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明明要“待天下有變”,為何卻頻頻主動北伐、損失蜀漢國力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智聖”,向來算無遺策,其在劉備三顧茅廬請其出山時,曾客觀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

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後來蜀漢集團的發展歷程也正如其所言:曹操在軍事上擁有雄兵百萬、戰將千員,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不能與之爭鋒;孫權家族勢力連續3代佔據江東六郡,既有長江天險,又有當地士紳擁護,也很難攻取。環顧之下,劉備集團只好佔據了劉表、劉琮父子的荊州、“守戶之犬”劉璋的益州,並作為起家的根本,進而實現了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割據之勢。

諸葛亮放棄隆中對“待天下有變”的謀劃,數次主動出擊

針對以後的發展,諸葛亮也一針見血的指出,如果想要入主中原、定鼎整個天下,就必須“待天下有變”,才能“命一上將(按當時情形,應該是關羽)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指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最終成就霸業。但在鼎足之勢形成後、天下未有大變之前這段時間,只能“

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持久的等待。

不但諸葛亮如此想,曹魏和孫吳集團也都深明“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實莫敢先動”之理,誰都沒有輕舉妄動,因而形成了三足鼎立,百姓卻能安享太平之勢。可惜,夷陵之戰後,荊州被東吳孫權佔領,兩路進軍中原的先機已失;劉備身死白帝城後,諸葛亮更是感念其“知遇之恩”和“託孤之重”,希望儘快實現理想,最終違背了“待天下之變”而出擊的初衷,連續“六出祁山”、勞師遠征,不僅使自己積勞成疾、早早離世,蜀漢也元氣大損,國勢衰弱,最終被以逸待勞的曹魏所滅。

蜀漢國力大損,諸葛亮積勞成疾,蜀漢後繼無人,逐漸衰落

尤其是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前,儘管其信心十足地入朝奏曰:“臣今存恤軍士,已經三年。糧草豐足,軍旗完備,人馬雄壯,可以伐魏。今番若不掃除奸黨,恢復中原,誓不見陛下也!”但後主劉禪當即就勸說:“方今已成鼎足之勢,吳、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勸學從事譙周也勸阻:“近有群鳥數萬,自南飛來,投於漢水而死,此不祥之兆;臣又觀天象,見魁星於太白之分,盛氣在北,不利伐魏;又成都人民,皆聞柏樹夜哭;有此數般災異,丞相只宜謹守,不可妄動”。

但諸葛亮急於報答劉備知遇之恩,實現“竭力盡忠,克復中原,重興漢室”的理想,一意孤行,堅持率領34萬大軍北伐,殺出斜谷口,屯兵五丈原。出兵前,諸葛亮曾與孫權約定同時攻魏,東吳也的確出動10萬大軍北上,但屢戰不利,已經撤回江東,僅剩下蜀軍一家與曹魏集團周旋。儘管如此,諸葛亮仍用盡一切羞辱的辦法,想引魏軍統帥司馬懿出城決一死戰,可惜司馬懿始終不出來迎戰,只是憑藉深溝高壘與其對峙,硬生生要將諸葛亮的身體拖垮。

同年十月,諸葛亮因積勞成疾,身死五丈原,其選定的接班人姜維無論資歷、還是能力都難以挑起大梁,加上歷次北伐空耗國力,蜀漢在三國格局中很快第一個衰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