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所未闻!火龙果的“花式吃法”,分分钟吃出freestyle~

盛夏8月,记者走进罗甸县龙坪镇六一村。映入眼帘的是上千亩红红绿绿的火龙果基地。红的是香香甜甜的火龙果,绿的是红龙果肥厚的枝条。在基地的厨房里,女主人王芹芳正在忙着做一桌火龙果宴。

火龙果还能做成宴席?带着好奇,记者走进厨房一探究竟。

美味的火龙果包子

美味的火龙果包子

只见厨娘们把火龙果汁加入面粉、糯米粉等食材中,经过揉面、发酵,就变成了一团团带着火龙果香甜的紫红色的面团、粉团。

经过厨娘们的巧手,焦香的火龙果鸡蛋饼、松软可口汁水丰富的火龙果肉馅包子、包着粉丝土豆丝的紫红色火龙果春卷、香甜美味的桂花糕、紫红色的火龙果糯米丸子粥新鲜出炉。引得记者肚子里的馋虫蠢蠢欲动。吃一口火龙果包子,喝一口火龙果粥,满足!

看着满桌的火龙果宴,黄荣志说起了自己和火龙果的缘分。“我们一家人从2014年干到现在,终于把荒山种满了火龙果,我相信未来肯定会更好。”

黄荣志和妻子王芹芳是浙江台州人,今年56岁的他已经在罗甸生活了22年了,长期从事水利工程工作。从熟悉的行业转到陌生的火龙果种植,黄荣志说这源于一个承诺。

“2014年的一个会上,县里面发展火龙果产业,喊我也种火龙果,做个示范给群众看,争取带着大家一起发展。我答应了。”没想到,当黄荣志把这个事情告诉王芹芳的时候,王芹芳发火了。“老黄,我们好不容易才跳出农村,为啥子又要去种地?你我都没种过火龙果,要是遇上自然灾害,我们这么多年白手起家赚来的辛苦钱不都打水漂了吗?”脾气火爆的黄荣志回道:“我已经答应县里面了,你不干就是不给我面子!”

虽然心里不高兴,但拗不过黄荣志的王芹芳最终还是选择支持爱人种火龙果。“后来,老黄告诉我,政府有种苗、水泥桩、肥料和技术方面的支持,我们只用把火龙果种下去就行了。”回想起当初两人的争吵,王芹芳笑着说。

火龙果春卷

火龙果春卷

2014年,选中了六一村的荒山,黄荣志夫妇带着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儿子黄鑫开荒种火龙果。“那时候我们基本是早上天亮出门,月亮出来了才能回家,一天的时候都在荒山上。”王芹芳回忆,但最让她心疼的是儿子黄鑫,“因为开荒的时间在夏天,太阳特别大,娃娃的身上都晒脱皮了。”黄荣志笑着说:“他在累得受不了的时候,会赌气说爸爸答应的事情就让爸爸自己做,他不管了。但过不了一会儿,他又会跟着我们干!”

在一家人的坚持努力下,2015年,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1100亩的火龙果基地里长满了齐齐整整地火龙果。

2016年6月,火龙果开花了!

2016年7月,火龙果结果了!

“当我吃到自己种的甜蜜蜜的火龙果,看到基地的时候,我觉得好有希望。”黄荣志说。

如今,基地已经发展到2800亩,并注册成立了贵州省罗甸县红心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走起了“农旅结合”的路子,带动村民就业上百人次。每到火龙果成熟的季节,基地里游人如织。

火龙果鸡蛋饼

爱琢磨的王芹芳又用火龙果做起了“火龙果宴”,于是有了火龙果春卷、火龙果粥、火龙果鸡蛋饼、火龙果桂花糕、火龙果包子等美食。“她刚开始做包子的时候面发酵不好,我们吃了不少硬包子。”黄荣志笑着说,这些年自己对不起妻子,“他跟着我受苦了,天天泡在基地里,是我们的大厨、管家、销售经理,累得至少老了十岁。”说到这里,黄荣志的眼睛湿润了。

“我们计划在未来3年,投资8000万元,新增4500亩火龙果种植基地及冷链物流、深加工等,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100人以上,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火龙果5000亩以上。”黄荣志说。

来 源 | 今贵州

作 者 | 梁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