦女界的一致討伐,胡宗南出於憐才,他沒有執行蔣介石派人押解張靈甫到南京受審的命令,而是要求張靈甫自解南京。張靈甫帶著少量盤纏上路了,用完了盤纏後他就賣字餬口,一路走走停停,兩個多月才來到南京。隨後被判入獄10年,在南京“模範監獄”服刑。

當時到了南京後,張靈甫已被判死刑,但是他在獄中染上了瘧疾,幾乎奄奄一息。模範監獄的典獄長和他的關係不錯,安排獄醫為張靈甫治病。不久之後居然起死回生,於是他聽從典獄長的勸說,向軍事法庭遞交了申訴書。

後來抗日戰爭爆發,1937年8月,51師、58師編成第74軍。隨後五十一師開赴上海,參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滬會戰,任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第305團上校團長。

1937年12月5日,張靈甫率305團投入南京保衛戰在淳化鎮附近構建新陣地,阻擊日軍掩護王耀武51師退入南京,雙方展開肉搏戰,張靈甫的左臂中彈負傷不下火線,在戰役中張靈甫率部死守華嚴村以一團之力與日18師團血戰一晝夜,最終也因傷勢嚴重,渡江後不久暫別部隊回到西安養傷。因作戰有功,張靈甫被提升為153旅副旅長兼305團團長。

再之後就是一路高升,步步青雲,從74軍一個團長一直升到74軍軍長兼南京衛戍司令,真正成為御林軍統領,蔣介石的心腹愛將。


葫蘆金剛爸爸

為什麼張靈甫比王耀武大,張靈甫將軍實為一將材,年少好學尚武,曾考入北大歷史系,因無力負擔學費於北大休學肄業,考入黃埔四期,受過正規的軍事理論教育。人品行良好,嚴於律己,帶兵賞罰分明,以身作則從不計較個得失一人,抗戰期間,張靈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對日寇南征北戰,經歷硬仗、惡仗無數,書下了自己人生中最為風光的一頁。

黃埔軍校畢業後,張靈甫所在第一師師長鬍宗南任職,胡宗南對張靈甫十分器重,視為心腹,年僅30歲的張靈甫就當上了第一師獨立旅第一團上校團長。1935年因“團長“古城殺妻”的慘劇。一時在古城鬧得沸沸揚揚。蔣介石無奈立刻吩咐下面將人送南京軍事法庭查辦。

七七事變發生,蔣介石不得不考慮抵抗問題。王耀武非常欣賞張靈甫軍事才能,向蔣介石進言,請求釋放張靈甫。蔣介石應允了。張靈甫方得以返回部隊戴罪立功。出獄後,靈甫軍隨後五十一師開赴上海,參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滬會戰,

會戰中,張靈甫身先士卒,獲得了士兵的尊敬。戰後,張靈甫又率305團參加南京保衛戰,駐紮在雨花臺附近的華嚴村,與日軍18師團血戰數日,直到接王耀武命令才率部突圍。因作戰有功,張靈甫被提升為153旅副旅長兼305團團長。同年9月已升任旅長。

張靈甫在1938年9月升上了第153旅少將旅長,這是他在南京戰役後短短半年期間的二度晉升,由此可見張靈甫的軍事才能不能小噓。

張靈甫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戰役,一戰成名,直殺的日寇聞風喪膽,殺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萬家嶺位於江西省德安城西北20餘公里,是一些高低不平的山脈的統稱,其峰不險,其貌不揚,但在74年前卻是中國軍人抗擊日軍的主戰場。1938年10月7日,萬家嶺戰役正式打響。國民黨第4軍、第66軍、第74軍向日軍發起了總攻。為了殲滅106師團,就必須拿下已被敵軍先行佔領的高地——張古山。

張古山山勢險峻,易守難攻。王耀武率51師久攻不下,無計可施。74軍軍長俞濟時告訴王耀武:“張古山我不管了,反正兩天後,我要上張古山向薛嶽報告戰況!”討論作戰方案時,眾人都覺得張古山不好打。

張靈甫熟讀古書,主動請纓,學《三國演義》鄧艾偷渡陰平,翻越摩天嶺,下江油直取成都而一舉滅蜀。他率一支突擊隊,輕裝出發,穿過艱險的深山峽谷,攀巖爬樹,悄然突入敵軍後背,全殲山上日寇,一舉拿下張古山。瘋狂的日軍在飛機配合下又奪回了張古山。張靈甫當夜趁天黑再次奪回陣地……如此反覆拉鋸,雙方鏖戰五日五夜。

其間,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一邊下令101師團不惜一切代價支援106師團,一邊打破飛機不夜航的慣例,不分白天黑夜對張古山狂轟濫炸,妄圖炸出一條血路。張靈甫部傷亡慘重,他本人也多次負傷。但張靈甫挺到了最後。由於張古山的勝利,終使日寇106師團在萬家嶺幾乎被全殲(只有師團長淞浦中將帶幾百殘兵逃脫),這在整個抗戰史上是唯一的一次,萬家嶺大捷也因此成為著名的抗戰三大捷之一。萬家嶺戰役,對挫敗日軍突破南潯線的企圖,延緩日軍對南昌的進攻和保衛湘鄂贛邊境,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當時郭沫若擔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他委派劇作家田漢前來採訪張靈甫等人,以他們的事蹟為藍本編寫了話劇《德安大捷》。張靈甫以真名真姓在劇中出現,從此名震天下。榮獲四等雲麾勳章。

此外,田漢還揮筆作詞,與著名作曲家任光一起創作了74軍軍歌:起來,弟兄們,是時候了,我們向日本強盜反攻……南潯線,顯精忠;張古山,血染紅。我們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鋒……

1940年冬,張靈甫出任74軍58師副師長。轉年58師師長。南昌會戰,將軍右腿被日軍機槍的兩顆子彈重傷,醫生堅持要為其截肢。殺敵心切的將軍給了副官一把手槍:“誰鋸我的腿,你就槍斃誰!”傷未愈提前歸隊,從此留下殘疾。

上高會戰,張靈甫任58師師長,與餘程萬的57師(電影《孤城喋血》中的虎賁部隊)一起與日軍血戰十一日,“雖血肉橫飛、傷亡慘重,仍不稍退。”浙贛會戰,張靈甫率58師在衢州外圍與日軍血戰3日,擊斃敵86聯隊第3大隊隊長長島田仁次郎,74軍傷亡4000餘人。

1945年2月張靈甫榮升為少將副軍長參加抗戰的最後一場大戰雪峰山戰役,幾乎全殲日軍116師團,獲得“常勝將軍”殊榮。

74軍是一支英雄之師,是抗戰時期中國部隊中唯一支能以一已之力打垮日軍一個師團的軍,獲得了“抗日鐵軍”和“頭號王牌”的殊榮。孟良固戰役中74師在彈盡援絕殘酷條件下,依然與數倍與己的中共華野主力鏖戰四晝夜。我們不得不承認74師從上到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雖說74軍長王耀武,是張靈甫的上司,功勞很大會用人,但很多硬仗、惡仗都少不了張靈甫這一主將影子,因此說74軍張靈甫居功闕偉是74軍軍魂!所以張靈甫名氣要比王耀武大。張靈甫王耀武都是抗日名將值得我們尊敬!


戰狼No2

你有這樣的感覺很正常,原因如下:

一、作為七十四師(軍)的掌門人王耀武在抗戰時率領全軍幾乎無戰不與,王耀武的勇猛和他卓越的軍事才能為軍事迷們所廣泛認可。



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萬家嶺大捷、長沙保衛戰、雪峰山大捷…七十四軍(師)在抗戰中屢建殊勳,成為日軍的眼中釘、肉中刺!王耀武在南京保衛戰後劃一木澡盆渡江突圍,和一葦渡江的少林達摩祖師有一拼!王是黃埔三期生,他是第一個黃埔生省主席,他擔任山東綏靖區司令時,一期老大哥李仙洲是他副手!他在萊蕪戰役前成功地窺破戰神粟裕聲北擊南殲滅李仙洲集團意圖,可見他軍事才華。



二、國人喜歡看電影、電視,受這種快餐文化影響,張靈甫的名氣直線上升,反超王耀武。

小說《紅日》的發表,正面一號沈振新軍長(原型華野六縱司令王必成,和葉飛、陶勇並稱)和反面一號張靈甫的形象深入讀者人心,尤其是電影、電視《紅日》的先後放播,使張靈甫形象中國人都知道!國人還有追劇習俗,根據影視劇去了解主人公,瞭解歷史,瞭解與主人公相關的一切,很快從反映華東戰場歷史的《南征北戰》中找到反面一二號張軍長、李軍長,再一深究,原型正是張靈甫、李天霞,和《紅日》攀上親哩,張靈甫張軍長更火啦!

三、張靈甫的一生更富傳奇色彩。



張曾是北京大學歷史系的學生,後投筆從戎,又考取黃埔四期,與林彪、劉志丹同學。張殺妻案轟動全國,胡宗南也保不住他,讓他到南京投案自首,他沒有盤纏,竟然一路賣字到南京!先蹲大獄,又逢抗戰,讓他帶罪立功,重返抗日戰場,在萬家嶺戰役他率敢死隊從懸崖絕壁索縋奇襲日寇106師團,仿鄧艾奇襲蜀國故事。他和年齡極為懸殊的十九歲的美女王芳齡的婚姻又頗能吸人眼球!

四、他對蔣的愚忠,他的戰死又與王耀武等高級將領的被俘形成鮮明落差。

在以解放戰爭為背景的文藝作品中,國軍高級將領投降、投誠、起義的司空見慣,而張靈甫卻是個異類,和黃伯韜一樣被擊斃。蔣介不聽到張的死訊,難過得吐血。並隨後重建七十四軍!

張靈甫死後,陳老總極為禮遇,敬他抗日有功,囑咐六縱給他買了一口柏樹棺材,並給他一套嶄新的軍服下葬,還讓七十四師降將和張靈甫道了別。

張靈甫的手槍成了九縱許世友的戰利品、半生至愛,臨死還帶了這心愛的手槍下葬。

而王耀武進了戰俘營。

望斧正!


蒼茫大地顧煒斌

張靈甫出名一是因為長得高大帥,二是因為以他為藍本寫了《德安大捷》,一舉成名。另外我說74師打不過日本乙種師團,可能很多人感情上接受不了,那我們來看幾個事實好了。


這麼說吧!一個日軍師團在孟良崮,三野吃不掉吧?為什麼呢,因為日軍一個乙種師團多少人?(2萬人左右)之前我們從沒一次性殲滅過這麼多…不能說才過一二年,就能殲滅一個日軍師團了?!所以三野殲滅了74軍,但殲滅不了日軍師團,所以我認為74要弱於日軍乙種師團。



日軍乙種師團,又稱馱馬師團,由於後期馬匹不足,在甲種師團的標準上壓縮了騎兵聯隊,改為大隊(個別不設騎兵)。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炮、鎦各一聯隊,共7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4400人。而日軍39年以前是四單位師團,39以後基本沒有了,以後都是三單位師團和治安師團。沒有聯隊,旅團直接管幾個大隊。



再看二次長沙會戰,74軍在春華山慘敗。被2個師團野戰,74軍的2個師幾乎全滅。不過長沙會戰時代的師團是三單位,不是四單位了。所以我認為,如果野戰74攻擊,打不動;74防禦勉強維持。



74軍全部美械已經是勝利後了。74軍要能攻擊滅掉一個師團,那駐印軍,遠征軍當時在忙活啥呢?在全美械的情況下與乙種師團幹,他們也不過殲滅萬把日軍。(而乙種師團是2萬人左右)還沒有1950年的韓國那種治安部隊一個師裝備好。



所以我認為,當時74軍作為中國王牌軍,一類部隊,未必打的過日軍乙種師團,或者說是勁敵但不如乙種師團。看看日軍乙中師團和美軍打就行了,美軍有海空和彈藥優勢,傷亡都巨大,何況我們。


李三萬的三萬裡

分析這個問題前我們看看張靈甫和王耀武的功績和關係。王耀武和張靈甫都擔任過國民黨王牌軍74軍的主要領導人。王耀武更是74軍的早期領導人之一,張靈甫一直都是王耀武的下屬。王耀武這個人是非常厲害的,在抗日中帶領74軍經常是先鋒部隊,類似於岳家軍岳雲的角色,幾乎是未嘗敗績。在國民黨抗日將領裡面絕對前五的名將。人們對他的評價也非常高,日本人稱他是中國頭號王牌,陳毅評價他是國民黨裡面少有的明白人,甚至有一個俗語,寧碰閻王,不碰老王。他帶領74軍幾乎參加了所有大型抗日戰役,一手把74軍帶成一個戰無不勝的國民黨王牌部隊。1944年他升任國民黨第二十四集團軍司令,1945年才由張靈甫繼任74軍軍長。


如果說王耀武是岳雲,張靈甫就是岳雲手裡面的爛銀重錘。張靈甫打仗不計生死,勇猛無敵,經常擔任敢死隊角色,屢次立下大功。比如萬家嶺大捷裡,張靈甫奉主將薛嶽之命帶領敢死隊搶佔張古山,立下頭功。後來田漢以此寫出話劇《德安大捷》,張靈甫登時名震天下。在解放戰爭中,74軍整編為74師,是蔣介石第一主力部隊。前期與華東野戰軍交鋒,張靈甫屢戰屢勝,後中瞭解放軍誘敵深入之計,被殲滅於孟良崮。一代抗日名將就此隕落,確實非常可惜。2005年國家還給他發了一枚抗日紀念章,也算正式承認了他為國家所做的貢獻。


這樣兩位名將,為什麼張靈甫名氣比功勞更大的王耀武更大呢?這就不得不說是媒體的功勞了。張靈甫第一次出名就是話劇《德安大捷》。解放後的《紅日》裡活捉張靈甫的口號更是讓每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再加上張靈甫確實傳奇色彩非常濃,所以名氣更大。特別有一些敵對分子把他作為一個標杆來宣傳,貶低其他英雄,更加讓他成為了一個爭議人物。其實剝開他身上的光環和汙垢,他就是一個國家承認的抗日名將,和其他所有抗日名將一樣,而不是反對國家的工具。雖然他犯了反對人民的錯誤,鑑於他的功勞,國家願意原諒他。願他九泉之下可以瞑目。


滄海歷史春秋

因為大家總是喜歡記住有個性的悲情角色,但對鐵血的戰將卻缺少足夠的瞭解。

就如同項羽和劉邦,大家記住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不喜劉邦的流氓性格,但實際上項羽的分封制項羽的暴虐都被大家忽視了。

回到這個問題,張靈甫的名氣大,是因為其所作所為符合中國人心中悲情英雄的角色,再加上起抗日名將的身份,更能讓人唏噓。當然還有一些果粉,借力挺張靈甫來抒發下自己的情懷,畢竟王耀武是投降了的,讓他們無從發揮。

事實上1936年,張靈甫槍殺了結婚三載的第二任妻子吳海蘭。隨後被判入獄10年,在南京“模範監獄”服刑。可以說,殺妻狂魔,私德還是有虧的。

實際上,其在抗日中的貢獻,前期淞滬會戰、徐州會戰中是以團長身份抗日,在徐州會戰中因作戰有功擢升為51師153旅少將旅長。

但是王耀武1937年七七事變後,王耀武率五十一師從漢中前往上海,參加淞滬抗戰。戰後五十一師與五十八師合編成立七十四軍,以俞濟時為軍長。之後七十四軍成為國民黨抗日勁旅,王耀武成為七十四軍的一員主將。

在隨後,武漢會戰、長沙會戰、上高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中多是以74軍58師師長身份抗戰,為抗日做出大量貢獻。

而王耀武,前期取得了萬家嶺大捷,於1939年6月,王耀武升任七十四軍軍長,張靈甫的一系列抗日成就均在其指揮下完成,是王耀武的下級。

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王耀武主政山東,最終濟南戰役後被俘,而張靈甫因為自己的驕橫,在孟良崮戰役被擊斃。

王耀武治軍,賞罰分明,恩威並用,平時以負責任守紀律勉勵下屬,以身作則,對犯紀律的部下不予姑息。

僅從成就上說,王耀武遠高於張,但是名氣這東西,有時不一定能反應歷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會有公允的評價。


彪哥出遊

本來,張靈浦的名氣確實沒有王耀武的名氣大。王耀武是帥,張靈浦是王屬下之將。只是,近年因為張靈浦最後一任妻子請寫手在國內出版了一本關於張靈浦的書,網上不時有吵張靈浦的喧囂,才有了此疑問。

前邊的回答者,有人犯了常識性錯誤。比如,1,有說張靈浦是王耀武的副手,史實上張靈浦從沒有做過王耀武的副手,是其屬下;2,有對解放戰爭時期,國軍的“軍”和“整編師”的錯誤表述。簡單而已,當時國軍的軍和整編師在級別上一樣,但武器配置上整編師更強,兵力上整編師更多,一般為蔣的嫡系部隊等等。

張靈浦最突出之處,我倒覺得有以下幾點:

1,張靈浦是當時國軍將領中最帥的將軍。從照片就可以明顯得出這個結論。

2,張靈浦是國軍將領中唯一一個北大畢業而後讀黃埔的將軍。且是國軍將領中的著名書法家。

3,張靈浦是國軍中作戰最玩命的將領之一。無論是對日作戰還是內戰,張俱身先士卒。

4,張靈浦是國軍將領中對蔣介石最忠誠的將軍之一。據資料,張靈浦對內戰的局勢憂慮已判斷出國軍必敗,1947年初就曾對友人言他出了南京難回南京,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至死都忠於蔣校長。這也是張靈浦戰死後,被蔣介石極力表彰的原因之一吧。

5,張靈浦娶了好老婆。就以張靈浦最後一任老婆而言,張靈浦戰死後,將他的遺腹子獨立撫養大,教育成人,且幾十年之間,還不停地紀念他,宣傳他,為他彰顯名聲,以一個超級美女而為他守寡一生。


智慧紅螞蟻willianD

王耀武和張靈甫同屬國民黨高級軍官,同為抗日將領,而且王耀武還是張靈甫的老上級,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也要比當時只是一個嘍囉級別的張靈甫強太多。但張靈甫的名氣這兩年似乎比王耀武高了不少,這是因為什麼呢?


悲劇英雄——張靈甫

在我看來這主要是在於張靈甫是一個“悲劇英雄”,在中國人的內心似乎都更願意欽佩“悲劇英雄”,比如岳飛,比如鄭成功等等。張靈甫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本是一位極有能力的將領,個人道德品格也強於其他的國民黨將領,抗日勝利以後,王耀武的房產便天下,李天霞的女人多如毛,只有張靈甫仍然拿著自己的死薪水,盡著軍人的本分。

內戰時期,他奮勇作戰,一心為了黨國大業,可是最後卻敗於了國民黨內部的傾軋,死於國民黨的黨爭之局。張靈甫在最後也沒有選擇投降共產黨,而是選擇了中國人最推崇的死法——殺身成仁,他最後捨身取了義,為了他心中的“三民主義”獻身,這是他能夠得到現在許多人推崇的根本所在。

此外張靈甫別項也為他加分不少,張靈甫長得帥,他生的高大威武,儀表堂堂,玉樹臨風算得上是一位美男子,看照片也要強於王耀武。張靈甫能文能武,張靈甫本是北大學生,抗日戰爭爆發以後便投筆從戎參加了抗日部隊,放在古代就是一名“儒將”了,這樣的張靈甫不知道能吸引多少“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的少年。

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我的答案能夠幫助到你,當然這也是以上看法也只是筆者的一家之見,大家有什麼看法也可以提出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