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油畫經典:阿尼戈尼——藝術史上偉大的畫家之一

藝術史學家伯納德·貝倫森曾經說

“誰挑戰繪畫的黑暗時代,

他將永遠被保留在藝術史上的一個地方。”

——————————————————————————

皮埃特羅• 阿尼戈尼(Pietro Annigoni 1910年-1988年),生於意大利米蘭。1927年考入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後從師俄國畫家尼古拉•洛克夫學習油性坦培拉(tempera grassa)技巧。

阿尼戈尼有紮實的造型能力和細膩的素描功底,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和很深的藝術造詣。他繼承文藝復興以來佛羅倫薩畫派的優良傳統,運用傳統的技法表現自己熟悉的生活,畫自己所見,畫自己所愛,不隨波逐流。他是一個正直和富有正義感的畫家。

意大利政府為紀念這位當代傑出的畫家,在佛羅倫薩建立了具有相當規模的阿尼戈尼繪畫陳列館,還將以阿尼戈尼的名字命名一條街和一個廣場。



1932年,他第一次個人展

在佛羅倫薩的費羅尼宮舉辦,

為他贏得了久負盛名的

Trentacoste獎。


隨後,他走遍意大利和北歐

堅守著孤獨,

疏離的為人氣質,


他藝術生涯的轉折點,

是1954至1955年在倫敦為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畫肖像。


女王的肖像也被用於郵票

和不同國家的錢幣上。


阿尼戈尼對當今藝術的貢獻

在於傳承和發揚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技巧,

不隨波逐流,並將現代元素融入了

文藝復興時期的傳統之中。
















































阿尼戈尼有紮實的造型能力

和細膩的素描功底。

繼承文藝復興以來佛羅倫薩

畫派的優良傳統。


他早期的素描多用傳統的羽毛筆、

鋼筆和毛筆在淺米色或深灰色的紙上作畫,

以粗細、長短不同的線條

和疏密不一的排列組成畫面


這種方法是典型的意大利

佛羅倫薩畫派的畫家們普遍

所採用的傳統方法——


不強調物象的光應明暗、

著重刻畫對象的結構、體積和空間,

特別講究中間層次的豐富

與柔和的變化。


後期的素描用意大利鉛筆

結合棕色炭精條逐步運用綜合材料

和綜合技法畫素描,


他常常先在素描紙上

刷上一層淡淡的底色,

然後用棕色炭精條勾畫出

對象的基本輪廓和形體,

有時還用水加以渲染,

再加幾種簡單的顏色,

這在上面的作品中已經展示


有的用不同濃淡的炭精條,

也有用水墨淡彩或粉筆,

使畫面更加厚實、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