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大师在世时,在东邪西狂南僧北侠排上号后为何没有写下去?

心爲妳侕碎


关于题目中提出的这点,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这条以宋蒙交战为主的这条线索上,宋蒙江湖人士的较技切磋进入了瓶颈甚至死局,因为一书的结尾,以杨过为首的中原新五绝武力空前强盛,而对手蒙古唯一的高手金轮法王已经给金庸本人写死了(写杨过打死的也行),正反方实力严重失衡;二是在国家层面的对抗上,积弱的南宋一步步走向灭亡的这段历史不适合创作成小说给以汉文化为正统的广大读者观看。

|

的结尾,中原五绝重新排位:东邪黄药师,西狂杨过,南僧段智兴,北侠郭靖,中顽童周伯通。虽然新五绝公认老顽童周伯通为首,但大家一是让他弥补中神通王重阳留下的空缺,二是老顽童天真无邪不计名利的胸怀让众人折服,所以老顽童成为五绝之首是名望所归,而非像一论二论那样凭武功成为真正的天下第一,而新五绝中真正的第一高手乃是刚刚击毙蒙古国师金轮法王的年轻人杨过。三论第一的杨过武功上远远超过了一论的霸主王重阳,也超过了二论的翘楚欧阳锋,所以,中原的整体武力上了一个新高度,而引领潮流的又是一个年轻人~鼎鼎大名的神雕侠杨过!

中原武功空前繁荣,而老对手蒙古的护国大国师却阵亡了,此消彼长,如果接着写,正反如何对抗?金庸怎么填了这个自己挖的坑?再虚构一个武功高强的反派出来?再一不可再二,金庸己经这么做了一回了,他不会再做第二次,味同嚼蜡的事金庸不会干。这个已经凭空虚构出来的高手就是金轮。

神雕是紧接着射雕的剧情写下来的,以金轮大于郭靖二十岁的年纪,当郭靖被沙通天的徒弟黄河四鬼吊打,当郭靖误服了梁子翁的蛇血被梁子翁像韦一笑那样掐着脖子要喝回自己的蛇血的时侯,年近四旬的金轮武功必然早到了五绝的水平了,就算不到至少也是裘千仞的水平,但在射雕中竟然没有他的任何消息。以金轮的武功绝对有足够的底气挑战中原四绝(王重阳死得太早);以金轮的年龄和阅历也不可能不知道射雕中五绝高手的存在。如果知道,以他的好胜性格,必然技痒难耐,来中原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等人见个高低。他没有来,就说明金庸在给射雕布局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金轮这个人的存在。到了写续集,金庸才临时起意想起来得重新构思一个反派出来,因为射雕中的第一反派欧阳锋走火入魔,成了疯颠,而且成为了男一号杨过的义父,而金轮就作为大反派在这种背景下闪亮登场了。

神雕结尾,宋蒙交战进入白热化,杨过先后击毙金轮与蒙古大汗蒙哥,虽然蒙古实力与气势上都输了一筹,但大宋军力相比蒙古仍然羸弱,可中原高手却空前鼎盛。一方军力羸弱但武林高手鳞次栉比,另一方兵员如狼似虎但群龙无首,金庸制造了这么一个武力怪圈,而接来大宋的灭亡又将成为事实,因为虽然是小说,对于起码的史实还是应该尊重,襄阳城破郭靖兵败成仁也是个不错的结局,但郭靖又如何阵亡,总不能让蒙古一个千夫长百夫长就杀了郭靖吧?或者依样画葫芦学萧峰(此处没考证与的写作日期🙏)那样为阻两国开战挟持蒙古大汗立下有生之年决不侵宋的誓言再自杀谢罪?中原高手虽多又如何对付蒙古的万千铁骑,总不能全靠黄药师的五个万人队组成的五行阵吧?这些都不好解决!

另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汉文化毕竟是华夏的根本,在南宋积弱蒙古强横残暴的背景下,怎么写南宋一步步的走向灭亡?这段当历史研究可以,写成小说读者没法接受,悲情!

所以神雕新五绝重新排位,看似风光,实际上对于南宋也就相当于回光返照一下,当然这是虚构情节,连回光返照的作用也起不到。所以无论从江湖武林还是国家层面的对抗,金庸都不好收拾这个烂摊子,看看就头疼,老金也就摞挑子不写这段血流成河伤害大汉民族感情的故事了!

隔了八九十年,小姑娘郭襄的徒孙灭绝都成了老太太,金庸用郭襄“天涯思君不可忘”为引子,以神雕末出现的一个小孩张君宝为线索,重起炉灶,写了一部,开辟了武侠盛世的另一番新天地,从而成功避开了一书中华山三论新五绝重新排位后留下的一地鸡毛!


东岳巍巍汶水幽幽


江湖在何方?江湖就在山水间!

古梁镛



金庸大师一生创作了十五部武侠小说,其中十四部为长篇武侠小说,只有《越女剑》属于短篇武侠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中,“射雕三部曲”的受欢迎程度最高,分别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金庸先生于1957年开始创作《射雕英雄传》,于1959年开始创作《神雕侠侣》,于1959年创作《雪山飞狐》,1961年创作《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鸳鸯刀》,通过他的创作时间我们可以看出来,《神雕侠侣》之后,金庸先生开始创作“雪山飞狐”系列,后来又创作《倚天屠龙记》等等小说,1972年《鹿鼎记》完成连载后,金庸先生宣布封笔,虽然金庸先生后来对所有作品进行多次修改,但是在读者心目中,《神雕侠侣》距离《倚天屠龙记》近80年的时间中,江湖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金庸先生并未刻画,这始终是武侠小说爱好者心中的一个遗憾。

那么,金庸先生在世时,在东邪西狂南僧北侠排上号后,为什么没有继续写下去?古梁镛详细解答。



金庸先生创作新作品《雪山飞狐》系列

在古梁镛看来,金庸先生写完《神雕侠侣》后,没有继续创作“后神雕侠侣”时代小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开始创作《雪山飞狐》系列,我们都知道,金庸武侠在当时非常受欢迎,颇有“洛阳纸贵”的情景,而小说创作是一件非常费脑力的事情,要知道金庸先生作为《明报》的主编,工作压力也非常大,因此他开始创作《雪山飞狐》系列后,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创作“后神雕侠侣”时代武侠小说。

创作“后神雕侠侣”时代武侠时机不成熟

无论是《神雕侠侣》还是《射雕英雄传》,我们都发现,“家国情怀”是其最为重要的一个写作目的,《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为了大宋拒绝蒙古可汗的高官厚禄,为了大宋不惜和世交兄弟杨康反目,作者通过男主角郭靖的种种抉择,告诉大家,家国情怀才是一个人最崇高的精神。

到《神雕侠侣》中,金庸先生更是提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武侠理念,这种理念可以说是超越普通人对侠义的低层次理解,男主角杨过更是在郭靖这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思想熏陶下,由一个嫉世愤俗的小乞丐蜕变成一个心怀正义的“神雕大侠”。



但是在《神雕侠侣》结束的时候,襄阳城破城在即,最后我们通过《倚天屠龙记》也知道,襄阳城破,郭靖、黄蓉、郭破虏战死殉国,郭襄创立了峨嵋派,郭芙和耶律齐未知,并且在倚天开篇,蒙古汝阳王对江湖的镇压尤其厉害。

所以说,后神雕时代的江湖,其实是一个支离破碎,江湖急速走向衰败的历史,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很难创作出继承射雕、神雕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主题思想的小说。

想必在金庸先生心目中,“后神雕时代”的断代也是他心中的一个遗憾,因此他后来创作了《倚天屠龙记》,在倚天开篇,金庸先生直接讲了杨过、郭襄、昆仑三圣、觉远大师、张君宝等人物,其中除昆仑三圣外,其他人均在《神雕侠侣》结尾出现过,因此倚天第一章和第二章,可以看做是《倚天屠龙记》的“引子”,交代了这部小说和《神雕侠侣》之间的联系,从第三章开始,倚天的故事才真正开始,当时张三丰即将迎来九十大寿。

众所周知,《倚天屠龙记》以朱元璋推翻蒙古统治为故事创作背景,讲述了张无忌、明教、常遇春、徐达、五散人(历史真实人物)、朱元璋等之间的关系,《倚天屠龙记》的故事也基本上符合中原汉人保家卫国的思想。



谢谢大家。

喜欢的记得转发+关注哦!


古梁镛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可能,且是递进关系。

01 主角选谁

我认为第一个比较可能的原因就是,不知道主角选谁。

如果要接着神雕往下写的话,最简单的思维就是用杨过和小龙女的后人做主角。神雕结束时,依照两人后来的性子,杨过和小龙女最合理的归宿就是找一处世外桃源隐居,他们的后人也不太可能再乱入江湖纷争。这点并不是胡乱猜测,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里就让杨过后人出场了,她就是“黄衫女子”。

“黄衫女”出场两次,一次是为丐帮,一次是为峨眉,两派皆是和杨过有渊源。最后留下一句“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而去,更是直接点明自己身份。可见,在金庸先生看来,杨过后人最合理的生活方式也是避世隐居。

既然杨过的后人不合适,那总可以用郭靖的后人做主角吧,而且想一个合理的原由让杨过后人卷入江湖纷争也不是不可以。这就得说到第二个可能了——历史冲突。

02 历史冲突

在神雕里,守护襄阳的郭靖明显已经上升了一个高度,不再纠结于江湖中的恩怨情仇,而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靖在神雕结束时是守住了襄阳城,那后面无论主角是谁,总不能不管了吧。这就是矛盾之所在了:金庸先生既然不能违背历史,那后人就守不住襄阳城,这样的主角如果写出来,实在没法跟郭大侠的形象相比较。

即便是历史冲突加上郭靖这座高山无法超越,金庸先生如果想续写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一定是他不想续写,而他不想续写的真正原因是:已经写完了。

03 缘起缘灭

缘起

射雕开始于”靖康之变“。郭靖和杨康的父亲都是宋代忠良之后,丘处机根据”靖康耻,犹未雪“这两句词,为他们取名为郭靖和杨康。

这是为了让他们记住靖康之耻,要他们不忘报国恨,洗国耻。射雕里的郭靖在江湖里兜兜转转,看起来学了一身绝世武功成为了大侠,实际上并没有完成他真正的使命,于是金庸先生续写了神雕。

缘灭

再看神雕结束时,不仅仅郭靖成为了真正的“侠之大者”,就连一向“我行我素”的杨过也在守护襄阳城的战役中立了大功。最终,杨过替他父亲杨康和郭靖一起,完成了他们名字背负的使命。这样的结局和射雕开头是完美呼应的。

最后想说的是,虽然神雕和射雕的主要剧情是放在江湖中的,其实金庸先生的创作灵感来源应该是岳飞。这并非瞎猜,射雕和后来的倚天屠龙记里都有提到“武穆遗书”,金庸先生用他的作品向他心目中真正的“侠之大者”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