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企业实训基地调研评审会在康力优蓝成功举办

“物联网新职业能力提升计划”之(二)

首批企业实训基地调研评审会在康力优蓝成功举办


2020年4月22日,以“新基建 新职业”为主题的物联网新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在联盟物联网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委的统一部署下展开,物联网企业实训基地评审专家组一行莅临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调研考评。

首批企业实训基地调研评审会在康力优蓝成功举办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概念,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充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的“紧跟新技术、新职业发展变化,建立职业分类动态调整机制,加快职业标准开发工作”要求,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职业分类体系的重要举措。

全国首个物联网职业培训的团体标准《物联网企业实训基地通用标准规范》正式发布以来,联盟面向全国物联网行业征集,得到了众多物联网企业、职业院校和相关机构的热烈响应,申报咨询络绎不断。依据《物联网企业实训基地通用标准规范》,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物联网实训基地评审专家委员会深入首批入围企业调研评审,将支持建设、认定一批物联网企业实训基地。

首批企业实训基地调研评审会在康力优蓝成功举办

物联网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委由联盟王正伟秘书长和首席专家邢莹等评审组专家组成,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博韬、教育生态总监周维等参加此次评审会。评审组专家实地考察了康力优蓝展厅和实训基地的硬件条件。副总裁赵博韬先生为专家组一行介绍了康力优蓝公司的发展现状,以及公司在职业培训方面所作的工作和未来规划;随后进入本次企业实训基地评审活动。

首批企业实训基地调研评审会在康力优蓝成功举办

教育生态总监周维向专家组介绍公司教育培训及项目开展情况

首批企业实训基地调研评审会在康力优蓝成功举办

专家组参观机器人现场展示

首批企业实训基地调研评审会在康力优蓝成功举办

专家组听取介绍,进行评估审议

首批企业实训基地调研评审会在康力优蓝成功举办

物联网企业实训基地候选企业: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生产制造、产品营销为一体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综合方案服务商. 是中国最著名的机器人企业.

通过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顶级技术机构战略合作,康力优蓝在AI、语音识别、影像伺服技术、3D智能机器人虚拟人行为模型关键技术、THINKSENSE脑电波感应式人机交互技术、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CAIS平台开发等方面遥遥领先,创造了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多项第一,引领了整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获得了极高的行业美誉度.

在世界顶尖工程技术研发团队支持下,康力优蓝的机器人产品线将完整覆盖至榜样幼教机器人、益智娱乐型机器人、娱乐教育用机器人、导览导购机器人、老人陪伴型机器人、主妇伴侣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全线民用型机器人产品. 公司旗舰产品爱乐优家用智能机器人,堪称智能机器人行业经典之作,代表家用智能机器人研发最新方向,该产品可实现幼儿启智教育、智能家居控制、远程监控、智能信息提醒等多项功能. 产品拥有多项国家级专利,并被中国科学家论坛评为最值得投资的项目. 领先的商业模式、完美的产品创意,顶尖的研发团队和经验丰富的营销实战网络,共同将康力优蓝打造成智能家用机器人产业巨擎.

首批企业实训基地调研评审会在康力优蓝成功举办

关于“物联网新职业能力提升工程计划”

计划目标:

“新基建 新职业”:打造100+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培训100万+物联网新型人才。

一是,打造100家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通过对行业企业实地走访与考察,并对企业在物联网实训设施、设备、环境、实训队伍、实训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估,对达标的企业授予“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实训基地”的称号。

二是,开展物联网新职业调查。通过开展线上调查与行业企业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可查资料,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物联网新职业人才画像,发掘物联网行业中在细分领域的新职业。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将与企业共同开发新职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同时产业联盟为其职业能力标准提供从团标到村标再到国标的升级通道。

三是,建立证书评价体系。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内容框架,运用标准参照型职业能力评价技术,开发线下教材与职业能力提升资源包,通过实施完整的评价过程,做大做强物联网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证书,实现与国家人才政策和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政策的接轨。

四是,建立新职业发布机制。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内的新岗位和新职业将不断出现,建立新岗位、新职业的发现和发布机制,促进行业新兴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推动行业内新职业的规范化发展。

以上内容出自: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