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2015年上映的治癒系影片《海街日記》,由是枝裕和導演,改編自吉田秋生創作的同名暢銷漫畫,同年入圍戛納電影節競賽單元,在豆瓣也獲得8.8的高分。是枝裕和依然不出所料地在八點檔的情節背景下,舉重若輕將現實的沉重一一化解,狗血劇情和美好情愫是如此巧妙地融合,慎密自然,當一個個秘密被揭開,一個個傷口被暴露,沒有憤怒失控,沒有道德評價,只有時光流逝中生命的包容和接納,櫻花開了又謝,梅子綠了又黃,一年又一年,光陰不在,回憶裡的溫暖會永存。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影片的開頭,是三姐妹到山形縣參加失聯多年的父親的葬禮。父親因為婚外情拋妻棄子,十五年沒有再見三個女兒一面,並且有了另外的家和女兒。母親也因此一蹶不振,逃離了家庭,而大姐幸承擔起了照顧兩個妹妹的責任。葬禮上三姐妹遇到了同父異母的妹妹小玲,小玲的早熟懂事讓大姐幸心生憐惜,邀請無依無靠的小玲來到鎌倉共同生活。

小玲的到來,讓三姐妹的生活不知不覺中發生了些許變化。因為小玲,她們需要重新面對被父親拋棄的殘酷事實,揭開傷疤會有疼痛,但也只有去掉痂疤,傷口才算是癒合。從小玲的口中,三姐妹找到父親陪伴成長的溫暖,她們瞭解到“父親是個溫柔的人”,而小玲也在姐姐們的呵護下,逐漸敞開心扉,放下了壓得透不過氣的負罪感。生活在繼續,所有的不平、不甘和不能都沉澱,和他人和解,也和自己和解,“生活也還是美好的啊”。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整部影片色彩淡雅,畫面唯美,因此也被許多人詬病,覺得是枝裕和失去了以往的深刻和凝重,將生活過度美化,遮掩了人性的陰暗和現實的殘酷,使影片缺乏深度。但影片作為藝術作品,是對生活的加工和提煉,需要經歷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而《海街日記》已到了”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第三境界,散文式的敘事手法,真實地將生活的瑣碎和平淡呈現在觀眾眼前,家常的一日三餐,姐妹們坐在一起的絮絮叨叨,悲傷和難過在食物和陪伴中被慢慢治癒。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英國學者費瑟斯通曾提出”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觀點,“現代生活正在消弭藝術與生活的邊界,生活越來越像藝術轉化,審美性也在不斷增強”。將美味的食物、身邊的景色、溫暖的物件,放入不斷變換的場景,淡化了影片故事的矛盾,沒有一般電影的戲劇張力,成為影片中治癒心靈的重要元素,這也是治癒系影片的重要手法。

但《海街日記》區別於其他治癒系電影的還有一個因素,也是是枝裕和最能打動人心的地方,那就是長鏡頭之下的“物哀”之美,死亡、分離、背叛淹沒在平靜緩慢的生活中,如川端康成所說:悲與美是相通的。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下面我們將從敘事手法、視覺畫面和現實意義來解讀《海街日記》治癒元素,理解“物哀”美學,領略是枝裕和“哀而不傷”的悲憫之心。

治癒系影片的散文式的敘事風格。

《海街日記》具有治癒系影片的特點:格調清新、劇情溫暖、節奏舒緩,不批判社會現實,沒有大的懸念和衝突,弱化矛盾,用細節的平淡來詮釋生活的美好,為人們的心靈搭建了一個治癒的平臺。

影片採用散文式的敘事手法,沒有主要的情節主線,也沒有衝突矛盾,一個個生活的場景,看似散漫,卻是形散而神不散。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一、季節的變換和敘事情節的相互聯結

在影片中,大部分四季景色取材於原作漫畫的劇情,而作者吉田秋生對導演的改編要求只有一句:“請好好呈現鎌倉的四季。”是枝裕和也完美地把鎌倉的四季美景帶給了觀眾。

小玲來到鎌倉,還是早春時節,穿著薄呢大衣和姐姐一起等著單行列車,姐姐讓她改口叫自己“小乃“,善意讓小玲忘記了初春的寒意。不久後的鎌倉迎來了櫻花爛漫的日子,同齡的少年載著小玲疾馳在櫻花隧道上,車道上盛開的櫻花,車後座閉著雙眼的少女臉龐,微風吹拂的髮梢,一切美得如詩如畫。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櫻花開過,春天漸漸遠離,到了五六月潮熱的梅雨季,雨氣裡繡球花遍開,老屋前一叢一叢清翠的葉子上開著雪球似的,梅子已經結果了。

進入盛夏,院子裡應該是蟬聲不斷,又開始摘梅子做梅酒了。這次因為有靈活敏捷的小玲,摘梅子變成一件輕鬆的活兒,梅子摘下,處理好泡酒,散發著清香的梅酒可以留存很多年。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時間是虛幻的概念,只有附著在人和事物上,才會有存在感。在季節的變換中,四姐妹忙碌著生活中每一件瑣碎小事,彼此的依賴、相互的給予將她們緊緊聯結,影片在時間的推進中將不同的場景串聯在了一起。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二、老屋封閉的空間與大自然的開放空間的轉換。

四姐妹居住的老屋是影片中重要的拍攝場景,老舊寬敞的祖屋承載著大姐幸對家庭的堅守,在父親離開,母親逃離的困境下,幸擔起家長的責任,將年幼的兩個妹妹帶大。只有當屋子變得老舊,酒釀變得甘醇,我們才會發現,事物也會被時間留下印記,廚房裡不再嶄新的炊具,外婆留下的梅子酒,需要修修補補的屏風,標著女孩們身高刻度的木柱子,女孩們在這老屋裡吃飯、睡覺、嬉鬧,回憶著父親和母親,感受著孤獨和溫暖。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影片在展現每一個老屋的生活場景時,會穿插許多戶外的鏡頭。從老屋宅院,到海街小鎮,再到鎌倉的大海,春天的落櫻,夏季的煙火,秋日的梅酒,古老的鎌倉每一處都充滿韻味。最後四姐妹參加葬禮後在海邊散步,平靜的海面,淡褐色的沙灘,每個人臉上都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空間的自然轉換,屋內封閉空間的老舊襯托出屋外大自然的開闊和生機,將過去和未來,回憶與重生緊緊結合,不會讓人感覺跳躍,反而覺得更為流暢,讓影片中人物的情感在不同的空間得到寄託和釋放。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視覺畫面呈現的”物哀“之美

“物哀”是日本民族特有的美學理念。“物哀”的“哀”字在日語裡本來沒有任何意思,就像“唉”一樣,只是表達自己的感嘆。“物哀”的產生,是因為日本的天災多且資源貧乏,使得日本人的不安全感留在了基因裡,即對萬事萬物都有種即將告別的感覺。萬物的“物”,加上“不安全感”的哀,就變成了“物哀”,表現出對周遭的萬事萬物有著敏銳的包容心與體察力。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物哀”思想的精髓在於:並非悲觀,而是尋回了事物的初心,看到萬事萬物的輪迴,把握不了變化,也抓不住瞬間,不如就此放手,安心去欣賞。

一、食物是“物哀”美學裡最具象的物品。

當人類在解決飢餓的需求後,食物不再是填飽肚子的必需品,而是承載著滿足視覺味覺的藝術品。美食的製作需要有顆匠人之心,匠人精神為日本料理提供肥沃的土壤,新鮮的食材,嚴謹的製作過程,一絲不苟的進食流程,將美食的藝術性發揮到極致。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在《海街日記》裡,美食不但是精心烹飪的食物,也是家人留下的回憶。影片中一共六頓家常便飯,家的文化也是餐桌的文化。小玲來到家中的第一餐飯,是大姐幸用老舊的鍋具製作天婦羅,吱吱作響的油鍋,冒著熱氣的炸物,充滿了煙火氣,也預示著家裡生活將更為熱鬧。在常去的食堂,小玲發現父親生前常給自己做的新鮮魚生吐司,原來是食堂大叔獨創的手藝;大姐幸常做的海鮮咖喱飯,是不愛做飯的媽媽教會的唯一一道菜;三姐千佳得心應手的是外婆做的魚排海鮮飯;所有的食物將回憶的片段聯繫在一起,映照的是四姐妹的成長時光。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物哀”美學體現對事物的敏銳的體驗和安然欣賞的過程,而美食恰好完全符合這一特性。製作好的美食在展現的同時會消失,但卻能帶給人們極大的安慰和享受。《海街日記》中的家常美食,都留著親人的印記,是傳承和回憶,每次進餐中,人物的平淡對白都流露出對親人的懷念。一道道美食詮釋了“哀而不傷”的“物哀”美學:專心地享受著食物,平靜接納失去的時光。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二、溫暖、清新的色彩體現了“物哀”美學。

電影的畫面色彩具有獨特的視覺語言表意功能,可以傳達出故事情節本身不能傳達的內容,給觀眾帶來視覺情感信息,引起心理共鳴。

相對於是枝裕和的另一部影片《步履不停》,《海街日記》的色彩更為清新明亮些,畢竟主角是青春少女,但整體的色彩是淡雅的,飽和度不高,彷彿有一層溫柔的濾鏡,給人很舒服的感覺。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老屋的傢俱是木質的原色,被磨得泛著微光,廚房的鍋具上面殘留著洗不掉的鍋垢,青梅酒時間越長琥珀色越深,被時間打上印記的物件顏色是深暗的,但是敞開的門廊帶來充足的的亮光,所以畫面並不灰暗和壓抑,而女孩們青春的面孔是老屋裡亮麗的風景,整體給人和諧的感覺。戶外美景的色彩是清雅唯美的,櫻花淡淡的粉色,天空悠遠的藍色,樹木隱隱的嫩綠色,讓我們感受到時光暫停在一個個美好的瞬間。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整部影片的色彩體現了“物哀”的審美意識,是沉靜、優美和恬淡的,向觀眾傳遞著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寂寥,也有著對生命的釋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影片的共情體驗帶來的現實意義。

能讓觀眾獲得共情體驗是一部影片是否獲得認可的重要品質之一。人文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共情的概念是:

“個體體驗他人的精神世界,如同體驗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樣的能力。” 《海街日記》給予了觀眾強烈的共情能力,帶給大家深刻的情感體驗,從而獲得大家的認可。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影片開頭用失聯15年的父親的葬禮作為悲劇性的引入,引發觀眾對電影人物命運的關注,主角的遭遇也激發觀眾的“共情”能力,產生“代入感”,隨著平淡鬆散的敘事和劇情逐漸走向明朗溫暖,觀眾的傷感情緒得到釋放和疏導。

在《海街日記》中,我們看到的不是簡單淺層次的心靈雞湯,它敘述的是普通百姓在遭遇人生重大變故時,所表現出來的頑強的生命力,但它有又避免了那種用力過猛的雞湯勵志,也就是說它既有“物哀”文化中淡然和超脫,也有對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它依然透露著努力向上、追求理想的普世價值觀,這也是這部影片最為可貴之處。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生活中的人來來又去去,自己的日子還是要一步一步走”

,當我們處於困境中,該如何與自己和解,與他人溝通,如何去理解這世界並非“非黑即白”,又如何做到原諒他人,放過自己.....

影片最後,幸的一段話也許告訴了我們答案:“爸爸雖然真的不靠譜,但他說不定是個溫柔的人吧,因為他留給我們這樣一個妹妹啊。” 愛和親情能夠緩解所有的苦痛,揹負著痛苦我們也能好好活下去。


———— 感 謝 閱 讀 ————

我是sandy,喜歡碼字和畫畫,更喜歡看電影,每個人“一定要愛著點什麼,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讓我陪你一起找到你的熱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