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文 | 冯欣源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

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后

曾任武汉同济医院主治医师

宝宝树专家答答问数已过两万

亲自养育两个宝宝的妈妈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丛书作者

《夏娃的困惑》丛书作者

编辑 | 于雷

毕业于北京大学,作家,编辑
长期致力于益智、教育领域


沟通、夫妻关系(一)

为你吐血整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吵架秘籍,拿走不谢!

(其实适用于各种必要的沟通情形)


篇一:首先得费点儿力气,把事情整明白!(增加认知)


<code>欣源碎碎念最近都在发“胀气”的内容——熟知欣源的小伙伴大概了解,我喜欢按系列来发。写东西喜欢把事情钻研透一点。有小伙伴提出来交错着发,换换口味,想想也很有道理哦。前几天,有妈妈咨询这方面内容,内心五味杂陈。回想自己当初生孩子也经历过各种摩擦,心有戚戚。好在在一家人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好。可是,自己趟过的弯路,还有多少妈妈前仆后继,不断重复呢?于是欣源写篇实用的小文章,给大家换个口味乐呵乐呵,也希望能让有同样困惑的妈妈们少走些弯路。以后来咨询的妈妈,也就能直接翻这系列文章看了:)/<code>


哈!sorry……赶脚当丈夫的无端躺枪啦!内心有点小紧张,咱悄咪咪发文,内心的小九九不要被他瞅见:P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丈夫内心os:“宝宝心里苦!为啥是跟俺吵,不是跟外面的人吵?”

外面的人,如果没有影响各自生活,萍水相逢,几秒后一拍两散,那就真没啥必要吵了。其实我蛮理解不了“路怒症”、“见人削”之流,跟外面蛮横不讲理的人吵,除了让自己心情更渣,浪费时间和口水,掉链子丢面子,车后座还有个娃一脸懵逼盯着咆哮妈,心机地还来篇日记作文,给这当妈的继续添堵……ORZ!实在看不到啥好处。

如果外面的人影响自己甚至家人,那就放心大胆吵吧。尤其是没办法讲理的。为啥要给自己添堵呢?反正吵完也不认识他(不过人家万一是个精神病患者,或者吸毒的人,就不好说了,快点跑吧,我胆子小。管他是不是呢,把他往这上面想,好像心里也能平衡点,哈)。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而丈夫,是低头不见抬头见,要跟自己生活一辈子的。

一个问题如果没解决好,也许会持续存在。

相反,一个问题解决好,可能再也不需要花大力气解决了。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因此,本系列文章的主旨其实是——

如何跟丈夫进行有效沟通?一劳永逸?

咱这会儿研究透怎么吵,好好吵,吵好了,以后吵的机会会越来越少。多好。

心机girl欣源,30多年来的呕血总结,这些办法挺实用,跟其他人沟通,也有用哦。希望对您有帮助!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Ps. 没等咱开始唠嗑儿,有小伙伴就已经摊手、叹气了。“我家那个,就是沟通不了!我都试过无数次了!”

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1)咱们千挑万选,挑出来的好老公,总是有优点的对不?如果真这么冥顽不灵,脑袋进水,不可理喻,不通情理,智商情商被咱按在地上摩擦……那末,咱当初看上他哪一点呢?

(2)现在的人,或多或少读了点书,再不济,电视也看了不少,也磕磕碰碰活到30+,总归有些阅历的。跟读书人还怕沟通不了哩?

(3)还有宝宝说,吵到快离婚了。绝望了。结婚,装修,生子,人生三大坎。那末,都要离婚的人,干嘛不要找点方法,努力一把呢?反正最差的结果也只能是这样了。没整好也没什么大不了,至少不后悔,自个儿也不那么憋屈了。还拿对方练了练手。对不?

(4)如果进行了所有努力,仍然发现无法沟通,也许你俩真的不适合继续这段关系,并持续一辈子添堵。那么双方冷静地思考思考吧。不过,如果双方愿意付出努力作出些改变,也希望给彼此一些机会。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Ps. 又ps. 那这些方法能不能用于其他家人呢?

理论上可以,操作上困难……同辈可以试试,跟老人家自下而上沟通有点难哦……又不好吵,多不礼貌。先跟丈夫吵好了(达成共识),再商量跟其他家人沟通的事吧。慢慢来哦。

Ps. 又ps. 又ps. 那能不能用于朋友或同事呢?

……跟朋友,没多大事儿,还是别吵了吧……一不小心友尽了,多可惜。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不过这些沟通方法都是非常实用和管用的咯!别吵就行啦!看看对方好说话不,好说话就说说试试,不好说话那也没辙哩。

那末,咱这就开始唠唠咯!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一、增加认知


心理学中,我最喜欢的方法就是“认知疗法”!只要搞明白,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问题都能解决了。

人们对未知的事物会有失控感,从而心生恐惧和焦虑情绪。而焦虑,往往会带来愤怒。

如果能彻头彻尾搞清楚,失控感就会大大削弱,生气和失望的心情骤减,相反,成就感会大大增加哦!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1. 第一次吵,记录对方观点,试图找到问题关键点

第一次吵,往往是发现问题,吵不出什么名堂。如果自己像《射雕》里的郭靖嘴一样笨,更别指望马上说通巧舌如簧,语速奇快的黄蓉了。这时候一定憋屈得受不了,老大不小一个人儿,眼泪在眶儿里直打转转。

没关系,如果事情没解决,估计还有下次的。第一次知道对方不爽的点在哪儿,不是坏事情。咱们把对方的想法客观地记录下来,花一段时间,仔细查清楚,想清楚。并在脑袋里百转千回想好台词,下回怎么说。

不过,得强调一下,咱们脑袋里百转千回的,得是这件事,而不是这个人到底有多渣!如果总想着对方很渣,越想越委屈,越想越难过,越想越生气!到时候有可能脱口而出的都是攻击的话,对解决事情本身没什么用。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2. 不惜一切手段,搞清楚事情真相!有理有据,让对方无话可说!

在争辩中,最该做的事是“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想要有理有据说服别人,首先要有理有据地说服自己。因此得把一件事,彻头彻尾捋清楚。

再看看对方理论,有哪些地方是有道理的,有哪些地方是说服力不够的。别轻易被人家言论牵着鼻子走。

(1)咱不说丈夫了。举几个女同胞刚生孩子后,常会遇到的问题当例子,感受一下增加认知是怎样一种体验:

I. 坐月子不能看手机,否则眼睛会瞎。——坐月子看手机眼睛真的会瞎吗?眼睛不舒服怎么解释?……

II. 坐月子不能抱孩子,不能劳累,否则以后会全身落下病根,老了浑身疼。——坐月子跟老了浑身疼,有多大联系,原理是什么?有数据吗?动物坐月子吗,外国人坐月子吗?具体有饮食、人种方面的差异吗?……

III. 含奶睡会惯坏孩子,他还容易把乳头吃破。——孩子自己永远睡不深,非要一直叼着乳头不可吗?安抚性吸吮会造成乳头损伤吗?自然界的哺乳动物幼崽基本都是含奶睡,为什么人类不可以?

IV. 孩子大便发绿,带泡沫,就是你的奶不好,有湿气,看你也虚胖,有口气,皮肤不好,就是有湿气,把湿毒过给宝宝了。孩子吃奶没听到咽的声,就是含着没吃,饿得睡着了。孩子打屁,说明吞进去的都是气。还是别喂奶了吧,别自个儿倔,害了孩子。——孩子大便为什么发绿,带泡沫?跟奶水多大关系?湿气是什么梗?能进入乳汁,喂坏孩子?孩子必须有吞咽声吗?含着没吃安抚性吸吮有没有可能?他有尿有便,生长可以,真的饿坏了?饿着能睡着吗?打屁跟吞气有多大联系?吃母乳没吃进去就在那儿干吞气,有可能吗?喂奶真的1200个对不起孩子?不喂奶,对孩子好还是坏?养育后果得自己承担,愿意买昂贵又有风险的奶粉,没日没夜用别的方法硬哄宝宝吗?还是干脆自己不带给家人?……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咱可以说这是过来人“经验”,也可以说是臆想。第一次听这些带着恐吓性质的言语,有点懵,有点怕,那就一定要就范吗,还继续把这些内容传播下去?

是不是增加认知,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如何让你听我的?”

每件事都捋清楚,真是很琐碎。不过,基本上是一劳永逸的。孩子吃喝拉撒睡,常见的问题就那些,一点点积累,知识越来越丰富。

其实,跟任何人沟通都是如此。咱们把事儿想明白,自然就知道怎么做了。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2)借助第三方权威意见

有时候,两个人吵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不出个所以然。

这时,权威第三方意见就很管用。

干嘛社区邻里矛盾找居委会,街上的纠纷、事故找警察,民事纠纷找律师、法院呢?国家设立这些机构,制定法律,就是希望有大家公认的权威第三方意见帮忙,效率高很多,不用扯公扯婆扯不清楚。现在还有舆论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也容易被带节奏,慎用。

权威的,讲道理的,大家都信服的长辈、亲友,可以咨询他们意见,寻求他们帮助。

找比较权威的书籍给自己坐镇,也好的。

当然……得找靠谱的。

如果找的第三方,自己认知模糊,态度和稀泥,还会把事情搅和得更糟糕。

如果书自己三观不正,更容易把人带偏。像那些被人们奉为圭皋的啥《睡眠训练》啦,《正面管教》啦,不知道带偏了多少人。就是温和点怂恿妈妈们自己当杨yong信。还有BLW、手指食物很流行,那得看孩子吃得进去多少,噎得难不难受,是不是都原样儿给拉出来了。咱们得站在更高维度思考,怂恿妈妈反直觉,反人性的理论,或很难操作、很容易产生不良后果的方法,不管怎样用哈佛啦,耶鲁啦金包装,肯定有问题。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3)借助靠谱亲友甚至陌生人帮助——人肉“大数据”

如果有些事儿,自个儿实在想不明白,或走不出糟糕的心绪,那就不要自己消化了。

找亲友帮忙(实在不好意思说自个儿的事儿,那就说是朋友遇到麻烦,别说是自己啦),或问问心理咨询师,匿名问问网友,都可以的。不是所有人说得都对,但如果问上100个人,就有100个脑袋思考,会非常接近事实的真相。而且很多人会非常热心地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如果记不住,还可以总结一下不同观点,记在小本本上,正面观点一排,负面观点一排。这样有助于自己思考,比对。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比如曾遇到一个小女孩,讲起她的经历。她12岁那年晨起跑步,遇到一个色狼,被他撩了衣服。小女孩奋力挣扎,逃走了。但这件不大不小,暂时没有产生严重后果的事,却给刚到青春期的小女孩带来了强烈的心理阴影。羞耻感让她不敢告诉任何人,不敢独自在外行走,天天睡觉前在被窝里以泪洗面。

一年后,小女孩终于对家人吐露心事:“我今天早上,看到一个女同学被一个男人撩了衣服。”家人群起大骂色狼,告诉孩子如何规避风险,自己童年类似的经历,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云云云。

结果,这孩子自己消化了一年也没能消化的负面情绪,一次聊天就释怀了。

同理,还有校园霸陵和儿童家庭暴力。同样是幼年或青春期的血泪,同样是不可言说的羞耻心,和不被理解和接纳的恐惧。如果这些孩子将自己内心隐秘又幽暗的地处敞在阳光下,愿意去问问友善的他人,会减少多少痛苦,童年的心理阴影,甚至悲剧。

同理又同理,夫妻俩吵架了,吵到无法调和,如果亲友帮助管用,法院调停管用,那么,也就不用走到那一步了呢。

当然,一定要找靠谱的……缺乏同理心,信口毒舌,很可能在伤口上撒盐的,“荡妇羞辱”的,那就免了。

写文章投稿也慎重点吧,只要态度好一点咨询问题,又是个女的,网友大多很热心,也有同理心,可是对写的文章、书,拍的电影, 网友就很毒舌……想想房思琪的故事……sigh……不知道为啥会有这种现象。

啥?“家丑不可外扬?”说不出口?咱都是忧郁到快垮的人,或吵到想离婚的人了,还有啥好怕的呢?试试吧,万一是另一番光景呢?实在要面子,就换个人背锅,或匿名,反正不说是自己就好啦。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3. 一件件事情解决,避免搅合成一锅粥

欣源常接到类似的咨询。“欣源,我最近遇到XXX育儿问题,跟婆婆/妈妈沟通不了,丈夫也不管,还说我矫情,我们吵到快离婚了。我觉得我丈夫特别妈宝,不负责任。家人还说我不会带小孩,身材走样,又没钱赚,我特别憋屈。我自己生小孩,又很影响工作,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很普遍,但其实细细拆分开来,是很多个问题:

1)对孩子而言的一个个具体育儿问题;

2)夫妻、子女小家庭具体家庭和事业责任分工问题;

3)夫妻关系处理问题;

4)家庭主权归属问题;

5)由谁去进行家庭沟通协调的问题;

6)自己的工作问题,经济问题,价值感问题;

7)受到不合理的言语攻击时如何处理的问题;

……

如果自己的主权问题,跟家庭经济问题搅和在一起,育儿问题跟关系问题搅和在一起,家庭分工问题跟长辈沟通问题搅和在一起,育儿矛盾上升为相互言语攻击……各种剪不断理还乱,啥也解决不了,也就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大概是个怎样的解决模式呢?

1)育儿问题:一个个增加认知,方法见上述;

2)小家庭责任分工问题:要明确,没有异议就持续进行了,界限感要明晰,其他人可以提建议,但没有决定权;

3)夫妻关系问题:妥善处理,具体见下述“具体怎么吵架”环节;

4)主权问题:两个掌权人互相拆,非常耗力不讨好,还伤感情。理论上是承担养育后果的人负责任,同时有话语权,最好能多出力。如果信口开河瞎指挥,不肯出力,又不承担后果,这量谁也受不了。因此,最好是妈妈多出力,要么多想办法,或多出钱,总之设法让出力的人没那么辛苦,并增加自己的话语权;最好是妈妈当家庭CEO,妥善进行家庭分工,有条不紊进行。

5)沟通协调问题:各找各爸各妈,相对最不伤感情;

6)自己的职业、生活规划问题:自己擅长什么,将来想干什么,近期规划是什么,远期规划是什么?总之要让自己开心,又有价值感,心甘情愿过当下的生活。没有完美的选择,因此不必患得患失,但可以将自己不想要的损失尽量降到最低;

7)言语攻击问题:不管对方有心还是无意,必须表达自己的感受,没必要忍着。当然,最好平静客观些。否则有第一次,必然有后面无数次。外表不处理,只在心里怄,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问题积蓄,当心火山爆发,不是伤人就是伤己。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这么一梳理,是不是清楚多了呢?感觉把控感和沟通信心,是不是瞬间增强了?

其实,我们仔细梳理任何争执的性质,可能都是把事理、人情各种搅和在一起,所以才吵不清楚,还常把讨论具体事情上升到人身情感攻击,越吵越混。因此,这个理清思路的过程,对自己、对对方,都很重要哦!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理论准备充分了,瞅准机会准备开吵!我们的核心方法是:“对事不对人”,“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以德服人”!下期且听欣源为你细细道来哦!


作者 | 冯欣源 © 版权所有

编辑 | 于雷

来源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系列书
《夏娃的困惑》系列书
转载&合作 | 请联络微信wtmmdxb-fxy

插图 | unsplash,pixabay,500px官网

均为CC0协议(可商用)

动图 | soogif官网

头像 | 唐小鸭,雁枫桦,擎石设计

版权为本公众号所有,翻版必究

音乐 | ♫ 巴赫 - 咏叹调作品156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最好的夫妻关系,是遇事不责备

夫妻、朋友、同事之间有这种感觉,往往藏着“软暴力”

夫妻吵架,到底怎么样才能不伤害孩子?

日本178岁最甜夫妻,告诉你相处不累、感情保鲜的4大婚姻真相!

吵架是“角度”问题,而不是“对错”问题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论+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实践+解答疑问

第三本:母乳辟谣+特殊宝宝

第四本:哺乳妈妈生病和用药

第五本:母婴安睡

第六本: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上)

第七本: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下)

第八本:育儿谣言-滥喂食水篇

第九本:婴幼儿怪现象-屎尿屁嗝胀气篇

第十本:不一样的快乐音乐早教

纸质书、电子书

都已经上架开售哦!

非常感谢大家支持!

部分内容可在公众号查阅

关键词目录在后台左下方


系列丛书已经写好数百万字

主要内容:
母乳喂养及母婴睡眠

婴幼儿护理(屎尿屁嗝、婴儿怪现象、家庭护理操作)

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滥喂食水篇、矿物质篇)

辅食营养(辅食添加误区、简单易上手案例)

早教(婴幼儿发育,反自闭症过度诊治)

轻松带二胎等诸多内容

涵盖:养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请期待!


不仅如此

欣源仍会像勤劳的小蚂蚁

不断学习、实践

数年如一日为您制作

专业、精致、全面、实用的育儿内容

争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岁哦~^_^


鸣谢

梦朦(momo)绘制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实在太感动了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欣源说 | 如何科学地与丈夫吵架?先把事儿整明白(增加认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