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特文化】非遺 | 蒙古包營造技藝

烏拉特前旗文體旅遊廣電 今天

草原、承載著我們無數的夢想,也保留了無限的文化,蒙古包及其營造技藝是蒙古民族遊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包獨特的製作技藝體現了蒙古族的審美觀,高超的技能和創作才能。它在長期的生產鬥爭、生活實踐中積累形成,與自然環境相適應,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格和不可替代的觀賞價值,同時,蒙古包營造技藝也是第二批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技藝,這也見證著它的獨特性和傳承的必要性。


在遼闊的草原上,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蒙古包結構簡單、牢固無比、相比土木建築更具有抗風與抗震的功能,拆卸容易,塔建方便,重量較經,又可分為幾個部分,所以運載也十分省力,充分體現了遊牧民族傳統建築工藝。千百年來,蒙古包是蒙古民族傳統生活方式的象徵,其作為人類建築史上的一種獨特形式,以其不可替代的觀賞、實用性得以延續和保留

【烏拉特文化】非遺 | 蒙古包營造技藝

蒙古包分移動式和固定式兩種。牧區多建移動式。通常高約2.5米,直徑4米。包頂有圓形天空,通煙氣。包門小,朝南或朝東南。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氈、繩帶三大部分組成。製作不用水泥、土坯、磚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謂建築史上的奇觀,遊牧民族的一大貢獻。蒙古包的形狀是圓滿和完整的象徵。蒙古包的形狀在某一方面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響,蒙古族往往以八寶為蒙古包的象徵,且把八寶視為平安吉祥的象徵。


【烏拉特文化】非遺 | 蒙古包營造技藝


蒙古包軋包前第一是選址,軋包前先把“套腦”天窗固定在正中央,然後把門立在前頭,“哈納”木圍牆圍起來,必須以順時針方向搭建,然後拉好鬃繩,拉鬃繩時一定要注意不能有褶子,蒙古人最講究這一點,鬃繩如有褶子怕影響家庭和睦,這是祖先傳下來的傳統習俗。直到現在也一直在運用。


【烏拉特文化】非遺 | 蒙古包營造技藝


蒙古包以木頭、毛繩、氈子三位一體的材料,“套腦”(天窗)、“烏尼”(傘股式輻射的椽子)、“哈納”(網格狀木圍牆)三位一體的架木,蒙古包哈那交叉形成的網格很像吉祥結,象徵著智慧和永恆,蒙古族文化意識中吉祥結是吉祥幸福象徵。幪氈(覆蓋天窗的部分)、頂篷(覆蓋“烏尼”的部分)、圍氈(覆蓋“哈納”的部分)三位一體的苫氈,組合成一種最適合北方氣候和遊牧生產的獨特民居。由於它基本上是一種“三段組合”的房屋,可以化整為零,材料也輕捷便攜,可以反覆使用,所以建造、拆卸、搬遷、修理都十分方便。


【烏拉特文化】非遺 | 蒙古包營造技藝


蒙古包營造技藝由架木和苫氈的製作及裝飾等環節構成,它集木工、刺繡、雕刻、繪畫、編織等為一體,集蒙古族民間手工技藝之大成。在草原上,蒙古包的大小,以哈那的多少區分,通常分為4個、6個、8個、10個和12個哈那。


【烏拉特文化】非遺 | 蒙古包營造技藝


風格樣式各異的蒙古包及其營造技藝是蒙古民族遊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長期的生產鬥爭、生活實踐中積累形成,與自然環境相適應,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格。“哈納”具有伸縮性,能自由變化,蒙古包的高低、大小可按需要調節,遇到雨季、風季氣候突變和居住人口增減等情況都能應付自如。圓形結構造型減少了風雨和沙塵對蒙古包的襲擊,使之能夠更好地適應蒙古高原嚴寒、酷熱的大陸性氣候。蒙古包,是遊牧民族的家,營造蒙古包的每一份習俗都代表著對家庭幸福美滿的第一份祝福與期待,逐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們用信仰、用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蓋著他們的家——蒙古包,讓這個不確定位置的家,更具有家的模樣。


【烏拉特文化】非遺 | 蒙古包營造技藝


技法獨特、傳承久遠的蒙古包營造技藝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當前遊牧生活逐漸轉向定居生活後,蒙古包大多用在內蒙古草原旅遊區,發展特色旅遊業,供遊客欣賞體驗。


【烏拉特文化】非遺 | 蒙古包營造技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