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英國人在北京的觀鳥十年

唐瑞(Terry Townshend)2010年從倫敦來到北京。這位環境學方面的專家從小在英國諾福克郡的海邊長大,卻在北京這座國際大都市找到了他的觀鳥天堂。

他創立了專門記錄北京地區鳥類的網站birdingbeijing.com,還製作了北京觀鳥指南。在他的努力下,北京的觀鳥群體不斷壯大,有更多人注意到了這些在大城市中與我們共生的小生靈,也發現了城市中的桃花源。他告訴澎湃新聞,北京是G20國家首都中,鳥類數量僅次於巴西利亞,位居第二的城市。如果你也對此感到驚訝,不妨看看他還說了些什麼吧。

澎湃新聞:你從小就喜歡鳥類嗎?為什麼會選擇北京這樣一個大都市呢?

唐瑞:我4歲開始,就在父母的花園裡觀察鳥類,向他們詢問鳥的名字。於是父母買了一本鳥類手冊給我,我就自學了好幾年。而且我就住在離一片自然保護區非常近的海邊,所以我很快就學會了辨認許多鳥類和動物。那時候,我覺得自己未來絕無可能住在城市裡,因為我太愛大自然,太愛野外了。所以上大學的時候,我特意選了一所遠離大都市的大學,埃塞克斯大學,學習環境經濟學。

一個英國人在北京的觀鳥十年

唐瑞在天壇公園觀鳥的留影 本文圖均為 受訪者提供

畢業後,我得到了一個去英國外交部工作的機會,那是在倫敦。我意外發現自己非常喜歡倫敦,在那裡一住就是七年。雖然有時候我會忙到連公園都沒時間去,但只要一有時間度假,我也總是回去看鳥。比如我會去蘇格蘭的海鳥保護區。所以,觀鳥從沒離開過我的生活。

後來我為一個NGO工作,工作內容是環境法相關。恰巧中國人大聯繫了我所工作的NGO,想讓我們為中國的環境法修訂提供諮詢服務,就這樣,我來到了北京。

澎湃新聞:那當你第一次來到北京時,你有對它做過野生動物方面的瞭解嗎?

唐瑞:來之前,我對中國的狀況有一些瞭解,比如我知道中國東部沿海是候鳥遷徙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北戴河的海岸上的候鳥十分壯觀,比歐洲的大多數地方的規模都要大許多。不過,關於北京的鳥類和野生動物的資料,就十分難找了,尤其是英文的。所以在2010年8月我來到北京後,我告訴別人我喜歡觀鳥,向他們打聽北京鳥類的情況時,他們都覺得我很奇怪,會反問我,那你來北京做什麼呢?北京可沒什麼鳥。

一開始挺失望的,所以我就開始自己尋找,去了植物園、奧林匹克公園之類的地方。接著,我按圖索驥,看看有沒有什麼人跡罕至的地方。雖然北京是一個擁擠的大城市,但如果出了六環,還是可以找到一些這樣的地方的。我很快就發現了許多種類的鳥,並且開始意識到,北京其實是一個觀鳥的好地方,遠勝過我在英國諾福克郡的家鄉。這讓我非常驚訝,因此我建了一個網站,開始寫一些關於北京觀鳥的文字和網友分享。後來,開始有來北京旅遊或開會的外國人找到我,詢問我如果有幾天空閒的話,可以去哪裡觀鳥。在回答了很多類似的問題後,我想到為什麼不在網站上建一個觀鳥指南呢,告訴大家去哪裡,可以看到什麼。因此網站很快就壯大了。

一個英國人在北京的觀鳥十年

北京高空盤旋的白腹鷂

後來,媒體也找到了我。當時,很少有關於北京的自然環境的報道,大家總認為北京是一個交通擁擠、人口眾多的城市,而當我發出“北京是一個觀鳥的好地方”的訊號後,大家都很驚訝。實際上,北京不僅僅很適合觀鳥,還是世界上最適合觀鳥的首都城市之一。在北京,有記錄的鳥種類就超過了500種。倫敦有317種,華盛頓有315種。我在G20國家首都中做過一個比較,北京能看到的鳥種類僅次於巴西首都巴西利亞。

澎湃新聞:這是為什麼?

唐瑞:首先,北京是一個非常大的城市,而且如前所說,一旦出了六環,就有非常山野的地方,有溼地,有大型公園,適合不同的動物棲息,也會吸引來許多種類的鳥兒。不過,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它的地理位置。看一下地圖,你就會發現北京的北方就是蒙古和西伯利亞廣袤的土地,那裡深入北極圈,地廣人稀。到了春天,許多候鳥都飛往西伯利亞,去那裡度夏,尋找食物,繁衍後代。到了秋季,大多數候鳥又會向南遷徙。許多候鳥會留在北京,有些候鳥會繼續南遷,到中國南方,甚至遠至馬來西亞、非洲。數量有數千萬之眾。

我們把這條通道稱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世界上有七條這樣的候鳥遷徙通道。北京在這條候鳥遷徙的“高速公路”上,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高速公路休息站。為了躲避掠食者,候鳥幾乎都在晚上遷徙,想象一下,當我們躺在床上時,天空正有幾千萬只鳥飛過……

一個英國人在北京的觀鳥十年

遷徙中的鴻雁

澎湃新聞:所以北京的500多種鳥中的大部分候鳥嗎?

唐瑞:是的,大多數都是途徑北京的候鳥。北京本土的鳥大概有70種。

澎湃新聞:在你持續觀鳥的這些年,北京的鳥類種類有沒有什麼變化?

唐瑞:從全球角度來說,鳥的數量正在下降。有八分之一的鳥類正面臨著滅絕的危機。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的喪失,我們砍伐森林,抽乾溼地,將草原變為牲畜的草場或種上農作物。不過在北京,我發現有幾種鳥變得更常見了,它們的主要分佈區本來在更南方的地區,但近幾年它們也擴張到了北方。這可能和氣候變化也有關,也可能有其他原因。

對於北京本土鳥兒來說,影響因素中有一些積極的方面。如溼地的擴張,北京的延慶的野鴨湖就吸引了新的鳥類棲息。或是像奧林匹克公園,雖然是一個比較新的公園,但它的植物多樣性做得很好,有許多適宜鳥兒食用的莓果類植物,也有許多富有野趣的區域。

一個英國人在北京的觀鳥十年

東方鴴

當然還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舉例而言,北京的許多地方都在種樹,種樹沒什麼不好,可以降低空氣汙染,也可以阻擋沙塵暴。但如果是並非本土的樹種,或是單一樹種,就像我們常見的,差不多高低的同一種樹站成一排排,對野生動物其實並不好。野生動物需要多樣化的自然環境,需要不同的昆蟲、植物…… 對於本土動物來說,它們更需要成千上萬年來已經適應、共生的自然環境。我們在野外會見到很多長長的草、亂七八糟的樹木,雖然看上去不整潔,但這比那些看上去整潔美麗的公園對野生動物更好。

澎湃新聞:可以談一談你的北京雨燕項目嗎?

唐瑞:我到了北京兩三年後,我的一位在歐洲追蹤北京雨燕的朋友問我是否能在北京找到人可以追蹤這些燕子。我們當時只知道它們4月到7月底之間會在北京生活,但沒人知道它們冬天去了哪裡。我們找到了北京的一個環保組織,那時他們在頤和園已經有了一個項目,在捕捉到的燕子腳上放上追蹤腳環,等它們每年回來時便可以知道。不過,他們並不知道燕子去哪裡了。

一個英國人在北京的觀鳥十年

北京雨燕通常在古建築屋簷下築巢

於是我們給30只燕子身上安裝了光敏地理定位器,這個小巧玲瓏的儀器可以根據光照、溫度記錄雨燕的飛行軌跡。一年之後,志願者們再次在頤和園的同一個地方捕獲了其中的13只燕子,從而通過軟件讀取定位器存儲的信息,從而分析出北京雨燕的遷徙路線。這下,我們才知道原來頤和園的北京雨燕南下要飛越13000公里,穿越18個國家的邊境,躲避天敵和獵手,最遠到達非洲南部的納米比亞過冬。而且它們幾乎一路上都不會降落,它們吃喝拉撒睡都在空中完成。而想到這些雨燕數百年來一直來往於這兩片大陸,還曾經在古老北京的城牆中築巢,我就感到十分神奇。

澎湃新聞:你想要通過自己的網站和這些項目傳達的主要訊息是什麼呢?

唐瑞:幾年前,我聽說,從1970年代到現在,地球上有60%的鳥類都滅絕了。這令我震驚不已,並且覺得自己必須得為此做點什麼。今年十月中國本來要在昆明舉辦聯合國的生物多樣性大會,現在由於新冠病毒推遲到了明年。這可能是生物多樣性領域最重要的政府間會議。而除了政府,在自然保護方面個人也有許多可以做的。

對於自然保護來說,公共教育非常重要,首先要知道我們有什麼。如果你去王府井,問十個人,北京有什麼鳥類。可能十個有九個都答不上來。所以我要做的就是第一步,告訴大家北京有些什麼。我們都想保護我們所愛的,但我們只能愛自己所知道的。北京也是世界上不多的有野生貓科動物生存的首都,北京郊外就有豹貓。此外,北京還有鹿、野豬、獾等動物。我們想把這個信息傳達出去,讓人們為此感到自豪,才能夠繼續保護北京的野生動物。所以我的理想是儘可能觸及到、影響到更多普通人,不是會去觀鳥網站,閱讀鳥類書籍的人,他們已經有一點基礎了。我想要的是那些本來不太關注鳥類的人。在社交媒體上,我也儘量讓內容更和日常生活相關,可以吸引到更多普通人。

很多人會認為保護自然和經濟發展是相悖的,要保護自然就要付出經濟代價。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比如,在停車場邊上造一個小公園,把工廠稍微挪一個地方,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公園裡的落葉,可以不去撿它,留下十分之一的落葉,就會非常不一樣。

我們去學校分享雨燕項目時,就有孩子們提問,我們可以怎樣幫助燕子呢?其中一個8歲的女孩子問,我們可以讓那些建築公司建造更適合燕子築巢的房子嗎?最後,我們幫她找到了潘石屹,向他建議,未來在設計北京的建築時,可以考慮到北京雨燕的生活。它們習慣於在老式民宅的屋簷下築巢。而新式建築則讓它們“無家可歸”了。而潘石屹表示在未來,他會考慮建造一些更適合人和動物共生的建築,比如在建築表面多加一些小洞,以供燕子築巢。

澎湃新聞:在北京和周邊地區,有哪些觀鳥的好地方呢?

唐瑞:原則就是,越野外越好。有一些山區還有比較原始的森林,比如北京北部的海坨山,河北交界處的霧靈山、門頭溝的東靈山、百花山,都是夏季觀鳥的理想去處,冬天有時也不錯,有一些青藏高原的鳥類在那個時候會來北京越冬。以及一些溼地、水庫,像是密雲水庫、官廳水庫、沙河水庫等等。中國北方一般都比較乾燥,所以有水的地方都會格外吸引鳥類。有一些乾涸的河床也適宜觀鳥,比如潮白河,因為它很是荒野,曾經的河床中長滿了荒草,特別吸引百靈鳥、鵐、白鶺鴒這些喜歡開闊的草地的鳥類。

一個英國人在北京的觀鳥十年

東靈山有許多野生動物生活

澎湃新聞:如果住在城市裡,又想開始觀鳥的話,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唐瑞:首先我要告訴大家,觀鳥一個非常好的興趣愛好,每次去觀鳥,你都會有新的收穫。所以這是一個會跟著你一輩子的愛好。對於初學者,最好是先熟悉那些平常的鳥類,可以看看自己經常活動的地方周圍會有什麼鳥經常出沒,試著學習辨認它們。可以先買一本鳥類目錄,再置辦一架望遠鏡就可以了,剛開始觀鳥並不需要很貴的望遠鏡。當你已經熟悉了常見鳥類之後,就可以出門去尋找一些不太常見的鳥,這時可以找一些專業的鳥導幫助自己。我的觀點就是,如果你喜歡、享受觀鳥的話,你就是一個好的觀鳥者。

澎湃新聞:聽說你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合作了雪豹自然體驗點項目,那是個怎樣的項目?

唐瑞:這是青海的昂賽大峽谷第一個以當地社區為中心的旅遊體驗點,當地有20個牧民家庭。昂賽大峽谷位於瀾滄江上,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都是比較平坦的草地,沒有很多樹木。但昂賽大峽谷內有高寒針葉林、高寒草甸及高山裸岩等,所以這裡有相當數量的掠食動物在此生活,比如金錢豹、棕熊、狼,雪豹就是其中之一。這意味著遊客也更容易看到它們。

一個英國人在北京的觀鳥十年

唐瑞在青海

另外,考慮到此地的生態環境系統十分脆弱,也不適合有大量遊客前來,所以遊客來到這個體驗點,只能居住在當地人家裡。最重要的是,當地農戶可以從旅遊收入中獲益。這個項目所有的收入都會流向當地,45%直接交給農戶家庭,45%交給當地社區基金,剩下的10%則用於學報保護。農戶既是主人,又是嚮導,可以開車帶遊客尋找動物的蹤跡,也可以帶領他們徒步,去看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我們也幫助當地人設置了一些紅外相機陷阱,培訓他們辨認當地動植物,以及烹飪一些更受遊客歡迎的食物。

這個項目十分成功,去年收入超過了一百萬元人民幣。這種模式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