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背后的深层逻辑:停滞、内卷的世界里,谁才是未来?

40年前,如果有谁告诉你中国将领导全球,你一定会以为又是一个全球化的谎言。但40年后的今天,如果有谁询问中国能否再度屹立,他将获得来自四面八方的必胜的呐喊。

在中美博弈日渐白热化的今天,我们似乎越来越清晰地看到那一度令人望而生畏的西方强国的内中败絮。

经济停滞、就业内卷、创新保守……种种事实都在质问:如今的美国是否已经失去了探索生存边界的初心?那么当下的中国,是否又能成为新的未来?这是一场中美博弈背后的深层逻辑思考。

中美博弈背后的深层逻辑:停滞、内卷的世界里,谁才是未来?

星光不问赶路人

康德曾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不懂风情的哲学家之一,他的私生活传闻几乎为零,不仅似乎没有常人的爱恨痴嗔,甚至罕见疯癫张狂的遗闻轶事。但他却曾说过世上最浪漫的人类宣言之一:世上最令我们内心激荡的,是头顶灿烂流转的星空和人们心中永恒的道德律。

一个民族若永远匍匐地面,终其一生也只能做文明的奴隶,碌碌不知其所之。它将不能诞生伟大的心灵和伟大的文化,也不能激起时代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注定湮没在灿烂如辉的历史中,成为其他文明的注脚。

而在现代,那些一度光鲜一时的文明却接二连三地低下头来,在尘土飞扬的地球表面为利益撕破脸皮,放弃底线,忘却了他们曾为何出发。八年前,在中国即将启程圆梦前夕,奥巴马曾在白宫同乔布斯进行了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中美博弈背后的深层逻辑:停滞、内卷的世界里,谁才是未来?

这位刚刚连任成功的总统先生问:“那些开设在中国的工厂,我们还能召回来吗?“乔布斯想了想说:“对不起总统先生,那些工作岗位应该回不来了。“

繁荣昌盛的西方世界将工业视为底层经济产业,毫不留情地将其逐出门外,金融洪流将所有人裹挟其中,为欲望挣扎的普通人们愈来愈绝望地发现这世界不再由他们主宰,他们本就微弱的力量被切割成无数碎片,沉淀在历史失败的灰烬中。

而此时,中国刚刚迎来工业喷发的时代,中国人正在用自己的双手,一一补齐工业序列的短板,使之完善成为一块坚不可摧的铜豌豆,无惧来自四面八方的挑衅。

1978年的逆转

49年建国初期,中国没有任何一座可以称之为现代化的工业。

唯一留存下来的一些基础设施型工厂都是晚清遗物,比如中国第一条铁路和江南造船厂都是慈禧年代建成的,这些厂子面临着机器老朽、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当年洋务运动,官老爷们只是一股脑买来了机器,自己一点技术都没有。

不仅没有工业体系,连能否进入工业化都是个问题。

1978年,钱学森曾颇为无奈地和济南汽车厂厂长说,我们现在能够造出导弹来了,但运导弹的车还是造不出来,要是一直造不出来,那只能咱俩抬导弹走了,我抬前面,你抬后面。

中美博弈背后的深层逻辑:停滞、内卷的世界里,谁才是未来?

对方也颇为苦涩地笑了笑,他想起了我国第一辆重卡,

黄河重卡,而它却是几百个工人手持榔头一点点打造出来的。

有人说黄河重卡是个笑话,在叮叮当当中一点点成型的黄河重卡哪里是工业产物,还是小农民们的手工艺品。而纵观世界,70年代的美国用铁锤当街打砸日产汽车,而我们还在用它生产汽车。

但我们的民族正如这台曾满载希望的黄河重卡一样,想要什么,就去生产,生产不出来,就用手造,一个不够,那就再硬生生造出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中美博弈背后的深层逻辑:停滞、内卷的世界里,谁才是未来?

而在1978年前夕, 当时 “内卷”的苗芽已经悄然埋伏进当时的美国社会,金融立国的要求使得蛋糕的泡沫越来越大,人们不断地喝下一桶又一桶来自太平洋的海水,结果却是越来越渴。

他们迫切需要将产业分散到更大的市场中去,而这个市场,就是百废待兴的中国。中美双方外交代表团、中粮和可口可乐、德国大众汽车和上海汽车公司……数不胜数的外企代表涌入中国,迫不及待地同我们建立联系。

所有如今高举着逆全球化旗帜的西方大国们都在1978年的春天欢呼着迎接中国市场的到来,他们迫不及待地盘算着汽车工业、服装生产线、钢铁煤产业的转移效益,争先恐后地要求会见中国厂商。

而当落后一步的美国通用和日本丰田代表来到中国后,眼见着满大街跑的桑塔纳无不后悔万分。他们后悔什么呢?是错失了市场吗?是错过了品牌发展的机遇吗?根本上来说,是错过了转移内卷的最佳途径和时机。

中美博弈背后的深层逻辑:停滞、内卷的世界里,谁才是未来?

“内卷”一词如今已不新鲜,是指同一个社会下人们所争取的目标对象发生高度同质,由此发生彼此倾轧,竞价砝码愈加愈高的情况。

它最先出现于欧美,如今在我国也初显苗头。这一问题最显著地出现于职场,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新闻:某某大学博士应聘幼儿园教师,某某公司保安要求学历研究生及以上,某某事业单位千人竞争一岗……

内卷的背后往往是系统的问题,人们不再追求多样化发展,而是一个劲地只想做最赚钱的、或最稳定的那一行。在前些年的网络上我们也常听到这样的话:发展航天有什么用,还不如给农民买俩馒头。

这种心理的出现,正是内卷和停滞即将出现的苗头。但好在我们及时发现,并积极应对,重新树立起了正确的发展观念,甚至于今许多小学生都能够掰着手指头向你阐释航天事业的重要性。

中美博弈背后的深层逻辑:停滞、内卷的世界里,谁才是未来?

但西方国家却没有这么高的警惕性。上个世纪70年代初,西方集体陷入内卷,无奈之下,将许多先进科技带进中国。而我们仿佛乡下人上街、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不断惊呼:“居然还可以这样!”

对于美国来说,他们无疑是十分骄傲的,他们一口气卖给中国无数高科技产品甚至包括航天技术,这在如今科技保密的时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

或是想要联中抗苏,或是只是技术怜悯,不管他们的间接目的是什么以及有没有达成,“转移内卷”这个根本目的总归算是圆满完成了。因此,当今的美国总有许多人叫嚣称,如果当初不向中国卖技术,现在美国的老大地位就不可能受到挑战。

这无疑是年轻人不成熟的观点,如果当初尼克松、克林顿不转移产业,可能现在愤懑的年轻人们连思考政治的机会都没有。

中美博弈背后的深层逻辑:停滞、内卷的世界里,谁才是未来?

停滞和爆发

2001年,911事件爆发了。在如今无数自媒体人撰写的文章中,这一恐怖事件被演绎成中国国运逆转的时刻,因为它暂缓了布什对中国的施压态度,给我们带来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和平期。

随着克林顿签署了那份友好善意的对华贸易法案,中国人的心这才终于塌下来,喘息之际,我们也见证了资本主义的傲慢。

福山作为近代崛起的学术领袖,他的观点相当程度上代表着西方精英们的根本立场,他说,资本主义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因此无需担忧来自社会主义的中国的挑战,苏联故事迟早会重新上演,他们只需要耐心坐着就行,即所谓天命之子的舒然。

中美博弈背后的深层逻辑:停滞、内卷的世界里,谁才是未来?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全方位的经济停滞正逐渐拉开帷幕,而最先暴露危机的,是航天工业。

和汽车工业一样,我们的航天工业在一开始所面临的,其实是犹如天堑鸿沟一般令人绝望的差距。当我们将第一颗卫星东方红号送进太空时,阿姆斯特朗已经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但接下来,我们仅用了十年便赶超了四十年的差距,而美国只是推出了马斯克和SpaceX,一个依托早已成熟的技术进行资本运作的航天企业。

如果你问,他们仰望星空看到了什么,他们可能会反问你:“什么星空?”他们再也不愿意建造能登月的火箭抑或航天器,人类的进程已经和他们无关,他们只想要生产流水线一样的载人航天产品,将“仰望星空”的梦想彻底商业化。而这,正是停滞的根源。

中美博弈背后的深层逻辑:停滞、内卷的世界里,谁才是未来?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们能找出许多专有名词、许多前沿理论来解释欧美国家近来愈显沉重的步伐,但从人文的角度来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主动放弃了对人类的责任,对历史的责任。

千年后,康德的灿烂星空从此沉寂于金钱堆积的朽梦,它只能依托于另一个民族继续前行。这个民族成长的进程也许并不光鲜,并不从容,但每一点发现都源出于坚实的脚步和坚定的双手。

在如今,停滞和内卷已经席卷全球,疫情冲击下更多人民的生活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我们并未幸免,但我们更加坚强,更加充满理想。

在谁能领导全球这个问题上,无论未来是否由我们主宰,我们至少永远不会忘记仰望星空的理想,永远背负着比民族更沉重的责任,在人类生存的前沿缓慢开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