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那么爱看《明星大侦探》?

以下内容不含剧透,请放心观看。

为什么我们那么爱看《明星大侦探》?


昨天我为了把更新的《明星大侦探》刷完,一咬牙开了一个月的会员,终于得以看完第一案的结局。(双十一刚剁的手隐隐作痛)
不得不说,明侦的剧本是一如既往地出色,每一轮搜证都像是一个反转,把之前刚刚建立起的东西一步步打破。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与其说关注的是一个案件的发展,倒不如说是它里面的人物故事更加吸引着我。
在《海上钢琴师》一案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井邦和张二副这对兄弟的故事。
井柏然饰演的井邦,他觉得因为自己是家里的次子,从小就不受父亲的喜爱:每次练琴的时候,父亲总是抱着自己的哥哥手把手地教,兴致来了还会喂哥哥吃棉花糖。而自己只能站在一旁,很落寞地看着。
所以他一直都在拼命努力,希望有朝一日父亲能多关注他一点。
但命运没有厚待他,九岁那年轮船发生了意外,井邦和哥哥一起被刮到了海里,但这一次父亲依然选择第一时间救下了哥哥,心灰意冷的井邦随风漂流,被另一户人家救下收养。
父亲的爱,成了井邦一生的执著,也构成了他对死者的杀人动机。(死者抢走了他唯一能和父亲相认,证明自己身份的钥匙。)

为什么我们那么爱看《明星大侦探》?


但在哥哥张二副的回忆里,故事确是另一个样子:
自己从小身体不好,所以想要练琴只能由父亲带着;棉花糖里其实塞满了药物,这是父亲哄他吃药的方法。
弟弟失踪之后,父亲一直很内疚,还闭关把弟弟小时候哼出来的小调写成了一首曲子,命名为《父与子》。
一个故事,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看到的也是不同东西,令人唏嘘。

为什么我们那么爱看《明星大侦探》?


我一直认为,案件背后的真相固然重要,但故事背后所涉及的人性,挣扎以及痛苦,这些才是最贴近普罗大众,能引起我们共鸣的东西。
也正是嫌疑人不同的经历,把我们完完全全代入了到案件,被徐徐展开的真相牵动着我们对人物命运的担心。
因为他们,就是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