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股子清香,特地道!

在广西

端午节有着吃“灰水粽”的习俗。

灰水粽也叫凉粽,

灰水是凉粽的一种重要食材。

灰水的采集须历经长时的艰辛劳作,

在包粽子前,

先采集烧灰用的草木,

不同地区采集的草木品种不同,

有的采用艾草、香茅草或桑叶等。

采集的草木经晒干再烧成灰,

再将灰放置一陶制的容器里,

用清水经多天多次反复过滤,

滤出棕黄色含碱性的灰水

来浸泡备好的糯米,

浸泡后的糯米

会散发出一股独特的草木香,

用来制作凉粽会别有一番风味。

如今,

会做凉粽的人家不多,

能做出地道好味更是不易。

为了寻找到地道好吃的凉粽,

菜帮子寻找到了广西宁明县天西村

一户坚持传统手作厨艺人。

她们制作的灰水粽讲究原汁原味,

力求保持食物最传统地道,

还原生态,天然健康。

美女厨娘梁智,

从小生活在广西,

受到外婆和妈妈制作凉粽的熏陶,

让她有了和外婆、妈妈一样的勤劳贤惠,

并传承了这传统手作凉粽的好手艺。

如何做出地道好味的凉粽,

美厨娘梁智有着自己的一套经验:

首先,

糯米选用宁明当地的大香糯,

口感比一般的糯米更香糯Q弹。

选好糯米,

就到了最重要的步骤——制作灰水!

为了找到好的草灰材料,

梁智和家人一起长途跋涉来到山上

寻找一种名为千层木和山芝麻的植物。

(根据时节不同,选用千层木或山芝麻)

通常三月三节令前后,

趁着千层木的叶子未生发茂盛前

选用的千层木最适宜。

当千层木叶子生长茂盛之后,

正是选用山芝麻最佳时期。

这两种植物烧制的草灰,

做出的凉粽更透亮更清香,

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很好奇这植物究竟长啥样,

便和她们一起上了山,

去看看她的取“宝”之地,

一同寻“宝”去!

这就是千层木

这是山芝麻

通常,七八十斤新鲜的山芝麻枝叶

仅能烧出两斤多的草木灰。

草木灰咋看黑暗,

其实它自带天然香气。

含对人体有益元素,并有防腐作用,

因此凉粽无需添加防腐剂

在阴凉通风处可存放多日。

用特制的草木灰水浸泡过的糯米,

有着自然的清香,

糯香、草木香、粽叶香相互兼和,

相互融合,

特别清新怡人。

和过年时所包粽子不同的是,

端午节食用的正宗凉粽是不放馅料,

为了更好地保持那草木灰纯正的香气。

每一道工序都是手作之美

将粽叶卷起,放入糯米

绑紧,等待下锅

经六七个小时柴火煲煮,

出锅后的灰水粽,

剥开粽叶,

黄橙橙的粽子显得饱满弹性、

晶莹透明。

入口不仅软绵细腻,

那股草木清香更是在唇齿间久久不散。

煮好的凉粽在阴凉通风处晾挂

可保存约10天左右。

也可放冰箱冷藏。

冷藏后的凉粽,

冰冰爽爽的口感,

搭配蜂蜜或白糖或红糖浆水,

一口咬下,

那草木馨香伴着冰冰凉凉的口感,

穿透身心的清甜舒爽,

口角沁香,齿间糯滑......

广西夏季天气闷热、潮湿多雨,

人们常上火、中暑,容易生病,

吃灰水粽是有一定缓解功效的。

因此在炎热的端午,

凉粽是清凉解暑的美食。

原材料采摘不易、得之不易,

手工制作耗费人力物力成本太高,

极少有人愿意坚守着老手艺,

使用传统地道的好食材来制作传统美食。

总有一些味道值得传承,

这来自民间的生态美食

等待坚信美好的您来发现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