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的阎崇年教授为什么会被打?

大清今天要完了吗

阎崇年被打事件是一个值得回味的社会文化事件。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学术研究与大众认知,学术争议与街头巷议。当学术研究离开研究领域,来到社会层面;当专家学者走出象牙之塔,来到街头巷尾。原有的范畴、定位、方式,这之中的度,皆发生了变化。如果看不到这些,冲突在所难免。



这正如红学研究所出现的现象一样,这与当年《白毛女》上演的效果相似。红学研究中有关于薛宝钗、林黛玉之争,而且永远没有结论,而当这种学术之争来到了街头巷尾、来到了市井,有时候就会升级为口角之争,甚至老拳相向。作为戏剧的研究与人物刻画的追求,导演与演员肯定追求舞台的效果之完美,而当这种追求面对广大观众,出现演员被打事件多少令人啼笑皆非。

这样的比方也许不是那么恰当,但至少说明:专业研究与广众认知毕竟是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概念,同样,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再坏的人也有可取的一面,再好的事物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在研究领域不允许有争议,不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存在,排除异己,上纲上线,甚至人身攻击、武力施压,那谁还会搞研究?那研究如何有提高?


但同样的,大众媒体、公众场合不是研究所,也不是教室,许多有争议的、个人的、不被大众接受和认知的、尚无历史定论的观点、事件、人物,并不一定适合在大庭广众之下推广、传播,更不应该把个人的观点当作一个普遍的观点来推而广之。历史学家并不代表历史,哲学家也并不能先知先觉。

所以,对于阎崇年被打事件,学术的,交给学术;道德的,交给道德;法律的,交给法律。此止。


李俊峰226675242

满独分子阎崇年遭掌掴后,阎崇年除了做过一次所谓的“澄清”之外,再不露面,蹊跷可疑。而当我们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回味之后,就会发现更多的谜团已经浮出水面。

阎崇年“正说清史”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正说清史”?

阎崇年有什么背景?

网上流传的阎崇年语录是真是假?阎为什么至今不追究?

阎崇年总结的努尔哈赤十大功绩有何深意?

主流史学家和政府的态度如何?

效仿百家讲坛,本文也来试着揭密“阎崇年疑案”,不纠缠阎崇年观点的正误,本文只是对其思维的角度、动机做一番探究。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好的答案。

一、何为阎的“正说清史”?就是以清遗的立场“说清史”

何谓“正说清史”?阎崇年的所谓“正说清史”,就是站在满清统治者的立场,谈满洲的兴起、征服和兴衰史。所以在他眼中满洲统治者没有罪,最多不过是过错,而这个过只是不能让满清统治长治久安,延续万年之过。

就以他曾指责过的多尔衮为例,阎崇年说:“其(按:指多尔衮)过概括为“六过”,即“六大弊政”“剃发、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逋逃”,注意:这六条在阎崇年眼里不是暴 /政,而是弊政,如何弊呢?“扰乱社会秩序,破坏中原经济,挫伤汉人情感,带来严重后果。”扬州十日呢,阎评论道“多尔衮违背皇太极对汉人的政策,杀人过多,是其重大错误。”究竟是什么重大错误?什么严重后果呢?阎接着说道:“200多年后,辛亥革命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就是对这些政策的不满与反抗。” 无论是屠杀也好,弊政也好,在阎嘴里都不是罪而是“过”,其所以是“过”,是因为日后被狭隘的汉民族主义利用,导致满清政权被推翻。

为什么阎说是弊政而不是暴行或者说是暴 /政,还荒谬的把屠杀说成是文化冲突。原因还是从他的心态说起,以他的遗民心态,杀不杀人、杀人多少不重要、无辜百姓是否遭殃也不重要。满清政权巩固不巩固,能不能流传万世才重要,他所提的满清统治者的这些错误,是统治方法、策略方法不当的错误。他从来不肯讲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大屠杀之类的暴行。提到扬州十日的危害,他认为这次屠杀不好,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后来成了孙中山发动“反满革命”的借口,埋下了祸根,不划算。然而,对于康熙平定三番之乱,杀吴三桂而牵连数十万人,阎崇年就百倍赞赏了,他称赞康熙英明,斩草除根,做得好、做得对。

如果不信,可以再去读读阎崇年总结的多尔衮的六大功绩,更是从奠基满清政权角度来谈其功劳。对于满清政权的闭关锁国,闭塞民智,阎崇年的看法更是另类,他遗憾的是满清政权丧失了图强维新的八次机遇。

从这个理由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阎崇年为什么从来不痛斥努尔哈赤的暴行,比如他说:“他也有错误,也有缺点,晚年也犯了很多的错误,譬如说强行从辽西迁民到辽东,譬如说屠杀了一些汉族的儒生,譬如说占了汉人些房子,譬如说实行“计丁授田”,占了些汉人的地等等,但是我们要历史地看这些事情,既看到努尔哈赤有错误的一面,也要看到努尔哈赤有功绩的一面。”

从来没有人把屠杀说成是错误而不是罪行,这不是什么轻描淡写的问题,这和日本右翼把侵略中国,南京大屠杀说成是进入,说成是“和谐共荣”并无区别。

阎崇年以一个满清遗民的心态看待历史,处处维护满清统治者,当你们看到他痛骂道光丧权辱国时,千万不要误解了,在阎看来,从满清爱新/觉/罗家族来看,道光就是一个败家子。他为满清政权从此一蹶不振而痛苦。鸦片战争,他痛惜的是皇家园林圆明园被焚毁,竟然为此而流泪。

我们奇怪的看到“清十二帝”当中,最有讲头的溥仪,阎崇年却很少讲,溥仪这个搞分裂的卖国贼,在满清遗民看来是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心可鉴。溥仪在东北搞满洲国14年,是不得不掩口的禁区。当然满独成事后,他当然可以再改过来把那段历史加进去。

二、何为阎的“正说清史”?就是以满洲人立场重建“国史”

或许人们对阎崇年的称颂的清廷十大贡献,觉得很怪异。比如阎所称的这条“创制满洲文字。”根本不像一个历史学家的总结。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满洲人的立场来理解,各种疑惑就会迎刃而解。再结合阎崇年吹嘘的努尔哈赤的十大贡献,综合领会,“阎说满洲史”就暴露无疑了。

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评价《清廷十二帝正说》,对阎崇年吹嘘努尔哈赤进行所谓的社会改革“计丁授田”和“编庄”提出质疑:“所谓“计丁授田”,并非真正实行“均田”。努尔哈赤进入辽东後,将该地区因战争而荒芜的无主地,首先分别授给各驻守当地的八旗满洲贵族及其士卒,而在战争中被掳的大批汉人,一在其满洲王公贵族包括将官之家为奴,一在其庄园-拖克索,供其役使。连清人也承认:“国初时,浮掠辽沈之民,悉为满臣奴隶。”(《啸亭杂录》)”。

所谓“编庄”,规定汉满人合居一处,要同吃、同住、同耕。实行此“三同”,满人为汉人所供养,汉人备受欺淩,直接被与之“三同”的满人所剥削。编入此庄的汉人成丁就成了他们的奴隶,因不堪忍受奴役,故引发大批庄丁逃亡。这证明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後,推行民族奴役的政策:编入此庄的汉人成丁就成了他们的奴隶,因不堪忍受奴役,故引发大批庄丁逃亡。正如《清太宗实录》所载,满洲大臣直白:“昔太祖(努尔哈赤)诛戮汉人,抚养满洲。”连清太宗也说过:“我国将士向来骚扰辽东民人。”一个先进的辽东地区,行此落後的制度,这哪里是“推进社会改革”?作者称:努尔哈赤制定了“民族和解政策”。看看事实,哪里有“和解”?努尔哈赤晚年,民族矛盾尖锐,到处都有汉人的反

抗,国势岌岌可危。”

李治亭说:“更为离奇的莫过於说:“迁都渖阳後”,“渖阳及辽河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得到全面开发与迅速发展”,还“带动了东北地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这是事实吗?自努尔哈赤发动对明战争以来,辽东、辽西先後辟为战场,努尔哈赤每攻下一城,必屠城杀 戮与抢掠,撤走时毁城,夷为平地,如抚顺、清河、开原、铁岭、广宁等,都变成一座座废墟!……在作者的笔下,辽河流域,一片光明,和平安宁。如此歪曲历史,莫此为甚!”

作者不顾历史事实,把战争残破的经济说成是“全面开发”、“迅速发展”,甚至奉努尔哈赤为“近代辽河流域、沈海区域经济”开发的“创始者”!这是作者的又一大“发现”?简直是闻所未闻之奇事!”

李治亭所言,自称治学严谨的阎崇年不可能不知道,那么,阎崇年何以得出如此古怪的结论,唯一的解释就是:努尔哈赤联合蒙古,满蒙联盟,在沈阳及辽河地区分裂割据建国,共同奴役被掠汉人,如果站在满洲建国的角度看待这段历史,那么努尔哈赤顺理成章就成了实行社会改革、民族和解和全面开发经济,“近代辽河流域、沈海区域经济”的“创始者”!。在阎崇年赞赏的努尔哈赤满洲国之内,汉人非国民,本在满洲之外,怎能掺乎进努尔哈赤的社会改革,民族和解。

阎崇年对康熙赞颂道“康熙对臣民强调要实行‘仁爱’。仁爱’是儒家基本的政治理念。康熙继承了儒家为政‘仁爱’的理念,并在施政过程中加以实践。”然而,事实却是老百姓饱受康熙暴 /政之苦,就以“禁海迁界”而言,当时的描述是“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石之粮,饿殍已在目前。……”这哪里有一点仁爱的影子。对于吴三桂等汉人政敌,康熙则是斩尽杀绝,免留祸患。 康熙仁爱吗?如果这种“仁爱”只是针对满洲人而言,那又的确是事实。比如康熙对有篡位野心的鳌拜擒获后宽大处理,免死禁锢。

何为康熙之仁慈?对满洲人来说,对满清贵族来说,这康熙怎么可能不仁呢?而中国老百姓又何曾在“仁慈”的范围之内呢?

又比如:中国的朝代兴替总是旧朝代灭亡之后才是新朝代的开始,史学界通例的换代是旧朝代统治被推翻,新朝代建立全国性政权才开始,秦、汉、三国,以下到元、明,新旧更替都是同年。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兴起。如果一个朝代灭亡,新朝代并没有建立,出现的是分裂状态那才另说。而阎崇年一批清史专家却不按这个规则,将清廷从1616年建立后金割据政权算起,而不是从1644年明朝灭亡,满清定都北京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什么这样?这只能让人怀疑他们是从满洲国史的角度看待满清这段历史,而不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清廷。

再者,既然阎崇年把满清定为296年,努尔哈赤父子东北分裂割据也算作清代,凭什么不把溥仪在东北裂国也算作满清,建的都是满洲国,一脉相承。既然阎崇年认为不应该称“张勋复辟”而是“溥仪复辟”,这样说来阎更在乎的是名分而非实际。那么为什么又不敢明说伪满洲国就是清代之延续,为什么不揭密伪满洲国时代的明君溥仪。

在耳光事件爆发前,大汉之风曾问阎崇年:“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几乎都打着均贫富的旗号,为何满清时期打的旗号却是反清复明?康熙、雍正、乾隆等人均称自己非中国人,你如何解释?慈禧保满清不保中国,你如何解释?”对此,阎崇年以三个条件作为门槛,拒之门外。

阎崇年利用央视不是讲学而是布道,是布满洲复国之道。当然不允许质询和讨论。也无法回答大汉之风这样的问题。他的所谓三个条件,完全是借口,李治亭满足他三个条件,又何曾见他答复呢?

三、与满独网站明暗表里,遥相呼应

一些满族论坛,号召学习犹太人,以建立“满族自治区”为目标,在站内都自称自己是满洲人。“满洲”既是族名也是地名,还是“国名”。对于不明真相的外人而言,很容易就被他们蒙骗,认为“满族”等于“满洲族”,但是就他们在论坛上发言所自称的满洲人而言,绝对是有后两层意思在内。是区别中国人而存在的另一个民族,另一个国家。

早在05年前,阎崇年就和鼓吹满独的某网站勾勾搭搭,该网站曾登过其站长和阎崇年的合影还有题词。该网站以鼓吹满独为宗旨,该网站曾经赫然列着“犹太民族,以色列国研究”板块,“设立满族自治区”板块,主题是“满洲人的论坛”。宣称:“我们走的一小步,就是满洲民族走的一大步”。意图昭昭。这样一个网站,收罗了一大批满独分子,他们把阎当作精神领袖。该网站因为宣传满独过于赤裸裸,在07年一度被国家关闭。重开后,态度隐蔽了不少,但是搞满独的目标仍然没有改变。

而阎也曾在公开场合号召学习以色列,学习犹太人,与其遥相呼应。

满洲民运人士额尔登布曾写诗讴歌阎崇年。

赞美史学家阎崇年先生!

文曲精英阎崇年,宏扬正史热空前。

诸皇勤奋为华夏,列祖功勋比泰山。

开土拓疆羞汉帝,修文讲武唱春天。

江山一统行仁孝,浩荡清风满世间。

四、难以澄清的“网络流言”

百年耻辱刻悬刀,称我蛮胡恨不消。

扩地开疆因圣祖,荣华建国赖清廷。

八旗铁骥还激烈,满族雄心未动摇。

经济复兴需努力!龙旌指日满天飘。

这些都来自于读书频道“阎崇年作客搜狐” (2008年01月22日 )

其中一首 “人合”写道:

铜琶铁板众歌清,振满兴华龙卷风。

洗脑柔如刀剃发,旗服温替武屠城。

图强广友新三贵,为国勤师老范生。

凡我族人须努力,钱神护佑筑天京。

其中,还有一段故意歪曲引用《晶报》的报道,阎说:“我刚录完的一讲《明亡清兴六十年》里谈到皇太极5次带兵杀入关内。其中有一次就掳掠“人牲97万头”,把中原百姓与牲口放在一起计算。这对于当时新兴的清政权来说当然是喜剧:扩大了影响,为入关增加了经济基础;对中原百姓来说肯定是喜剧:民族融和,康乾盛世。”

阎在《晶报》是这样说的:“对中原百姓来说肯定是悲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历史是在多维中发展的,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

这几首反诗,包括这些疯狂言论,之后并没有引起媒体关注引起反弹。得寸进尺,4月24日,更恶毒的言论出现在官方网站大河网上。

剃发易服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交流形式,不能上纲上线。

文字狱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虽然制约了一定的思想灵性,但起码维持了社会稳定。

清军入关更多的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其中造成的某些局部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

禁海策和闭关令是有明显的进步意义的,因为这维持了意识形态的稳定。

满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中国人永恒的骄傲,原因有三:首先,它促进了民族融合,否则,中国还是单纯的汉本位国家,这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是有阻碍的;其次,它传趁了中国文化,否则,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将遭受灭顶之灾;最后,它保持了社会稳定,否则中国人口基数和经济资源将大大流失。

请不要侮辱我们的满清,否则是侮辱我们自己!我们不能对不起先人,而要继承和发扬先人的遗志!

……

举报 |这些引起极大争议的痴语,的确难以想象出自一个公众人物,但也难以想象两家权威网站先后会以同样的方式嫁祸于人。既便阎崇年真是遭人陷害而误登,但更不可思议的是:长久以来,阎崇年对此却不去追究和更正,类似的语言在鼓吹满洲意识的满洲人论坛上却不鲜见。造成一种事实就是阎在故意纵容这些言论以他的名义散布。如果不是因为挨了一记掌掴,阎崇年永远不会去澄清“这些谣言”。


回忆还是要忘记

以我对这个事件的了解,阎崇年被打,说的好听一点,是他用没有公信力的言辞刺痛了大家的神经,说的难听一点,是他咎由自取。

阎崇年被打事件发生在2008年10月5日,他在江苏无锡签名售书时,遭到了名为“黄海清”的青年男子的煽耳光。事后,黄海清被刑拘数月。

黄海清为什么打阎崇年,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其一,阎崇年作为国内有影响力的研究清代历史的专家,但他歪曲历史史实,或多或少忽视了清军的暴行,甚至美化了清军暴行。


清军自17世纪入关以来,烧杀抢夺,制造了很多惨案,最著名的要数“扬州十日屠城”。在这次暴行中,有80多万扬州百姓丧生在清军的屠刀下。

然而,面对铁证的历史事实,阎崇年在长江美联大讲坛第12讲《康熙帝的志与学》里,把野蛮残暴的‘扬州十日’说成是民族文化大融合 。他的原话如此:文化融合发展,满洲是牧猎文化;蒙古族是草原文化;汉族中原是农耕文化。蒙古的草原文化和满洲的牧猎文化融合了,但是和汉族的农耕文化有冲突。‘扬州十日’就是这些文化中的表现。

作为权威专家,避重就轻,大言不惭地美化清军的残暴,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人,肯定难以接受。

其二,阎崇年故意隐瞒身份,欺骗和愚弄了学术界与老百姓对他的信任。

阎崇年的真实身份是满清皇室后代,是爱新觉罗的子孙,但他对外宣传资料上都写着——汉族。


更重要的是,他隐瞒身份,职业却是研究清代历史,自家人研究自家人,谁都会说自己的好。这情形就如同一名运动员正在参加比赛,但他同时又是裁判。人都有私心,这样做,能公平、公正吗?只有天知道。

他这样做,引起的公愤自然会很大。

其三,阎崇年高傲自大,盛气凌人,目中无人,很有身份优越感。更是让普通大众把他当公敌。

阎崇年头顶有10多个耀眼光环,如,著名历史学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特殊津贴,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北京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蓬莱市戚继光研究会名誉会长,等等。这些职位和荣誉普通人可望不可及。


然而,正是因为身份显赫,让阎崇年骄傲自大,对身份、地位比他差得远的人,从来不拿正眼看。

并且,阎崇年曾经公开表示,若要跟他讨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清史专业;二是在清史研究领域上有学术专著;三是必须有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经历。“如果你不研究清史,我们不在一个平台上,怎么讨论?”

青年男子黄海清拜读完阎崇年的学术著作后,觉得有许多不妥、不公允的地方,要当面与他舌战。但黄海清苦于身份和地位跟阎崇年悬殊,他很难见到阎崇年,好几次守候阎崇年,都无功而返。

于是,阎崇年某次在无锡签名售书中,早已忍无可忍的黄海清,做出了那样的举动。


鸿鹄迎罡


这个问题问得就有意思了,了解阎崇年的人想必都看过他在百家讲坛里对清朝历史的精彩讲说,不管别人听后有什么感受,反正我是被深深吸引了。被打事件其实已经过去几年了,既然现在又提及这个问题。那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


2008年10月5日,阎崇年在无锡新华书店签名售书时遭到一青年男子掌掴,引发社会争议。


这一举动,不仅让阎崇年非常吃惊,连大众也在纷纷议论阎老先生被打的前因后果,其实,要追究被打的原因,还要从打人者的认知入手:


一、认为他歪曲事实,吹捧满清


其实,阎崇年作为北京社会科学院的满学研究所研究员,也是北京满学会会长,他是饱读诗书几十载,他经历过中国的苦难岁月,现已经是八十来岁的老人了,不管什么时段他仍孜孜不倦地专研历史,特别是研究了几十年的清史。


他利用在北京的先天优势,博览了清史各方书籍与文献,并出版了多部著作,如《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等,可以说在史学界同行中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并且也带动了大家学习历史的热潮,这股热潮上到老人下到小孩,都被他的讲解或者他出品的书籍吸引,也有了群众的支持。



可是,越是受追捧的人,越容易出现纰漏,特别是讲说历史知识,免不了会对历史事实加入客观分析或者进行主观探讨。凭心而论,即使最有威望的史学家也不可能对古今中外所有的历史问题全知全懂吧,但因为他在百家讲坛里面讲到:“满洲是牧猎文化,蒙古族是草原文化,汉族中原是农耕文化。蒙古的草原文化和满洲的牧猎文化融合了,但是和汉族的农耕文化有冲突。”


继而提到“扬州十日”就是这些文化中的表现。”这件事让打人者黄海清初次对阎有了不满,他觉得阎的言语有失偏颇,忽视了满清的侵虐本性带来的恶果。并期望有一天能和阎崇年进行辩论。


二、一家之言,缺乏与群众的交流


听完讲座的黄海清对阎崇年的观点有异议,所以想找个机会同阎辩论。有一次,黄海清在阎崇年的签售会上碰到了阎崇年,准备有机会与他进行思想的碰撞,阎崇年答应签售会完后再交流,结果阎崇年用忙碌回话并没有给他辩论的机会。不管是真的忙碌还是觉得黄不符合辩论条件,反正当面辩论没有成功。自此,黄就有了第二次的不愉快经历。


三、认为他孤傲,不认同他的学说导致矛盾大爆发


阎崇年曾经公开在媒体说过,想要和他辩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清史专业;二是在清史研究领域上有学术专著;三是必须有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经历。这三条开门砖听起来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但在阎看来只有站在同等频道上才有辩解的意义。


黄海清刚好不符合这些条件,他认为开出这样条件的人无疑既傲慢而狭隘,既不谦虚,又不平等,有失学者风范。所以他没等到阎崇年许诺的所谓“3个小时的辩论。”最终导致矛盾的大爆发。


现在回到话题中阎崇年为什么会被打,该不该打事件上来。


有人说他有着满族血统,他的所有言论不公正;有人认为他性格孤傲,辩解的条件不合理,明显就是一家之言;其实不管什么原因,在文明时代,打人总归是不对的,何况是一位老人,就像现在的校园暴力,看不惯就打,这难道不是欺负人。小孩子在别人面前永远表现出真实的一面,而阎崇年也自有自己的看法自由吧,再加上电视节目在时间上和性质上也终究不能把知识讲的十分明细不是吗?

至少在百家讲坛讲到康熙大帝时,阎崇年从国际对比的视角,对康熙的成长经历、丰功伟绩、日常生活、遗憾缺失等一一进行阐述,那样鲜活的讲解,也只有阎崇年能做到不是吗?如果对他的学说和为人不满意,我想还有其他途径可以解决,这也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而已,有失偏颇的地方,望谅解,我能想到的也就是以和为贵。




有书共读

如果不是特别的事,谁会打一个70多岁的老学者?阎崇年可是满学会会长,满清的行为都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他不可能不知道,他的言论已经超出学术研究的范围,是一种故意歪曲历史故意美化屠夫的行为。

他依仗自己的身份,利用自己的影响,在一些公开场合,比如读者见面会,各种交流活动时,对反驳他的人进行压制,有许多次别人举出详细的于他不利的例子,他要不不正面回应,要么就约改日论战,应付完当时之后又爽约不论。打人的小伙子就是因为不同意他的观点,要和他就历史常识进行辩论以正视听,他也答应了,最终却又爽约,而且这种近乎无赖的行为还不止一次,于是这小伙子利用签名售书之机大打出手,以示教训,发泄不满。 大多数中国人不了解满清的历史,不明白满清时期是如何屠杀奴役汉人的,而阎做为汉人则拼命美化满清,说满清对汉人的屠杀是为了社会稳定,逼迫汉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民族性灭绝行为是一种文化交流。此等大逆不道之言,打一巴掌实在是过轻!300多年前,就在无锡江阴市,汉民族为了反抗满清的剃发易服誓死不从,由此满清主导了史上旷世的大屠杀-江阴八十一日,整个江阴城最后只剩下53人。300多年后,一个满学会会长认为,剃发易服是文化交流;屠杀汉人是为社会稳定。并在这个曾经被满清屠城的无锡售卖自己的书籍,公开宣传自己的观点。做为一个汉人,做为一个无锡人,知道真相后能不能忍受这等屈辱?阎的行为无异于在南京赞美日本的南京大屠杀,在以色列赞美纳粹的犹太种族灭绝。


小霞他二哥

一,阎崇年的错误言论之一,是把历史上清军屠城的"扬州十日"说成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的战争。有少数民族与汉族人之间的战争,但更多的是汉族人之间的战争。我们今天已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亲如一家。我们不应该再去刻意强调过去的民族之争。但历史就是历史。在讲述历史的时候,就要丁是丁,卯是卯,原原本本,不能含糊。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今天的负责。另外,战场上的双方将士的厮杀,不论多么残酷,是不构成犯罪的。不是犯罪行为。但是,战后的杀降和屠杀民众,就属于犯罪了。当年的扬州守卫战,坚持了七天。城破史可法被俘,清军首领多铎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坚决不降,死前要求多铎,不要杀害城中百姓。但史可法死后,清军对城中百姓进行了疯狂的报复,连续屠杀了十天,杀了几十万人,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使昔日的繁华的扬州变成了一座死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扬州十日"。这是赤裸裸的犯罪行为!对这件事,阎崇年教授却轻描淡写地说成是"文化触合",这是非常错误的,引起公愤也是必然的。

二,当有人要和阎崇年教授辩论时,阎提出了一个吓人的资格标准,一是要清史专业;二是要有学术专著;三是必须参加过国际学术讨论。真是叫人匪夷所思,哭笑不得。请问你阎教授是何方神圣?你研究历史是为了什么?你写书是给什么人看的?即然你自已把人民大众全不看在眼里,拒之万里,那么人民大众对你嗤之以鼻,弃之如弊屣,就不足为怪了。

三,至于动手打人,还是不宜提倡的。其实对于象阎教授这样的人,你从理论上揭露他的荒谬,不买他的账,更有力量一些。也希望阎教授吸取教训,改正错误,以期得到人民的谅解。毕竞,人民是海洋,而我们自己,充其量也就只是沧海之一粟。

欢迎点评。


WM晓奇

阎崇年这样的人不是个体,而是当今社会有一批人在极力美化清朝,使人反感,其目的,我就不做分析了,我就说说我个人对于清朝的看法

一,清粉们总结的满清的几大“贡献”。

1,满清奠定了中国版图,理由是明朝没有实际控制新疆,蒙古,西藏等地,但在中国人心中,中国的疆域在汉唐就大致确定了。明末距今400年,或许没有了明朝,但肯定会出现新的王朝,而随着热兵器的进步,游牧民族只有挨打的份,当开疆拓土在军事上变得更容易,经济上不再是只亏不赚,而变得有利可图,那对外扩张将会是中原王朝的必然选项。

2,清朝促进民族融合。我们华夏的民族融合不是从清朝开始的,曾经的匈奴,鲜卑,契丹,党项,他们在哪里?不是都被汉族同化了吗。而满清是利用少数民族压制汉族,少数民族地位高于汉族,恰恰阻碍了民族融合,看看现在,恐怕能谈得上融合的只有满族吧,而且很多还是汉八旗。

3,人口发展。清朝摊丁入亩政策有一定作用,而大部分是要感谢土豆,红薯及玉米等作物的引进推广,而这些东西恰恰是明朝末期引进并推广开的,而明末是处于小冰河时期,自然灾害频繁,社会动荡,人口依然发展到一亿人,就是得益于此。

二,再说说清朝带来的恶果吧。


1,打断了中国社会向前的发展。明末时期,江南地区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一些工场雇工达到几千人。海外贸易大规模开展,每年流入大量白银,沿海地区大量向南洋地区移民,而这些活动不晚于欧洲,而明末大量土地兼并,一方面是造成了社会危机,但另一方面,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而到城市谋生,而这些劳动力正是发展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学过中学历史的都知道,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圈地运动”吧,如果没有满清,那明末的社会危机是可控的,那工业革命最先在中国出现也不是没有可能。而满清的入关,在大范围屠杀和破坏,随后进行闭关锁国打断了这一进程。

2,开历史倒车。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宋朝,明朝都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宰相或者内阁的权利和皇权相互制约,分工明确,文官治国,已经接近现代国家政体,才有了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国家依然正常运转的事。同时明末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思想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等思想。而清朝为了维护少数统治多数的局面,极力推行奴化愚民教育,发动残酷的文字狱,打断了读书人的脊梁,消灭了士大夫敢于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思想,所以清朝的皇帝独裁,大臣全是奴才,所谓军机处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而不是内阁。这种后果,遗害至今。清朝统治者思想的禁锢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不但没有进步,比起明朝反而退步了。同样,为了维护统治,对枪炮等汉人容易掌握的武器极力压制而得不到发展,使得中国的科技水平停滞不前和甚至倒退,当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清朝军队装备水平甚至不如明朝。

华夏民族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三次历史发展关键时期都被野蛮民族或者极端思想的外来入侵打断。幸运的是流淌在华夏民族骨子里的优秀文化基因还未被完全抹去,几千年锤炼出的聪明头脑依然还在,同时我们依然是最吃苦耐劳的民族,所以虽经历磨难,但依然走在复兴的道路上。清朝喜欢或者不喜欢都已成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而我们研究这段历史的专家就应该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客观的展示历史的真相,以便于今人吸取其中的得与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上是个人看到这个话题而对“清粉”的某些言论的一点想法,仓促之间难免有偏颇之处,欢迎指正,不喜勿喷。


铁和血2017

为什么阎崇年教授会被挨打?

因为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了清朝十二帝,过分的美化了清朝皇帝。

个人认为打人是不对的,但阎崇年作为一个清史砖家,立场和态度确实有问题。记得易中天老师也说过:清朝皇帝的个人素质整体上比明朝高出很多,当然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一个朝代不是一个皇帝所能决定的,它更依赖于一个体制和制度。明朝的皇帝是什么样的都有,有两个几十年不上朝的,有一个特别喜欢玩的,有一个喜欢做木匠的,有一个把明军领到长城以北去送死的,后宫淫乐服食丹药的就不是一个了。

就在这些明朝皇帝这么混蛋时,明朝的内阁大臣们默默担起替皇帝治理国家的责任;当皇帝胡作非为时,他们宁肯被杀被撤职也绝不低头。这些人才是明朝三百年的脊梁,才是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和文化高度发达的推动力量。至于皇帝们,不过是个董事长,内阁更象现在的职业经理人CEO总经理,他们做的好,才代表明朝真正的强大。

早在战国时期,秦相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说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一个朝代好不好,是一个官员队伍整体水平决定的,而不是一个皇帝决定的。我们现在的人都知道团队的重要性,明朝时也是如此。

清朝皇帝个人素质高又如何?

满人入关前大约有十几万人,士兵5万人左右,后来和蒙古联盟才强大起来,但仍没有灭亡强大的明朝。于是又拉了不少汉人进来,称之为汉八旗。

自从顺治进入北京当皇帝开始,清人在长城以南经常受到汉人的袭击,汉人根本不认可他们的统治地位。清政府高层也把汉人当成对手和统治专制对象,表面上说满汉一家,同时却又不允许满汉通婚;表面上说五族共治中华,实际上把汉人和汉人大臣当工具,甚至严密监视,尤其不让掌握重要军权。

汉人中的那些汉奸也没有好下场,康熙先是逼迫三藩造反,再予以镇压。到了乾隆年间,又组织编写《贰臣传》,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把这些人视为二姓家奴,用清人的话说就是贰臣、二皮脸。

"因思我朝开创之初,明末诸臣望风归附。如洪承畴以经略表师,俘擒投顺;祖大寿以镇将惧祸,带城来投。及定鼎时,若冯铨、王铎、宋权、金之俊、党崇雅等,在明俱曾跻显铁,入本朝仍忝为阁臣。至若天戈所指,解甲乞降,如左梦庚、田雄等,不可胜数。盖开创大一统之规模,自不得不加之录用,以靖人心,以明顺逆。
今事后凭情而论,若而人者皆以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受命,辄复畏死幸生,忝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即或稍有片长足录,其瑕疵自不能掩。若既降复叛之李建泰、金声桓,及降附后潜肆诋毁之钱谦益辈,尤反侧佥邪,更不是比于人类矣。
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即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此实乃朕大中至正之心,为万世臣子植纲常!"

当初可不是这样的态度,只因没有价值了就成了贰臣。用大话西游中铁扇公主的话就是:当初陪人家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了叫我牛夫人!

不知道这些汉奸们在阴间知道这些,会不会从棺材中跳出来。

乾隆为了让汉人变成奴隶,开始对汉人进行洗脑。在正常的帝国专制时代,皇帝只是世俗的领导人,而文人才是文化思想的领导人。乾隆皇帝直接兼任了思想文化的领袖,成了清代思想文化的领导人,并拥有最终解释权。到处丑化汉人,美化满人,让汉人自己看不起自己,只能当奴才。

乾隆还是不放心,还组织了大规模的文字狱,禁止汉人写明史,有任何一点说清朝不好的都要杀头,甚至灭门。

最牛逼的还不是这些。

明朝初年以来,火器就在用于和蒙古和其它少数民族作战中,经过后世改良,已成为战场上取胜的利器。但清人为了强调自己的骑兵厉害,基本放弃了火器和火器研发,自称这些都没用,不如铁骑钢刀。到了1840年被英军的象孙子一样,才发现火器真的牛逼。

明朝的海外贸易基本上还算正常,但清人为了证明满人是世界第一等人,禁止和外国来往,尤其是商业文化往来,让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和西方世界共同进步 的可能性,并进入了一百多年被外国列强欺负的历史。

这些作为清史专家的阎崇年教授,不明白是真不知道,还是选择性失明,故意装作看不到。

当然有人说他是满人,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满人,但学者要有学者的态度和立场。

虽说打人不应该,但看不起他绝对是大部分汉人的态度。

我不是大汉族主义者,我也支持各民族团结,但历史就是历史,不能以任何借口来篡改,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历史要有公正评价。

打人者打的不是阎崇年教授的脸,而是那些没有学术基本原则人的良心,因为他们没有脸,怎么能叫打脸呢!


新知传习阁

水平不低,就是清吹。自认为站在历史高度,却惹扰了群众。只能说阎老师是走自己的路让大家揍吧!

第一我想说 民粹这东西太可怕了 ,怎么打人都是不对!

第二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说话一定要谨慎

第三 骂阎老师是汉奸绝对是不正确的,请听我细细道来。


鲜衣怒马云飞扬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阎崇年教授被打事件,2008年10月五日,此人在无锡的新华书店与读者见面,一开始场面都非常的融洽,在其签名售书的时候,突然一个年轻男子走到其跟前,迅速打了他两下,工作人员迅速控制局面,人群中还有人在大喊活该,实际上媒体也曾报道过此事,说是该男子和阎崇年有学术分歧。

阎崇年教授也算颇有成就了,他代表历史学家在央视讲清朝的历史,但是他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在看待历史方面并没有客观,也没有公正,这是学历史的大忌,看待问题不全面,比如他说清楚实行剃发易服是民族文化的交流形式?似乎不了解历史的人都说不出这种话来。再比如他说文字狱维持了社会的稳定,那么我不禁要问了,维持社会稳定的方法只有这一种吗?

值得一提的是他每次提到清朝,都是一个劲的鼓吹,甚至还说出了扬州十日是促进了民族融合,这种言论也太厚颜无耻了,他的种种言论,其实历史界很多人已经看不惯了,因为这简直是睁眼说瞎话,我们都知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但是总不能脱离实际,只是鼓吹吧?

当然了,话说回来,即使他是个清吹,如今大多数人都很厌恶清朝,但是打人终究是不对的,那位小伙子还是太过年轻气盛了,和其看法不同的人多了去了,有相反的想法说出来便好,没有必要拳脚相加。

最后还是奉劝大家一句,无论什么时候,自己的看法并不一定就会被别人认同,当出现分歧的时候,要么求同存异,一起讨论,打架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