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了!南通與上海、蘇州組成長三角三大技術轉移樞紐城市!

新城市群已成為國家參與國際科技創新競爭和合作的重要載體。推進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是支撐引領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為有效監測、跟蹤和引導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發展,近日,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發佈《2019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協同創新指數》報告。

報告顯示,長三角區域科研協同極化效應顯著,技術溢出多點爆發。協同創新指數總體得分從2010年的100.00分(基期)增長到2017年的178.91分,年均增長8.67%,說明至2010年以來,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水平穩步提升,發展勢頭良好。

報告指出——

上海、蘇州、南通

三大技術轉移樞紐城市已逐步形成

其中,南通是典型的技術輸入型城市

是長三角最大技術專利輸入城市

用圖片讀懂報告

亮了!南通與上海、蘇州組成長三角三大技術轉移樞紐城市!

亮了!南通與上海、蘇州組成長三角三大技術轉移樞紐城市!

用文字深讀報告

結合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區域協同創新發展要求,《指數》報告以提升長三角協同創新策源能力為目標,從資源匯聚、科研合作、技術溢出、產業發展和環境支撐五大維度構建指標體系,對2010-2017年長三角區域41個城市協同創新情況進行研究分析。

亮點一:資源要素加速集聚,協同創新基礎不斷夯實

2010-2017年長三角研發經費投入顯著提升,研發經費增速普遍高於GDP增速。2017年長三角地區總體R&D投入強度為2.71%,但區域差異顯著,其中上海研發投入強度為3.93%,江蘇、浙江和安徽分別為2.63%、2.45%、2.05%。三省一市政府在創新驅動發展的主導和引導作用較強,長三角地區財政科技撥款佔政府支出的比重為4.3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56%)。

長三角區域研發人員集聚效應不斷加強,多極化的人才分佈格局基本形成,近滬城市的仍然成為未來研發人員集聚的重要地帶,核心城市已帶動邊緣城市實現整體崛起。

從大型儀器共享情況來看,截止2018年12月,“長三角區域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已集聚區域內的628家單位的價值50萬元以上的儀器設施達20407臺(套)。區域內大型儀器共享為三省一市高質量科研協作提供了高能級服務。

亮了!南通與上海、蘇州組成長三角三大技術轉移樞紐城市!

NO.2

亮點二:科研合作不斷深化,人才流動成為重要聯繫紐帶

從長三角地區科研人才流動來看,總體特徵表現為人才流動“高位運轉”,上海成為交匯之地。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大城市之間科研人才流動總量逐漸趨於平穩,上海科研人才流動性最強,且上海與南京之間科研人才流動最頻繁。

從長三角地區科研合作網絡發展來看,科研合作網絡的構成密度和節點聯結廣度不斷增強。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四大城市是長三角地區科研合作網絡的核心節點。四大核心城市中,上海“首位城市”地位明顯,形成了“上海-南京”G42沿線、“上海-杭州”G60沿線的科研合作主幹線,以及“上海-合肥”、“南京-杭州”的次級幹線。

NO.3

亮點三:技術溢出呈現多點爆發,兩個“三角”成為核心樞紐

從長三角區域內跨省域合作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來看,從2010年的357件增長到了2017年的1671件,7年間增長近5倍,參與跨省域合作城市從2010年的31個增長2017年至37個。其中,滬寧、滬杭、杭寧成為技術合作主要通道,在空間上構成技術合作“三角”樞紐地帶。

從長三角區域技術專利轉移情況可以看出,上海、蘇州、南通三大技術轉移樞紐城市已逐步形成。其中,上海是典型的技術輸出型城市,對長三角區域的創新輻射能力極其顯著;蘇州是典型的均衡型城市,技術輸出量和技術輸入量基本保持平衡;

南通是典型的技術輸入型城市,是長三角最大技術專利輸入城市

NO.4

亮點四:產業發展生態逐步優化,協同互補大於同質競爭

從長三角國家高新技術園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數量變化呈現快速增長特徵,總量從2010年的46家提升到了2017年的97家,園區的創新服務和產業集群極大改善了區域產業生態,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從長三角區域整體產業發展生態來看,三省一市在產業大類中的同質化競爭略有增強,但基本實現細分領域的錯位發展格局。其中,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增速最快,江蘇在新材料和智能裝備製造領域形成優勢,浙江信息服務行業發展迅猛,安徽則在裝備製造、新能源等工業領域後發趕上。

NO.5

亮點五:協同創新環境日趨完善,一體化創新格局倪端初露

從創新環境來看,長三角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快速發展,支撐創新資源要素高效流動;國家級孵化器蓬勃發展,全力推動長三角“雙創”升級;長三角區域內創投資本加速集聚,科技型創業倍受青睞;落戶長三角三省一市的外資研發主體總量趨穩,溢出效應逐步顯現;在科技項目聯動、資源共享、人才政策等創新政策跨域協同方面試點突破持續穩步推進。

據介紹,《指數》報告的研究與編制由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課題組在上海市科委指導下打造完成。報告形成過程中得到了上海市統計局、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科技情報研究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江蘇省科技情報研究所、安徽省科技情報研究所、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華東師範大學、復旦大學等單位大力協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