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 | 永年西調 現在僅永年有一個專業劇團

非遺 | 永年西調 現在僅永年有一個專業劇團

邯鄲市永年縣位於河北南部,這裡平原廣袤,滏水、名河穿境而過,地理環境十分優越,永年西調就在這一地區普遍流傳。永年西調又稱“澤州調”,因常演袍帶戲,舞臺多設一搭板,又有“三搭板”的俗名,新中國成立初期正式定名為“西調”。   

永年西調屬板腔體,聲腔主要由絲絃曲牌和大笛曲牌組成,有“二慢板”、“三慢板”、“四六板”、“垛板”、“慢長皮”、“介板”等繁複多樣、成本成套的板式,善於表現高亢激昂、自由奔放和活潑歡快的情緒。其伴奏樂器十分獨特,領奏的頭弦鋸琴是地道的自制民族樂器,它用皮做弦,採用五度定弦,內6外3,琴桿細而短,用楸木或桐木掏成的琴筒則比較粗長;土製京胡二把弦採用四度定弦,內3外6;三把弦(葫蘆)屬低音樂器,形似二胡,杆部較長,筒為扁形,聲音低沉渾厚。西調原有“昆、梆、羅、卷、簧”五種聲腔,目前僅演梆子腔,唱腔和唸白摒棄晉音,向京白、韻白靠攏。

  永年西調角色行當齊全,表演上主要學習借鑑京劇、河北梆子的表演程式及翻打技巧,具有粗獷豪邁、簡練樸實的特點,充滿鄉土氣息。傳統劇目一百多種均由上黨梆子承襲而來,其中包括《小過山》、《羅章跪樓》等梆子腔劇目六十多種,《探陰山》、《空城計》等簧腔劇目三十多種,《封相》、《賜福》等崑腔劇目和《打麵缸》、《上墳》、《頂磚》等羅腔劇目多種,原有的卷戲劇目現已失傳。   

永年西調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著廣大觀眾,成為當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在河北地方文化、社會風俗等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目前,河北境內的西調藝術日漸衰落,僅永年縣有一個西調專業劇團,人員少,經費緊,傳承不易,生存困難,亟待搶救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