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模,刘邦的一项成就,令后来帝王们无法超越

我国历史在秦朝以前,不论夏商与周,皆是贵族执政,富有天下,几近二千年未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宇内,车同轨,书同文,实行郡县制,别开往古,迎来新时代,政权才悄悄变化。

秦二世而亡,但秦法却存。首先举起反秦义旗的陈胜虽然仅数月间便身首异处,但他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也为后来的政权变化提出了正义理论。

贵族政治的结束,意味着底层人也有高居权位的机会。而第一位幸运者,便是一个底层人物,而且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

刘邦,一个开创流|氓执政的先河,为以后的各个野心家争先效仿,因为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不用贵族的出身,也不要什么自身修养,只要你脸够厚、心够黑,无赖到极处,就能做高官,甚至是皇帝。”便连太史公这样的大才,也不得不一再感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汉代以后,政权大致由两个集团把持,一个便是以高祖刘邦为首的流|氓集团,另一个是由文人组成的士大夫阶层。在其后两千年里,这两个集团轮流坐庄,交替演义。

流|氓集团不喜读书,大多重武力,在太平时节只能为士大夫们做个看家护院,至多充当打手脚色,没什么话语权。这个时候正是士大夫们的天下,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正式组织,又不能世袭,但却有共同目标,所以仅凭这少数人,便主宰了天下。

士大夫喜欢读书,玩计谋,自认为一肚子经世之才。不过纵观历史,他们之中大多是守成人物,不能开创新局面,其魄力远不如流氓中的佼佼者。这些人有个毛病,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开始相互算计,玩阴谋。

当一个王朝走向下坡路时,士大夫们多数时候都是束手无策,非但如此,个个自命不凡,更听不得不同意见。往往拉帮结派,组成一个小团体,最后害人害己,祸国殃民。如汉末党争,宋代新旧党争,明末东林党。

另一部分人则自命清高,以山人自居,大谈玄玄,令人高深莫测,结果就是任由社会凋敝,自己逃避现实,躲进小楼成一统了。当天下大乱,由流|氓挑头举事,这些人才敢出来献言献策,打算功成之后分一杯羹。

当乱世真当来临,士大夫们中还出一类人,便是汉奸。与流|氓不同的是,流|氓只能做个小汉奸,普通型的,但出类拔萃的头等大汉奸非由士人担当不可,别的阶层人物也没这个资本。如秦桧、洪承畴之流,近代的汪精卫、周作人,一个个诗书满腹,文采风流,却行事却令人不耻。

在这个时候,流|氓的力量就显示出来了,虽然他们中大多数没远见,也没什么头脑,但拳头硬啊,政权是拳头打出来的,这就是硬道理。任你读再多的书,也没一拳顶用。何况流|氓之中,偶尔也会出几个杰出人物,便如他们老祖宗刘邦,高唱《大风歌》,开拓大汉四百年基业,奠定华夏千古风流,何其伟哉!

流|氓的弱点是能马上得天下,但却治不了天下,所以最后还是要请士大夫出来帮忙。强如刘邦这种政治天才,也不能例外。这样天下大权渐渐地又落入士大夫手中,如此周而复始,往来循环,竟两千年来未变。

后世史书中言必称汉高祖,大概是因为他已经成了一个标杆,是成功的象征。凭这一点,继之而来开国帝王们,再怎么厉害,也难以超出他的藩篱,毕竟祖宗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