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于丹了,从热捧到抛弃经历了什么?

翩翩起舞讲算法

我见过于丹老师几次,也过有一些合作,这次就平心而论,客观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评价一下于丹老师。

于丹老师是在百家讲坛讲论语一炮走红的,随之她的书《于丹论语心得》也开始畅销大卖。有些评论说,于丹学识不够,讲的《论语》很多地方也是歪曲事实,信口雌黄。


这是事实吗?

是的。


于丹是北师大的一个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这个级别的,再怎么不专业,也总比普通老百姓专业。但是,比起真正的国学大师,的确是小巫见大巫。

只不过,真正的国学大师,是不屑于出来讲课的。

那凭什么是你于丹,一个“不懂”国学的人红起来了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于丹懂传播。

什么意思?


原因很简单,如果讲《二十四史》就算你讲到天上去,也不会火。因为《论语》对中国人来说自带传播属性。

一样的道理,当年易中天老师如果讲的不是《三国》而是《聊斋志异》那易老师的名气一定也就不比现在。


在知识领域,传播一定程度上大于内容本身。一个耳熟能详自带话题的超级IP自带传播属性,就像杜蕾斯的文案天生就自带翅膀一样。


以上就是于丹十几年前爆红的根本原因 。于丹老师不一定是最懂《论语》的老师,但一定是最懂传播的老师。


退一步说,就算于丹老师讲的《论语》入不了学术法眼,但是对普及传统文化,将国学和《论语》吹进寻常百姓家,也是功不可没。


想一想,比起那些整日在小黑屋里莹莹训诂,研究考证,瑕疵必较的老学究们,在普及传统文化和国学上,于丹老师是不是比他们强多了?


至于被抛弃的说法,有个答友形容的很恰当。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个文化代言人,或者说文化网红。于丹易中天等只能说是10年前的文化代言人。


而现在可能是蒙曼康震等新晋一代知识KOL的天下。


没什么抛不抛弃,至少人家于丹在爆红的时候赚到盆满钵盘,也给普罗大众带去了价值。就算白天再怎么被赶下台,晚上依然可以回到2000平米的大别墅修养生息。



大黑都知道

前几天路过河南信阳,看到一个楼盘的大幅广告,宣传的点就是“于丹要来了”,这还算事给也主的福利呢。于丹可能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已经“被抛弃了”,但是,她也许正在走近三四线小城市,大把地捞着出场费呢。

其实,大把捞出场费,可能正是于丹逐渐被抛弃的原因。她2005年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走红,甚至嫌弃了全国性的读《论语》的热潮。当时,于丹只是北师大一个副教授,她最初是在文学院,但是很难达到文学院的学术要求,就到了北师大艺术学院,她的学问不行,但是课讲得很好。她最开始是在央视节目组帮忙,结果大家说,于老师,要不您试试吧——她就那么火了。

于丹的走红,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中国经济经过90年代迅猛的发展,社会对“文化”的渴求空前强烈,央视嗅到了这种需求,打造《百家讲坛》,易中天讲三国,火得一塌糊涂。于丹上去讲,也是火;再换一个阎崇年讲清史,照样火。

应该说,于丹是非常聪明的。她趁着节目的火爆,把自己讲《论语》的书卖了几百万册,赚了很多钱。她到各地演讲,出场费都是几十万。这完全是名气带来的财富,所谓的“眼球效应”,而缺乏真正的学术根基。她知道自己成为了一个明星,而不是大师,她就是要利用明星的身份来变现,来挣钱,毫无疑问,她一度非常成功,很多地方想请她都请不到。

于丹没落的种子也就在那个时候种下,她没有去发展自己的学术能力,而是吃老本,不断地“复制自己”。文化明星也换代很快,百家讲坛早就没人看了,现在是各种《最强大脑》或者“见字如面”之类的,于丹那种鸡汤式的解读慢慢过时了,真正感兴趣的,需要更深入的引导,而不感兴趣的,则被别的花样所吸引。

于丹在讲坛上被轰走,好像是在一个大学的讲座,对大学生来说,她讲的东西显得过于肤浅了。但是,这种遭遇也告诉了她自己本抛弃的现实,所以,她把更多精力放在去三四线城市走穴上,毕竟,流行文化要到三四线城市,还需要一个阶段。


张丰

于丹,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也是一位知名的文化女学者,是前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文化塑造的学术明星,更是一位极具争议的话题人物。

于丹女士的入世之路

于丹在大学的博士所学就是影视传媒相关的专业,学以致用,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就开始积极参与各类电视节目的策划,投身电视文化一线。不过,她的本科学校一直是未解之谜,虽然有确凿证据考证她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但是本人面对这个问题一直是云山雾罩,不予正面承认。

她与央视关系密切,参与了大量的央视节目的策划、撰稿工作,包括《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专题纪录片,也是《正大综艺》等节目撰稿人,还是教科文频道顾问,还曾经参与策划过我国2001年申奥的纪录片。

如此高的起点,可能跟家庭出身有关。她的父亲于廉是一位老革命,曾经做过万里同志的秘书,退休前是中华书局副总经理——这也是她的书都能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主要原因吧。

从学者到明星,于丹终于成名了

同罗振宇一样,熟谙电视文化的传播逻辑,耐不住幕后的寂寞,开始走到台前。那就是在2006年国庆期间,已经捧红了“品三国”的易中天并且找到了收视法宝的《百家讲坛》,推出了《于丹论语心得》的讲座,性感大于知性、鸡汤多于哲学的学术明星于丹华丽出世。

市民文化消费剧增的时代背景,国庆七天的文化需求,易中天的探路打底,一口缓释压力的鸡汤话,把准了电视时代传播要诀的于丹,想不红也难。

从此以后,于丹彻底成为一线明星,不用再深扎后台苦哈哈的写策划案、撰演播稿,出席各类活动、为官员商人做培训,登堂入室,俨然社会名宿。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在于丹面前,都能《读者》《青年文摘》一般的温馨小故事让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当然,中间也有过跟人交换名片拨号过去是空号、穿着性感脚踩恨天高在北大被群嘘下台等等糗事。但这也无伤大雅,因为主流文化认可,手握话语权的于明星,不在乎。

于丹是怎么落寞的?

12年过去了,于丹女士的热度似乎已经大不如前,所以有了题主的问题。具体来看,于丹的落寞有这么几个原因:

传播环境的变化。电视文化是流行文化,很多现象都是速生速朽的。于丹作为电视捧起来的明星,不可能永远踩中观众的需求。更主要的是,2010年以后,移动互联网异军突起,社交媒体极度发达,在这个去中心化的传播媒介上,造星速度更快,于丹传播的过于大众的内容,在细分化的鸡汤市场中,容易失焦,早晚会让大众失去兴趣。而且,12年时间,市场受众兴趣在变,主要人群也在迭代。比如没有像周小平一样,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在自媒体平台大放恶心人光彩。

个人学识的短板。于丹所讲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通俗的不能再通俗的小故事,很多是明显违背常识的,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2006年,网民数量不过一亿,信息获取远没有今日方便。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还可以忽悠一下。比如,微博上她发布的张大千家在刮大风的时候反其道行之开窗户的故事,就明显违背常识并且编造名人故事,引起群嘲也就不意外了。这么多年,于丹的学术研究没有大的进步(感兴趣的可以去学校官网查查她做的课题,基本是都是同题多次写报告,我也曾在“如何评价于丹这个人?”中详细阐述过,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看,不做赘述)。她从孔子一直讲到庄子、老子,基本上都是自己的片儿汤话,离原著精神万里之遥。个人学识也没有变化,故步自封,容易被时代抛弃。

个人涵养的问题。作为一个学者,一个讲述古典文化传播所谓大爱的女性学者,在不少公众场合经常被人质疑为缺少修养。前面提到的在北大被群嘘、跟人交换名片的事情,都透露了这个细节。一次两次没什么,但是时间长了,在公众媒体的发酵下,很容易成为个人负面形象。公众人物连基本的道德都演不出来,形象早晚得崩。

没能按照准宗教化手段包装自己。我的朋友@历史有妖气在回答中提到了于丹与南怀瑾的区别,南大师在获取了高度的市场认可以后,能够利用手中的政商资源,利用近似宗教化的手段将自己打造为一代宗师,并且能够回避他人如许卓云质疑的锋芒(“许先生,我们不一样的”)。在大陆的社会环境下,于丹不可能达到这个规模,当然,她也不一定有这个能力。


何殊我

曾经,我到书店的门口一望,正中央摆的书都是于丹《论语心得》。可见,此时的于丹作为一名文化学者有多火了。然,这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现在互联网信息这么发达,我也很少听说于丹的消息,从热棒到抛弃,主要因素有以下:

一、大众的理性回归了,不再喜欢鸡汤了。


现在只要听到“鸡汤”一词,我们就打心底里反感。为什么呢?因为鸡汤意味着看不清问题的本质,只是贪图心灵一时的舒适。而于丹的书最大的卖点就是鸡汤,可见当民众的理性回归时,他们急于想要知道问题的本质,而不是在书里求安慰。

最明显的例子,有人问于丹:“现在房价这么高,工作几年了也买不起房怎么办?”这个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结果于丹的回答大体意思,你不要想着你没有房,你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呀。汗,即使我现在拥有健康,我还是买不起房啊。买不起房,结不了婚,没有性生活,没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啊。


二、互联网时代信息透明化,让人们看清楚于丹的真正为人。

于丹遇到最大的公关危机就是自己带的研究生自杀一事。


于丹本身是北师大教授,成了网红后忙着到处演讲捞钱,哪里有时间指导研究生做论文啊。目前,从网上爆料情况看,自杀的研究生在出事前曾打电话给于丹,一个同事说于丹接了,说自己在忙。出事后,于丹则说该研究生自杀和自己没有关系。

身为一个讲仁义礼智信的文化学者,却对自己的研究生冷漠对待,这种鲜明的反差让人多多少少觉得于丹的虚伪和不负责任了。


讨厌一个人,怎么还会喜欢听她说话呢?


可见,并不是公众抛弃了于丹,而是于丹的行为有负公众的喜欢。


以上是我的两点浅薄的看法,如果有不同意,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灵林玖玖,写过100篇以上书评的闽南人。


灵林玖玖

所以,于丹从红到黑也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提醒,一方面,大众的文化认识在不断提高,辨别力越来越高;一方面,“人格修饰”“知识包装”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不止看戏

有一个人其实跟于丹比较像,那就是南怀瑾。

曾经有个大学教授要跟他探讨一个学术问题,南怀瑾笑了笑,坦言:“咱们不是一个路子”(大意如此),直接拒绝学术圈。

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了,也是于丹欠缺的地方。

她最大的失误是,没有认清自己的路子,试图在学术圈也发发声,这就不好玩了,才会在北大得到嘘声一片。

于丹老师其实是个文化现象,“于丹”二字本身其实已经超越了个体,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于丹特别喜欢说的一个词语是“道不远人”,就是传统思想文化其实与现代人并不遥远。

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其实和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的思想都是相一致的,都是强调道应该成为“日用”,反求诸己,而不是表面文章、咬文嚼字。

值得关注的是,于丹“火”起来,完全是因为一个栏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电视的受众人群决定的,所以百家讲坛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200610月,于丹出现了,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心得。

于老师跟其他老师不同之处在于她其实是“社会人”,长期在江湖摸爬滚打,人情世故谙熟,对心理学也下过功夫,比如她说的“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竞争,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其实说很得人生况味的。

再说她讲的内容,其实就是心灵鸡汤,但是这碗鸡汤不同于网络上的那种,而是于丹本人的包装便是最好的鸡汤。

最后,于丹老师逐渐淡出热点,其实也正常,毕竟走她的路子的人多了,学术明星更是层出不穷,鸡汤也需要换口味。



历史有妖气

我想不是于丹经历了什么,而是我们大众经历了什么

于丹的出名与成功,必然与经济发展与人民需求是密不可分的。

1、在于丹火的那个时期,网络还不是很发达,各类新闻软件还不是很流行,网络上各种标题党,信息的传播是局限的。网络虽然有,但是青年人用来打游戏上qq,中年人办公和网上搜索,老年人嘛,当然下载还是不会用网络....当时最被大家熟悉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就是读书了,有个名人说读书就是思想和思想的交流,当时觉得很对,但现在有头条了呢,我一个小时能和好几十个思想交流,并且极为有效~

2、那个时期房价还不是很高,有学历有能力的人还是有一番前景,也就是在经济上,没有那么迫切。

所以那个时期的人们,对于生活,或者说生存,更多的在寻求内心的方向,想要提升精神水平;同时,未来前景还是可以有不错的预期的。那么让自己变得更会为人处事,让内心更丰满与强大,无疑会有更好的晋升的条件,会有更好的前景。

于丹通过电视,带给人们新的思想,这思想只有于丹有,且也是基于当时的经济物质水平下,人们最需求的东西,从而于丹火了。

现在时代改变,社会物质丰富但人们需求改变,于丹的思想已经不是人们的需求点

近几年,你会发现社会的一些晋升空间与机会,基本都已经被前人填满,而房价却是抑制不住的上涨,不吃不喝死命干,加上晋升的预期,也买不起房。这样的条件下,什么样的生活适合自己,成为了人们思考的方向:是拼命赚钱获得物质基础?是不顾一切先捞一笔?还是寻求内心的知足,平凡过日子?

因为很多东西,在出生时就已经固定,经济好的家庭,就更容易得到更好的资源,子女就更容易成才。当房价不高,挣多挣少都有房,大城市努努力也许就能定居。而房价的上涨,让原本的差距一下子显露,很多人即使在努力,也达不到想要的目标。那么,我就安安分分过日子,要那么多理论干啥呢?

并且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的拓展了知识的获取,让人们知道的更多,知道的更多,就越能客观的评价自己与定位目标,内心的躁动就越少,已经不需要鸡汤来慰藉。虽然这是速食文化,给人感觉没啥内涵,但其实这样的方式是极其有意义的。比如我父母,当年于丹天天讲父母与孩子的代沟,感觉很有意义,但我发现和父母沟通还是有代沟;现在父母天天刷头条,国际局势、国内民生了解透彻,一些新的思想,不用我去和他们解释,他们自己就能获取并理解,代沟自然也就没有了。

于丹只是在对的时期做了对的事,但时代改变,网络飞速发展。现在网络的文化,更多的是一些调侃,流行各种段子,段子本身就是思维的跳跃,但却非常有意思。其发展是建立在人们认知的提高且对现实的无力。这样的文化下,于丹固定思维的鸡汤,已经不是人们的所需品。


电音PUNK

似是而非之言

于丹之言,在当年让你看了之后立马感觉非常有道理,言论依旧可现在不是当年,当年空理(鸡汤)之言不像如今这样泛滥成灾,又趁着百家讲坛是在火的时候被推送台前,所以当时很多人觉得“饱受洗礼”就无不为此叫好了,故而就火了起来变成了所谓的“空理魔祖”。但是这番似是而非之言能经得住考验吗?现在答案已经非常明了。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礼记·学记》之篇阐述了学之道,也表述了一下为师之道。光用别人的观点来讲述毫无自己的真正见解是不能为师的,不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去讲述问题,怎么能为师?何况《论语》以也是孔子给每个不同学生讲述在当时不同的应对之道。而在于大师嘴里面孔子就成了现在也是无所不能的圣人了,不知于大师可有真正下过基层去调查沟通过多少民众?估计是没有吧?不然就不会只大唱这些毫无实际之用的言语了。



现在真正的需求

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当时的人本是实用之言,只是当时的人取适合自己的一瓢而已。而同样又是弱水三千,还是只取一瓢饮。在如今这个年代还是饮的必是对自己有用的那一瓢,就和你去店子里面喝汤一样,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结果喝到极其不适合你口味的,你会怎么办?当然是吐出来啊,如果整桌人都吐出来了,是不是就会找老板算账了?所以于大师之事就是如此,没有供给真正的需求,怎能不倒下。



但是论语还是要学,但是我们要学的是其本质之道,而不是于大师这番空理之道。我们要学的是怎么把《论语》变成今天之用,这个就不仅要对论语之本质了解,更要对如今这个社会也得了解。不然不为今天之实用,也还是空谈之理。


淡看天上月

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那些讨厌于丹的人,了解她吗?接触过她吗?能讨厌到点子上吗?

人云亦云的跟风,才是最可怕的。

1、于丹的能力不能否认



那场演讲下来,说实话挺佩服她的:两个小时的讲座,她引经据典、博古通今、天文地理无所不谈,中间愣是没歇口气。

当时我心里就想:难怪她会成为大师级的人物,肚子里没点货还真不行啊。

这从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若想成为人中龙凤,必要先来学富五车,说白了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才有出头之日嘛😄。

我们先看下她的成绩吧:她在央视《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用自己的方式普及传播了传统文化,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业内产生广泛影响。

同时,她还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

因此,从业务水平本身来讲,于丹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不要死盯着“于丹论语”下功夫



走红后的于丹,也遭遇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抵触或排斥。

无论是北大被轰下台,还是被一些高校教授联名反对,都源于于丹“鸡汤达人”、做作、自负的标签。

这其中,批评于丹讲评《论语》错误太多、太过主观、过于娱乐等声音此起彼伏。

我倒觉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一部著作的解释,大的含义明确的前提下,有一些自己的解读也很正常。

至于说过于娱乐那些,李玉刚可以用流行的方式演绎京剧,严谨的学术氛围下偶尔来点小插曲又有何妨?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说的不好,大家尽情留言拍砖吧……


普了次法

我想跟大家谈谈音乐。

白岩松说:

流行音乐是情绪音乐,古典音乐是情感音乐。

有一次,俄国作家赫尔岑参加圣彼得堡一只贵夫人的沙龙活动,见他烦躁不已,坐立不安,尊贵的女主人来到赫老师面前,体恤滴问:赫老师您哪儿不合适啊?赫老师也不客气,裤脚子着火直接燎裆滴说:这音乐真特么叫人抓狂😫!

可这是最流行的音乐呀?

流行的就一定好吗?

可不好,它怎么能流行呢?

那,眼前害死美帝很多人的流感呢?

赫老师说。



您明白我什么意思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