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藥材頂三畝莊稼,濟南九龍藥谷帶動萬畝中藥材種植

“我這8分山地種的是黃芩,種黃芩用工和以前種花生玉米差不多,可是每畝收入能到4000多元,比以前整整多了3倍多。”4月21日,濟南市鋼城區艾山街道辦事處北樓村村民徐西美,在自家位於九龍藥谷的藥材地裡開心地說到。從前年開始種植中藥材,徐西美的收入是眼見著往上漲,三年下來,她的八分山嶺薄地,共收入了一萬多元。她也從開始將信將疑的看別人種藥材,變成了堅定的中藥材種植戶。

一畝藥材頂三畝莊稼,濟南九龍藥谷帶動萬畝中藥材種植

“我是這裡最早種植中藥材的農戶,從2014年我就開始在山坡地上種丹參,那時候一畝地收入有近5000元,當時雖然沒有大客戶來收購,但是把藥材賣給小商販並不少掙錢。”臧屯泉是位於九龍藥谷的匯民丹參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在他的帶動下,村裡200多農戶都跟他種上了中藥材,當時500多畝地裡,種了丹參,黃芩,金銀花,菊花等藥材。2016年,合作社成立了,種植藥材有了龍頭,周邊群眾很多都跟著一起發展,參加到合作社的農戶也越來越多。慢慢的北樓村、古墩村、九龍莊村、羅漢峪村,廟子村等都開始種植中藥材。

一畝藥材頂三畝莊稼,濟南九龍藥谷帶動萬畝中藥材種植

2018年這裡掛上了九龍藥谷的牌子,政府加大了對當地已經具備優勢的中藥材產業的扶持力度,進行了道路硬化、水肥一體化、交易場地建設,山東農業大學也把這裡作為了自己的科研基地。當地政府聘請了山農大王建華教授定期進村下地為農民開展中草藥技術指導和培訓;梅顯貴博士掛職艾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一年,長期紮根九龍藥谷,為推廣中草藥種植提供技術支撐。“種草藥最好秋播,省工省錢,還長得好……”王建華教授和梅顯貴博士經常到九龍藥谷開講藥材種植要領。今年很多農民擔心藥材行情如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黃芩、金銀花等藥材的行情不會差。”王教授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九龍莊村黨支部書記趙方會點頭插話:“確實漲了,幹黃芩一公斤最低25塊錢,去年也就十幾塊。”

一畝藥材頂三畝莊稼,濟南九龍藥谷帶動萬畝中藥材種植

目前,當地中草藥種植規模已初具規模,僅艾山街道一地累計推廣種植面積10000餘畝,16個村的3000多戶農戶都參與到藥材生產中來。眼下這裡已經是一個集藥材生產、銷售和科技實驗為一體的綜合體。

一畝藥材頂三畝莊稼,濟南九龍藥谷帶動萬畝中藥材種植

臧屯泉在介紹水肥一體化項目。

艾山街道為鼓勵規模種植,專門制定獎補政策,種植面積超過500畝的村,給予5萬元的農機專項補貼。去年九龍莊就用獎金置辦了耕種機,每天能收十幾畝,解決了農忙時期勞動力短缺問題。今年當地政府根據新出臺的《濟南市促進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按每畝500元(農戶300元、村集體20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九龍藥谷連片種植能達5000畝。“我們規劃了萬畝藥谷,依託九龍山地質公園,瞄準“AAA”級景區,打造龍韻田園項目。發展觀光旅遊農業,計劃做藥材初加工和電商產業園,實現30個村集體增收與農民致富”鋼城區艾山街道黨工委書記高加寶表示。

農村大眾記者 唐峰 通訊員 王偉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