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雜談河南歷史上的著名戰爭

牧野之戰:牧野在今河南省衛輝市北,商朝末年,作為商朝西部藩屬的首領周武王趁商朝主力東征蠻夷時,趁虛伐紂,在牧野擊敗商朝臨時拼湊的奴隸大軍,一舉攻入朝歌,迫使紂王自盡,結束了大商600年的歷史。

不要以為小弟永遠就是小弟,很多大佬都是在麻痺的時候被小弟鑽了空子,取而代之的。

趣味雜談河南歷史上的著名戰爭

牧野之戰

崤山之戰:崤山在今河南省洛寧縣西北。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即使有聯姻關係的秦晉兩國,也一直對霸主之位虎視眈眈,明爭暗鬥。 晉文公去世後後,秦穆公想染指中原,就派軍偷襲鄭國。晉襄公在其必經之路崤山埋伏下重兵,全殲秦軍,生擒秦將。自此後秦國東進中原受制於晉,不得不向西開拓"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此其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一時的挫敗也讓自己狂熱的"事業心"得到清醒,為自己的戰略調整提供了機遇;在利益面前,親兄弟尚且反目成仇,何況是遠祖間的姻親呢。

趣味雜談河南歷史上的著名戰爭

崤山的地形極適合埋伏


昆陽之戰:昆陽在今河南省葉縣。公元23年,王莽奪取西漢皇位後,為鞏固統治,派40萬軍隊包圍了由有8000農民起義軍佔領的昆陽, 但義軍在劉秀的巧妙指揮下,打敗了新朝的軍隊。 不要認為自己處於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黑天鵝效應告訴我們,一個意料之外的局部微小變動,就有可能就讓我們滿盤皆輸,重頭再來,甚至一蹶不振。

趣味雜談河南歷史上的著名戰爭

昆陽之戰,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官渡之戰:官渡在今河南省中牟縣東北。公元200年,東漢末年,北方雙雄中"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便開始與強敵袁紹進行戰略決戰。兩軍相持半年之久。後曹操採納許攸的建議,偷襲了袁紹的糧倉,導致袁軍軍心大亂,10萬大軍被消滅得只剩800餘人。任何時候集團內部的團結都是至關重要的,不要認為自己過去是權威領導,現在將來依舊是,下屬只能服從,大戰在即,關乎身家利益的時候,人心都是會變的。若下屬心懷不滿,給與致命一擊,堡壘就會從內部被攻破。

趣味雜談河南歷史上的著名戰爭

官渡之戰,北方雙雄的對決


睢陽之戰:睢陽,位於今河南商丘,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張巡起兵守衛睢陽與太守許遠,扼守中原腹地的戰略要地,以7000士卒,面對十幾萬叛軍圍攻,堅守十個月之久,前後經歷大小戰鬥四百餘次,殲敵十二萬之眾,戰至最後竟慘烈到了人吃人的程度,也決不投降。韓愈曾在《後敘》中評價此次戰役: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佛爭一炷香,人活一口氣。有的人活著就是為了一種情懷,一種使命。在我國曆史上,當國家處在風雨飄搖中的時候,總有英雄挺身而出,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其悲劇結局令雖人唏噓,但其義無反顧、以身殉國的壯舉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啟迪,鑄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魂魄。

趣味雜談河南歷史上的著名戰爭

睢陽之戰:中原腹地上的血戰到底


郟縣之戰:郟縣之戰(柿園之役)是明末孫傳庭禁不住崇禎皇帝的一再催促,不得已出潼關親自指揮對戰李自成的重大關鍵性戰役,李自成誘敵深入,趁著陰雨天氣,猛攻火車營,火車營的潰敗引起連鎖明軍潰敗的連鎖反應,被義軍窮追不捨,追殺四百餘里,官軍死亡四萬餘人,損失兵器輜重不計其數。事後,明朝喪失了最後一顆救命稻草。再無可禦敵之兵,幾個月後,明朝就滅亡了。明軍敗就敗在沒有堅持最初的戰略,堅守潼關,被崇禎皇帝瞎指揮用新兵與農民軍進行決戰。就像唐朝的哥舒翰與唐玄宗。俗話說,一將無能累連三軍,當上級不明察一線實情時,盲目指揮時,下屬若只從職級考慮,不能堅持己見,不靈活運用"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原則。等待的結果只能是身死國滅。


趣味雜談河南歷史上的著名戰爭

郟縣之戰:大明之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