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的东方美学,只知瓷器却不知宋代花器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点出了宋人雅致生活的“四事”或“四艺”。

中国插花艺术始于隋朝之前的祭坛礼仪,到宋代普及至一般文人雅士,深入到寻常百姓家,发展极盛。人文之善,往往是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发展的投射,到了宋朝,结束了五代割据,经济文化更加进步,中国插花进入了普及时期。

宋时经济繁荣,举国上下插花之风盛行,每到春天都要举行盛大花会和插花比赛,成为民间社交的礼仪,热闹非凡。

一花一世界的东方美学,只知瓷器却不知宋代花器

古代陶瓷的经典之作

黑釉刻花玉壶春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宋时期的玉壶春瓶,是古代陶瓷的经典之作,到现在依旧是经典中的经典,估价可想而知。在当时多被用为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有文献记载该名称来源于苏轼的“玉壶先春、冰心可鉴”,也有说是因“玉壶买春”而得名,具体真正来源不得而知。

一花一世界的东方美学,只知瓷器却不知宋代花器

玉壶春瓶以其清素淡雅,纯净细腻的美学特点,成为当之无愧的“宋瓷女神”。

一花一世界的东方美学,只知瓷器却不知宋代花器

宋代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玉壶春瓶

陶瓶和瓷器不同,主要区别于烧制温度、透明度、坚硬度和原材料的使用,其中最主要的是烧制温度和原材料,因此烧制工人一但掌握了温度,并认识到高岭土和黏土的区别,也就具备了烧制瓷器的条件。


宋代人文气息特别浓,精雕巧琢的花器既是种养花草的必备之物,也是意趣深致的案前雅器,插花入器,是人对花与器的融合。中国花器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为了迎合各种审美需求,在器型上由瓯式、盆式等早期简单造型逐步过渡为变幻多端的瓶式、尊式、觚式等器型。唐人和宋人都爱花,唐人偏爱牡丹,宋人偏爱梅花。

一花一世界的东方美学,只知瓷器却不知宋代花器

宋代受理学影响深重,其清雅、隽秀的时代气质,反映到花卉文化中,形成了精细描绘,以花抒写理性的主流。插花不仅追求怡情娱乐,更注重理性意念。

一花一世界的东方美学,只知瓷器却不知宋代花器

一花一世界的东方美学,只知瓷器却不知宋代花器

宋代插花的花器,如花瓶、画盆已经是专门的造型,和日用器皿区别开来,各大窑口几乎都生产专用于插花的花器。当时的插花既有自由、惬意的竹筒插花,也有发古幽思的商周鼎彝做花器的插花。

在插花容器的制作与改良上,继五代发明占景盘后,宋朝又发明了三十一孔花盆六孔花瓶、十九孔花插等,可视作现代插花用的剑山原型,对花枝的插置布局已有一定的艺术构思。同时,宋人花架也十分考究,大大促进了漆雕、术器等工艺的发展。

一花一世界的东方美学,只知瓷器却不知宋代花器

随着深入探讨插花著作、诗词渐多问世,中国传统插花建立了自己的艺术理论体系,丰富了中国传统花文化的内涵。

范成大在《范村梅谱》中,对梅花的选择和品赏最为精辟。书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陉奇者为贵,这成为中国古典插花艺术的准则。宋代插花艺术之发达,瓶花保养之考究,由此可见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