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漢字之美:《花草字傳》,瞭解“桃”

聆聽漢字之美:《花草字傳》,瞭解“桃”

(張一清 著 / 梁 豔 讀)

聆聽漢字之美:《花草字傳》,瞭解“桃”

“桃”左邊的“木”表示字的意思與樹木有關,右邊的“兆”表示字的讀音;左右合在一起指的是一種落葉喬木,也指這種樹木結的果實。

例如《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還有《詩經·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桃樹屬於早春時節報春、迎春的樹木,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就給我們描繪出一幅“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景緻。

而東晉的陶淵明,雖然一生愛菊、種菊、賞菊,常常攜酒一壺靜觀南山美景,然而他心中的理想國卻有“桃花源”的美名。

聆聽漢字之美:《花草字傳》,瞭解“桃”

麻姑獻壽圖 明 張路

春去夏來,每到仲夏時節,美味的桃子就開始成熟。

桃子的滋味曾征服多少老饕挑剔的味蕾,因此才會出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景象。

而且由於傳說中王母娘娘的蟠桃園結的都是“長生果”,所以桃子也就有了“長壽”的寓意,隨之還形成了用“壽桃”祝壽的風尚。

聆聽漢字之美:《花草字傳》,瞭解“桃”

仿古圖冊 桃源圖 清 王翬

按照著者不詳的志怪小說《漢武帝內傳》以及明代王世貞編著的《宛委餘編》等古代文獻,據稱有幸品嚐過西王母蟠桃園仙果的人間幸運兒,一個是周穆王,另一個是漢武帝。

而且據說漢武帝吃過神仙果之後珍藏的果核,到元朝時還留存在皇家內府。

這幾枚果核“長五寸,廣四寸七分”,上面還刻有“西王母賜食武帝蟠桃於承華殿”字樣。

聆聽漢字之美:《花草字傳》,瞭解“桃”

壽桃圖 明 唐寅

傳說只能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且功勳卓著的漢武帝劉徹逝世時也只是剛剛到古稀之年。

周穆王姬滿倒是長壽,據說撒手人寰的時候已逾期頤之年。

但是,這些傳說卻為中華傳統文化豐富了祝壽的內涵。

雖然漢武帝的桃核最終未見種成桃樹,但是鮮桃與李子的美味使得這兩種果樹遍佈人間,而且種植桃李的傳統還催生了“桃李遍天下”的育人風尚。

聆聽漢字之美:《花草字傳》,瞭解“桃”

桃花鴛鴦圖 南宋 佚名

據西漢韓嬰所著《韓詩外傳》記載,春秋時魏國一位官宦子質曾經與晉國的卿大夫趙簡子有過一段對話。

對話的大致意思是春季來臨時種植桃李,到了秋天就會收穫桃李;如果春天種植的是蒺藜,那麼,收穫季節也只能面對蒺藜了。

這段對話的寓意是授徒和育人都與人的天性有關,門生們的資質會決定他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因此,“桃李”後來就產生了表示“學生”的含義。

如果每一位辛勤的園丁都能培育出質量上乘的“桃李”,這將是“百年樹人”大計的幸事。

聆聽漢字之美:《花草字傳》,瞭解“桃”

粉彩九桃瓶 清

寓意如此美好的桃子,由於其外表的美豔,自古也被附會了某些並不美好的意思。

如果說“桃花運”尚且還含有一絲幸運的成分,那麼,“桃花眼”“桃色新聞”等顯然就是徹頭徹尾的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禍患了。

其實,禍不在桃,而在於美豔的天資如何裝點人間,適度則美,過猶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