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工藝複雜的通渭核雕

非遺:工藝複雜的通渭核雕

明代魏學洢的《核舟記》讓世人領略了一代奇人王叔遠及其巧奪天工的核雕藝術。核雕是傳統民間微型雕刻工藝,以桃核、杏核、橄欖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藝品。在通渭縣新景鄉油府村就有遠近聞名的核雕技藝,其作品有形態各異的人物、花鳥蟲魚等,在一粒粒果核中盡顯千奇百態。

非遺:工藝複雜的通渭核雕

通渭核雕的製作與其它的雕刻手法基本雷同,首先要精於選料,因核的品種繁多,須根據其大小、形狀、顏色進行分類,一般以粒大、核厚、色紅,飽滿為佳;然後是設計,需根據核的形狀進行構思,並將需刻劃的形象在核上勾勒;其三是定形,即根據勾勒的圖案打坯,即初步加工;其四是粗刻,即對整件作品的細部進行刻劃;第五為細刻,即對雕刻好的作品進行細部完善,特別是對人物的臉部、手部等重要部位作調整,使之更加生動;第六打磨,一般以粗細砂紙打磨作品,使之光潔細膩;第七是拋光,布輪拋光後的核雕作品細膩、潤滑而富有手感。

非遺:工藝複雜的通渭核雕

通渭核雕製作工具有鑿子、銼刀、扶鑽三類。鑿子有圓鑿、線鑿、平鑿等多種,需自行製作,才能得心應手。圓鑿,口呈圓弧狀,有大小之分,大圓鑿可用來雕毛坯,小圓鑿既可在核體較小的原料上履行代替大圓鑿的功能,又能往深處挖,特別是透雕,往往需要用小圓鑿來處理。線鑿可用來刻細線條,如髮絲、眼皮、眼黑、衣褶的細線條等,人物開相一般用線鑿來完成,在一些細微處需清理的,小圓鑿無法施展的地方,均可用線鑿來代替。

來源: 隴上非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