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爲什麼感覺名氣比王耀武還大?

關心婷


因為其長得比王耀武帥,並且蔣介石更愛張靈甫,而且是深愛的那種愛。

張靈甫是近十年來國史、軍事史愛好者耳熟能詳的人物,由於其在抗戰中的一些優良戰績已經頗具傳奇色彩的個人逸聞趣事,擁有一批粉絲。

其實這並不奇怪,張靈甫在民國時期就是一個紅人。憑藉戰功卓著和英俊倜儻,在當時就飛黃騰達迷倒一批名門淑媛,足見其個人魅力。

張靈甫陣亡後,蔣介石非常疼惜,不僅大事操辦國葬,而且甚至還決定採用一種非常罕見、可以說獨一無二的方式紀念他,讓靈甫繼續為黨國效忠。這就是用“靈甫”之名命名一艘現代軍艦!

【赴英國迎接軍艦的“中華民國海軍”】

抗戰之後,蔣介石當局接受大量美國剩餘戰略物資和武器裝備,同樣是蔣政權忠實盟友的大英帝國,也通過“租賃”方式,給予蔣軍極大的裝備支援。

蔣介石就把從英國租來的一艘狩獵級護航獵潛驅逐艦“門狄普”號拿來命名為“靈甫”號,這種做法還是前所未有的殊榮。

【“紫石英事件”,沉重打擊了牆頭草英國對華政策,使之從此忌憚新中國,冷淡蔣介石政權】

不過,腐敗的蔣軍海軍在解放戰爭中的表現卻讓英美大失所望。同樣是由英國租賃軍艦改裝的“重慶”號巡洋艦起義,“付波”號驅逐艦更是荒唐的在撞船事故中沉沒!解放軍摧枯拉朽一般的勝利攻勢,讓一貫首鼠兩端的英國“拔涼拔涼”的。對英國造成重大影響的事件莫過於1949年渡江戰役時期發生的解放軍用陸戰火炮擊傷英國艦隊多艘軍艦的“紫石英事件”。中國人民解放軍敢於用簡陋的陸軍武裝打敗現代化艦隊的勇氣把英國震懾住了!英國迅速調整對解放軍以及隨後的新中國的敵對政策。

為此,英國決定收回租賃給蔣介石政權的軍艦。這樣,還在來華途中的“靈甫號”,剛剛抵達香港,就被英國人重新扣留,強行解除了蔣軍士兵的武裝,宣佈收回軍艦。

【成了埃及軍艦】

【又被以色列俘獲】

當然以“攪屎棍”著稱的英國人可不會浪費這艘軍艦,很快這艘軍艦就被英國轉賣給正在擴軍備戰打中東戰爭的埃及,埃及海軍將其命名為“易卜拉辛·裡·阿瓦隆”號。

不知道是不是張靈甫的英靈覺得自己名字命名的軍艦太冤,要報復下,這艘軍艦在第1956年二次中東戰爭中也給埃及海軍帶來了黴運。在戰鬥中被以色列軍隊俘獲,並重新命名為“海法號”。

【懸掛大衛星而終的靈甫艦】

到了以色列手中的“靈甫號”倒是無病無災,在以色列海軍中服役直到1972年退役,最終結束了“靈甫號”軍艦這傳奇的一生。參考文章:靈甫艦的前世今生(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戰爭史


74軍曾經被日本人稱為支那第一恐怖軍,是無數日本士兵中的夢魘,在畏懼的同時,產生的是欽佩的感情,在抗日戰爭期間74軍轉戰大半個中國,粉碎了日本人進取中國的野心,而王耀武就是在抗日戰爭期間,74軍最輝煌時刻的軍長,是他帶領著74軍走向了抗日的榮耀。


而張靈甫從王耀武的手下的團長做起,在王耀武從第51師的師長升任為第74軍的軍長時,張靈甫接任了第51師的師長,成為了王耀武的左膀右臂,為抗日戰爭同樣立下了巨大的功勞。

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內戰爆發,王耀武因為巨大的功勞被升任為了掌控全局的第二集團總司令,當時作為副軍長的張靈甫則接任了王耀武第74軍軍長的位置,並在不久之後因為第74軍裝備的升級,以及編制的改變,被蔣介石改編成了第74師,人數沒有改變,裝備反而先進了許多,他成為了第74師的師長。


王耀武是帶著74軍走向輝煌巔峰的人,而張靈甫是帶著第74師走向毀滅深淵的人。

如果要說對整個國家的貢獻,我覺得王耀武的功勞絕對超過於張靈甫,因為我始終覺得只有在抗日戰爭中做出大貢獻的人才稱得上是英雄,而張靈甫與王耀武相比,在抗日戰爭中雖然功勳卓越但是卻全然比不上當時作為軍長的王耀武。


第74軍在早前就已經成立,只不過軍長另有其人,在剛開始的那段時間裡74軍並沒有後來的那樣光芒奪目,74軍這把寒光閃爍的利劍,是在王耀武接任之後才開始綻放出它令人膽戰心驚的光芒的,因為王耀武強大無比的作戰功績,他深受時人的好評,甚至有人這樣評論王耀武,“寧碰閻王,不碰老王”說的就是日軍在面對王耀武時候的心情。


張靈甫曾經因為殺妻案被關進了監獄,是因為王耀武的惜才,才請求蔣介石把他放出來加入自己的部隊的,這也從側面上說明了張靈甫軍事才能的過人。

他在進入王耀武的部隊之後,每次作戰都身先士卒,專門帶領著手下的士兵挑硬戰打,而且每次戰績都還不錯,由此一路高升最後變成了王耀武的副手,可以說王耀武第74軍的威名有一小半是張靈甫打下來的,由此可見,張靈甫在抗日戰爭中所做出的貢獻也不低。


但是如果從整體來看,王耀武在抗日戰爭中所做出的貢獻,遠遠大於張靈甫,王耀武是一個統帥全局的大將,正因為是在他英明的領導下整個74軍才能在戰爭中大放異芒。

而張靈甫切只是王耀武手下的一個戰績輝煌的急先鋒將軍,他之所以能打下這麼多巨大的功勞,與王耀武的指揮有著必要的聯繫,從後來內戰中張靈甫的失敗就可以看到一般。



張靈甫打仗太過於急切,不能縱觀全局,所以最終才會導致當時國民黨最強大的軍隊74師被解放軍全殲,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張靈甫的能力和功勞絕對是比不上王耀武的。

接下來我們來說一下為什麼張靈甫的名氣比王耀武的名氣大,那是因為相比於王耀武來說,張靈甫的身上有有著更大的英雄色彩,張靈甫每次作戰身先士卒,每每以戲劇性的結局攻下了敵軍的陣頭,這樣的形象更符合我們心目中對英雄的想象,而像王耀武這樣在身後掌控大局的統帥來說,英雄的角色在很多時候就不適合他了。


而且張靈甫在內戰的時候因為他不畏死的精神也令很多人表示認可,為其的折戟、為其對主的忠心也許很多人對他大增好感。

而王耀武卻在內戰中向解放軍投降了,甚至還為此發出電報讓所有人不要再為蔣介石效力,因此受到了不少人的詬病。

但是這能說明什麼,能說明王耀武這個人品性不好嗎?

我覺得不是的,這恰恰能說明王耀武這個人識時務,明事理,試問王耀武將軍在抗日戰爭中可曾向日本人低過頭?在國難家仇之下正是人人誓死效力的時候,這個時候王耀武為整個家國獻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甚至把自己的生命都投注了進去,參與了這場血氣噴發的家國大賭。

而內戰爆發,面對的敵人就會大不一樣了,當面對的是自己的血脈同胞時,王耀武將軍所做出的低頭我反而覺得沒有那麼可恥,如果王耀武將軍被日本人俘虜他必定是寧死都不屈從的一個人。

但是被解放軍俘虜之後為了不讓流血的擴大化,為了不讓同胞自相殘殺,王耀武這個時候向整個國民黨所發出的投降宣告我覺得是他在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是完全可以做出理解的。

所以如果讓我從這兩位將軍中挑選一位最值得我敬佩的人,那我會選擇王耀武將軍,因為他在面對整個國家的敵人時,他可以是悍不畏死的,但是在面對同胞流血的時候他也可以是能委曲求全的。從很多方面來說,他都是一個無限接近於完美的人,他更符合我心中英雄的人選,但是對於民眾來說,王耀武內戰後面的行為就不被很多人接受了,所以王耀武的名氣在很多時候往往都不如他曾經的老部將、一個誓死效忠蔣介石的張靈甫,人們更喜歡戰死沙場的英雄,而不是一個識大體的英雄。


孤客生


張靈甫是黃埔四期畢業生,而王耀武是黃埔三期生,他算是張靈甫的學長,當然拋開這個身份不提,日後的王耀武更是成為了張靈甫的老上級,這二人成為了同一個編制下的軍人,而這個部隊的番號叫做七十四軍,也就是日後整編的七十四師。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國民黨51師、57師、58師組成了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首任軍長為俞濟時,這便是七十四軍的前身。此時的王耀武擔任的是51師師長,而他的學弟張靈甫則是51師305團上校團長,做為上下級的關係,他們二人共同血戰於淞滬。在這之後,王耀武便成為了七十四軍的軍長,這位山東漢子帶領的七十四軍逐漸成為抗日的主力軍,率領部隊四處參戰,被譽為“抗日鐵軍”,國民黨更是授予七十四軍“飛虎旗”,使得七十四軍名聲大震。



而張靈甫從團長到日後的師長靠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戰功,其每戰往往親自率部衝鋒,多次負傷,尤其在萬家嶺大捷中率領敢死隊奇襲張古山使得張靈甫一時名揚天下,並且被編入了戲曲,成為了舉國皆知的人物。從這裡來比較王耀武和張靈甫我們不難發現,王耀武雖然身居高位但卻少了一份英雄色彩,這位高級指揮官雖然在運籌帷幄但卻更像一個操盤手,而榮耀便更多的圍繞在了衝鋒陷陣的張靈甫身邊,這是張靈甫名聲大的第一個原因。



之後在解放戰爭時期,王耀武已經成為了一省大員,而張靈甫卻擔任了整編七十四師的師長,充當起了蔣介石內戰的先鋒,此時的張靈甫已經成為了蔣氏愛將。問題的關鍵來了,張靈甫先是攻克兩淮,後又攻佔漣水,一時被老蔣無比寵愛,授予青天白日勳章,而之後殞命孟良崮,面對五倍的華東野戰軍,更是堅守四天,最後報效了老蔣,頗具傳奇色彩。



而王耀武就不同了,在張靈甫斃命後,華東野戰軍於1948年9月發動了濟南戰役,解放軍官兵更是提出了一句頗為押韻的口號“打到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結果出人所料,濟南城破,王耀武被俘虜,在電臺中並且發表了講話,說:“國軍不要在給老蔣賣命啦”,蔣介石氣的大罵無恥。

所以我認為,王耀武的名聲不是沒有張靈甫大,只是國人向來喜歡孤膽英雄,而張靈甫身上具有這種英雄色彩,並且寧死也選擇了愚忠,而相比於他的老上級王耀武,他還是頗識實務的,算是一位明白人。


歷史之絕唱


王耀武和張靈甫都是國軍名將,出身於五大主力第74軍(整74師),當過師長、軍長。實際上王耀武是74軍靈魂人物,張靈甫的頂頭上司,官職比張靈甫要高二級。

上海保衛戰時期,軍委會以陸軍第51師、57師(後編入)、58師組建第74軍,首任軍長俞濟時,歷任軍長王耀武、施中誠、張靈甫、邱維達。

74軍在王耀武手中最為著名,是著名抗日鐵軍,榮獲全軍唯一飛虎旗,日軍稱其為支那第一恐怖軍。被譽為五大主力之首,全軍官兵32000人。

軍官皆為軍校優等生,士兵多為知識青年、抗戰老兵,軍事素質很高,抗日時期即裝備罕見的蘇式武器。

抗戰勝利后王耀武擔任山東省主席、山東保安總司令,然後推薦張靈甫繼任軍長。張靈甫為人居功自傲,看不起一般將領甚至上司,但對王耀武畢恭畢敬,凡對官兵訓話,必提:牢記老長官(王耀武)教誨。


感覺張靈甫比王耀武名氣大,是有非常多的原因的,請看菸酒閣大學士來給您一一分析:

  1. 張靈甫文武雙全,不但在軍事指揮上有天分,在書法上有極深的造詣,遠近聞名,張靈甫如果不選從軍道路,世界上可能就多了一個大書法家。
  2. 張靈甫年輕時懷疑第二任夫人吳海蘭偷情,在妻家菜園裡拔槍將其射死。此事在全國引起極大轟動,婦女界要求嚴懲張靈甫,鬧得沸沸揚揚,張靈甫以惡出名,被判入獄十年,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3. 萬家嶺戰役中,張靈甫率敢死隊攀上張古山背後懸崖,偷襲駐守山上的日軍,血戰5天5夜,徹底封閉日軍撤退道路,大獲全勝。戰後田漢受郭沫若委託,編寫話劇《德安大捷》,使得張靈甫名動天下,婦孺皆知。
  4. 第74軍雖然在抗戰聞名,但當時戰功卓著的部隊不少,如:新1軍、第5軍、新6軍、第7軍、第10軍、18軍、第52軍等等。但整編後蔣介石把74師捧到一個新的高度:五大主力之首、御林軍,甚至說10個74師就能統一等等,這使得張靈甫變成眾矢之的。
  5. 而王耀武個性不喜張揚,為人隨和,和大部分將領關係都相處的很好,也不追逐榮華富貴,受到各界交口讚譽。唯一願望就是日後能回家務農,抗戰結束就基本沒打什麼仗。就連解放軍高層也認為,王耀武是難得的明白人。

張靈甫整編74師被消滅在孟良崮,這對國共雙方來說,都是意義重大的事件。所以解放後,在文學著作和影視作品中,張靈甫形象出現的比較多。

如早期革命小說和電影《紅日》就是描寫張靈甫和整74師的,很多人從小就接觸過,特別是《南征北戰》中那句:“張軍長,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已經成為經典臺詞,印象深刻。

張靈甫外表面目俊朗,令人過目不忘,而其妻王玉玲目前還在世,張靈甫死後一直未再嫁,還在不斷引起媒體和世人關注。

而對於王耀武,其文學形象一直很少,所以在大家心目中,感覺張靈甫比王耀武有名,這是很正常的感受。


菸酒閣大學士


張靈甫出名一是因為長得高大帥,二是因為以他為藍本寫了《德安大捷》,一舉成名。另外我說74師打不過日本乙種師團,可能很多人感情上接受不了,那我們來看幾個事實好了。


這麼說吧!一個日軍師團在孟良崮,三野吃不掉吧?為什麼呢,因為日軍一個乙種師團多少人?(2萬人左右)之前我們從沒一次性殲滅過這麼多…不能說才過一二年,就能殲滅一個日軍師團了?!所以三野殲滅了74軍,但殲滅不了日軍師團,所以我認為74要弱於日軍乙種師團。



日軍乙種師團,又稱馱馬師團,由於後期馬匹不足,在甲種師團的標準上壓縮了騎兵聯隊,改為大隊(個別不設騎兵)。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炮、鎦各一聯隊,共7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4400人。而日軍39年以前是四單位師團,39以後基本沒有了,以後都是三單位師團和治安師團。沒有聯隊,旅團直接管幾個大隊。



再看二次長沙會戰,74軍在春華山慘敗。被2個師團野戰,74軍的2個師幾乎全滅。不過長沙會戰時代的師團是三單位,不是四單位了。所以我認為,如果野戰74攻擊,打不動;74防禦勉強維持。



74軍全部美械已經是勝利後了。74軍要能攻擊滅掉一個師團,那駐印軍,遠征軍當時在忙活啥呢?在全美械的情況下與乙種師團幹,他們也不過殲滅萬把日軍。(而乙種師團是2萬人左右)還沒有1950年的韓國那種治安部隊一個師裝備好。



所以我認為,當時74軍作為中國王牌軍,一類部隊,未必打的過日軍乙種師團,或者說是勁敵但不如乙種師團。看看日軍乙中師團和美軍打就行了,美軍有海空和彈藥優勢,傷亡都巨大,何況我們。


李三萬的三萬裡


你有這樣的感覺很正常,原因如下:

一、作為七十四師(軍)的掌門人王耀武在抗戰時率領全軍幾乎無戰不與,王耀武的勇猛和他卓越的軍事才能為軍事迷們所廣泛認可。



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萬家嶺大捷、長沙保衛戰、雪峰山大捷…七十四軍(師)在抗戰中屢建殊勳,成為日軍的眼中釘、肉中刺!王耀武在南京保衛戰後劃一木澡盆渡江突圍,和一葦渡江的少林達摩祖師有一拼!王是黃埔三期生,他是第一個黃埔生省主席,他擔任山東綏靖區司令時,一期老大哥李仙洲是他副手!他在萊蕪戰役前成功地窺破戰神粟裕聲北擊南殲滅李仙洲集團意圖,可見他軍事才華。



二、國人喜歡看電影、電視,受這種快餐文化影響,張靈甫的名氣直線上升,反超王耀武。

小說《紅日》的發表,正面一號沈振新軍長(原型華野六縱司令王必成,和葉飛、陶勇並稱)和反面一號張靈甫的形象深入讀者人心,尤其是電影、電視《紅日》的先後放播,使張靈甫形象中國人都知道!國人還有追劇習俗,根據影視劇去了解主人公,瞭解歷史,瞭解與主人公相關的一切,很快從反映華東戰場歷史的《南征北戰》中找到反面一二號張軍長、李軍長,再一深究,原型正是張靈甫、李天霞,和《紅日》攀上親哩,張靈甫張軍長更火啦!

三、張靈甫的一生更富傳奇色彩。



張曾是北京大學歷史系的學生,後投筆從戎,又考取黃埔四期,與林彪、劉志丹同學。張殺妻案轟動全國,胡宗南也保不住他,讓他到南京投案自首,他沒有盤纏,竟然一路賣字到南京!先蹲大獄,又逢抗戰,讓他帶罪立功,重返抗日戰場,在萬家嶺戰役他率敢死隊從懸崖絕壁索縋奇襲日寇106師團,仿鄧艾奇襲蜀國故事。他和年齡極為懸殊的十九歲的美女王芳齡的婚姻又頗能吸人眼球!

四、他對蔣的愚忠,他的戰死又與王耀武等高級將領的被俘形成鮮明落差。

在以解放戰爭為背景的文藝作品中,國軍高級將領投降、投誠、起義的司空見慣,而張靈甫卻是個異類,和黃伯韜一樣被擊斃。蔣介不聽到張的死訊,難過得吐血。並隨後重建七十四軍!

張靈甫死後,陳老總極為禮遇,敬他抗日有功,囑咐六縱給他買了一口柏樹棺材,並給他一套嶄新的軍服下葬,還讓七十四師降將和張靈甫道了別。

張靈甫的手槍成了九縱許世友的戰利品、半生至愛,臨死還帶了這心愛的手槍下葬。

而王耀武進了戰俘營。

望斧正!


蒼茫大地顧煒斌


其實原因很簡單: 張靈甫是戰死疆場,不成功便成仁!而王耀武是兵敗被俘,在戰俘營裡面又苟活了幾十年。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戰將的評價: 能英勇戰死沙場的,往往是高於戰績本身,都公認這是一名優秀軍人的本份,從這一點上來說:戰死的張靈甫比之苟活的王耀武,其軍事生涯要壯烈得多,名氣自然也就大很多!

至於他倆指揮74師的戰績之類的,應該說:能獲得這麼高的職務,並擁有這樣的名氣,在抗日戰爭中,都曾經立下過赫赫戰功,充分說明:他們倆都不是等閒之輩!

但是,與他倆的最後的死亡方式相比,其它的,都是次要因素。張靈甫在孟良崮上的戰死,給他的人生寫下了令人印象深刻、濃墨重彩的一筆!


臨時客


王耀武的功勞絕對比張靈甫大

縱橫很早就關注這個問題了,但是一直不知道怎麼去說,其實這是一件十分令人悲哀的事情,所有認為張靈甫比王耀武名氣大的人,所有把張靈甫的功績吹上天的人,都是對歷史的置若罔聞。

張靈甫厲害不厲害,縱橫認為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所有在抗日戰場上殺過鬼子的人,縱橫認為都是很厲害的人。張靈甫作為七十四軍系統中的一員干將,在抗戰開始的時候從團長一直做到軍長,幾乎參加了大部分和日軍正面戰場的會戰,戰功顯赫。

所以,對於張靈甫的一些讚揚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在整個抗戰中,王耀武都是張靈甫的上司,張靈甫參加的所有的會戰,都是王耀武領著參加的。

很多人一提張靈甫,必提七十四軍,這支堪稱抗日鐵軍的隊伍,彷彿就是張靈甫帶出來的一樣,其實,七十四軍前期俞濟時是軍長,王耀武任師長,到後來王耀武擔任七十四軍軍長,可以說七十四軍在抗戰中的戰績都是王耀武帶出來的。

然而,現在一些人卻把張靈甫吹噓的比王耀武功勞還要大,這簡直就是對歷史的褻瀆。

其實,在抗戰時期,或者抗戰剛結束的時候,王耀武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還是名聲都是完全超越張靈甫的。

那麼,為什麼會讓很多人認為張靈甫比王耀武出名呢?

王耀武活躍在抗日戰爭時期,張靈甫活躍在解放戰爭時期

為什麼很多人有這種感覺呢?我認為這是重要一點,就是王耀武將軍活躍在抗日戰爭時期,而張靈甫活躍在解放戰爭時期,按照道理來講,抗日時期的人物應該過多的宣傳,但是國情大家都是瞭解的,國軍抗戰的歷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在媒體上過多的宣傳。

而張靈甫作為解放戰爭時期國軍重要的將領,尤其是被我軍打敗的將領,當然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了。

蔣介石對張靈甫這種殺身成仁事件的吹捧

並且,張靈甫作為老蔣的心腹愛將,在孟良崮殺身成仁,受到的老蔣的欣賞,對於老蔣來說,你有沒有能力不重要,你打沒打敗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忠誠於我,只有忠誠的於我的人,才是值得誇讚的!

張靈甫死後,國軍已經到了轉折點,在老蔣看來,正是需要這種殺身成仁的事情,於是老蔣方面大力宣傳張靈甫堅決不投降,自殺身亡的事情。

包括很多死在解放戰場上而沒有投降的國軍將領,都得到了老蔣的讚賞和宣傳。比如,黃維、邱清泉等人。而王耀武后來則成了戰俘,尤其是接受改造後,回到了人民的中間,這一點是老蔣等所不能容忍的。

張靈甫身死孟良崮是軍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但是我軍對張靈甫的宣傳則是出於擊斃說,我軍認為在戰場上全殲敵整編七十四師,擊斃敵軍師長張靈甫是完全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所以也進行宣傳,尤其是在相關影視劇《紅日》中對張靈甫的宣傳。

縱橫第一次認識張靈甫就是在教科書上,關於解放戰爭,總共就兩頁,孟良崮戰役佔了很大的一部分。

孟良崮戰役堪稱教科書式的經典案例,自然要寫到張靈甫了。

對待歷史人物,我們應該實事求是的看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對抗日戰場有過功勞的,都是英雄;然而,張靈甫在解放戰爭時期,還是選擇了和蔣家王朝站在了一起,沒有和人民在一起,即使他作戰能力優秀,即使他殺身成仁值得敬佩,但是最後站在人民對立面的英雄說到底也都是狗熊。


史論縱橫


為什麼張靈甫比王耀武大,張靈甫將軍實為一將材,年少好學尚武,曾考入北大歷史系,因無力負擔學費於北大休學肄業,考入黃埔四期,受過正規的軍事理論教育。人品行良好,嚴於律己,帶兵賞罰分明,以身作則從不計較個得失一人,抗戰期間,張靈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對日寇南征北戰,經歷硬仗、惡仗無數,書下了自己人生中最為風光的一頁。

黃埔軍校畢業後,張靈甫所在第一師師長鬍宗南任職,胡宗南對張靈甫十分器重,視為心腹,年僅30歲的張靈甫就當上了第一師獨立旅第一團上校團長。1935年因“團長“古城殺妻”的慘劇。一時在古城鬧得沸沸揚揚。蔣介石無奈立刻吩咐下面將人送南京軍事法庭查辦。

七七事變發生,蔣介石不得不考慮抵抗問題。王耀武非常欣賞張靈甫軍事才能,向蔣介石進言,請求釋放張靈甫。蔣介石應允了。張靈甫方得以返回部隊戴罪立功。出獄後,靈甫軍隨後五十一師開赴上海,參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滬會戰,

會戰中,張靈甫身先士卒,獲得了士兵的尊敬。戰後,張靈甫又率305團參加南京保衛戰,駐紮在雨花臺附近的華嚴村,與日軍18師團血戰數日,直到接王耀武命令才率部突圍。因作戰有功,張靈甫被提升為153旅副旅長兼305團團長。同年9月已升任旅長。

張靈甫在1938年9月升上了第153旅少將旅長,這是他在南京戰役後短短半年期間的二度晉升,由此可見張靈甫的軍事才能不能小噓。

張靈甫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戰役,一戰成名,直殺的日寇聞風喪膽,殺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萬家嶺位於江西省德安城西北20餘公里,是一些高低不平的山脈的統稱,其峰不險,其貌不揚,但在74年前卻是中國軍人抗擊日軍的主戰場。1938年10月7日,萬家嶺戰役正式打響。國民黨第4軍、第66軍、第74軍向日軍發起了總攻。為了殲滅106師團,就必須拿下已被敵軍先行佔領的高地——張古山。

張古山山勢險峻,易守難攻。王耀武率51師久攻不下,無計可施。74軍軍長俞濟時告訴王耀武:“張古山我不管了,反正兩天後,我要上張古山向薛嶽報告戰況!”討論作戰方案時,眾人都覺得張古山不好打。

張靈甫熟讀古書,主動請纓,學《三國演義》鄧艾偷渡陰平,翻越摩天嶺,下江油直取成都而一舉滅蜀。他率一支突擊隊,輕裝出發,穿過艱險的深山峽谷,攀巖爬樹,悄然突入敵軍後背,全殲山上日寇,一舉拿下張古山。瘋狂的日軍在飛機配合下又奪回了張古山。張靈甫當夜趁天黑再次奪回陣地……如此反覆拉鋸,雙方鏖戰五日五夜。

其間,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一邊下令101師團不惜一切代價支援106師團,一邊打破飛機不夜航的慣例,不分白天黑夜對張古山狂轟濫炸,妄圖炸出一條血路。張靈甫部傷亡慘重,他本人也多次負傷。但張靈甫挺到了最後。由於張古山的勝利,終使日寇106師團在萬家嶺幾乎被全殲(只有師團長淞浦中將帶幾百殘兵逃脫),這在整個抗戰史上是唯一的一次,萬家嶺大捷也因此成為著名的抗戰三大捷之一。萬家嶺戰役,對挫敗日軍突破南潯線的企圖,延緩日軍對南昌的進攻和保衛湘鄂贛邊境,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當時郭沫若擔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他委派劇作家田漢前來採訪張靈甫等人,以他們的事蹟為藍本編寫了話劇《德安大捷》。張靈甫以真名真姓在劇中出現,從此名震天下。榮獲四等雲麾勳章。

此外,田漢還揮筆作詞,與著名作曲家任光一起創作了74軍軍歌:起來,弟兄們,是時候了,我們向日本強盜反攻……南潯線,顯精忠;張古山,血染紅。我們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鋒……

1940年冬,張靈甫出任74軍58師副師長。轉年58師師長。南昌會戰,將軍右腿被日軍機槍的兩顆子彈重傷,醫生堅持要為其截肢。殺敵心切的將軍給了副官一把手槍:“誰鋸我的腿,你就槍斃誰!”傷未愈提前歸隊,從此留下殘疾。

上高會戰,張靈甫任58師師長,與餘程萬的57師(電影《孤城喋血》中的虎賁部隊)一起與日軍血戰十一日,“雖血肉橫飛、傷亡慘重,仍不稍退。”浙贛會戰,張靈甫率58師在衢州外圍與日軍血戰3日,擊斃敵86聯隊第3大隊隊長長島田仁次郎,74軍傷亡4000餘人。

1945年2月張靈甫榮升為少將副軍長參加抗戰的最後一場大戰雪峰山戰役,幾乎全殲日軍116師團,獲得“常勝將軍”殊榮。

74軍是一支英雄之師,是抗戰時期中國部隊中唯一支能以一已之力打垮日軍一個師團的軍,獲得了“抗日鐵軍”和“頭號王牌”的殊榮。孟良固戰役中74師在彈盡援絕殘酷條件下,依然與數倍與己的中共華野主力鏖戰四晝夜。我們不得不承認74師從上到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雖說74軍長王耀武,是張靈甫的上司,功勞很大會用人,但很多硬仗、惡仗都少不了張靈甫這一主將影子,因此說74軍張靈甫居功闕偉是74軍軍魂!所以張靈甫名氣要比王耀武大。張靈甫王耀武都是抗日名將值得我們尊敬!


戰狼No2


國軍中將星雲集,而王耀武和張靈甫二人,好比漢武帝時期的衛青和霍去病,一個帥星,一個將星,這兩個人的名字都與第74軍密切的聯繫在一起。

兩個人的共同點都是:升遷坐了火箭、軍功一時無兩。王耀武是第74軍的靈魂和締造者,而張靈甫卻是74軍的終結者,74軍曾被日本稱為“支那第一支恐怖軍”。

在抗戰期間,張靈甫在王耀武麾下南征北戰,書寫了自己人生中最風光的一頁,也成就了前期盛名。

解放戰爭中,二人的命運各異,整編74師被消滅掉後,毛主席高興的手舞足蹈,找炊事員要酒喝,蔣介石差點背過去,足見74師的地位和影響。張靈甫在網絡上的名氣很大,戰功也被誇大了,李玉堂、李天霞、王耀武等人甚至比他出色,這與近幾年熱播的影視劇《紅日》、《南征北戰》有關。

當然,也與陳毅元帥的一句詩“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有關。其實,盛名之下,更與他戰死的悲劇美有關,殉職的軍人總是被崇拜的。

張靈甫是蔣介石的寵將,性格鮮明,高大英俊,他不善於交際,不善於周旋於官場,卻得蔣介石獨寵。

深得信任之後,成為南京“御林軍”74軍軍長,出身農戶,卻成為才子,考入北京大學和黃埔軍校,不僅善於帶軍打仗,文武兼備,還擅長軍事學術,著有《遭遇戰研究》、《山地戰研究》等。

抗戰中,張靈甫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總是在最關鍵時刻出現,在萬家嶺大捷、常德會戰等戰役中都有傑出表現,他儒雅俊朗,威猛帥氣,卻情路坎坷。

張靈甫曾經親手殺死過自己的妻子吳海蘭,第三人妻子又吸毒,最後才娶到如意妻子王玉玲,卻不久命喪孟良崮。拋開政治成見,張靈甫的一生充滿傳奇。王耀武是山東人,1926年黃埔3期畢業,抗日名將。軍政雙一流,長袖善舞,刀切豆腐面面光,打點愈濟時,周旋戴笠,結交鄧文怡,可謂軍中新星。

然而,王耀武在蔣介石系統中升遷的資本不是派系而是戰鬥力。抗戰時期,王耀武已經是51師師長,在淞滬會戰中,死守羅店,結果擊斃日軍聯隊隊長竹田和炮兵聯隊隊長莫森,受到通報表揚,《申報》、《大公報》等爭相刊載,還在頭版刊登了王耀武的照片。

趕赴淞滬戰場前,國民黨系第一王牌74軍(後來的74師)成立,下轄51師和58師。第74軍是國軍中的攻擊軍,1938年7月萬家嶺戰役是74軍的成名之戰,在最後關頭張靈甫率部從絕壁側攻張古山主陣地,起了關鍵作用。

此戰殲滅日軍第106師團,儘管日本的師團長松浦淳六郎率少量部下躲過了中國軍隊的搜索,但是實際上整個師團在建制上已經不復存在,王耀武、張靈甫一夜間家喻戶曉。

此戰後,王耀武晉升為74軍軍長,後來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上高戰役、常德會戰等,被稱為“抗日鐵軍”,功績卓越。

1944年,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部成立,下轄4個方面軍,王任第四方面軍中將司令長官,雖然軍銜不高,但承擔的責任和部隊的戰鬥力遠非其他大多數上將可比。

歷史讓軍人無條件流血漂櫓,也讓軍人流光溢彩,解放戰爭期間將星隕落與將星輩出同步進行。無論怎麼說,張靈甫等人對於抗戰,仍然是中華民族的千秋功臣,他們的功績會將被代代流傳。

可是歷史就是歷史,他們國運賭錯了,一切都將塵封,初起偉烈,中道崩殂,從英雄到囚徒,這或許就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民的選擇吧。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團隊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